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比才更重要

2024-10-13 15:45:31 作者: 王建軍

  世之君子惟務致其良知,則自能公是非,同好惡,視人猶己,視國猶家,而以天地萬物為一體,求天下無治,不可得矣。

  王陽明認為,世上的君子只有專心於修養自身品德,那麼自然能夠公正地辨別是非好惡,像對待自己那樣對待他人,將國事等同家事一樣關心,把天地萬物看作一個整體,從而求得天下的大治。因此,「致良知」不僅是為學之道,更是育人之道,且重在育人之德。「道德」或「良知」等精神品質蘊含於經典之中,對人的自身修養有著很高的陶冶價值。

  

  王陽明所提倡的「尊德性」的道德教育,要求將知識融入人生的道德信仰之中,而不是讓知識吞噬人生的道德信仰。正如他所說:「夫目可得見,耳可得聞,口可得言,心可得思者,皆下學也;目不可得見,耳不可得聞,口不可得言,心不可得思者,上達也。」意思是說,眼睛看得見的、耳朵聽得到的、嘴巴說得出的、心裡想得到的,都是膚淺的學問;那些眼睛看不見的、耳朵聽不到的、嘴巴說不出的、心裡想不到的,才是深奧的學問,也正是「致良知」的真諦。

  自古以來的儒家聖賢們都十分看重人的品德,認為品德比才能更重要,認為高尚的品德是獲得成功的必備條件。孔子在《論語》中說道:「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驕且吝,其餘不足觀也已。」孔子認為,即使有周公那樣的才能和那樣美好的資質,只要驕傲吝嗇,其他的也都不值一提了。如果一個人才高八斗而品德不好,那麼聖人連看也不會看他一眼。只有德才兼備,以德育才,才是真正的人才。當德與才不可兼得時,當舍才而取德,正如孟子「捨生而取義者也」。

  對此,近代學者胡適先生曾解釋說:「孔子的人生哲學注重養成高尚的道德,教育學生以培養自身的道德修養為基礎。」在孔子看來,有高尚道德的人是有仁愛之心的人,也是能博濟眾施之人,是能為他人著想的人。所以孔子說「驥不稱其力,稱其德也」,也就是說,對於千里馬,不稱讚它的力氣,要稱讚它的品質。尚德不尚力,重視品德超過重視才能,這是儒家的人才思想,也逐漸成為當今社會選拔人才的重要標尺。

  唐朝汝州有個叫夏子勝的人,十年寒窗苦讀,一朝高中,被皇帝任命為南縣縣令。這日夏子勝攜一家僕赴任,來到縣衙,大小縣吏已在門口等候多時,見新縣令到來,急忙迎上去。夏縣令問他們去年南縣老百姓生活如何,糧食是否豐收,商賈是否安分經商,官糧是否收齊,賦稅是否完成,然後叫來師爺將縣吏們所說記錄在冊,逐一核對帳簿。幾天後,師爺對夏縣令說,一切都如縣吏所言,去年南縣一切安好。聽完匯報,夏子勝點點頭。

  在南縣縣吏們的眼裡,這個新來的縣令與以往的官老爺大有不同,除了處理訴訟官司時會開口說話外,平時聽不到他說一句話。不過,話雖然很少,但是做的事情卻極為合乎規範,往來公文,刑罰辦差,無論是上司還是下面的老百姓,都稱讚夏縣令做事穩當,是個好官。

  這些縣吏十分好奇,這個不愛說話的老爺到底是怎樣一個人。一天,有個膽大的縣吏將這一疑問向夏子勝提了出來,夏子勝聽後,呵呵一笑,說道:「聖人行道,心正而行端。做官做民都是一個道理,為官之道在於教民養民,為人之道貴在德行。明白了這其中的道理,做起事情來就不會有所偏頗,如此,又何必說那麼多話呢?」

  我們可以將這位南縣縣令的話理解為對「執事敬」的最好註解。事實上,一如這位縣令說的那樣,行聖人之道又何必多言,「行」首在「知」,這是心靈淨化、涵養提升的必然結果。由此,對人忠信而不詭詐,與人交往而不奸猾,堂堂正正做人,端端正正做事。與此相對,再多的話都不過是水中倒影,沒有實際意義。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會遇到這樣兩種品質不好的人。一種是品質不好、能力也不強的人,這種人因其能力有限,對他人和社會造成的危害不會太大;另一種則是品質敗壞但才思敏捷、能力出眾的人,這種人更容易尋捷徑上位,一旦得勢,將會對反對他的人或社會集團造成巨大的危害,甚至可以斷送一個家庭、一個公司甚至一個國家的前途。不可否認,沒有靈魂的頭腦,沒有德行的知識,沒有仁善的聰明,固然是一種強大的力量,但它們只能起到負面的破壞作用。也許偶爾會給人們一些啟發,或者帶來一些樂趣,卻很難贏得人們的尊敬與發自內心的讚嘆。

  反之,品德高尚的人,即便能力有所不及,也會虛心好學,不斷提高自己,通過腳踏實地的努力奮鬥來獲得成功。當然,不能因此走向另一個極端:忽略人的才能,一味強調道德修養。不懂得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人,何談培養自己的道德品質!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無論做人還是做事,都要以德為先,就好像王陽明告訴弟子的話:「良知在人心,隨你如何,也不能泯滅。」德行是我們行走人生的前提,而才能是我們創造人生的手段。做到德才兼備,才能獲得真正的成功和幸福。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