首頁> 其他類型> 王陽明大傳:知行合一的心學智慧(套裝共3冊)> 附錄一 王陽明的《拔本塞源論》 前言01

附錄一 王陽明的《拔本塞源論》 前言01

2024-10-14 04:51:11 作者: (日)岡田武彥

  最近日本的社會風潮讓人不禁蹙眉,令人憂慮的事情頻繁發生,這對於日本的將來來說是很嚴重的事情。原因雖然多種多樣,但是最根本的原因在於人們失去了作為人的本心,為功利之念驅使,變得自私自利。

  功利之念已在人們心中深深紮根,不容易去除,所幸古代的先賢留下了很多好的教誨。其中,王陽明的《拔本塞源論》對於眼下的日本人來說是最合適的教科書之一!

  王陽明在文中講道「人心有天地萬物一體之仁」,即天地萬物與自身為一體的仁德,遵從這一仁德,世人將會像父子兄弟般相親相愛,而且這一仁德與生俱來,人人具備。按照自己的才能和力量去工作的話,人們就不會被任何功利之念污染,從而形成和諧的理想社會。這一點看上去很難,所幸人們生來便具有覺悟的良知,只要盡情發揮就可以了。

  這篇《拔本塞源論》,將王陽明心中激盪的至情娓娓道來,讓讀者不禁為之振奮。《拔本塞源論》是一大警世之作,也是明文中的明文。如今我加以註解,希望有志之士一讀。關於其理由,我想只要是對當今日本的社會風潮心存憂慮之念的人士,都能很容易想明白。

  本書由序章、第一章和第二章組成。序章分三節,第一節是「王陽明的生涯與思想」,第二節是「王陽明與萬物一體論」,第三節是「《傳習錄》與『拔本塞源』論」。這些內容是為了更準確、更深刻地理解《拔本塞源論》的精神。

  為了方便解說,我將《拔本塞源論》分為前篇與後篇,各分為六個段落。為了使講解更容易理解,給讀者增加親近感,文章除原漢文和日語古譯文之外,我全部採用口述文體。

  本書在明德出版社的協助之下得以問世,自起稿僅半年就得以出版,多虧了森山文彥先生不遺餘力的協助,在此深表謝意。

  王陽明的生涯與思想

  記住全網最快小説站𝔟𝔞𝔫𝔵𝔦𝔞𝔟𝔞.𝔠𝔬𝔪

  一提到王陽明,大家馬上就會想到那個提倡「知行合一」的儒學家。王陽明是日本人很熟悉的大儒之一。在日本,人們稱陽明學為實踐哲學。

  王陽明於明憲宗成化八年(1472)出生在浙江省餘姚,於世宗嘉靖七年(1528)客死在江西省南安,是代表明代儒學的大儒,與宋代的朱子齊名。王陽明又是著名的詩人,擅長書法,還是討伐各地叛賊、建立了功勳的武將。因此可以說他是左手持書、右手撫劍的儒學家、大豪傑。

  朱子是一個書齋中的學者,而王陽明卻不同,就像他的詩句「江北江南無限情」中所說的那樣,他馳騁於中國各地,隨時隨處教化門人。朱子提倡理智他律的道德,而王陽明則提倡充滿人情的自律的道德。據說聽了王陽明的講學,有人會熱血沸騰,歡喜之餘甚至忘情地手舞足蹈。

  王陽明的一生可謂波瀾壯闊。他幼年時擅長智謀,青年時因為擔憂韃靼侵犯,於是親自視察北方邊塞,又學習武藝。王陽明十六歲時尋求朱子遺書,得知書中提倡一草一木皆有理,碰巧父親的官衙內種有竹子,為了窮竹子之理,他思索了一周,最終失敗而病倒。朱子認為要想成為聖賢,就要一一窮萬物之理,經過不斷的努力,就會發現萬理歸一。只有達到這個境界,才能成為聖賢。王陽明沒能窮透竹子之理,他由此認為自己沒有資格成為聖賢,於是暫時放棄學習儒學,專攻詩文,致力於辭章之學。

  王陽明十七歲時結婚,因為身體羸弱,所以去聽道士講養生。翌年,儒學家婁一齋(婁諒)告訴他,「聖人必可學而至」,從此他又開始學習儒學,致力於科舉考試的學問。王陽明於二十二歲和二十五歲兩次參加會試考試,但都名落孫山,於是他再次潛心辭章之學,同時也攻讀兵書。

  二十七歲時,王陽明經過反省,按照朱子的教誨,有志於窮物之理。但是由於心與理無法融合,王陽明沉思良久後舊病復發,因此放棄聖學,再次傾慕道士的養生說。

  王陽明二十八歲時中進士,並於這一年開始出仕,不久後因患肺病回鄉休養。當時他非常後悔自己以前在詩文方面費心勞神,於是在陽明洞中建書屋以求養生之道。他本想捨棄俗世間的一切雜念,但是無論如何也無法割捨對父親和祖母的想念。當時他突然明白,佛教和道教讓人們連父子親情也丟掉是錯誤的,於是轉而信奉儒學,並決心養好身體再度出仕,為天下,也為百姓盡一份力。隨後他來到京城,與友人湛甘泉共同致力於復興聖學。

  1506年,武宗即位,改年號正德。據說武宗是明朝歷代皇帝中最為昏庸的,他寵愛被稱為「八虎」的劉瑾等宦官。這些宦官敗壞朝綱,還將進諫的官員投入大牢。王陽明憂慮於此,上書為入獄官員求情,結果自己也被投入大牢,後來被流放到貴州省龍場。龍場是少數民族聚居之地,當時漢族文化尚未普及。正德三年(1508),三十七歲的王陽明到達那裡時,春意正濃。因為當地人都住在洞穴里,王陽明也不得不在洞穴中生活。王陽明在龍場嘗盡了生活之苦,一有空閒便靜坐以求窮理。一天晚上,他突然領悟到物之理不在心外,而在自身心性之中。之後他努力教化當地百姓,向諸生講學。第二年,他在貴陽書院首次提出「知行合一」說。

  這一年年末,王陽明得到赦免,被任命為江西省廬陵縣的知縣。此時,王陽明根據自身的經驗,向諸生講「靜坐悟入」。當然,這和禪宗講的坐禪入定不同。王陽明的靜坐悟入是為了體認儒學講的理,佛教的坐禪入定是追求脫離塵世之道,二者主旨不同。然而門人沒有充分理解王陽明所講的靜坐的主旨,以為和坐禪入定相同,結果誤入佛教的靜寂之道。因此王陽明不再提倡靜坐,開始宣揚克己去欲的實踐修行的必要性。不久後,王陽明向門人傳授了和朱子見解不同的《大學》,然後強調「去欲存理」「省察克治」「事上磨鍊」等實踐修行的必要性。正德十五年(1520),王陽明領悟了良知是學問的根本,開始提倡「致良知」說。這次領悟是王陽明歷盡千辛萬苦總結出來的,其艱難體驗非紙筆與口舌可以詳述,王陽明卻稱之為賴天之靈。

  自從龍場大悟後,王陽明開始提倡和朱子學不同的獨到的學說。當時是朱子學獨霸天下的時代,王陽明的學說遭到了朱子學者的嚴厲批判。王陽明開始收斂鋒芒,並未採取公然與朱子學對抗的態度。但自從提倡「致良知」說以後,王陽明開始堂堂正正地批判朱子學,當然也有朱子學者與他論辯。由於王陽明的學說非常簡易直截,一般人也很容易理解,容易做到,因此在明末大為流行。

  正德十一年(1516),王陽明奉命到江西省南贛地區,福建省汀州、漳州和廣東省平定賊匪。當地賊匪占據天險,常年欺壓百姓。王陽明用了一年半時間征討他們。以前曾有人前來平叛,但是並未奏效。王陽明掛帥後一掃賊窩,此地才得以安寧。王陽明是一位儒學家,因此在討伐賊匪之前,首先講仁義王道勸服他們。他所撰寫的勸降文章充滿人情味,讓人讀後不禁感動落淚,有些賊首讀後深受感動,決心投降王陽明並為其效命。而對於不聽勸說的叛賊,王陽明則以精兵前去討伐。王陽明嫻熟運用兵書中的作戰妙計,建立了讓世人驚嘆的大功。

  如此一來,即便是常年未被平定的賊匪也被王陽明掃蕩殆盡,從而確保了當地的治安。究其成功的原因,其中很重要的一條是王陽明的戰後安置十分妥善。平定賊匪後,王陽明為了防止當地治安再次被擾亂,力圖謀求良民百姓生活的安定,於是盡力教化,實施了一系列得當的措施。

  王陽明在平定賊匪時也不忘教化門人。舉例來說,正德十三年(1518),王陽明在江西省與廣東省的交界處三浰地區討伐賊匪,在給門人薛尚謙的書信中這樣寫道:「即日已抵龍南,明日入巢,四路皆如期並進,賊有必破之勢矣。向在橫水,嘗寄書仕德雲『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區區剪除鼠竊,何足為異?若諸賢掃蕩心腹之寇,以收廓清平定之功,此誠大丈夫不世之偉績。」

  由此可見王陽明在克服私利、私慾方面傾注了很多心力,在他提出「良知」說以前,他一直強調實踐修行的必要性。

  正德十四年(1519),一直以來都在尋機篡權的寧王朱宸濠,終在江西省南昌起兵叛亂。這次叛亂對於明朝皇室來說是非常嚴重的大事,王陽明聞訊後立即招募義兵前去討伐,很快就擊破叛軍,並生擒朱宸濠,立下大功。

  而武宗身邊的佞臣張忠和許泰卻想把功勞歸於武宗親征,不但給王陽明出難題,而且還在武宗面前進讒言詆毀王陽明。王陽明不得已,只好上疏稱戰功歸於武宗親征,並將朱宸濠交給朝廷。

  正德十五年(1520)六月,王陽明來贛州閱兵,並激勵兵卒。權臣江彬懷疑王陽明有謀反之心,派人查探動靜。門人深感憂慮,王陽明則作詩《啾啾吟》,詩中寫道:「人生達命自灑落,憂讒避毀徒啾啾。」

  同年九月,王陽明回到南昌。回去之前,王陽明首次對門人陳九川講述「致良知」為學問之根本。關於良知,王陽明以前也曾講過,自從經歷了宸濠之亂及張忠、許泰之難後,他便開始相信良知可以使人忘卻患難,超越生死,因此是萬古不變的真理。

  王陽明在給門人鄒謙之的信中這樣寫道:最近開始相信致良知是真正的儒學宗旨,以前懷疑只是這一個詞還不夠,如今嘗盡苦難後才明白只要良知就夠了。打個比方說,良知就像船上的舵,只要有舵,淺水之中也可自由行船,即便是波濤洶湧,只要舵在手中,就不用擔心沉船溺水。

  王陽明認為,良知是自古以來聖人相傳的血脈,而且任何人都天生具備。只要遵從良知,人們就能立即判別事物的真偽、是非、善惡,私利、私慾之念就像投入火爐中的雪一樣瞬間消融,便可以好善憎惡,一切行為以天理為依據。這樣一來,朱子所講的「物理」非「良知」莫屬。朱子也曾指出「物理」本在心性之中,如果求之於吾心,則會以心求心陷入混亂,不如求之於心外之物。王陽明說,那樣的話心與理不能融為一體,而且物理無限多,如果按照朱子的做法,一生也無法窮理。

  王陽明的這種思想,給予有志於聖學的人很大的信心。而且他說每個人天生具有和聖人一樣的良知,因此他的教誨能夠激發人們的道德氣概。當時聆聽王陽明教誨的人都不禁歡欣鼓舞。

  王陽明晚年提倡的良知,是他經過百死千難才領悟到的,不得已才用一詞概括。然而有人以為「良知」極其簡易,忘了通過腳踏實地的修行來磨鍊內心,反而做出背離良知的行為。一般人的良知已被功利之念污染,如果不通過切實的修行將之掃除乾淨,就不能正確發揮良知作用。因此王陽明在「良知」二字前面又加一個「致」字,強調實地修行的重要性,又說良知的本體在於修行即功夫,除此之外再無其他。如此說來,良知總是在功夫中提高。這就是「本體功夫一體」論。朱子學的觀點是通過功夫達到本體,而陽明學則認為功夫為本體之作用。這也是陽明學與朱子學相比的特色所在。

  關於陽明學的要旨,大家比較熟悉的是「知行合一」「事上磨鍊」「致良知」。但是,關於王陽明的「良知」說,有一點非常重要,我們不能忘記。那便是,王陽明曾說過,把良知作為萬物一體之心的知覺,遵從自己的良知,便可成就萬物一體之仁。孔子以來儒學中「仁」的思想至此得以集大成,所以王陽明的「萬物一體之仁」說影響廣大深遠。

  正德十六年(1521),王陽明因平定宸濠之亂建立大功,被封為新建伯。其後他的學說仍然遭到指責,但是他一邊靜養,一邊向門人講學。世宗嘉靖六年(1527)五月,王陽明又受命征討廣西省思恩、田州的叛賊。王陽明表示自己的身體狀況難當此重任,上疏辭退,但是沒有得到恩准,同年九月,他萬般無奈地踏上了征途。

  王陽明以「神武不殺」為宗旨,勸說叛賊歸順,但是廣西省八寨、斷藤峽的山賊對百姓危害極大,因此王陽明予以征伐。嘉靖七年七月,王陽明向朝廷上奏戰績,同時奏請還鄉養病。因為病情加重,在沒有得到朝廷恩準的情況下,王陽明於八月踏上了回鄉的旅途。在廣州城療養兩個多月後,王陽明於十一月從廣州城出發,當月二十六日越梅嶺朝南安進發。二十九日,他坐船行至南安青龍鋪,對門人周積說:「此心光明,亦復何言。」然後與世長辭。可以說,「此心光明,亦復何言」這句話最為簡明扼要地敘述了「良知」說的主旨。

  以上大致敘述了王陽明的生涯和思想形成的經過,最後來看一下陽明學在中國思想史上的地位。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是春秋時期的人。孔子的教誨即儒學的特色在於:追求以人倫道德為主旨的理想社會,尊重並學習傳統文化,在此基礎上創造適應時代的新法則。《論語》中有「溫故而知新」,這句話最簡潔地表達了儒學的特色。法家等現實主義者完全遵循人們的現實想法,否定傳統文化;老、莊等超越主義者否定一切人為,主張自然無為,徹底批判現實主義和理想主義。儒家和它們相比,有很大的不同。

  孔子是古代傳統文化的集大成者,他講述人倫道德,但是並不論及其本體、本源等形而上的東西,只是論說形而下的日常生活。總之,孔子論說的僅限於德行。

  戰國時期的孟子繼承了孔子的學說,同時受到老、莊等超越主義的影響,開始提倡德行的根本即人的本性、良心。到了秦漢時期,《中庸》一書問世,至此儒學開始論述德行的本體、源頭。因為老、莊論述的是深遠之道,所以當時的儒學家想要超越他們,便向縱深挖掘儒學論述的道德思想。

  後來,儒學成為訓詁記誦之學,思想上未取得很大進展。到了宋代,受道教、佛教刺激,新儒學得以興盛。宋代儒學的代表是朱子,他將孔子思想中蘊含的深遠、形而上的東西變得明確,並將其系統化,於是產生了擁有廣大深遠體系的儒家哲學。

  朱子學提倡理論與實踐,即知與行並用,而明朝中期王陽明又提出了知行合一。兩者相比較,簡單地說,朱子學傾向於以知為主,而陽明學傾向於以行為主。王陽明認為,以行為主,所以知行合一。華嚴、天台學主張教學與坐禪並用,而禪學主張專心坐禪,這種發展過程和朱子學發展到陽明學的形式完全相同。這種思想的發展和西方正好相反,可以說是東方思想的特色。因此有人說西方思想是理論性的,而東方思想是實踐性的。

  比較一下朱子和王陽明的學術差別,我們不難發現日本人為什麼偏愛陽明學。王陽明主張以行為主的知行合一,這是中國儒學的精神實質。王陽明繼承發揚的,或者準確地說,復興的正是儒學的踐行精神。而朱子一生治學,理論豐贍,踐行太少。換個角度來看,陽明學其實是回歸到了孔子論述德行、實踐德行的觀念上。

  此外,比較一下朱子學和陽明學的話,可以說朱子學重知,而陽明學重情。從這一點上看,也可以說陽明學是孔子儒學的嫡傳。因為孔子思想的精髓在於「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論語·微子篇》),「與人之心」中包含了孔子思想的精要,可以說是對世人深切的仁愛之情。

  儒學提倡的諸般德行中,仁為最高標準,被認為是全德。因此可以說孔子論述的人倫道德的根本在於情。孔子難以排解自己的憂世之情,所以為救世濟民而東奔西走,席不暇暖。王陽明的《拔本塞源論》也一樣,其中一字一句都體現了他深深的憂世情懷。

  日本人本來就是感情豐富的民族,比較重情,這也是陽明學受日本人青睞的原因之一。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