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功行賞
2024-10-13 15:58:23
作者: (日)岡田武彥
正如之前曾多次提到的,朱宸濠六月十四日於南昌城發動叛亂,四十二天後的七月二十六日便被王陽明生擒活捉。從王陽明七月十三日于吉安倡舉義軍算起,二十日攻取南昌城,又在鄱陽湖之戰中大破朱宸濠軍,僅在十四天後的二十七日便進駐了南昌城。如此神速地平定大亂,自古以來再無他例。毫無疑問,王陽明之所以能夠如此快地贏得勝利,全都是其妙用策略所致。
王陽明凱旋進駐南昌之後,寫下《江西捷音疏》和《擒獲宸濠捷音疏》(皆出自《王文成公全書》卷十二)奏報朝廷,詳細報告了具體的戰況和經過。
記住全網最快小説站𝚋𝚊𝚗𝚡𝚒𝚊𝚋𝚊.𝚌𝚘𝚖
在這兩篇捷音疏中,王陽明懇求朝廷,對跟隨自己奮戰的各將官論功行賞。而在第二道捷音疏的末尾,王陽明寫道:
伏願皇上論功朝錫之餘,普加爵賞旌擢,以勸天下之忠義,以勵將來之懦怯。仍詔示天下,使知奸雄若寧王者,蓄其不軌之謀已十有餘年,而發之旬月,輒就擒滅。於以見天命之有在,神器之不可窺,以定天下之志。尤願皇上罷息巡幸,建立國本,端拱勵精,以承宗社之洪休,以絕奸雄之覬覦,則天下幸甚,臣等幸甚。
如前所述,在遭遇宸濠之亂時上奏的《乞便道省葬疏》(《王文成公全書》卷十二)中,王陽明曾表明過決心:「天下事機間不容髮,故復忍死暫留於此,為牽制攻討之圖。俟命師之至,即從初心,死無所避。」
然而還沒等到朝廷的回覆,王陽明就又奏報了此番的大勝。
之前也曾提到過,作為對付宸濠之亂的臨戰態勢中的一環,王陽明曾向兩廣總制都御史楊旦發出過請求,請他派遣義兵。七月二十三日,王陽明再次發出邀請文《咨兩廣總督都御史楊停止調集狼兵》(《王文成公全書》卷十七),說明眼下自己已經攻克南昌,而之前請求派出的狼達土兵也曾協助過朱宸濠,暴虐擾民,所以委託楊旦停止調集。
另一方面,正德十四年(1519)三月到七月間,吉安府的廬陵縣等十三個縣遭受了旱災,百姓苦不堪言。在此期間,因朱宸濠發動謀反,曾對該地區發出過免稅的偽聖旨,故而百姓對此心存疑慮。王陽明順應民心實行免稅,講說臣子大義,揭露了朱宸濠的暴虐,人心才稍稍安定下來。但是,倘若不做好賑災工作,或許百姓會再次叛亂。因此,王陽明於七月三十日上奏了《旱災疏》(《王文成公全書》卷十二),向朝廷申請免除江西正德十四年的稅收,解救百姓,以防民變。
在奏摺的末尾,王陽明寫道:「伏望皇上罷冗員之俸,損不急之賞,止無名之徵,節用省費,以足軍國之需,天下幸甚。」遭遇旱災,實施免稅固然是理所當然,況且江西還發生了叛亂謀反,王陽明在奏摺中擺明情理,懇請朝廷免除稅收。
同日,王陽明又上奏了《奏聞益王助軍餉疏》(《王文成公全書》卷十二),上報朝廷說在征討寧王時,自己曾向親藩益王殿下懇求援助軍餉,益王拿出私銀千兩援助自己,希望天子下敕,獎勵益王殿下的善心和夾輔皇室的行為。奏摺里提到的奉益王殿下令旨奔赴提督軍務王都御史身邊的使者中,也有王陽明的高足陸元靜的名字。
對此,東正堂表示必須留意,在王陽明成功的背後,也有其門人同志的踴躍協助。(《陽明先生全書論考》卷十二《奏疏·公移二·江西書》)而八月十七日,王陽明又在《奏聞淮王助軍餉疏》(《王文成公全書》卷十二)中,奏報了同為親藩的淮王殿下拿出私銀五百兩以資軍餉的情況。
另外,王陽明接到消息,說相傳死於鄱陽湖水戰的朱宸濠餘孽、大盜閔廿四至今還活著,於是在南昌府寧州縣的邊界附近召集部下,希望閔廿四自首投降。為此,王陽明發出公文《釋放投首牌》(《王文成公全書》卷十七),下令寧州縣知縣汪憲確認真偽,倘若事情屬實,那麼就將閔廿四帶到軍門,並就地解散其部下,如不解散,立刻誅殺。
九月十二日,王陽明發出公文書《委知府伍文定邢珣防守省城牌》(《王文成公全書》卷三十一),嚴令指示說儘管宸濠之亂已然平定,民情也已稍稍安定,但省內依舊殘留叛亂的餘燼,為了避免其死灰復燃,要留下軍士輪番巡視。
如前所述,寧王叛亂後,王陽明當即讓南京兵部、巡撫兩廣的衛門以及福建的三司選拔驍勇精兵,由有勇有謀的官員率領,日夜兼程,趕來援助。
其間,儘管福建省的漳南道與江西省城南昌府相隔甚遠,但福建按察司整飭兵備兼管分巡漳南道僉事周期雍在動員指令下達後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率領上杭等地的軍兵五千餘名和海滄的三千餘名軍兵,冒著酷暑於八月三日趕在江西之外其他省份的援軍前面到達。
雖然當時已經生擒朱宸濠,其餘孽也已全部掃清,但王陽明還是在八月十四日發布公文《犒賞福建官軍》(《王文成公全書》卷十七),厚賞了該部隊。在這篇公文書中,王陽明對這支部隊的指揮官周期雍大加讚賞:「足見本官勇略多謀,預備有素。忠義之誠,足以感激人心;敏捷之才,足以綜理庶務。故一呼而集,兼程赴難。」
周期雍為何行動如此神速?
我們在王陽明記述的《書佛郎機遺事》(《王文成公全書》卷二十四)中可以找到原因。
在宸濠之亂的前一年冬天,周期雍曾因公事到贛州拜訪過王陽明。當時,王陽明告知周期雍,朱宸濠謀反的舉動日漸明顯,雖然陽明自己也希望有所準備,但因為朱宸濠耳目眾多,所以無法如願。而周期雍人在福建,朱宸濠無法監控其行動,所以王陽明暗中叮囑周期雍回去後如何行事。
回到上杭後,周期雍便開始準備,暗中招募驍勇士卒,整備武器,以備有變。
東正堂說明了如上背景後,又說道:幸宸濠瞬息之間受擒,雖未用及福建兵,陽明先生心中之感,蓋於犒賞之上。(《陽明先生全書論考》卷十二《奏疏·公移二·江西書》)
那麼,究竟何謂「佛郎機」呢?這是公元四五世紀前後興盛於歐洲的法蘭克族的音譯,後被籠統地用來稱呼歐洲人。尤其是在明代,隨著西學東漸的深入,「佛郎機」所指代的對象變成了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而隨葡萄牙人傳入的洋槍也被稱為「佛郎機」或「佛郎機銃」(《年譜》中作「佛郎機銃」)。
上述的《書佛郎機遺事》,記錄了福建省莆陽的見素公林俊聽聞寧王叛亂,便立刻命人打造佛郎機銃,記錄火藥配方,命兩名僕人冒著酷暑,避開朱宸濠軍,沿小路日夜兼程,於八月三日送到王陽明軍營。
文中寫道,看完見素公鼓勵自己竭忠伐逆的書信後,王陽明「感激涕下」。
見素公林俊比王陽明年長二十歲,但與王陽明之間有一段不解之緣。當年龍山公王華進士及第,考中狀元,留任京師,為了向年邁的父親竹軒公恪盡孝心,將老父由浙江省餘姚接到了京師。當時,年僅十一歲的王陽明也隨祖父上京,來到父親身邊。恰巧王家和林家在京師彼此相鄰,所以來往頗為親密。
叛亂爆發之前,冀元亨被派往朱宸濠身邊,進諫君臣大義。朱宸濠大怒,元亨退出寧府,返回故鄉湖廣省常德府。聞知朱宸濠叛亂爆發,元亨立刻由常德出發,一路潛行,也恰巧是在八月三日趕到了王陽明的身邊。
因為這三方面的來客恰巧全都於八月三日抵達,王陽明在《書佛郎機遺事》的跋文最後感慨道:「見素公在莆陽,周官上杭,冀在常德,去南昌各三千餘里,乃皆同日而至,事若有不偶然者。」王陽明覺得事情並非全都出於偶然,更像是冥冥中註定的。
對於巡撫都御史孫燧的命運,王陽明也發出了同樣的感慨。叛亂平定後,王陽明重新為孫燧舉行了葬禮。在靈舟出發之際,王陽明寫下《祭孫中丞文》(《王文成公全書》卷二十五),以祭奠孫燧。文中,王陽明寫道:「守仁於公,既親且友,同舉於鄉,同官於部,今又同遭是難,豈偶然哉!」
如前所述,弘治五年(1492),二十一歲的王陽明在故鄉浙江省鄉試中中舉時,孫燧和胡世寧也同時考中。而孫燧在翌年便考中會試,成為進士,官拜刑部主事。而王陽明在弘治十二年(1499)才成為進士,直到翌年方才受封與孫燧同樣的刑部主事之職。孫燧與自己同時遭遇宸濠之亂,種種事態,總讓陽明覺得並非偶然。在祭文中,王陽明寫道:「嗚呼!逆藩之謀,積之十有餘年,而敗之旬日,豈守仁之智謀才力能及此乎?是固祖宗之德澤,朝廷之神武,而公之精忠憤烈,陰助默相於冥冥之中,是亦未可知也。」
此外,有關與孫燧一同遭難的副使許逵的葬禮事宜,王陽明在八月十五日發出公文書《批江西按察司優恤孫許死事》(《王文成公全書》卷三十一)。據按察司的稟告,許逵的家人生活窘困,而孫燧的正式葬禮也未舉行,故而各自給予孫許兩家白銀三十兩處理後事,又命人給予許逵家人白銀五十兩作為生活費。
八月二十九日,王陽明發出《行南昌府禮送孫公歸櫬牌》(《王文成公全書》卷三十一),派遣南昌府官吏一名,小心護送孫燧棺柩返回故鄉,命沿途的相關官廳準備人夫車馬等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