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遊通天岩
2024-10-13 15:57:22
作者: (日)岡田武彥
在王陽明剿滅橫水、桶岡諸賊的過程中,邢太守(邢珣)是功績最大的人之一。在後文將要講述的宸濠之亂中,邢珣擔任贛州府知府時,跟隨王陽明參與平定叛亂。
正德十三年(1518),四十七歲的王陽明在平定了三浰、九連山的賊寇之後,曾寫下《桶岡和邢太守韻二首》,贈予邢珣。在第一首詩中,王陽明吟道:「處處山田盡入畲,可憐黎庶半無家。」
在為和平到來而感到歡欣喜悅的同時,王陽明也唱出了民眾在戰爭中失去家園的悲傷。而在詩文的結句中,王陽明又寫道:「尚恐兵鋒或濫加。」他想告誡世人,切勿輕易發動戰爭。
而在第二首詩中,王陽明想說明的是此番戰功乃皇威所致,而並非自己的戰術部署,因此並不希望藉此戰功來贏得高官厚祿。詩曰:「戢亂興師既有名,揮戈真已見風行。豈雲薄劣能驅策?實仗皇威自震驚。爛額尚慚為上客,徙薪尤覺費經營。」
在其後的兩句中,王陽明引用《漢書·霍光傳》中的「曲突徙薪無恩澤,焦頭爛額為上客」的故事,表明自己所立下的戰功,全都是事先為了自己四處奔走的兵部尚書王瓊的功勞。這裡所說的「上客」,指的或許是王陽明因戰功卓著,被授予錦衣衛蔭子的資格。
正如前文所述,到了第二年正德十四年,王陽明再次上疏,懇請辭退該封賞,但朝廷未予恩准。最後,王陽明寫道:「主恩未報身多病,旋凱須還隴上耕。」王陽明稱自己體弱多病,懇請朝廷准許自己解甲歸田。
當時,朝廷並未准許王陽明的歸鄉之請。於是,王陽明便與兩三名弟子一道前往名山景勝之地遊覽,想藉此洗去塵俗之氣。在他登上通天岩時,以《通天岩》(《王文成公全書》卷二十)為題,吟詩一首:
青山隨地佳,豈必故園好?但得此身閒,塵寰亦蓬島。西林日初暮,明月來何早!醉臥石床涼,洞雲秋未掃。
請記住𝘣𝘢𝘯𝘹𝘪𝘢𝘣𝘢.𝘤𝘰𝘮網站,觀看最快的章節更新
詩中的「但得此身閒,塵寰亦蓬島」之句,便是整首詩的精髓所在。
通天岩位於今贛州市西北十公里的太和山,三面絕壁環繞,周圍有大小不一十幾個石窟,分為「忘歸岩」「觀心岩(陽明小洞天)」「洞心岩(龍虎岩)」「翠微岩」和「通天岩」五大部分,總稱為通天岩。
通天岩中有座名叫「通天寺」的寺院,四面的岩壁上布滿了塑像和題刻,是一座藝術的寶庫。通天寺矗立於岩前,山谷深幽,古樹參天,景色秀麗,陣陣涼風穿過林間,是一處令人心曠神怡的避暑之地。據說,通天岩的名字,是由「山峰屏列,中有一竅,上可通天」(《贛州府志》)而來。
與此同時,王陽明還作有《游通天岩次鄒謙之韻》《又次陳惟浚韻》《忘言岩(疑為忘歸岩)次謙之韻》《圓明洞次謙之韻》《潮頭岩次謙之韻》《坐忘言岩問二三子》等詩篇(皆收於《王文成公全書》卷二十)。這些詩文都展現了王陽明在平定諸賊之後的心境。
在《游通天岩次鄒謙之韻》一詩中,王陽明道出了心中對家鄉的思慕之情,然而,「俯視氛寰成獨慨,卻憐人世尚多迷」這兩句,表達了王陽明「不僅為兵氛猶未息而慨,亦為不明聖學之世堪憂」的心情。在這首詩的最後,「莫道仙家全脫俗,三更日出亦聞雞」,表明王陽明雖然嚮往仙家之境,卻不能徹底與俗世脫離關係,因為現世中也同樣存有類似「半夜日出、公雞打鳴」這樣不可預知的可能。由此可見,王陽明在隱隱之中已經預料到了宸濠之亂的爆發。
據余重耀的《陽明弟子傳纂》記載:一日,鄒守益修《大學》《中庸》,見子思求學於曾子,子思在《大學》中先提出格致,而在《中庸》里卻先提到慎獨,於是產生了疑問。其後,正德十四年(1519),鄒守益在虔州時向同門師友提出了這個問題。
對於這個問題,王陽明的回答是:「獨即所謂良知也,慎獨者所以致其良知也,戒慎恐懼所以慎其獨。《中庸》《大學》之旨一也。」
鄒守益聞此言,豁然開朗,終於執贄師事王陽明。不久,宸濠之亂爆發,鄒守益立刻趕赴王陽明所在的吉安府,倡舉義兵。王陽明喜曰:「君臣師友,義在此舉。」
游通天岩時,王陽明作《又次陳惟浚韻》一詩。
四山落木正秋聲,獨上高峰望眼明。樹色遙連閩嶠碧,江流不盡楚天清。雲中想見雙龍轉,風外時傳一笛橫。莫遣新愁添白髮,且呼明月醉沉觥。
這首詩描繪了這一詩境:「由通天岩四下望去,萬里江山秋氣清,不知何處傳來陣陣笛聲。美景如畫,令人暫且忘卻心中的憂愁,不如今夜一同月下小酌一番。」東正堂認為,「雲中想見雙龍轉」一句,暗喻了王陽明對武宗整日沉溺於巡遊之事的憂慮。(《陽明先生全書論考》卷九《詩三》)
在通天岩,王陽明借其中的「忘言岩」的「忘言」之題,托語於《莊子》中的「混沌」,寫下了能精闢展現其體認之學的詩篇。以下所載,就是這首題曰《忘言岩次謙之韻》的詩文:
意到已忘言,興劇復忘飯。坐我此岩中,是誰鑿混沌?尼父欲無言,達者窺其本。此道何古今?斯人去則遠。空岩不見人,真成面牆立。岩深雨不到,雲歸花亦濕。
詩中「忘言」是指忘卻言語,丟掉詞彙,無法找到合適的文字表述之意。由此我們似乎可以看出王陽明在前詩中所表達的「意到已忘言」之心。
《莊子·應帝王》記述了有關混沌的故事:「南海之帝為倏,北海之帝為忽,中央之帝為混沌。倏與忽時相與遇於混沌之地,混沌待之甚善。倏與忽謀報混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竅,以視聽食息,此獨無有,嘗試鑿之』。日鑿一竅,七日而混沌死。」
故事的寓意是即便以英敏之知來分析混沌,也不可查知其本體。在這裡,王陽明提出了「是誰鑿混沌」的問題。
簡而言之,王陽明在詩中提出「忘言」「無言」的教諭,質問鑿混沌者何人,其用意便是在闡述:「道」是無法靠朱子學者所說的知性窮理到達的,而應該去「體認自得」。自不必說,這種體認,與遵從超越主義的老、莊所提出的觀點是完全不同的。這些言辭,可以看作在暗中批判主知主義的朱子學格物窮理之說。
在忘言岩,除了前邊記錄的詩文之外,王陽明還作有《坐忘言岩問二三子》一詩。這首詩描繪了王陽明與鄒守益、陳惟浚等弟子在此地逗留數日時的心境,同時也表明他們逗留於此等風景如畫的佳境中,並非貪戀美景,而是為了超脫俗塵以求道。王陽明在暗中指導門下弟子,探問那些跟隨而來的人是否明白這一點。
此外,王陽明游圓明洞而作《圓明洞次謙之韻》,游潮頭岩而作《潮頭岩次謙之韻》,這些詩都闡述了王陽明傾慕神仙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