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〇
2024-10-11 14:07:28
作者: (德)叔本華
康德寫過一篇論文,討論「生命力量」。我卻想寫一首它們的輓歌和哀歌,因為它們發出巨響,肆意敲打,製造噪聲,這是我終生的最大痛苦和折磨。我知道,有很多人譏笑這種事情,他們對噪聲感覺遲鈍。但是這些人對觀念、詩和藝術品同樣感覺遲鈍,總之對種種理智的印象感覺遲鈍,因為他們的大腦構造堅韌,大腦組織堅固。另一方面,我幾乎在所有偉大作家如康德、歌德、利希滕貝格和讓·保羅等人的傳記或其他個人記載中,發現許多對干擾思想家的噪聲的埋怨。的確,如果他們的作品中沒有表達這種埋怨,那只是因為文章內容沒有機會讓他們埋怨。
我將這種情形解釋如下:正如當一塊大鑽石被弄碎時,它的價值只等於這許多小鑽石的總和,或如同我們將軍隊化為小單位時就沒有用一樣,當一顆偉大的心被干擾而分散時,就只是一顆平凡的心,因為偉大的心的優越之處就是把一切心力集中到某一點或某一對象,正如凹面鏡集中所有光線一樣。
這就是為什麼傑出的人物往往會很討厭各種干擾和讓人分心的環境,特別是討厭噪聲所帶來的強烈干擾,不過,其餘的人都並不怎麼因為噪聲而感到厭煩。歐洲各國感受力最強和最富有智慧的人,甚至稱這種所謂「切勿干擾」的規則為第十一誡(摩西十誡,叔本華把「切勿干擾」列為第十一誡,足見他對適宜思考的安靜環境的苛刻要求)。無論如何,噪聲是一切干擾中最粗野的干擾,它會干擾我們的思想,分裂我們的思想,而在沒有東西能干擾人的地方,當然就不會引起特殊的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