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婚之日出走
2024-10-13 15:49:06
作者: (日)岡田武彥
明孝宗弘治二年(1489),十八歲的王陽明與諸氏完婚。這一年,王陽明從京師回到家鄉餘姚。同年七月,他前往江西洪都(今南昌)迎娶妻子諸氏。諸氏是當時江西省布政司參議諸養和之女,陽明在洪都期間就住在諸養和的官邸中。諸養和也是餘姚人士,而且和龍山公是至交,所以王陽明才會和諸氏成親。
王陽明迎娶的這位夫人究竟是位怎樣的女性呢?
宸濠之亂時,陽明為了家人的安全,打算和家人分開,單獨乘船走。但是他又放心不下妻子,所以一直猶豫不決,這時諸氏從懷中取出一把短刀,激勵陽明說:「我身上帶著這把刀,什麼賊人來了我都不怕,您趕緊乘船走吧!」從中可以看出諸氏應該是一位女中豪傑。
據《陽明先生年譜》和《陽明先生行狀》記載,王陽明在婚禮當天突然離家出走。翌日早上,眾人將他尋回,當時他正在一座道觀中靜坐,在眾人的勸說之下,陽明才同意回家。
故事的真偽已無從考證,也許是後人覺得他在這一時期潛心於神仙養生之道,所以才杜撰出這樣一段逸事。雖然王陽明一向豪放不羈,但他當時身患結核病,內心充滿不安,做出這樣的舉動也不是完全沒有可能。
自宋代以來,儒學家在年輕時大多沉迷於道教。道士基本上都是隱士,在世人看來,他們脫離塵世,志向高遠,因而受到世人尊敬。加之宋朝建立伊始,皇帝特意召見隱士,向他們諮詢治世之道,致使很多有識之士都想成為道士,或者沉迷於道教。
王陽明十一歲時就能寫出充滿哲學意趣的詩,後來沉迷於道教也是必然的。但是在婚禮當天離家出走,和道士會面,並在道觀度過一宿,這樣的行為如果僅以他痴迷於道教來解釋,就有點兒說不通了。應該還有其他的原因,那就是當時他對自己的健康狀況充滿了不安,這種不安促使他從外向型行為轉變為開始探究人的內心世界。王陽明最終成為心學大師,也許和這種轉變有密切關係。
陽明學的源頭在陸象山(陸九淵),陸象山與王陽明一樣,也患有結核病。因為身體狀況的原因,他們不再執著於複雜理性的思辨,也不再糾結於事物終極的存在,而是轉向通過簡單直接的直觀方法來探究事物之理。
《皇明大儒王陽明先生出身靖亂錄》中記錄了王陽明當時拜訪道觀鐵柱宮的一段逸聞。
婚禮當天,王陽明信步來到鐵柱宮,進入本堂之後,見一位道士正在一旁盤腿靜坐。王陽明走近才發現這名道士眉毛粗厚,頭髮花白。
王陽明立刻被他的容貌所打動,於是叩問道:「道者何處人?」
道士回答說:「蜀人也,因訪道侶至此。」
王陽明又問道:「道者今年高壽?」
道士回答說:「九十六歲矣。」
王陽明繼續問道:「可否知先生姓名?」
道士回答說:「自幼出外,不知姓名。人見我時時靜坐,呼我曰無為道者。」
這位道士雖然已年近百歲,但身體硬朗,氣力旺盛,聲如洪鐘。王陽明覺得他一定是一位得道高人,於是就向他問詢神仙養生之術。
王陽明當時雖是英姿勃發的年紀,但受疾病所擾,面容稍顯憔悴。道士望了望他消瘦憔悴的面龐,對他說:「養生之訣,無過一靜。老子清淨,莊生逍遙。惟清淨而後能逍遙也。」然後又教給王陽明導引之術。
導引之術是信奉道教的道士修煉的一種功法。
道教是將老子、莊子等人的思想宗教化後形成的。道教以老子的「自然無為」為根本,雜糅神仙之學,追求長生不老。道教還吸收了「陰陽五行」學說,具有濃厚的迷信色彩。道教為了增強自身的權威,還從儒學和佛教中吸收了很多教義。道教中追求長生不老的方法有很多,例如修煉、服丹藥、房中術、符咒和積善等,此外還有導引之術、長生之術和飛升之術等。
鐵柱宮的無為道士教給王陽明的導引之術其實是一種呼吸方法,是將宇宙之氣引入自己體內,讓它在體內流動,最終實現「心神」和「虛無」不知不覺地合二為一的一種修煉方法。導引之術適於養生,所以不僅是道士,很多儒生和僧侶也會用這一方法來修行。通過調節呼吸來使精神專一的方法古已有之,並且一直延續到現在。不只是在中國,印度也有類似的方法。導引之術追求的不單是身體的養生,同時還包含精神的修煉。
禪宗也有通過調節呼吸來使精神專一的做法。在禪宗中,坐禪是為了調心,為了達到這一目的,還必須調身和調息,三者渾然一體才能達到修煉的目的。調息指的是用丹田呼吸,唐代禪僧圭峰宗密曾如此解釋調息:「出入息有聲音,謂之風息;出入息阻滯不通暢,謂之喘息;出入息不細弱,謂之氣息。」他認為風息、喘息和氣息都是不調的表現。沒有聲音,沒有阻滯,不粗烈,連貫無中斷,似有似無,心境平和,情緒歡樂的出入息才是調息的表現。
調息又稱調氣,自古以來就是養生和養心的重要方法。《莊子》中有「真人呼吸以踵」,因此,用腳後跟呼吸被看作是聖人的行為。「呼吸以踵」指的是什麼呢?這可能和圭峰宗密所說的「似有似無」類似,是一種深入溝通天地之氣的狀態。
調息術和服丹藥、禁性慾以及房中術一樣受到道家的重視。隨著時代的變遷,導引之術也發生了一些變化,最終演變成一種通過靜坐來調息或者數息,最終實現長生不老的修煉方法。
貝原益軒是日本為數不多的儒醫,他生來體質就比較弱,所以對調息法非常關注,他在自己所著的《初學知要》中介紹了道家的這一養生方法,並且在《慎思錄》中再次提到調息的內容:「養氣須先調息,調息才能養氣,這樣才能心境平靜。氣息若亂,內心必亂……調息養氣乃儒家之道,不可忽視。」
宋代大儒朱熹著有《調息箴》,其中介紹有調息之法:靜坐之後,將目光集中在鼻尖處,全部注意力集中於此,然後再調節氣息。雖然朱熹提到了調息,但他調息的目的和道家的完全不同。
日本的天木時中對此評論說:「儒家樂於調息,並不為修得神仙之術。道家喜好神仙之術,辟五穀以求長壽,平時練習導引之術,煉其外形,養其內氣,修煉到精微之處,則渣滓污濁皆消,只剩清虛之氣,故身體輕如鴻毛,可寢臥雲霄,亦可自由行之於天,此為道家修行者之至善也。而儒家則與此不同,儒家調息只為將精力集於一處,使之不分散外泄,出入氣息力求和合,期冀活至一千二百歲也能身體康健,即使日夜忙碌,也不覺疲憊,此為儒家調息之目的。」
綜合上述,儒家調息的目的完全不同於道教。無為道者教授給王陽明的導引之術,其內部貫穿的應該是道家的思想和目的。
王陽明習得導引之術後,立即開始和道士對坐,練習此術。王陽明雖然感覺恍惚,但似乎有一種頓悟的感覺,他越來越喜歡這種感覺。於是兩人閉目對坐,仿佛是兩棵枯木。不覺天色已晚,兩個人都廢寢忘食,就這樣一直靜坐下去。
王陽明在新婚之日突然離家出走,並且到了晚上都不歸家,這令諸氏非常擔心,她將此事告知了父親諸養和。諸養和派衙役四處尋找,眾人找了一整夜都沒有找到,翌日清晨才終於在鐵柱宮尋得陽明。衙役告知陽明,他們是奉其岳父之命勸其回家的,王陽明不得不回,於是和無為道者作別。道士對他說:「珍重珍重,二十年後,當再見於海上也。」
根據《皇明大儒王陽明先生出身靖亂錄》的記述,果然如道士所言,二十年後,他們再次在海上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