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科舉
2024-10-13 15:59:02
作者: (日)岡田武彥
嘉靖二年(1523),社會上發生了一件與心學相關的事。當年的殿試由禮部負責出題,策問題中涉及心學,出題人暗中希望考生指責王陽明。王陽明的門人徐汝佩考試時讀到這個題目,說了句「不能曲意逢迎」,於是不作答就退出考場。對於官方企圖陷害王陽明的陰謀,他憤慨不已。其他門人聽說此事後,對徐汝佩表示由衷的敬佩,說此事非常人所為,自北宋程頤的高徒尹彥明以來他還是第一個。
然而,王陽明從其他門人口中得知此事後黯然不樂。其原委可詳見王陽明寫於嘉靖二年(1523)的《書徐汝佩卷》(《王文成公全書》卷二十四)。有位門人敬重徐汝佩,認為他的行為是「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章句下》)。這位門人本以為王陽明聽了自己的評價會高興,從而表揚徐汝佩,誰知王陽明卻黯然不樂,於是門人詢問原因。
王陽明說:「非是之謂也。」然後就默不作聲了。
徐汝佩回到越地,這位門人問他:「向吾以子之事問於夫子矣,夫子黯然而不樂,予云云而夫子云雲也。子以為奚居?」
徐汝佩回答說:「始吾見發策者之陰詆吾夫子之學也,蓋怫然而怒,憤然而不平。以為吾夫子之學,則若是其簡易廣大也;吾夫子之言,則若是其真切著明也;吾夫子之心,則若是其仁恕公普也。夫子憫人心之陷溺,若己之墮於淵壑也,冒天下之非笑詆詈而日惇惇焉,亦豈何求於世乎!而世之人曾不覺其為心,而相嫉媢詆毀之若是,若是而吾尚可與之並立乎?已矣!吾將從夫子而長往於深山窮谷,耳不與之相聞,而目不與之相見,斯已矣。故遂浩然而歸。歸途無所事事,始復專心致志,沉潛於吾夫子致知之訓,心平氣和,而良知自發。然後黯然而不樂曰:『嘻吁乎!吾過矣。』」
門人又問道:「然則子之為是也,果尚有所不可歟?」
徐汝佩回答道:「非是之謂也。吾之為是也,亦未不可;而所以為是者,則有所不可也。吾語子。始吾未見夫子也,則聞夫子之學而亦嘗非笑之矣,詆毀之矣。及見夫子,親聞良知之誨,恍然而大悟醒,油然而生意融,始自痛悔切責。吾不及夫子之門,則幾死矣。
「今雖知之甚深,而未能實諸己也,信之甚篤,而未能孚諸人也。則猶未免於身謗者也,而遽爾責人若是之峻。且彼蓋未嘗親承吾夫子之訓也,使得親承焉,又焉知今之非笑詆毀者,異日不如我之痛悔切責乎?不如我之深知而篤信乎?何忘己之困而責人之速也!夫子冒天下之非笑詆毀,而日諄諄然惟恐人之不入於善,而我則反之,其間不能以寸矣。夫子之黯然而不樂也,蓋所以愛珊之至而憂珊之深也。雖然,夫子之心,則又廣矣大矣,微矣幾矣。不睹不聞之中,吾豈能盡以語子也?」
之後,徐汝佩拜見王陽明時,將這番話原原本本稟告給他。王陽明聽後,只是頷首不言,沉默良久。而徐汝佩則躬身似已自省。翌日,徐汝佩持卷拜見王陽明,請求說:「昨承夫子不言之教,珊傾耳而聽,若震驚百里;粗心浮氣,一時俱喪矣。請遂書之。」於是王陽明寫下此卷。由此可得知,徐汝佩指責世間嘲笑詆毀陽明學的人,而王陽明則以「不言之教」教化於他。
關於上述書卷,東正堂評論說(《陽明先生全書論考》卷五《外集四·說·雜著》):這一篇文章,王陽明先生特意為徐汝佩明示學問精妙的功夫,聖門仁恕的功夫也應當自己體會。
另外,關於「震驚百里」,東正堂認為取自《周易》中的震卦彖辭(震驚百里的震為雷。震驚百里是說雷的威力巨大,可以使遠處的人吃驚,使近處的人恐懼),其也可以認為是來自佛教的「維摩一默,聲如淵雷」。
然而,同是嘉靖元年的進士考試,同門王陽德、王臣(字元卿,號復齋)、魏良弼等,在回答關於心學的策問時,堂堂正正、毫不忌諱地闡述老師的心學,結果考中了,而錢德洪卻落榜了。他深恨時世不明,回到故里,向王陽明講述了自己的感受。
王陽明很高興地接見他,說:「聖學從茲大明矣。」
錢德洪聽後問:「時事如此,何見大明?」
王陽明回答說:「吾學惡得追語天下士?今會試錄,雖窮鄉深谷無不到矣。吾學既非,天下必有起而求真是者。」(《王文成公全書》卷三十四《年譜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