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2000名研發專家出征海外,華為在擔心什麼?
2024-10-11 14:07:48
作者: 希文
在當前行業數位化及網絡轉型的時機,我們從研發集結了2000名高級專家及幹部,奔赴戰場,與幾萬名熟悉場景的前線將士,結合在一起,形成一股鐵流。在機會窗開啟的時間,撲上去,撕開它,縱向發展,橫向擴張。我們的總戰略正如徐直軍在法蘭克福寬帶大會上所說的,「做多連接,撐大管道」。我們錯過了語音時代、數據時代,世界的戰略高地我們沒有占據,我們再不能錯過圖像時代。我們不能像過去一樣,以招聘新員工培訓後撲入戰場,等3~5年他們成熟的時候,這個機會窗已經半開半掩了,我們又失去了一次占領圖像高地、雲時代的機會。因此,我們短時間直接選拔了有15~20年研發經驗的高級專家及高級幹部投入戰場,他們對技術深刻的理解能力,與前線將士的戰場掌控能力結合在一起,一定會勝利的。
服務是我們進攻中的重要防線,網絡容量越來越大,越來越複雜,維護越來越困難,任何新公司、黑天鵝要全球化,都不可逾越此障礙。沒有多年的積累是不可能建立起來活的「萬里長城」「馬其諾防線」的,我們這道歷時28年建立的服務體系,不是容易超越的,特別是這條防線正在逐步人工智慧化。GTS這些年的進步,為我們建立了鞏固的防線,使我們進可攻退可守。我們迫切需要更多的專家、將軍,建立起對未來複雜網絡更堅固的防線。「江山代有才人出」,服務將是我們不敗的基礎。
我們今天集結2000名高級專家及高級幹部走上戰場,讓他們真正去理解客戶需求,背上他們自己製造的降落傘,空降到戰火紛紛的戰場。「春江水暖鴨先知」,你不下水,怎麼知道天氣變化。當前「天氣預報」絕大多數都是美國做出的。美國不僅集中了大量優秀人才,而且創新機制、創新動力洶湧澎湃。我們要敢於聚焦目標,飽和攻擊,英勇衝鋒。不惜使用范弗里特彈藥量,對準同一城牆口,數十年持之以恆地攻擊。敢於在狹義的技術領域,也為人類做出「天氣預報」。努力在基礎科學上領先與以客戶為中心並不矛盾。客戶需求是廣義的,不是狹義的。
——摘自《任正非在「出征磨礪贏未來」研發將士出征大會上的講話》
2016年10月28日晚間,任正非在深圳總部舉辦的「出征磨礪贏未來」研發將士出征大會上稱,「華為錯過了語音時代、數據時代,不能再錯過圖像時代。華為面對新的網絡時代已經沒有退路,此次出征不破樓蘭誓不還!」隨即宣布2000名華為高級研發人員和專家將奔赴歐洲、東南亞、中東、美洲、非洲等地,配合一線市場團隊挖掘市場。
在短時間內直接選拔大批研發經驗豐富的高級專家及高級幹部出征海外,這一舉動讓外界紛紛猜測:華為到底在擔心什麼?
從華為官網刊出的2006年以來的財報來看,連續10年,海外營收占比接近或超過60%,其中2008年海外銷售收入占比高達75%。2000年的冬天,也是電信業的冬天,華為在本土市場連連受挫。關鍵時刻任正非召開了第一次海外出征誓師大會,派送市場員工去拓展海外市場,這一舉動挽救了當時差點在電信業寒冬里凍死的華為。從1988年2萬元起家,到2016年5200億元的銷售規模,海外市場為華為的壯大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相比2000年一片空白、「風蕭蕭兮易水寒」的海外環境,現在的局勢已經有利得多了。2000年,華為在深圳五洲賓館舉辦的出征將士送行大會上打出的口號是「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屍還」,充滿了悲壯氣氛,因為那時華為在海外其實連「馬革」也沒有。
而現在,任正非坦言,「華為已經擁有170個國家武裝到牙齒的鐵的隊伍,流程IT已經能支持到單兵作戰。每年我們仍會繼續投入上百億美元,改善產品與作戰條件」。這次華為召集後方2000名高級技術人員奔赴「前線」,給他們賦予了「和平時代」的新使命——為華為搶占下一個高地「圖像時代」。
請記住𝚋𝚊𝚗𝚡𝚒𝚊𝚋𝚊.𝚌𝚘𝚖網站,觀看最快的章節更新
在通信市場遇到天花板、ICT(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即信息和通信技術,是電信服務、信息服務、IT服務及應用的有機結合)融合變革進入到一定階段,開疆拓土靠的不再是勇氣,而是需要挖掘新需求的智慧。當前華為的一線只具備賣產品並完成交付的能力,缺少解決客戶問題、幫助客戶取得商業成功的能力。把研發骨幹派到一線,了解客戶需求,幫助客戶成功,這是一種新的服務模式的嘗試,從原來游擊隊式的作戰方式轉換成現在大平台支持的精兵模式,按任正非的話是「從使用『漢陽造』到駕駛『航母』的現代作戰方式轉變」。這樣的市場開拓方式,效果將是非常驚人的,也必將推動華為向世界級一流大公司發展。
華為全球員工總數超過17萬人,研發人員占員工總數的45%。接近8萬研發人員面臨「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問題。此次大批高職級人才的流動將給更多年輕的研發人員留出上升空間,對華為來說也是一次組織結構的優化調整。
2016年全球幾家電信設備行業巨頭交出的財報都顯示銷售收入和利潤雙雙下滑,頹勢中的愛立信和諾基亞甚至不得不裁員自救。整個通信市場前景令人擔憂。相比之下,華為的業績卻是一枝獨秀。2016年上半年銷售收入2455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0%,營業利潤率12%;運營商業務穩健增長,智慧型手機和企業業務領域的快速拉動,帶動華為整體向上。
然而,在任正非看來,華為並沒有占據語音時代、數據時代的世界戰略高地。在當前行業數位化及網絡轉型的時機,2020年華為要達到2000億美金規模,必須抓住全球網絡轉型的機會窗口,占據萬馬奔騰的圖像時代。仔細分析華為的三駕馬車(運營商、企業、終端)也不難看出問題,在IT市場,相比亞馬遜甚至阿里雲,華為雲服務業務體量仍然非常小,智慧型手機取得了階段性成績,但是市場競爭激烈,隨時可能被新的產品替代。
更重要的是網絡進步的恐怖式發展,已經不能按過去科學家發表論文,華為理解後去做工程實驗,然後產品,這樣一條緩慢的道路。在新的機會窗口下,華為面臨走進無人區的不確定性。人工智慧、工業4.0、雲服務緩緩開啟的時代,華為會不會被代表新商業模式的「黑天鵝事件」淘汰,失去戰略高地?通信企業和網際網路企業未來誰掌握更多的主動權?這些都是華為的危機感所在,而且華為還沒有找到面對未來發展變革的準確方向。任正非稱,「有員工講從實驗室走向海外一線是從勝利走向勝利,我看勝利是不確定的。在新的機會領域,我們要努力成長。雲化是我們不熟悉的領域,亞馬遜未來可能成為電信設備企業的最大競爭者,我們還非常小,未來是否有做小弟的資格還不知道。」
在不確定性中,如何才能保證華為不敗?任正非認為關鍵在於服務。「服務是我們進攻中的重要防線,網絡容量越來越大,越來越複雜,維護越來越困難,服務將是我們不敗的基礎。客戶需求永遠是引領華為前進的源泉。未來智能社會充滿不確定性,但『以客戶為中心』的價值觀永遠不會變。」28年的持續投入讓任正非對華為抵抗不確定性有充分的信心,「華為這道歷時28年建立的服務體系,不是容易超越的,特別是這條防線正在逐步人工智慧化,我們進可攻退可守。現在我們迫切需要更多的專家、將軍,建立起對未來複雜網絡更堅固的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