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得子

2024-10-14 04:50:28 作者: (日)岡田武彥

  嘉靖五年(1526)閏八月十五日,王陽明與門人設宴賞月,吟詩一首,為《後中秋望月歌》(《王文成公全書》卷二十)。

  一年兩度中秋節,兩度中秋一樣月。

  兩度當筵望月人,幾人猶在幾人別?

  此後望月幾中秋?此會中人知在否?

  當筵莫惜殷勤望,我已衰年半白頭。

  這首詩很容易懂。王陽明感嘆說,兩個月兩次設宴賞月,在這麼短的時間裡,也經歷了與門人的邂逅和別離。詩的末尾,王陽明痛感自己的衰老。仔細讀一下詩的後半部分,我們就會感覺到,王陽明似乎在暗示自己一兩年後將不久於人世,讓人不勝感慨。

  儘管詩意悲涼,王陽明還是有了大喜事,那便是親生兒子的降生。嘉靖四年(1525)正月王陽明的夫人諸氏仙去,四月葬於祖先墳地。後來,王陽明迎娶張氏做繼室。嘉靖五年十二月,王陽明五十五歲時,他的親生兒子出世了。其父王華的兩位舊友寫詩祝賀,王陽明回復了兩首詩(《王文成公全書》卷二十),詩中寫道「他年只好共爺長」,表達了老年得子的喜悅。王陽明為兒子取名正聰。嘉靖十一年(1532),王陽明的講友黃綰成為正聰的岳父,他在王陽明靈前將王陽明兒子的名字改為正億。

  嘉靖五年十二月,王陽明寫下了《惜陰說》(《王文成公全書》卷七)。當時,門人劉邦採在故鄉安福聚集志同道合之士,結成「惜陰會」,隔月舉辦五天講會。王陽明受託在惜陰會的簿籍上寫篇文章,於是寫下《惜陰說》,闡述了惜陰的意義。

  

  文中,王陽明首先指出,不僅是隔月五日的講會,任何時候都應該惜陰。離群而索居(《禮記·檀弓上》)則容易生懈怠之念,因此在講會時應互相切磋,致良知的功夫一刻也不容緩。

  天道之運,無一息之或停;吾心良知之運,亦無一息之或停。良知即天道,謂之「亦」,則猶二之矣。知良知之運無一息之或停者,則知惜陰矣;知惜陰者,則知致其良知矣。「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論語·子罕篇》)此其所以「學如不及」(《論語·泰伯篇》),至於「發憤忘食」(《論語·述而篇》)也。

  上段文字開頭寫道,「天道之運,無一息之或停」,可見王陽明的良知觀至此已經達到了極致。

  接下來王陽明講到「惜陰」,即一寸光陰不可輕。他引用東晉陶侃的話「大禹聖者,乃惜寸陰,至於眾人,當惜分陰」(《晉書·陶侃傳》),指出即便是聖人都珍惜每寸光陰,凡人就更應該珍惜每分光陰。

  翌年,王陽明受命征討思恩、田州的叛亂,赴廣西省途經吉安府,寫信為《寄安福諸同志》(《王文成公全書》卷六)。王陽明在信中稱讚了講會的盛況,他寫道,當初「惜陰會」成立時,擔心會有名無實,聽說遠近豪傑聚集了一百多人,可見大家致良知的功夫也在長進,這是良知之學即將為世人熟知的前兆。

  王陽明又引用了程顥的話「寧學聖人而不至,不以一善而成名」(《二程全書》),指出良知學說是聖學的正傳,以此學聖人便一定能成聖,只是擔心有人會為了一善成名,不肯專心於良知學。最後他又強調良知學的簡易,他寫道:「凡功夫只是要簡易真切。愈真切,愈簡易;愈簡易,愈真切。」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