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湛甘泉學說的異同

2024-10-13 15:58:51 作者: (日)岡田武彥

  正德十六年(1521)五月,講友湛甘泉將自己的作品《學庸測》,方叔賢將自己的作品《〈大學〉原》和《洪範》寄給了王陽明。

  如前所述,王陽明於孝宗弘治十八年(1505)在京師邂逅湛甘泉,二人共同致力於復興以體認為本的聖學,高倡體認學,努力糾正朱子學追隨者的弊端,故而成為至交盟友。湛甘泉雖然長王陽明六歲,在王陽明去世後的三十多年裡,他仍然堅持致力於聖學的復興。王、湛兩派各自擁有數千名弟子,兩人在倡導自己學說的同時,也互相往來講學,然而因為時事關係,王派學說日漸興盛。(詳情請參照拙著《王陽明與明末儒學》)

  

  王陽明在向世人高倡致良知的學說之後,王、湛兩派雖然同以體認學為宗旨,但也產生了分歧。也就是說,王陽明倡導致良知,而晚年的湛甘泉發展了程明道的「體認天理」學說,在其基礎上加上「隨處」二字,倡導「隨處體認天理」的學說。

  在體認的訣竅方面,王、湛兩派都重視孟子的心性存養,宣揚孟子學說的要點,即「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長也」(出自《孟子·公孫丑章句上》)。然而湛甘泉認為,必須做到「勿忘」「勿助」,才能達到「必有事焉」,而王陽明認為,只要遵從「必有事焉」,自然就能做到「勿忘」「勿助」。

  另外,王、湛兩派雖然同以體認學為宗旨,相比之下,湛甘泉的體認學較為間接,而王陽明的體認學更為直接。陽明學以血脈的直達、本體生命的精神飽滿為要旨,而甘泉學則血脈不夠暢通,連貫略顯不夠緊密。

  這一點也體現在兩人對《大學》的解釋上。因此,王陽明收到《學庸測》後為表謝意,寫了《答甘泉》(《王文成公全書》卷五),其中雖然表示「和自己的想法大同小異」,卻也指出湛甘泉的論調略顯冗繁,表示「恐怕不能改變自己的致良知說」:

  「隨處體認天理」是真實不誑語,鄙說初亦如是,及根究老兄命意發端處,卻似有毫釐未協,然亦終當殊途同歸也。修齊治平,總是格物,但欲如此節節分疏,亦覺說話太多。且語意務為簡古,比之本文(《大學》《中庸》的原文)反更深晦,讀者愈難尋求,此中不無亦有心病?莫若明白淺易其詞,略指路徑,使人自思得之,更覺意味深長也。

  同時,王陽明在《答方叔賢(一)》中指出,方叔賢寄來的《〈大學〉原》太過拘泥於句意:

  道一而已,論其大本大原,則「六經」「四書」無不可推之而同者,又不特《洪範》之於《大學》而已。此意亦仆平日於朋友中所常言者。譬之草木,其同者,生意(生命力)也,其花實之疏密,枝葉之高下,亦欲盡比而同之,吾恐化工不如是之雕刻也。……君子論學,固惟是之從,非以必同為貴。至於入門下手處,則有不容於不辯者,所謂毫釐之差,千里之謬矣。

  在此,王陽明和往常一樣,論述了為學的入門階段的重要性,如果學問涉及面太廣,則會陷入支離破碎的境地。這也可以說是王陽明的「根本枝葉」論。他認為:朱子學博學多識,但過於重視知見,這就像剪掉枝葉將其連接到根上一樣,根的生命很難達到枝葉上。湛甘泉的學說是向枝葉求血脈以達到根本,缺乏血脈流通的連貫性。這是由於不知道枝葉的血脈源於根本。

  也就是說,王陽明認為:活躍主根的血脈,使其達到各個枝葉,讓枝葉各自發揮作用。用他的話說,這叫內外一致、動靜一體的功夫。這種培養根本的學說,並非以靜根為宗旨來區分動靜。

  之後,王陽明來到贛,倫以訓曾前來問學。倫以訓讓弟弟倫以諒給王陽明寄信,詢問:「學無靜根,感物易動,處事多悔,如何?」因此,王陽明在正德十六年五月,給倫以訓寫信《答倫彥式》(《王文成公全書》卷五),信中寫道:

  大抵三言者,病亦相因。惟學而別求靜根,故感物而懼其易動;感物而懼其易動,是故處事而多悔也。心,無動靜者也。其靜也者,以言其體也;其動也者,以言其用也。故君子之學,無間於動靜。其靜也,常覺而未嘗無也,故常應;其動也,常定而未嘗有也,故常寂;常應常寂,動靜皆有事焉,是之謂集義(《孟子·公孫丑章句上》)。集義故能無祇悔,所謂動亦定,靜亦定(《定性書》)者也。心一而已。靜,其體也,而復求靜根焉,是撓其體也;動,其用也,而懼其易動焉,是廢其用也。故求靜之心即動也,惡動之心非靜也,是之謂動亦動,靜亦動,將迎起伏,相尋於無窮矣。故循理之謂靜,從欲之謂動。

  由此可以多少了解到王陽明的「動靜」論。

  總之,心是統一的,無論其動靜與否,循天理即為靜,循人慾則稱之為欲動。王陽明談論動靜是建立在「天理人慾」論的基礎上的,這一點與宋儒相同,然而王陽明並不認為靜處的功夫是好的。這也是理所當然的,因為他主張事上磨鍊,倡導致良知。

  正德十六年三月,武宗駕崩,世宗即位。六月十六日,世宗遣特使前來下旨,因王陽明掃蕩叛賊使地方上得以安寧,立了大功,朝廷新政之際,命其速來京師。朝廷的意圖在於,將王陽明召回朝廷,褒獎其功績,並命其輔佐新政。於是,王陽明六月二十日從南昌出發,奔赴京師。然而七月行至浙江省錢塘時,遭朝廷輔臣阻攔,不能繼續上京。朝廷任命他為南京兵部尚書,參贊機務。

  表面上,輔臣阻止王陽明上京的理由是,因武宗國葬,資費浩繁,不宜行宴賞之事。據說當時阻攔王陽明上京的輔臣是身居要職的大學士楊廷和。

  據東正堂考證(《陽明先生全書論考》卷十五《年譜二》),當時很多人懷疑阻攔王陽明上京是楊廷和的意思,湛甘泉甚至當面質問他:「有人懷疑此次於中途將王陽明派往南京一事,乃貴公所為,何如?」這是因為兵部尚書王瓊一直提拔庇護王陽明,而楊廷和與王瓊素來不和,又嫉妒王陽明平定叛亂的功績。本來,楊廷和就曾協助朱宸濠,意圖實現其叛亂陰謀。不過,東正堂又說:「當時滿朝大臣多少都有些嫉妒之心,不應該只懷疑楊廷和。」(《陽明先生全書論考》卷十五《年譜二》)

  因此,王陽明於錢塘上《乞便道歸省疏》(《王文成公全書》卷十三),請求去南京赴任途中回鄉探望老父。在此之前,他分別於正德十四年(1519)六月和八月、十五年(1520)三月和八月四次上疏奏請歸省,卻未得恩准,這次終於有了批覆,得以回到故鄉餘姚。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