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日事日清工作法> 04. 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對

04. 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對

2024-10-11 14:20:09 作者: 馬倫

  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對,要求我們在一開始就花費更多的時間和投入更多的精力,這樣,以後就會省出大量的時間和減少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在我們的工作中經常會出現這樣的現象:

  ——5%的人並不是在工作,而是在製造問題、無事生非,他們是在破壞性地工作。

  ——10%的人正在等待著什麼,他們永遠在猶豫、拖延,什麼都不想做。

  ——20%的人正在為增加庫存而工作,他們是在沒有目標地工作。

  ——10%的人沒有對公司做出貢獻,他們是「盲做」「蠻幹」,雖然也在工作,卻是在進行負效勞動。

  ——40%的人正在按照低效的標準或方法工作,他們雖然努力,卻沒有掌握正確有效的工作方法。

  ——只有15%的人屬於正常範圍,但效率仍然不高,仍需要進一步提高工作質量。

  請記住𝑏𝑎𝑛𝑥𝑖𝑎𝑏𝑎.𝑐𝑜𝑚網站,觀看最快的章節更新

  某GG部經理曾經犯過這樣一個錯誤:由於完成任務的時間比較緊,他在審核GG公司的樣稿時不夠細心,在發布的GG中弄錯了一個電話號碼——服務部的電話號碼錯了一個數字。就是這麼一個小小的錯誤,給公司帶來了一系列的麻煩和重大損失。後來這位經理發現了這個錯誤,他不得不耽誤其他的工作時間並靠大量加班來彌補。同時,還讓上司和其他部門的同事陪他一起忙了好幾天。幸好錯誤發現得及時,否則造成的損失必將進一步增加。

  第一次沒有把事情做對,不僅會給自己的工作帶來很大麻煩,還會給上司和同事帶來工作上的不便,嚴重時還會給公司造成經濟損失或形象損失。對於上司安排你去做的事情,如果你不去做,上司就要去做,如果你做不到位,上司就要返工。從管理角度來說,公司花了高薪聘請你的上司,成本是你的十倍以上;從經濟意義上來說,他花一小時完成的事,你花一天的時間完成也值。同樣的道理,一件小事,你花一個小時做完交給他,當他發現不完善的地方,再花半個小時補充、修改,如果這樣,還是你費半天時間把事情第一次就做好來得合算。你把小事做到位了,你的工作效率就提高了。

  所以,只要在工作完成之前想一想出錯後可能給自己和公司帶來的麻煩、造成的損失,就能夠理解「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對」這句話的重要性了。

  「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對」是著名管理學家克勞斯「零缺陷」理論的精髓之一。對於管理者來講,要想讓員工把事情做對,就要讓他們知道什麼是對的,如何去做才是對的。在給出做某事的標準之前,我們沒有理由讓別人按照我們自己想當然的「對」的標準去做。

  一次工程施工中,師傅們正在緊張地工作著。一位師傅需要一把扳手,他對身邊的小徒弟說:「去,給我拿一把扳手。」小徒弟飛奔而去。師傅等了許久,小徒弟才氣喘吁吁地跑回來,拿回一把巨大的扳手說:「扳手拿來了,真是不好找!」

  可師傅發現這並不是他需要的扳手,便生氣地說:「誰讓你拿這麼大的扳手呀!」小徒弟沒有說話,但是顯得很委屈。這時師傅才發現,自己叫徒弟拿扳手的時候,並沒有告訴徒弟自己需要多大的扳手,也沒有告訴徒弟到哪裡去找這樣的扳手。自己以為徒弟應該知道這些,可實際上徒弟並不知道。於是師傅明白了,發生問題的關鍵在於自己,因為自己並沒有明確告訴徒弟做這件事的具體要求和途徑。

  第二次,師傅明確地告訴徒弟,到某間庫房的某個位置,拿一個多大尺碼的扳手。這回,沒過多久,小徒弟就拿著他想要的扳手回來了。

  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對,是公司對員工的期待,它時時刻刻警醒員工們,要盡最大的可能,在接受每一個任務時,都抱著「第一次就做對」的態度。

  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對,是保證產品品質的要求。只有「第一次就做對」,才能儘可能減少廢品,保證質量。

  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對,需要員工有紮實的職業技能基礎,需要員工對「第一次」從事的工作有充分的準備。

  如果企業在招聘人才時,沒有第一次就找到「對」的人來為企業工作,接下來就可能會不停地為這個「不對」的人惹的「麻煩」進行處理和善後,也需要為他不能和企業成員融洽相處等各種「後遺症」疲於奔波。為其收拾殘局所花費的時間和心力,比當初謹慎選擇一位適合的人才,要多10倍甚或20倍。因此,我們怎能不在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好呢?

  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對,要求我們在一開始就花費更多的時間,投入更多的精力,這樣做,以後會省去大量用來彌補失誤的時間,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煩。對企業來說,節省一些冗繁的作業流程,可以減少大量的人力物力的投入,降低成本;對員工個人而言,一開始就應該把讀每份文件當成是最後一次審閱,在看完之後,就把它們分類放置,歸檔在合適的數據中,這樣,既節省了時間,又能提高效率。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