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陽明受難 武宗要御駕親征

2024-10-13 15:58:26 作者: (日)岡田武彥

  如前所述,在王陽明神速果敢的指揮下,朱宸濠的叛亂在很短的時間裡便被平定了,那麼朝廷方面又做出了怎樣的應對呢?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那就是有功無賞,反受中傷。

  平定叛亂的功臣王陽明,因整日圍繞在武宗身邊的那些奸佞小人的奸計,遭遇了常人無法忍受的非難、中傷和迫害。

  有關此事的前因後果,還是先來看一下《皇明大儒王陽明先生出身靖亂錄》里的記述。

  接到王陽明從江西省吉安府城送來的有關寧王叛亂的兩封奏摺之後,兵部尚書王瓊給六部的大臣們送去書信,在京師左順門召開了緊急會議。

  眾人中,有些人收受過朱宸濠的賄賂,平素便與朱宸濠暗中往來,還有一些人則怕朱宸濠勢大,若他日朱宸濠果真做了皇帝,怪罪下來可不得了,所以沒有一個人敢提出反對朱宸濠的意見。

  請記住𝘣𝘢𝘯𝘹𝘪𝘢𝘣𝘢.𝘤𝘰𝘮網站,觀看最快的章節更新

  見眾人都絕口不言,王瓊正色道:「豎子素行不義,今倉猝造亂,自取滅亡耳。都御史王守仁據上游,必能了賊,不日當有捷報至也。其請京軍,特張威耳。」

  王瓊當即寫下十三項條款,上奏朝廷。

  第一,請削宸濠屬籍。正名為賊,布告天下。

  第二,有忠臣義士,能倡義旅,擒反賊宸濠者,封以侯爵。

  第三,將通賊逆黨朱寧、臧賢拿送法司正罪。

  第四,傳檄南京、兩廣、浙江、江西各路軍馬,分據要害,一齊剿殺。

  然後,朝廷差安邊伯許泰總督軍務,統總兵官,平虜伯江彬及太監張忠、魏彬俱為提督官,左都督劉翬為總兵官,太監張永贊畫機密,並體勘濠反逆事情。

  然而,就在兵部侍郎王憲為調集征討江西的糧餉而抵達臨清地區時,叛軍已為王陽明所破,朱宸濠本人也被生擒。聽聞此訊之後,許泰、江彬、張忠等佞臣因無法在皇上面前邀功,便秘密上疏,建議武宗御駕親征,順道沿途遊覽一番南方的景色。

  看完這份奏摺後,本就喜好武功的武宗大為欣喜,於是自稱「總督軍務威武大將軍總兵官」「後軍督府太師鎮國公」,決定親自前往江西,御駕親征。又下令太監張永、張忠,安邊伯許泰,平虜伯江彬,左都督劉翬率領京師周邊的官軍,命給事中祝續、御史張綸隨軍記功。儘管朝臣中有人極力諫阻皇帝南巡,但武宗不聽,甚至還有人因此遭杖刑而死。武宗的車駕出發離開北京,大學士梁儲、蔣冕扈從。

  儘管王陽明將平叛獲勝的詳細情況奏報了朝廷,卻因未公開發布的緣故,眾人皆說「元惡雖已擒,但逆黨尚在。拘捕餘孽,以除後患」,所以武宗御駕親征。簡而言之,御駕親征之事,其實都是君側的小人佞臣慫恿所致。

  生擒朱宸濠之後,王陽明本來打算派人將俘虜押送朝廷,但又怕朱宸濠的殘黨餘孽暗中放走朱宸濠,所以他決定親自押解朱宸濠前往京師。

  聽到武宗將御駕親征的消息後,王陽明立刻上疏諫阻武宗。

  在正德十四年(1519)八月十七日的奏摺中,王陽明主要說明了如下主旨:「親征反賊朱宸濠之舉危險至極,請聖上立刻中止。今寧王已被擒,臣將親自率軍,押解朱宸濠前赴闕下。」

  在這封諫阻武宗御駕親征的奏摺《請止親征疏》(《王文成公全書》卷十二)中,我們可以看到王陽明心中滿滿的忠君愛國之情。王陽明在奏摺的後半部分中寫道:

  臣於六月十九日具本奏聞之後,調集軍兵,擇委官屬,激勵士氣,振揚武勇。七月二十日,先攻省城,墟其巢穴。本月二十四日,兵至鄱陽湖,與賊連日大戰。至二十六日,宸濠遂已就擒。謀黨李士實等,賊首凌十一等,俱已擒獲。賊從俱已掃蕩,閩、廣赴調兵士俱已散還,地方驚擾之民俱已撫帖。

  臣一念忠憤,誓不與賊共生,而迂疏薄劣之才,實亦何能辦此:是皆祖宗在天之靈,我皇上聖武之懋昭,本兵謀略之素定,官屬協力,士卒用命所致。臣已節次具本奏報外。竊惟宸濠擅作辟威,虐焰已張於遠,睥睨神器,陰謀久蓄於中。招納叛亡,輦轂之動靜,探無遺蹟;廣致奸細,臣下之奏白,百無一通。

  發謀之始,逆料大駕必將親征,先於沿途伏有奸黨,期為博浪、荊軻之謀。今逆不旋踵,遂已成擒,法宜解赴闕門,式昭天討。然欲付之部下各官押解,誠恐舊所潛布之徒,尚有存者,乘隙竊發,或致意外之虞,臣死且有遺憾。況平賊獻俘,固國家之常典,亦臣子之職分。臣謹於九月十一日親自量帶官軍,將宸濠並逆賊情重人犯督解赴闕外,緣系獻俘馘,以昭聖武事理,為此具本,專差舍人金昇親齎,謹具題知。

  王陽明認為朱宸濠既已被擒,如果武宗再御駕親征的話,不但會有無妄之災,同時還會導致民力疲敝,所以希望武宗能夠採納諫言,取消親征。王陽明之所以沒有派部下而是親自押解朱宸濠上京,既是為了避免發生意外,同時也是為了粉碎那些盤踞於朝廷的小人佞臣們的陰謀。

  令人遺憾的是,武宗並沒有採納王陽明的諫言。於是,在武宗南征和自己北上之際,王陽明向沿途相關的各官署發布了命令文《牌仰沿途各府州縣衛所驛遞巡司衙門慰諭軍民》(《王文成公全書》卷十七),嚴令遠近軍民務必保障地區的安定。

  此外,在呈上諫阻親征奏摺的同一天,王陽明又上奏了《奏留朝覲官疏》(《王文成公全書》卷十二),說雖然叛亂已平,但江西省各府各縣民生依舊疲敝,民心不安,旱災嚴重。為了防止意外發生,必須儘早做好準備。為此,在正德十五年(1520)正月的朝覲之禮上,王陽明懇請朝廷延緩派遣相關官員。

  若要列舉兩三個實例來說明當時的情況的話,其中一個例子,就是正德十四年十二月,因江西街頭依舊隨處可見軍兵,人們很難將軍兵與奸人區分開來,為了防止平亂後治安惡化,王陽明發布《防制省城奸惡牌》(《王文成公全書》卷三十一),下令官員在省城內外巡邏警戒。此外,為了確保平亂後的治安和保證接待親征軍工作的順利進行,王陽明出示《禁省詞訟告諭》(《王文成公全書》卷三十一),令眾官員對百姓間的小糾紛採取暫不受理的政策。

  直到正德十五年的五月,叛軍殘黨依舊在鄱陽湖上橫行,王陽明又發出指令文《行江西三司搜剿鄱陽余賊牌》(《王文成公全書》卷三十一),申明如不即刻肅清亂黨,日後勢必釀成大患,嚴令江西省的三司對亂党進行徹底的搜查,如發現亂黨,務必捕縛剿殺,以肅清亂黨餘孽。

  如前所述,正德十四年八月,王陽明上疏武宗,諫阻武宗御駕親征。武宗不聽,於叛亂平定的一個月後親率大軍由北京南下。

  武宗身邊的佞臣為何要慫恿武宗御駕親征呢?究其原因,大致可總結為以下四點:

  一、王陽明之前迅速殲滅南贛賊匪,又在短短兩周超乎預料的時間裡,運用神速果敢的軍略,平定了甚至會導致大明王朝徹底覆亡的宸濠之亂,立下了赫赫戰功。佞臣們認為功勞落入王陽明之手,所以對他心懷妒恨;

  二、佞臣們覺得倘若平定宸濠之亂的功勞不能算到武宗的頭上,就無法維持自己的地位;

  三、佞臣們對支持和信賴王陽明的兵部尚書王瓊也心懷妒恨;

  四、佞臣們對王陽明反對時下流行的朱子學,提出新學說的舉動感到不快。

  王陽明本已迅速將大敗叛軍、生擒寧王的消息上奏給了朝廷,但武宗身邊的佞臣許泰、江彬、張忠等人從中阻攔,未將奏摺呈給武宗,反而慫恿武宗御駕親征。與此同時,為了將朱宸濠等一干俘虜進獻給武宗,王陽明也率兵離開了南昌。

  許泰等人暗中謀劃,想出一條愚蠢的奸計,即在鄱陽湖上放走朱宸濠,然後由武宗親自率兵督戰,生擒朱宸濠,凱旋返京。而王陽明已經押解著俘虜出發了,所以許泰等人不斷派人告知王陽明,朝廷將於廣信府(隸屬江西省)接收俘虜。

  若在鄱陽湖上釋放朱宸濠一干人等,或許會招致天下大亂,所以王陽明不願交出俘虜。他不顧許泰等人的阻礙,夤夜趕到了玉山縣(隸屬廣信府)的草萍驛站。

  在草萍驛站,王陽明作《書草萍驛二首》(《王文成公全書》卷二十)。詩的序文中寫道:「九月獻俘北上,駐草萍,時已暮。忽傳王師已及徐淮,遂乘夜速發。次壁間韻紀之二首。」

  在第一首詩中,王陽明吟道:

  一戰功成未足奇,親征消息尚堪危。

  邊烽西北方傳警,民力東南已盡疲。

  萬里秋風嘶甲馬,千山斜日度旌旗。

  小臣何爾驅馳急?欲請迴鑾罷六師。

  王陽明認為,東南地區已經民力疲竭,御駕親征定會雪上加霜,反而會成為叛亂的根源。之後,他又在第二首中吟道:

  千里風塵一劍當,萬山秋色送歸航。

  堂垂雙白虛頻疏,門已三過有底忙。

  羽檄西來秋黯黯,關河北望夜蒼蒼。

  自嗟力盡螳螂臂,此日回天在廟堂。

  在上述的詩文中,王陽明雖然對御駕親征表示反對,卻只能空嘆自己的行為正如螳臂當車一樣無力。「門已三過有底忙」一句,出自《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的「當是時也,禹八年於外,三過其門而不入」,說當年大禹為了治理洪水天災,不得已三過家門而不入,如今王陽明捫心自問,覺得自己的做法也無可厚非。這句詩文中蘊藏了王陽明心中無限的憂世之情。

  因王陽明不願交出朱宸濠等一干俘虜,許泰等佞臣大怒,破口大罵王陽明,造謠道:「王陽明先與寧王交通,曾遣門人冀元亨往見寧王,許他借兵三千,後見事勢無成,然後襲取寧王以掩己罪。」

  有關冀元亨成為佞臣奸計下的犧牲品一事,本書在後文中將會提及。

  然而,太監張永深知王陽明忠心耿耿,極力為他辯護,並希望能夠與王陽明見上一面。張永率領兩千軍兵,以調查朱宸濠謀反的詳細情況為名,先行來到浙江省杭州府等候王陽明。

  王陽明見到張永後,對他講明了江西的實際情況:「江西之民,久遭濠毒,今經大亂,繼以旱災,又供京邊軍餉,困苦既極,必逃聚山谷為亂。昔助濠尚為脅從,今為窮迫所激,奸黨群起,天下遂成土崩之勢。至是興兵定亂,不亦難乎?」

  張永也深有同感,說道:「吾之此出,為群小在君側,欲調護左右,以默輔聖躬,非為掩功來也。但皇上順其意而行,猶可挽回,萬一若逆其意,徒激群小之怒,無救於天下大計矣。」

  王陽明也體諒張永的心情,於是將朱宸濠等一干俘虜交給了張永。之後,為了養病,王陽明來到杭州府錢塘縣以西,曾給自己留下深深回憶的西湖畔的淨慈寺靜養。王陽明向實際上接納俘虜的浙江省按察使遞交了落款日期為十月九日的通告文《案行浙江按察司交割逆犯暫留養病》(《王文成公全書》卷十七)。文中寫道:「本職自度病勢日重,猝未易愈,前進既有不能……暫留當地,請醫調治,俟稍痊可,一面仍回省城……」從文中來看,因為強忍病痛押解俘虜,王陽明當時似乎已經無法直接返回南昌了。

  儘管自古以來宦官之中善人無幾,但如前所述,張永曾與楊一清一起剷除了奸佞劉瑾。王陽明深知張永是一位重要人物,所以才將俘虜交給了他。此外,從王陽明遞交給張永的落款日期為九月二十六日的《獻俘揭帖》(《王文成公全書》卷三十一)來看,在王陽明押解俘虜前進的途中,李士實、劉養正、王春等人全都患病而亡,陽明雖曾設法醫治,卻無力回天。所以,王陽明親手交出的俘虜只有朱宸濠及劉吉等數人。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