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課 攻擊型性格特徵自負和野心
2024-10-11 12:51:27
作者: (奧)阿爾弗雷德·阿德勒
只要一個人對個人價值的奮爭占據了上風,他的精神就會感到高度緊張。結果,在其他人眼裡,他對權力和優越感的追求就會變得愈發明顯。在追求過程中,他表現出一種非常強烈的情感,而且終日沉溺於對巨大成功的幻想之中。
這類人已經喪失了真實感,看不到生活的原貌,常常忙於猜測別人是怎麼評價他們以及他們對世界造成什麼樣的影響等問題。這種生活方式使他們的生活自由受限在一個很狹窄的範圍,而他們最明顯的性格特徵就是自負。
本章節來源於𝒃𝒂𝒏𝒙𝒊𝒂𝒃𝒂.𝒄𝒐𝒎
實際上,可能每個人都會具有或多或少的自負,但表現出自負並不是什麼好事。因此,自負被我們隱藏起來了,或者我們逐漸變成了偽裝高手。例如,有些人雖然表現得很謙虛,但實際上正在通過一種偽裝的方式將自己的自負表達出來。
有些人的自負程度是如此之深,以至於他們根本就不會把其他人的評價放在眼裡;而有些人貪婪地渴求大家的讚揚,並將讚揚視作一種達到自己目標的手段。
過分自負會帶來極為危險的後果。它讓個體更加固執於表面功夫而非深層修養,讓他們要麼只顧自己,要麼過分在意他人。自負帶來的最嚴重後果就是讓個體脫離了真實生活,他們不能理解人際溝通的本質,對生活的態度已經被扭曲了。
他們忘記了自己對人類同伴的責任,未能看到其實自己也是社會整體中的一員。還有什麼比自負更能夠阻礙人類的自由發展呢?它強迫每一位個體在面對所有人和所有事的時候都發出這樣的疑問:「我可以從中得到什麼?」
人們已經慣於用華麗的「理想」一詞來掩蓋這樣的一種自負或驕傲心理。想想你身邊究竟有多少人是打著理想的旗號表現出何等的自負!此外,「精力充沛」和「主動」這兩個概念也經常被人們用來掩蓋自負。
其實,只要這種精力是被用於造福社會,我們就會承認它的價值。但在大多數情況下,「勤勞」「主動」和「精力充沛」等詞語只是被用來掩飾內心極度的自負。
只要人們一抱有自負心理,它立刻就會妨礙個體依據規則行事,頻繁地破壞其他人的生活。因此,那些自負心理得不到滿足的人,總是企圖阻止其他人盡情享受生活。
自負心理逐漸膨脹的兒童會刻意地在危險中表現出勇敢,樂於向其他弱小的玩伴炫耀自己的肌肉,而其他那些在不同程度上受挫的兒童則會試著通過各種難以理解的小把戲滿足自己的自負心理。他們繞開主要生活,企圖在一些無關緊要的妄想上表現出英勇氣概來滿足個人對生活意義的追求。那些總是抱怨生活苦悶、命運多舛的人就屬於這一類。
這類人讓我們誤以為只要他們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就會成為領袖人物。他們一直都在找各種藉口逃離生活的火力線。他們唯一用來滿足自身自負心理的方式就是終日沉溺於幻想。
普通人很難對付這類人,不知道如何評價或批評他們。自負的人總能找到各種藉口將所有的錯誤都轉嫁到他人身上。他們總是對的,其他人總是錯的。然而,在日常生活中,實際上孰對孰錯並不重要,因為真正有用的是如何完成任務,並對他人有所貢獻。
自負的人非但不會做出任何貢獻,還一直都在抱怨、找藉口、捏造託詞。在此,我們看到了人們為了維護自身優越感和防止自負感被削弱而不惜一切代價使用的多種多樣的心理詭計。
反對聲音常常認為,如果沒有遠大的志向,人類的所有偉大成就將不可能實現。這是一種站在錯誤角度上觀察得到的錯誤觀點。沒有人能夠逃脫自負的限制,每個人或多或少地都擁有這種心理。然而,自負並不能引導個體活動朝著普遍有用的方向進行,也不會賦予人類爭取偉大成就的力量。
所有偉大成就只能在社會感的刺激下才能取得。天才之作只有被放到社會背景中評價才會變得價值連城。在任何偉大成就中摻雜一點兒自負感只會貶損它的價值——自負在真正的天才之作中微不足道。
但是在我們的時代中,社會風氣決定了我們不可能完全讓自己擺脫自負的困擾,認識到這一點對我們來說是一筆豐厚的財富。我們正在觸摸我們文化的悲痛點,它一直都是造成很多人感覺到不幸的原因。
這些人是不幸的,因為他們不懂得如何與人相處,不能適應生活節奏。他們的唯一目標就是通過做表面功夫讓別人覺得他們很重要。毫不奇怪,他們時常跟別人發生爭執,因為他們只關心自己的名聲是否比別人更大。
即使是在對最為複雜的病例進行分析的過程中,我們也會發現真正的問題其實在於人們不能滿足自身的自負感。當我們嘗試著去理解某種複雜的性格時,關鍵的問題在於如何決定人們自負感的高低、自負感的方向,及其滿足自負感的手段。
這樣做常常會讓我們看到自負感對社會感的傷害有多大!自負感確實不能與我們對人類同伴的關心共存。這樣的兩種性格特徵絕不能同時存在於一個人身上,因為一個自負的人絕不允許自己服從社會需求的安排。
實際上,自負就是以自我為中心,但它的發展一直都會受到群體生活相關的某些邏輯產物的影響。社會和群體生活是絕對的、不可否認的真理。因此,在人類成長的最早時期,自負就開始被迫按照隱蔽的方式發展,它表現成偽裝自身行為,為了達到目標而走迂迴曲折的小道。
自負的人總會懷疑自己的能力,覺得自己達不到預想的要求,把時間浪費在幻想和構思上。隨著時間逐漸流失,他們就會抱怨為何上天不給他們一個機會展現自己。
他們做任何事情,通常都會產生類似上述的後果。我們所看到的這些自負的人一直都在尋找某種特權地位,遠離主流生活,就像旁觀者一樣看著人來人往,卻心存疑慮——每個人都是敵人。
自負的人認為生活就是「攻防」博弈。我們常常會見到他們陷於深深的疑慮之中,糾結于思考某些貌似很有邏輯的關鍵問題,就像只有他們才把握了正確方向一樣。但是,這種考慮實際上只會浪費他們的機遇,讓他們脫離真實生活和社會,企圖推脫那些所有人都必須面對的問題。
對這些人的深入觀察揭示了自負感發生的背景:它是一種征服所有自負相關行為的欲望。通過觀察他們的態度、穿著、說話方式和人際互動過程,我們可以看到他們身上明顯的自負感。總之,無論我們看到的是什麼樣的表現,都會見到那些自負、雄心勃勃的人一直都在想盡一切辦法爭取優越感。
由於這種人的表現往往讓人覺得不是很愉快,因此對於自負的人來講,如果他們足夠聰明而且意識到自己正在遠離社會的話,將會想盡一切方法掩飾自己顯著的自負感。因此,我們可能會發現他們表現出過分謙遜、穿衣邋遢、不在乎外表打扮——真正的目的只是為了表明自己真的很謙遜!
有一個故事說,蘇格拉底曾經向一名穿著邋遢登上領獎台的年輕人說:「雅典的年輕人們,你們的自負通過你們禮服上的每一個洞透射出來。」
有些人堅信他們沒有自負感。然而,這些人的看法都很膚淺,因為自負感存在於更深的層面上。自負通常可以表現為一個人在社交生活中總是抬高自己的地位,讓自己成為眾人關注的中心;或者發表冗長的高談闊論;抑或主觀地批判某次社交聚會的價值。他們這些行為的最終目的都是讓自己出盡風頭。
有些自負的人可能會拒絕融入社會並且儘可能地避免參與社會生活。這種對社會的逃避可能表現為多方面,典型的行為包括:拒絕他人的邀請或赴宴遲到,甚至需要主人用花言巧語哄他們才肯赴宴。
其他一些自負的人在某種非常重要的場合會姍姍來遲,藉以證明他們的出現是非常「難得的」。他們十分驕傲地認為這是一種非常值得讚揚的行為方式。而其他的一些人會刻意地參加所有社交活動來表明他們的自負。
我們不能認為這些細節都是無關要緊的,因為它們都是深深地植根在我們的靈魂深處的。實際上,那些懷有自負感的人在他們的性格當中幾乎很難看到社會感存在的影子。他們看上去更像社會的公敵而不是社會的朋友。
如果要描述這種類型人的所有特點,我們非得找到一位才華橫溢的作家才可以做到。在這裡,我只是想描繪這些人的大概輪廓。
在自負的所有類型中都存在著一個共同的動機——自負的人通常都已經為自己樹立了一個不可企及的目標。他們想要比世界上的任何人都要更重要和更成功,而這個目標直接來源於他們的缺陷感。
我們可能會懷疑那些帶有明顯自負感的人是否都具有較低的自我存在感,可能有的人早就已經意識到他們的自負感來源於他們的缺陷感。但是除非他們具有豐富的知識,否則他們的這種意識實際上不具有任何意義。
在我們很小的時候,自負感就已經開始形成。通常它會帶有一些非常天真的色彩,以至於自負的人給我們最強烈的印象就是他們就像小孩子一樣。多方面的因素可以造成自負感的形成。有些自負的孩子可能會覺得他們因為家庭教育不當而被忽略了,抑或為他們的幼小和虛弱而深感苦惱。
而其他一些孩子由於受到家族傳統的影響而學會了如何變得傲慢。我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確信,他們的父母認為這樣的一種「貴族化」氣質是區分他們的孩子和其他人的明顯特徵,而且這種區分讓他們深感驕傲。
自負的態度創造了一個新的精英階層,他們出生的家庭比其他家庭都更「好」,他們的感覺更「好」更「強」。他們認為這種感覺是與生俱來的,拜他們的優良血統所賜,目的是為了維護某些特權。這種對特權的渴望也在某種程度上對生活造成了影響,並且通過某些類型的行為表現出來。
在通常情況下,生活對於這些深懷渴望的人來說貌似相當不公平,而且這些需要得到特別照顧的人要麼是激進分子,要麼是荒唐者。他們當中的很多人總是會膽小地選擇逃避並過上與世隔絕或獨立特行的生活。只有他們待在無須對任何人負責的家裡的時候,他們才可以一直保持那種自大的幻想,而且這種幻想因為他們對「如果事情能夠早點兒得到解決就可以達到自己的目標」的堅信而得以強化。
一般情況下,那些有能力且品行極佳的傑出人物就屬於這類人。要是這類人能夠與他人分享自己的聰明才智,那麼他們可能還具有一點兒價值。但他們卻錯誤地使用自己擁有的能力欺騙自己,對所生存社會的要求過於苛刻。
例如,他們可能隨時幻想各種不可能發生的事情,喜歡說要是他們曾經做了某事、掌握了某種能力,或更早學會了某些技巧,肯定就能做更多的事情;他們抑或捏造一些違背事物發展規律的藉口,認為男女行為和思維方式一定不同。他們所講的這些情況根本就不可能實現——即使是在最理想的情況下也難以實現。
因此,我們必須這樣想,即他們所描述的所有情況都僅僅是藉口,就像催眠藥和麻醉藥一樣,使我們不再去想自己其實是在浪費時間。
通常這些人對他人懷有深深的敵意,對發生在別人身上的痛苦和悲傷感到冷漠。正是通過這種冷漠的方式,他們覺得自己是非常偉大的。
曾經有一位偉大的人性批評家拉羅什富科說過,大多數人「都將他人的痛楚想得過於輕鬆」。他們對社會的敵意通常在關鍵時刻以尖銳的方式表現出來。這些社會的敵人一直都在不停地抱怨、批評、奚落、評價和詛咒世界,沒有一件事情可以讓他們感到滿意。
但認識到這些人的問題並譴責他們這些行為並不是我們的最終目的。我們必須問自己:「我可以做些什麼來改善這種情況?」
有的人會利用小把戲來抬高自己的地位,造成一種盛氣凌人的感覺,還尖銳刻薄地批判他人,在他人的性格上留下傷疤。
對於這種人具有的高超批評伎倆我們一點兒也不感到奇怪,因為他們早已在此前的多次戰鬥中磨鍊出了這種技巧。他們最聰明、反應最敏捷、思維最成熟!他們鋒利的舌頭並不比其他任何武器更弱,諷刺大師們的工作就是專門使人覺得情緒低落!
這種辛辣的、破壞性的、過分批評的行為實際上反映的是一種非常常見的性格特徵,我們稱之為「貶低情結」。它明確地傳達了這樣的信息,即自負的人最終目標是要在其人類同伴中展示自我價值。他們用盡一切方法來詆毀他人,藉以獲得內心的優越感,承認他人的價值就是對他們人格的侮辱。
單單從這個方面來看,我們就可以引申出很多更具有深遠意義的結論,看出軟弱感和缺陷感是如何深深地植根於他們的人格深處的。
由於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徹底地掙脫自負感的束縛,以上討論也適用於正常人群。儘管我們還不能夠在短時間內就將這種數千年來根深蒂固的思想連根拔掉,但毫無疑問,意識到前方的陷阱和我們身上危險的偏見將有助於我們走上正確的道路。
事實上,並不是每個人都想要變得與眾不同,也不必在意是否有類似的人抱有與眾不同的觀念。我總覺得,我們的本能應該是伸出手幫助他人,參與到他人的生活中,並積極配合他們做一些事情。
在我們這個時代,人們比任何時候都更渴望合作,根本就沒有任何位置能夠容納那種為了滿足個人自負感的鬥爭行為。在我們這個時代,人們早已意識到自負的人身上透射出來的粗魯代表了一種愚蠢。因為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可以見到自負的身後往往跟隨著失敗,它與社會或社會所需求的同情心是矛盾的。
沒有任何一個時代比我們這個時代更加反感自負。如果有時候我們必須表現出自負,至少我們應該找到更好的表達形式和發泄途徑,應當朝著造福於人類的方向作出努力。
以下的這個例子很好地顯示了一個人身上的自負是如何動態演變的。
有一位年輕女性,她在家裡幾個姊妹中排行最小,從小因身患疾病嬌生慣養。她的母親日夜守候在她的身旁,滿足她的各種需求。在這種過分的關心之下,她的欲望日益膨脹,一發不可收拾。因為她發現,每次生病時,大家都會盡力滿足她的各種要求。於是,她認為生病也可以變成一種珍貴的財產。
她非常享受時而發生的小疾病,在裝病方面,她達到了隨心所欲的地步——特別是在她想要得到某樣東西的時候。不幸的是,生活中總會有某樣東西吸引著她,而且她的身邊總會有很多人,於是逐漸變成「慢性病」。
無論是在野心膨脹的兒童還是成年人中,這種「生病情結」都具有形形色色的表現。他們利用自己生病來「綁架」家人的注意力,在嘗到生病時親戚朋友所帶來的各種關心的甜頭後,這些年幼和虛弱的人很自然地就會創造和利用眾多方法滿足自己需要的權利。
在這種情況下,為了達到自己的目標,他們可以充分利用多種手段。一開始,他們可能嫌吃得不夠豐富;於是他們看起來就像生病一樣,家人就會想盡各種方法煮一些美味食物來滿足他們。在以上的過程中,他們表現出渴望一直得到他人的關愛,不能忍受孤獨。通過裝病或將自己置身於危險環境中,他們渴望的關愛得到了滿足。
我們認同某一件事情或者將自己置身於某種環境中的能力被稱作同情。想像性同情指的是我們在做夢過程中,感覺某些情形就像是發生在現實生活中一樣。
一旦抱有「生病情結」的人發現了這種行使權利的途徑,他們很快就學會如何憑空給他人造成自己患病的錯覺,以至於我們甚至都不能分辨這些人是否真的在撒謊、歪曲事實和妄想。
我們已經意識到,在做出前提假設後,對某物的認同感給我們形成的印象就像它真的就存在於我們的生活中一樣。我們都知道,他們可以表現出嘔吐或焦慮的症狀,就像他們真的胃腸翻滾或危在旦夕一樣。
但在大多數情況下,他們所造作的這些症狀出賣了他們內心的真實想法。就像我們在上文中舉例的那位年輕女性一樣,她說她有時候會不明原因地跌倒,就像「我隨時都要中風一樣」。有的人可以將某些想像的事情描繪得非常詳細,以至於他們並沒有覺察到事情之間缺少邏輯。
當然,也有的人不懂得如何去想像或偽裝。驅使人們進行妄想或偽裝自我的必要條件就是這些「專業的」病號曾經因為裝病(至少裝「精神病」)而得到他人的認同,而這些已經表明認同態度的人會真的將他們看作「病號」一樣關心照顧。看到人類同伴生病會喚起每一個正常人的社會感,而我們剛剛提到的這些「病號」正是濫用並操縱了這種心理,從而行使自身權利。
通過這樣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到,這些人對社會和群居生活法則的違反——即要求來自同伴的過多關心已經非常明顯。我們常常會看到這些人不懂得如何承擔他人的痛苦或分享快樂。讓他們不侵犯鄰居的權利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因為他們對幫助他人根本就不感興趣。
這類人偶爾可能會取得一些成就,這歸因於他們所接受的完整教育以及生存的文化氛圍。更多時候,他們所做的事情只是在表面上顯得對他人的利益感興趣,本質上他們的一切都是為了滿足自戀和自負。
這一點對於我們在上文中提到過的那位年輕女性恰好適用。她對家人的擔憂已經大大地超過了正常的限度。例如,在早上,如果母親將早餐端進房間的時間比以往晚了半個小時,她就會開始變得焦慮。她會推醒丈夫,叫他去看看是不是母親發生了什麼狀況。於是,她的母親很快就養成了準時送早餐的習慣。
類似的事情也同樣多次發生在她的丈夫身上。他是一名商人,不得不經常參加大大小小的各種客戶聯誼和商業聚餐,但是每次只要他回家的時間稍微晚了幾分鐘,就會發現妻子處於幾乎要崩潰的邊緣。她因為焦慮而全身發抖,渾身冷汗。她很悲傷地說自己是如何擔心和焦慮丈夫的安全的。於是,她那可憐的丈夫沒有其他選擇,不管怎樣都要準時回家。
有的人可能會說,這位女性並沒有從她的行為中得到實實在在的利益,且她的這種勝利是非常微不足道的。但我們也必須記住,我們只是看到了她所有性格中的冰山一角,而裝病就是一個危險的信號。「請照顧我!」這是她所有生活的根源。
在這種簡單手段的牽制下,所有的人都被她玩弄於股掌之上。她對操縱他人的無限欲望離不開她對個人自負感的追求。想像一下,要是她必須通過自己的努力達到目標要走多長的路!一旦想到她為了實現目標必須付出的高昂代價,我們就一定能夠得出這樣的結論,即她採取這樣的行為和態度必定是理所當然的。除非她的各種心血來潮被無條件、及時地得到滿足,否則她將會無休無止。
但婚姻並不僅僅意味著去找一個能夠及時處理事情的配偶,她的婚姻的方方面面都被她自己的專橫破壞掉了,她已經學會了如何通過焦慮發作來滿足自己的各種要求。她似乎極度關心他人的福利,但他人又必須無條件地服從她的意願。我們能得出的結論只有一個:她的這種關心只是一種滿足個人自負感的工具。
人類本性中「隨心所欲比幹事情更重要」的心理傾向並不少見。例如,有一位六歲的小女孩,非常以自我為中心,只有在做一些心血來潮的事情時才會感到滿足。她的行為滲透著展現自我能力,進而支配他人的欲望,但她的這種欲望常常也會得到滿足。她的母親在滿足女兒願望方面總是顯得小心翼翼。
有一次,母親想要讓她感到驚喜,於是端來她最喜愛的甜點說:「快來嘗嘗我剛剛做的你最喜歡吃的甜點。」但這個小女孩把盤子摔到地上,一邊踩蛋糕,一邊喊道:「你不要給我這些!我讓你做的時候你才能做!」
還有一次,她在走廊外偷聽母親跟別人談論她喜歡喝咖啡還是牛奶,馬上低聲自語:「要是媽媽問我是不是要咖啡,我就說我要牛奶;要是她問我是否要一點兒牛奶,我就說要咖啡!」
這個孩子是會公開說出自己想法的類型,但也有許多以自我為中心的孩子不會這麼明顯地說出自己的想法。可能所有的孩子都或多或少地擁有這種性格,但是為了隨心所欲,他們也付出了痛苦的代價。
有的人甚至非但沒有從自己的行為中獲得任何利益,而且還要承受種種苦悶和不快。大多數孩子早就養成了坐等自己的願望被滿足的習慣。在目前的社會氛圍下,我們不難找到這種類型的孩子。結果,在現在的成年人中,我們可以找到很多總是熱切地希望自己能隨心所欲,卻沒有考慮到他人的利益的人。
不少人已經深陷於自負的泥潭中不能自拔,對於他人的建議置之不理,即使這些建議很明顯是可行的,而且完全符合他們的切身利益。這些人總是在他人完成講話前就迫不及待地拋出反對意見,更有甚者會堅決地說:「不行!」但實際上他們心裡想的是:「好著呢!」
能夠讓我們一直都隨心所欲的場合只有家庭,而非其他任何地點。有的人碰到陌生人會變得和藹可親,易於相處,但這種態度永遠都不會維持很長時間。他們的人際關係很快就會冷下來。大家匆匆相聚,生活隨之回歸本質,一切如常。我們常常會見到有的人可以迅速贏得大家的讚賞,卻在下一秒匆匆離去,留給大家一個尷尬的背影。
許多人總是盡力讓自己的活動範圍保持在家庭圈子裡。這恰恰就是我們在上文中討論過的病人的情況。她充滿魅力的性格使得她能夠在家庭圈子之外也得到別人的關注和愛護,但她永遠都不會離開家庭太長時間,總是想盡各種方法要回到家裡。
例如赴宴時,她會假裝頭痛,堅決要求離開。因為在參加社交聚會時,她不能夠保持跟在家裡一樣的絕對控制權。這位女性不能達到自己主要的生活目標(即在家庭之外的地方讓自己的自負感得到滿足),於是在必要時,她就會強迫自己捏造一些事情藉以逃回家中。
這種做法將會導致的後果就是,以後每次站在陌生人中間,她就會覺得焦慮不安。一開始,她不敢去劇院。後來,她甚至也不敢上大街,因為在那種地方,她覺得整個世界不是在自己的掌控之中。她不願意走出家門一步,特別是不願意走到大街上。結果,她聲稱自己再也不敢外出,除非有「自己人」的陪伴。
而這正是她想要的——希望身邊圍繞著一批關心她的人。正如我們已經分析過的那樣,她的這種習慣是從童年早期開始就已經有的。
她是家裡最小的孩子,也是最瘦弱和病痛最多的孩子,需要比別的孩子更多的關心和寵愛。她認定自己應該就是家裡最得寵的孩子,除非她做得太過分,以至於打破了生活應有的規律(它跟她的所有行為嚴重不相容),否則這種狀態會一直貫穿她的一生。
她不時地遭受焦慮不安的困擾,而且這種焦慮表現得如此明顯,以至於沒有人會懷疑她是否是假裝。但這種焦慮揭露出她早已深陷自負感的泥潭而不能自拔。任何擺脫這種狀態的方法都不是完全有效的,因為單憑她個人的意志力實在是難以讓自己認同並參與社會生活。最終,她解決問題失敗所帶來的深深痛苦驅使她尋求醫生的幫助。
現在,我們非常有必要慢慢剝離她在過去多年生活中小心翼翼地構造的整個上層生活結構。我們雖然會遭受巨大的阻力——因為雖然從外表上看,她是在向醫生尋求幫助,但是,實際上她並不準備改變自己,她所希望做的事情仍然是一如既往地控制家人,卻不必忍受站在大街上所產生的痛苦焦慮。
但我們還忽略了另外一點!她也在表明自己如何成為無意識行為的受害者,只想享樂,而不願意承認缺點。
這個例子顯然告訴我們,每一個有意義的自負行為都會對個人造成嚴重的終生影響,阻礙著人類的全面發展,並最終引起思想崩潰。但病人們不會意識到這一點,因為他們的注意力都放在如何享受自負感所帶來的好處上。
從這個意義來講,許多人堅信胸懷遠大志向——或許被稱作「自負」更為恰當,是一種珍貴的性格特徵。他們想不到,這種性格特徵通常是造成對生活不滿的根源,剝奪了他們的休息和睡眠時間。
請允許我再舉一個例子來證明我的觀點。一名二十六歲的年輕小伙子本該參加期末考試,但卻沒有出現在考場上,因為他突然對所有考試科目都失去了興趣。他深感苦惱,開始懷疑自己的能力和價值,並猜想自己可能沒有足夠的能力參加這場考試。
提起童年的記憶時,他口中不停地咒罵自己的父母,認為他們對孩子缺乏理解,從而阻礙了他的發展。每次他生氣的時候,還會想所有人都是沒用的,一點兒都不關心他。最後,他變得與世隔絕。
自負是驅使他一直找藉口避免參加考試的動力,在開始期末考試之前,他就變得多疑,毫無學習動力,認為自己絕對不是「那塊料」。其原因在於,如果他在考試之前就已經選擇了放棄,那麼他那所謂的自我價值就不會受到貶損。他一直都離不開這件「救生衣」!他終於覺得安全了,將一切失敗歸結為疾病和不幸,藉以安慰自己。
這種行為向我們表明了一種自負新形式,即個體不敢接受考驗,正是自負讓他們在能力考驗面前選擇繞道而行。他們擔心自己要是失敗了就可能失去目前的榮譽,因而不敢相信自己的能力。他們似乎已經掌握了解決所有事情的奧秘,那就是永遠都不要相信自己能夠做出正確的選擇。
實際上,從這位患者對自己的描述中,我們發現他正是屬於這種猶豫不決的人,每次需要做出決定的時候他就會開始變得遲疑,裝出弱小的樣子。如果我們觀察他的動作和行為方式的話就會發現,他想要停下來,再也不想前進了。
他是家裡五個孩子中最小的一個,也是唯一的男孩,而且他還是家裡唯一一個接受大學教育的人。他是家裡最有希望的孩子,被賦予了許多期望。他的父親從來都不會放棄任何一個可以刺激他產生遠大理想的機會,一遍又一遍地說他可以做很多偉大的事情。
一直以來,他的唯一目標就是要做第一名。但在即將考試之前,他的內心開始充滿了懷疑和焦慮,不確信自己是否真的可以符合他人的期待。這時,自負感驅使他選擇逃避考試。
這種現象向我們表明,雄心壯志掩蓋下的自負感一旦形成,個體的行為就已經固化,不可改變。自負感通常跟社會感相衝突,而且這種衝突不可避免。我們常常會看到一些自負的人從很小的時候就已經開始違背團隊精神,試著一意孤行。
他們自己幻想出空中樓閣,沿著虛構的路線尋找他們確信存在的城市。他們當然不會找到腦海中的所想!他們還責怪現實太殘酷了!這正是那些自私的人企圖依靠權力、詭計或背叛來算計同伴,從而達到自己目的的人的真實寫照。他們時刻準備著證明他人的錯誤和低劣,一旦比其他人更聰明或者過得更好,他們就會得意忘形。
但實際上,周圍的人並不會關注他們,只會反感他們所取得的成績。自負的人要麼被打敗,要麼勝利,但無論在哪種情況下,他們都堅信自己是正確並且高人一等的。
自負的人通過各種小把戲讓自己沉溺於妄想中。正如在以上討論的案例中發生的那樣,類似人群在閱讀那些充滿智慧的書或參與真正能夠測驗他們能力的考試時,就會被一些通過錯誤思考得來的自身評價所嚇倒。他們對形勢的估計過於嚴重,相信他們的所有生活樂趣和成功都危在旦夕。結果,他們把自己置身於一種沒有人能夠忍受的高強度壓力之下。
對這些人來說,每一次人際交往都具有重要意義,每一個動作和詞語都事關成敗。無休止的生活迫使那些滿懷自負、野心和錯誤想法的人不得不面對新的難題,剝奪了他們真正的快樂。他們認為,只有在過上舒適的生活後才能擁有快樂。
然而,在過上舒適的生活後他們又說,這些必需的生活條件並不重要,進而將自己一切通往幸福和快樂的道路都阻斷,同時也不能給他人帶來一絲的滿足或歡樂。他們最想做的事情就是終日幻想著自己比別人更優越,並可以控制他人。但事實上,他們並沒有通過實際行動來實現自己的夢想。
退一萬步來講,即便他們真的擁有了優越感,也會很容易地發現有不少人正在滿心愉悅地與自己競爭。這是不可避免的,因為沒有人能夠脅迫他人承認自己的優越感,個體對自己的評價是神秘而不確定的,在意識到這樣的一種生活態度後,我們可能很難再跟同伴建立任何交往,或取得任何其他實質上的成功。
這對誰都不利!自負的人一直都會暴露在各種攻擊和破壞中,他們可憐的義務就是不斷地向他人證明自己的聰明和優越!
如果我們根據一個人對他人的服務多寡來評判他的聲譽大小,那麼情況將會變得大為不同。所有的榮譽都來得如此自然,即使有人對某些榮譽提出質疑,這些質疑也是微不足道的。他可以安靜地保有自己的名聲,因為他並沒有將所有的賭注都放到自負上。
他跟自負的人的主要差別在於,前者擁有以自我為中心的態度,總是在找機會抬高自己的人格,只關心如何滿足他人的期待並獲得某種東西。如果將一名自負的人跟一名具有良好社會感的人放在一起進行比較我們就會發現,具有社會感的人總是在問:「我可以奉獻什麼?」你應該立即就會看到兩者之間性格和價值觀的巨大差異。
通過以上的討論我們得以證實,數千年前人們就早已熟知的《聖經》名言:「施比受有福。」它是數千年人性觀察的結晶。細細地品味它我們發現,它所要表達的意思是讓人們擁有一種付出的態度和感覺。那種給予、服務和幫助的態度給人們帶來了一定的滿足感和精神上的和諧,就像《聖經》里所講述的那樣,那個贈送黃金的人在上帝的幫助下最終還是重新得到了黃金。
此外,那些貪婪的人總是難以得到滿足的,他們一心想著自己還需要做些什麼或者擁有什麼才能獲得內心的愉悅。他們從來都不會考慮他人的需要,將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他們的心中沒有任何地方接納生活,跟生活達成和解。他們堅決要求別人服從自己自私的命令,要求自己的世界跟別人的不一樣,希望思考和感受方式也和他人不一樣,他們的不滿情緒和自負態度就像他們身上其他的性格特徵一樣都受到大家的批評。
從一些穿著醒目衣服、態度盛氣凌人或打扮得十分華麗的人身上,我們還可以發現自負的其他更為原始的表達形式。他們看起來就像是原始人為了表達某種自負和榮譽而將一根特別長的羽毛插在頭髮里一樣,不少人常常從華麗且時髦的穿著中獲得內心最大的滿足感。他們所穿戴的各式各樣的裝飾就像是他們用來滿足自負感的工具,有時候這種自負感表現為佩戴色情徽標或刺有文身。
從以上的種種案例來看,我們會覺得自負的人總是盡力爭取給別人留下某種印象,唯一的實現途徑就是做一些無恥的事情。無恥的行為確實可以在某些程度上滿足個人的自我膨脹感和優越感,有的人還通過強硬、粗暴、固執或孤立自我的方式來滿足個人的優越感。
事實上,這些人的內心可能充滿了愛意而非各種惡劣想法,他們外表上的粗魯都是裝出來的,我們似乎在某些人身上看到了他們對社會感的厭惡。具有這種類型自負感的人總是希望看到自己成功,他人失敗,他們覺得任何想讓他們變得更優秀的人都是在侮辱他。別人的用心良苦只會讓自負的人把態度變得更加強硬。
我們也曾經看到過,在一些案例中,父母靠近孩子,承認他們的不當行為曾經給孩子帶來了傷害;而在另外一些案例中,孩子實際上是通過表達疼痛來獲得優越感。
我們已經留意到,自負總愛帶上偽裝的面具。自負的人在支配他人之前必須首先接近他人,並慢慢地讓他人跟自己緊密相連。因此,我們不要被他們表面的和藹、友善或平易近人所欺騙,也不要受他們愚弄,以至于堅信他們絕不是那種為了維持自身優越感而征服他人的好戰挑釁者。
他們第一步就是讓對手相信他們是友善的,利用哄騙的方式營造一種安全氛圍,他們這時表現出的友好很容易就讓我們輕信這些挑釁者的內心充滿了社會感。在第二步中,他們揭開了面紗,事實證明我們是錯誤的,這些人總會讓我們覺得失望。
有的人可能會說,這些人具有兩面性。但事實上他們只有一面,我們只是在最後才意識到,他們和藹的外表都是假裝的。
自負的人接近他人的方式有時看起來甚至像是在進行一種運動——釣魚式交友。他們可能會釋放出非常強烈的奉獻的信號,這些人將人性說得極為好聽,似乎也在通過他們的行動關心同伴。但他們通常是炫耀式地做這些事情,以至於任何掌握了一點兒關於人性的知識的人都不得不提高警惕。
一位義大利犯罪心理學家曾經說過:「當一個人似乎完美無缺時,我們就應當提防他那誇張的博愛和人道精神。」對於這句話,我們當然應當慎重使用,但可以確定的一點是,這絕對不是一種錯誤的觀點。
一般情況下,我們都能夠輕易地識別出這種類型的人。對任何人而言,溜須拍馬都不是一件令人高興的事情,它很快就會讓我們感到渾身不舒服,並提高警惕。我們需要提醒那些野心勃勃的人,千萬別採用這種方式,你們最好能夠選擇其他途徑和更順利的技巧。
在本小節即將結尾時,我們一起看看最後一個案例,它將教導我們如何鑑別此前討論的各種觀點,同時讓我們看到自負如何在新的狀況下起到重要作用。本案例跟少年犯罪有關,主人公是一個姐姐和一個弟弟。
弟弟年紀較小,被大家認為毫無才華,而姐姐則被大家看作擁有超常能力。弟弟從小就被迫承認,姐姐總是可以輕而易舉地克服所有的困難,而他只適合做一些無關要緊的事情。這時,人們只看到姐姐的優點,而認為弟弟先天不足——實際上並不存在。
弟弟帶著沉重的心理負擔,到了上學的年紀,他的性格中帶有悲觀的傾向,極力掩蓋自己能力的不足。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希望逐漸擺脫幼稚小孩的形象,變得跟成人一樣。從十四歲開始,他經常跟成人混在一起,內心深深的自卑感總是刺痛著他,迫使他思考如何才能更好地變成「完整的」成人。
在迷茫中,他出入妓院,花光了所有的錢。但是希望變為成人的這種想法讓他不想向父母要錢。他開始從父親那裡偷錢。他並不覺得這是偷竊,而是覺得自己理所應當。這種情況持續了很久,直至有一天他在學校遇到了一些挫折——這些挫折很明顯地說明了他的能力低下,所以他從來都不會向別人提起。
於是,他陷入了深深的自責之中,良心受到極大的震撼。這嚴重影響了他的學業,但卻讓他覺得心裡有所慰藉,因為他即使考試不及格也有理由說是因為那段時間自己感到深深的自責,而任何一個處於自責狀態下的人都不可能通過考試。
一種強烈的力量在無形中分散了他的學習注意力,迫使他思考其他事情,一整天他都是這種狀態。每天晚上臨睡前,他都會暗示自己已經非常努力地學習了,但實際上他基本沒學習。第二天的狀態對他的這種情況繼續影響。
他總是起得很早。結果卻一整天都在打瞌睡,總是覺得疲憊不堪,難以集中注意力學習,當然也就沒有人期望他跟姐姐競爭了!從客觀上看,不是他缺少才能,而是他那致命的自責和良知上的覺醒讓他不得安寧。最終,他將自己完全防備起來,好像沒有任何事情可以對他造成傷害。
他的失敗是情有可原的,沒有人可以說是因為他沒有能力。如果他成功了,這就說明他可以獨自做一件事情,其他人先前的看法都是錯的。
我們可以確信,他們所採取的這些手段的根基是他們的自負感。在這個案例中,我們看到一個人為了避免讓別人發現自己所謂的(實際並不存在的)無能而做一些冒險的事情,或犯下一些無關緊要的小錯。野心和自負引起這樣一些後果——讓某些人在生活中耍盡花招。這些人破壞了生活的所有真誠、愉悅、歡樂和幸福。但只要深入觀察我們就能發現,其實這些人的做法都是荒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