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 多工作一點,就多一點收穫
2024-10-11 14:22:10
作者: 馬倫
成功的人永遠比一般人做得更多、更好、更徹底。
工作是需要積極主動的,比別人多做一點,是自己對自己的要求。不要計較當下有沒有報酬,把眼光放長遠一點,總有一雙眼睛會發現你,即使沒有,這也是對自己能力的一種鍛鍊,一旦有機會,你也能輕而易舉地抓住它。
請記住𝕓𝕒𝕟𝕩𝕚𝕒𝕓𝕒.𝕔𝕠𝕞網站,觀看最快的章節更新
你甚至不必比別人多做很多,只需多一點,就可以使你從眾人中脫穎而出。著名的基金經理人約翰·坦普爾頓通過大量的觀察研究,得出一個結論,那就是「多一盎司定律」。他指出,取得突出成就的人與取得中等成就的人幾乎做了同樣多的工作,他們所做出的努力差別很小——只是「多一盎司」。一盎司只相當於1/16磅,但是,就是這微不足道的一點點區別,卻讓工作大不一樣。
這好比兩個人在參加馬拉松比賽,在奔跑2個小時以後,他們都完成了42公里的賽程,還有不到200米就將到達終點。當時的情況是,兩人都十分勞累、難受,雙腿灌鉛,胸口發悶,於是一個人選擇了放棄,另一個則堅持了下來。相對於他們跑過的漫長路程,餘下這一段短短的距離所具有的價值和意義是不言而喻的,沒有這幾步,此前的努力將變得毫無價值;有了這幾步,就能取得馬拉松比賽的勝利。取得中等成就的人就是少跑了幾步,不幸的是,這幾步往往是最有價值的幾步。
付出多少,得到多少,這是一個眾所周知的因果法則。也許你的投入無法立刻得到相應的回報,但不要氣餒,因為回報可能會在不經意之間,以出人意料的方式出現。最常見的回報是晉升和加薪,不過,除了老闆以外,回報也可能來自他人,以一種間接的方式實現。
西方有句諺語說得好:「工作中的傻子永遠比睡在床上的聰明人強。」對於那些剛剛步入社會的年輕人來說更是如此。要想取得成功,必須做得更多更好。畢竟,成功是一個過程,是將勤奮和努力融入每天的生活中的過程。
當亨利·瑞蒙德剛開始在美國《論壇報》做責任編輯時,他一星期只能掙到6美元,但他還是平均每天工作13至14個小時。往往是整個辦公室的人都走了,只有他還在工作。「為了獲得成功的機會,我必須比其他人更紮實地工作。」他在日記中這樣寫道,「當我的夥伴們在劇院時,我必須在房間裡;當他們熟睡時,我必須在學習。」
正是因為這種要比別人多做一點的精神,使得瑞蒙德最終成為美國《時代周刊》的總編。「刻苦勤奮」向來是所有成功者的不二法門,他們取得的成功不是依靠別人,也不是偶然,而是靠他們懷著熱忱主動工作,付出比常人多出幾倍的努力。
一個人做事的好壞,只要看他工作時的精神狀態,就可以了。如果你是被動而非主動地去工作,那你就會像奴隸在主人的皮鞭之下一樣感受到痛苦;如果你以為自己的工作是乏味的,甚至對此感到厭惡,那麼你就會產生牴觸心理,在這個工作上也絕不會取得什麼成就。
一些人認為只要準時上班,不遲到、不早退就是完成工作了,就可以心安理得地領所謂的報酬了。這樣的人不一定是認真工作的人,他們在工作中遠離了「工作」,不願意為此多付出一點,更沒有將工作看成獲得成功的機會。
如果只有在別人注意時才有好的表現,那你永遠也無法達到成功的彼岸。最嚴格的標準應該是自己設定的,而不是別人要求的。如果你對自己的期望比老闆對你的期望還高,那麼你便無須擔心會失去工作。同樣,如果你能達到自己設定的最高標準,那麼升遷也將指日可待。主動工作、比別人多做一點的人能從工作中學到比別人更多的經驗,而這些經驗便是你向上發展的基石,就算以後換了公司,甚至是從事不同的行業,那些豐富的經驗和良好的工作方法也必會給你帶來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