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你的眼界,決定你的全世界> 嫉妒,眼界開闊的人進步的最大動力

嫉妒,眼界開闊的人進步的最大動力

2024-10-11 12:57:43 作者: 西武

  要知道,真正厲害、有眼界的人,從不對別人品頭論足,他們只會想辦法讓自己變得越來越好,走得越來越遠,而不是看著別人的背影發了瘋地嫉妒別人比自己好。

  《三國演義》中,有位英才蓋世、文武雙全的大英雄叫周瑜。這位當時很了不起的美男子,年紀輕輕就擔任江東(吳國)的統兵大都督要職。尤其在赤壁之戰中,他更顯出叱吒風雲、謀略高超的政治軍事才能。他居然以少量東吳和劉備之師,取得大破曹操83萬大軍的輝煌勝利。在歷史上,周瑜留下千古絕唱的赫赫聲名。

  據說,此人不僅能披掛上馬,能征善戰,運籌帷幄決勝千里,文韜武略堪稱上乘,是位難得的英俊奇才,而且還熟諳音律。有傳聞說,他聽音樂演奏時,若誰奏錯一個音符,他立刻就能辨別出來。為此,有「曲有誤,周郎顧」之說。當後人對周瑜其人的褒獎盛讚之際,人們同時也看到了這位英年早逝者的兩大致命弱點,那就是他的量窄和嫉才。

  周瑜一生度量狹窄,人人皆知。比如,在取得火燒赤壁大戰成功後,竟容不下與他共同抗曹的諸葛亮,並密令部將丁奉、徐盛擊殺諸葛亮。不料,諸葛亮早有準備,密殺不成,為此,周瑜萬分氣憤。如此不能容人的周瑜,密除同盟,過河拆橋,實在令人心寒並為之可悲。

  周瑜為什麼容不下諸葛亮?原來,足智多謀的諸葛亮處處高周瑜一籌,尤其在關鍵時刻,事事想在周瑜之前,且能將周瑜的內心活動看得入骨三分。這使得周瑜妒忌得寢食難安,隨時想除掉才智高於自己的諸葛亮。不過,諸葛亮總是在周瑜謀害前就有了防備,這更使周瑜一次比一次氣悶。嫉才的結果,反把自己給活活「氣死」了。

  

  有道是:「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可周瑜在臨死之前,非但未能悔悟,反而含恨仰天長嘆曰:「既生瑜,何生亮?」連叫數聲而亡。可見其量窄、嫉才之心,到死也未能更改。因此,後人都評說周瑜是因量窄害了他自己。

  用今人的話說,他是心胸狹窄,心理不健康,甚至是心理疾患所致。希望周瑜心胸狹窄、嫉才、妒能、害人而最終害己的慘痛結果,能給後人留下深刻的教訓。尤其是嫉妒之心,這個人類心靈上的毒瘤,不知道傷害了多少人!

  嫉妒是一種難以公開的陰暗心理,它常對人們造成嚴重的心理危害。在日常工作和社會交往中,嫉妒心理常發生在一些與自己旗鼓相當、能夠形成競爭的人身上。比如,對方的一篇論文獲獎,人們都過去稱讚和表示祝賀,自己卻呆呆地坐在那裡一言不發。由於心存芥蒂,事後也許或就這篇論文,或就對方其他事情的「破綻」大大攻擊一番。對方再如法炮製,以牙還牙。如此惡性循環,必然影響雙方的事業發展和身心健康。

  《浮士德》中曾寫道:「嫉妒是來自地獄的一塊嘶嘶作響的灼煤。」嫉妒其實是一些人心態不平衡的表現。有嫉妒之心者,也往往自高自大,認為自己是「老子天下第一」,從而看不起別人,置別人的成績於不顧,貶低他人的才幹如草芥。而當別人取得一些成績時,他的心理就會失去平衡,千方百計地給那些優於自己者製造出種種麻煩和障礙:或打小報告,無中生有,唯恐天下不亂;或做擴音器,把一件小小的事情鬧得滿城風雨。嫉妒者還終日鬱鬱寡歡,唉聲嘆氣。只有別人降到了與他一樣或向下的位置,他才認為這樣可以理所當然地消除妒氣了,從而偃旗息鼓。這也正應了「小人長戚戚」一說,嫉妒別人者也屬於小人之列。

  當嫉妒心理很強烈時會產生報復行為,它把嫉妒對象作為發泄的目標,使其蒙受巨大的精神或肉體的傷害。嫉妒心理出現以後,如果不能直接用某種嫉妒行為達到目的時,就可能會轉而等著看嫉妒對象的「好戲」,稍有一點兒挫折或失敗出現在嫉妒對象身上時,他們就幸災樂禍,鼓倒掌、喝倒彩,以此挖苦對方,滿足日益膨脹的嫉妒心理需要。如果嫉妒對象遭受到比較大的挫折,他們更是樂不可支,不給予半點同情和安慰。

  實際上,嫉妒心理及相應的嫉妒行為除了暫時平衡了他們的心理之外,毫無可取之處。一方面,深受其害的嫉妒對象會遠離這個「作惡多端」的嫉妒者,旁觀者也會對嫉妒者的小人行徑不滿,嫉妒者以前建立的一些人際關係也可能由此而失去和諧,變得緊張起來;另一方面,嫉妒者也不是一個勝利者,他們自己承受著巨大的心理痛苦,在以後的交往活動中也會裹足不前,不敢與那些條件優越或有很強能力的人交往。

  幸運的是,嚴重的嫉妒心理在大多數人那裡找不到生長的溫床,只有心胸狹隘的人容不得別人比自己優秀一點兒,他們像武大郎開店那樣,比自己高的人都不能來做跑堂,他們只能通過嫉妒別人來尋找自己的存在感。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