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竹」失敗
2024-10-13 15:49:03
作者: (日)岡田武彥
王陽明在京城和父親同住期間,曾遍尋朱熹的著作,如饑似渴地閱讀。當時王陽明曾和好友錢氏熱烈討論如何才能成為聖賢的問題,最後他們達成一致,要想成為聖賢,必須要掌握朱熹所說的「格物窮理」。
在朱熹的著作中,曾經提到過程伊川(程頤)的「眾物必有表里精粗,一草一木,皆涵至理」。
父親就職的官署中有許多竹子,王陽明讀到這句話之後,立刻和錢氏一起「格竹子」,二人日夜沉思,但是毫無所得。
三天之後,錢氏因為疲勞過度病倒了,於是不得不放棄「格竹子」。王陽明覺得這是錢氏精力太弱的緣故,所以更加發奮圖強、不分晝夜地全力「格竹子」。但王陽明依然失敗了。七天之後,王陽明也因勞累過度病倒了。因此,二人嘆息說:「聖賢是做不得的,無他大力量去格物了。」
就這樣,王陽明放棄了宋儒的格物之學。十七歲時,王陽明開始潛心於神仙養生之道,這可能與他的個人經歷有關。
前文所述的「格竹」內容,被記錄在《傳習錄》下卷中,但《王文成公全書》中的《陽明先生年譜》將此記述為陽明二十一歲時的事情。後來據清華大學哲學系教授陳來考證,王陽明十九歲時,祖父竹軒公去世,父親龍山公回餘姚守喪三年,陽明二十一歲時應該在餘姚,所以《陽明先生年譜》中的記載有誤。
為什麼王陽明「格竹」會失敗呢?最根本的原因在於他沒有按照朱熹的教誨去「格物窮理」。清初的朱子學者陸桴亭對王陽明的這一做法持批評態度,他認為王陽明完全沒有理解朱子格物窮理的主旨,他的做法類似於禪宗的「竹篦子話」。
竹篦由剖開的竹子製成,弓形,彎曲狀,長約三尺,頭部多纏繞藤條,下部裝飾有絹帶結成的穗飾。禪林中師家指導學人時,大抵手持此物,作為點醒學人悟道之工具。一旦學人答出規定答案之外的答案,師家就會用竹篦擊打學人的掌心,這在禪學中被稱作「竹篦商量」。確實如陸桴亭所說,王陽明的「格竹」之法不是依照朱熹「格物窮理」的理論,而是更接近於禪宗參禪悟道的一種形式。
朱熹在給陳齊仲的書信中說:「且如今為此學而不窮天理、明人倫、講聖言、通世故,乃兀然存心於一草一木器用之間,此是何學問!」
清初朱子學者呂晚村也曾指出:「陽明求竹理之法,為朱子所排斥,故失敗乃是必然。」
朱熹曾說過,「窮天理」「明人倫」是他「格物窮理」理論的根本,這些內容聖人都已教過,因此認真學習聖人之言非常重要,朱熹推崇「讀書窮理」的原因也正在於此。但是,朱熹的「格物窮理」並不僅僅局限於道德和人倫,而是擴展到自然界的萬事萬物。雖然範圍擴大了,但其大綱還是人倫道德。如果捨棄大綱,僅就具體的一草一木去探求其理,那就喪失了朱熹思想的精髓。
王陽明的格竹之法,其實更接近於禪學。當時陽明之所以選擇格竹,是因為竹子就在那兒。說得極端一點,如果當時在那個地方的不是竹子,而是別的東西,那麼王陽明也會去格別的東西。依照王陽明當時的想法,格什麼東西不重要,重要的是窮盡其理。
如果換作朱熹去「格竹」,他會採取什麼辦法呢?恐怕朱熹首先會弄清楚竹之理和其他草木之理的不同。這就和水墨畫家畫山水木石一樣,在畫之前要首先明白山之理、水之理、木之理、石之理,然後才能繪出山水木石。
格物也是一樣,首先需要弄清楚每種事物特有的法則,然後才能進一步探究其存在的生命根本之理。朱熹認為,總合天地萬物之理,會形成大的「一理」,每個事物分開來又都有各自之理,千差萬別的事物都是「一理」的體現,即所謂的「理一分殊」。然而,王陽明在「格竹」時不這樣認為,他希望通過「格竹」立刻悟出總合天地萬物的大的「一理」。他沒有看到分殊之理,而是直接來探求大的「一理」,因此說他的做法更接近於道家和禪家的做法。儒家注重分殊之理,所以儒生才會那麼重視出仕。
有儒者認為佛教持高遠參悟之說,但他們基於建立在人之上的政治,而不能不對人人施以教化。
這句話反映了儒者注重分殊之理的態度,但當時的王陽明還不知道朱熹格物之學的根本就是探究分殊之理。
物是理的載體,理不能脫離物而存在。格物必須有物,有物才能窮其理,因此朱熹說:「蓋言理,則無可捉摸,物有時而離;言物,則理自在,自是離不得。」
在探究竹子之理時,如果忽視竹子這一客觀事物的存在,僅將其視為一種方法或手段,這就不是儒家之道,而是道家或禪家之道。《莊子·知北游》篇中有如下記載:
東郭子:「所謂道,惡乎在?」莊子:「無所不在。」東郭子:「期而後可。」莊子:「在螻蟻。」東郭子:「何其下邪?」莊子:「在稊稗。」東郭子:「何其愈下邪?」莊子:「在瓦甓。」東郭子:「何其愈甚邪?」莊子:「在屎溺。」
東郭子聽到這裡,驚得目瞪口呆。莊子接著說:「夫子之問也,固不及質。正、獲之問於監市履豨也,『每下愈況』。汝惟莫必,無乎逃物。至道若是,大言亦然。」
從王陽明「格竹」之中,我們仿佛看到了《莊子》中「道」的影子。此事姑且不論,王陽明「格竹」是想一舉求得窮極之理,但按照他當時的資質,這一目的顯然是不可能達到的。
王陽明的這一窮理方法雖然違背了朱熹之道,卻和陸九淵的窮理之道如出一轍。陸九淵主張「心即理」,把理看成是心的體現,陽明的窮理方法和他的主張極其相似。朱熹與陸九淵不同,他主張的是「格物窮理」。
在朱熹之前,有一位知名畫家郭熙。當時的畫家不再滿足於畫出具體的事物,而是開始去探究事物背後之理,了解事物的特性,悟得造化之理和天地之心,然後再將這一切通過物象表現出來。一石一木可觀造化之理,一山一水可知天地之心,這就是郭熙所謂的格物之學。
那麼,如何才能窮盡竹子之理、窮盡竹子之性呢?陳獻章在一首詩中寫道:「窗外竹青青,窗間人獨坐。究竟竹與人,原來無兩個。」
在這首詩中,竹與人已經融為一體,這樣一來,自然就能夠窮盡竹子之理,窮盡竹子之性。如果王陽明當初能夠放棄刻意格竹之心,以平常心去格竹子,他或許也能達到詩中所描述的那種境界。但這對一個十幾歲的孩子來說,實在是太難了。
朱熹的「格物窮理」之法與以上所述完全不同,倒是與郭熙的方法有些類似。如果讀一下郭熙的畫論,就會發現朱熹的格物之學和郭熙的如出一轍。郭熙在畫論《林泉高致》中寫道:
學畫花者,以一株花置深坑中,臨其上而瞰之,則花之四面得矣。學畫竹者,取一枝竹,因月夜照其影於素壁之上,則竹之真形出矣。學畫山水者何以異此?蓋身即山川而取之,則山水之意度見矣。真山水之川谷,遠望之以取其勢,近看之以取其質。真山水之雲氣,四時不同:春融怡,夏蓊鬱,秋疏薄,冬黯淡。畫見其大象,而不為斬刻之形,則雲氣之態度活矣。
郭熙在繪畫時,為求畫作完美,總是客觀地、經驗性地、合理地、理智地去尋求物象之理。他學書法也是如此,講究廣聞博識,廣泛吸收古今書法之精華,自成一家。郭熙的主張簡直就是朱熹的「格物之學」在書畫上的翻版。如果讓朱熹去格竹,結果又會怎麼樣呢?恐怕會與郭熙做的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