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歸隱生活

2024-10-13 15:57:25 作者: (日)岡田武彥

  王陽明曾與弟子冀惟乾(冀元亨)一同冒雨拜訪了贛縣附近山裡的棲禪寺,作有《棲禪寺雨中與惟乾同登》(《王文成公全書》卷二十)一詩。在詩中,王陽明表達了自己對那些閉關度日的山中高僧的羨慕之情,以及希望自己能擁有如整日在沙灘上嬉戲的海鷗般的閒適之境。

  當時,一位名叫天成、從學於王陽明的同鄉告病東歸,打算隱居靜養,於是向王陽明求書,王陽明便作詩一首(《王文成公全書》卷二十)贈予他。在詩中,王陽明盼望能生活在山林中,結廬於浮峰,垂釣於鑑湖,過上脫俗的生活。日後,若能踏訪神仙所居之所,或有緣相遇於雲中,實乃一大快事。

  與此同時,於山中清游的陳惟浚也要返鄉。為此,王陽明作《留陳惟浚》,表達了「拋卻此等幽境,返回塵土是很苦的」的想法,打算挽留對方。詩文中還道出了王陽明心中的不舍之情。

  本書首發𝚋𝚊𝚗𝚡𝚒𝚊𝚋𝚊.𝚌𝚘𝚖,提供給你無錯章節,無亂序章節的閱讀體驗

  聞說東歸欲問舟,清遊方此復離憂。卻看陰雨相淹滯,莫道山靈獨苦留。薜荔岩高兼得月,桂花香滿正宜秋。煙霞到手休輕擲,塵土驅人易白頭。

  前文中曾提到過王陽明創作茶寮隘碑記一事,而此時,王陽明又以《茶寮紀事》(《王文成公全書》卷二十)為題,作詩一首。在這首詩中,王陽明表達了自己對謝安風雅、諸葛孔明神武、孫子全師避敵和嚴子陵垂釣這些境界的嚮往之情。

  「萬壑風泉秋正哀,四山雲霧晚初開。不因王事兼程入,安得閒行向北來?登陟未妨安石興……」

  「安石」,指的是東晉政治家謝安(字安石)。安石在自己的故鄉會稽的東山悠然自得地度日,曾參與過以王羲之為中心的風雅游,其集會以蘭亭會而著稱。後來,安石受朝廷所邀擔任宰相,據說在敵國大軍壓境之時,他還在東山與人悠然對弈。王陽明在詩文中表達了希望自己也能登陟山間,與安石同境的心情。

  緊接上句,王陽明又吟道:「縱擒徒羨孔明才,乞身已擬全師日。」在這兩句詩中,王陽明為自己沒有諸葛孔明般的兵法才能而感到慚愧,表達了他對「神武不殺」兵法的羨慕之情,同時他又表示即便自己辭去官職,也期盼有朝一日能不費一兵一卒就讓賊寇全面降服。

  在向中原擴張蜀國勢力之前,孔明欲除後患而先征討南蠻。但在南征過程中,孔明並未專執於殺戮手段,而採取了溫和的感化策略,七次擒獲又七次放走南蠻酋長孟獲,最終讓對方甘心臣服。這正可謂是神武不殺的兵法。後來,孔明得以舉全國之力,與北方中原的曹操抗衡。王陽明認為自己此番作戰,未能達到神武不殺的境界。

  上一句詩中的「全師」,來自《孫子》:「凡用兵之法,全國為上,破國次之;全軍為上,破軍次之。」不通過戰爭並能屈服敵國而勝是上策,通過戰爭並破壞敵國而勝是下策。不通過戰爭並能降服敵軍全軍而勝是上策,通過戰爭並損傷敵軍全軍而勝是下策。不通過戰爭並能降服敵軍全旅而勝是上策,通過戰爭並損傷敵軍全旅而勝是下策。

  從以上詩文可以看出,王陽明似乎希望辭去官職、不興兵征伐而讓賊寇全面降服。在《茶寮紀事》的最後,王陽明吟道:「歸掃溪邊舊釣台。」王陽明借用漢光武帝的學友嚴子陵晚年垂釣溪邊的典故,表達了自己對返鄉後的漁翁生活的期待。

  王陽明在征討九連山的賊寇時,曾以《回軍九連山道中短述》(《王文成公全書》卷二十)為題作詩一首。正如之前所述,在用兵方面,王陽明活用《孫子兵法》,立下了赫赫戰功。但在這首詩里,王陽明認為,以內治之功來化干戈為玉帛,令叛亂賊寇自滅或臣服才是最理想的,而即便以《孫子兵法》的謀略取得了戰功,其效果也是遠遠不及上古聖皇不動用武力而依靠德化力量來平息叛亂。因此,在面對父老鄉親們對王師到來的歡迎時,王陽明甚至感到羞愧。簡而言之,王陽明希望不派兵征討,而是以德服人。因此,王陽明吟道:「莫倚謀攻為上策,還須內治是先聲。」

  在詩文的最後,他又吟道:「但乞蠲輸絕橫征。」他為百姓遭受橫徵暴斂的苦難而感到心痛。

  此外,即便四處征討,軍務繁忙,遇到名勝之地,王陽明還是會前往遊覽,或者寓居山間幾天。此時,王陽明的身份便是一名詩人,他在飽覽美景的同時,也憧憬著神仙的世界,希望能夠一洗自身的塵俗氣息,而其心中對歸鄉靜居的渴望也更加強烈。

  如前所述,正德十三年(1518)正月初三,王陽明用計生擒三浰的大賊首池仲容,並將其斬首,隨後招撫盧珂等人,即刻進軍浰頭,攻下上浰、中浰、下浰的三十八處要塞。平定賊匪後,王陽明率軍回到小溪驛。回軍途中,王陽明途經江西省最南端的龍南縣,於是順道攀登了當地的玉石岩。

  玉石岩分為東、西兩部分。東岩稱為上洞,西岩稱為下洞,俗稱「玉石雙洞」。玉石岩深處有兩個深邃的大洞穴,可容納百餘人。下洞內外的洞壁上有宋、元、明數代留下的幾十幅摩崖石刻。因洞中景觀奇特,當時王陽明在洞中徘徊,久久不舍離去。王陽明為此洞題名陽明別洞,並作《回軍龍南小憩玉石岩雙洞絕奇,徘徊不忍去,因寓以陽明別洞之號兼留此作三首》(《王文成公全書》卷二十)。

  其中第三首詩云:「陽明山人舊有居,此地陽明景不如。但在乾坤俱逆旅,曾留信宿即吾廬。行窩已許人先號,別洞何妨我借書。」

  在這首詩里,王陽明闡明自己之所以將此處命名為別洞,是因為曾有好事者模仿宋朝詩人邵康節的居室「安樂窩」建造了另外的居室,以待邵康節造訪,並將之命名為行窩。「他日巾車還舊隱,應懷茲土復鄉閭。」王陽明將此處稱為別洞,是希望自己回歸故鄉之後,會將別洞當成故鄉不時想起。

  世間共有三處陽明洞,分別是會稽山的陽明洞、龍場的陽明小洞和龍南的陽明別洞。在第一首詩中,王陽明謳歌戰事結束後,流民們回到舊日家園、在溫暖的春天開始農耕景象的同時,表達了自己渴望到別洞的仙境中隱居的願望,並表達了濃濃的思鄉之情。此外,王陽明追憶當年嚴子陵釣魚的情境,在第一首詩中吟道:「兩竇高明行日月,九關深黑閉風雪。投簪最好支茅地,戀土猶懷舊釣台。」

  在第二首詩中有這樣的詩句:「天巧固應非斧鑿,化工無乃太安排?欲將點瑟攜童冠,就攬春雲結小齋。」王陽明將眼前奇景歸功於造化之妙,視別洞為仙境,並追憶當年孔子的門人曾點,表達了自己希望能夠攜琴帶童結廬於此的心愿。

  其後,王陽明再次造訪別洞,作《再至陽明別洞和邢太守韻二首》(《王文成公全書》卷二十)。第一首詩講述了他來到仙境之中,想要向仙家學習超脫俗塵、靜坐以清澄其心,卻總是沒有機緣,自己整日為世事所羈絆,陷入追逐虛名之中,實在是慚愧之至。他還批評自己總是無法專注於靜坐。

  在第二首詩中,王陽明表達了這樣的苦悶:游遍各地山水是自己平生所嚮往的,但如今被塵世所羈絆,無法實現這一願望。他希望自己能像《論語》中講述的長沮、桀溺一樣並肩耕田,追尋隱世之道,但這一心愿也無法實現,因為自己總是整日忙於軍事。可是,自己又沒有諸葛孔明神武不殺的才能,不能像諸葛孔明那樣七擒七縱南蠻酋長,最終讓對方心服口服。自己的學說不被世人所接納,而自己的只能像尺蠖一樣蜷曲著身子暫時蟄伏。世人所熱衷的功名利祿對自己來說如同蝸牛角一樣渺小無意義,所以自己也就沒有必要刻意去踏訪山水,避開浮名。這兩首詩都表達了王陽明心中對歸隱生活的嚮往。

  此外,王陽明還作有《夜坐偶懷故山》(《王文成公全書》卷二十),表達了自己的歸鄉之心。在這首詩中,山中動物的啼叫、老友送來的書信,都勾起了他心中的鄉愁。

  其後,王陽明又作《懷歸二首》(《王文成公全書》卷二十)。在第一首詩中,王陽明談到,以經世濟民之功來追求封侯,並非自己的本心。自己所尋求的,只不過是自身的安閒罷了。自己的心愿,是能夠在那些自由的隱者、神佛所居住的地方生活。

  其中有「狼煙幸息昆陽患,蠡測空懷杞國憂」。這兩句是說:在此番戰事中,幸好沒有如光武帝於昆陽大破王莽軍般的激戰。自己見識太少,難免會以淺見量度人,但心中也有著杞人憂天般的愚蠢擔憂,無法輕易地放心。兩句詩文暗中表達了王陽明對寧王宸濠叛亂之事的預測。而第二首詩則吐露了王陽明雖然自覺年邁體衰,仍夢想著能定居於隱者所居住的茅屋而安閒度日,但又無法擺脫塵世間的羈絆的痛苦。

  當時,王陽明的叔父王姚(字德聲)到贛州與王陽明相聚。在贛州逗留了三個月之後,王姚啟程返回故鄉餘姚。為了給德聲叔父餞行,王陽明作詩一首《送德聲叔父歸姚》(《王文成公全書》卷二十)。

  據該詩的序來看,臨別之時,王姚曾對陽明說道:「秋風蓴鱸,知子之興無日不切。然時事若此,恐即未能脫,吾不能俟子之歸舟。吾先歸,為子開荒陽明之麓,如何?」

  「蓴」為蓴菜,「鱸」為鱸魚,所謂「秋風蓴鱸」,說的是西晉的張翰為齊王所招募,但每次秋風吹起時,他都會想起故鄉的蓴菜羹、鱸魚膾,最終思鄉心切而辭去官職,回到吳中的故事。

  事實上,當時張翰是因為發現了即將大亂的兆頭,所以便託詞思鄉,希望能夠躲過禍事。王姚之所以引用這個典故,或許是在暗指宸濠之亂的禍事。

  以上詩文雖然主要表達了王陽明在平定賊匪後希望能夠四處踏訪名山勝地、沉醉詩歌、致仕擺脫凡塵俗世的心愿以及對仙境的思慕和對歸鄉遁世的情思,但身為儒者,王陽明心中又對飽受戰亂之苦的民眾抱有憐憫之心,對即將到來的禍亂感到憂心忡忡。這又與他隱居講學的心愿相違背。

  正德十三年(1518),王陽明在寫給門人陸原靜的書信(《王文成公全書》卷四)中也說道:「區區兩疏(三月和六月的上疏)辭乞,尚未得報。決意兩不允則三, 三不允則五則六,必得而後已。」由此我們也可體會到當時王陽明渴望歸鄉講學是何等迫切。

  自到贛州以後,王陽明一直希望能夠歸鄉,與弟子一同專心講學。此外,在離開故鄉時,王陽明將養子正憲的教育託付給門人,所以王陽明也時常惦記著對正憲的訓導。王陽明作《示憲兒》(《王文成公全書》卷二十),為正憲列舉了為人修德所需要做的事情,並且在詩文最後諄諄教導。王陽明的教訓之詞,與其心學為宗的思想是一致的。

  這段訓子詩文,不論古今中外皆可借鑑,故而全文摘錄:

  幼兒曹,聽教誨:勤讀書,要孝弟;學謙恭,循禮義;節飲食,戒遊戲;毋說謊,毋貪利;毋任情,毋鬥氣;毋責人,但自治。能下人,是有志;能容人,是大器。凡做人,在心地;心地好,是良士;心地惡,是凶類。譬樹果,心是蒂;蒂若壞,果必墜。吾教汝,全在是。汝諦聽,勿輕棄!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