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戰爭

2024-10-11 12:43:06 作者: 唐島漁夫

  實際上,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之所以打得如火如荼,還有個十分重要的原因。

  18世紀初,歐洲諸強對於海外殖民地的爭鬥,已經趨近白熱化。

  

  殖民地帶來的巨大利益,幾乎所有歐洲列強都看到了,這塊蛋糕誰要錯過了誰就是孫子。那麼即便如此,自大航海時代開啟以來,能夠從中分一杯羹的,也不過就是葡萄牙、西班牙、荷蘭、英國。不是因為大家都心存善念,而是有的沒有強大的造船業,有的沒有一支強大的海軍,有的則是始終沒有騰出手來。

  法國就屬於後者。

  實際上,法國人早年也曾經積極參與海外新航路的開闢,甚至是殖民地的建立。只不過早期的法國圈定的目標是今天的巴西,後來在16世紀中葉,被葡萄牙人趕走過一次。而到了17世紀初,又再次被西班牙治下的葡萄牙擊敗。

  從南美灰溜溜走開的法國人並沒有死心,轉而開始在北美尋求突破。

  公元1605年,法國人開始在今天加拿大的新斯科舍(2)進行殖民拓展。再之後,法國人又建立了魁北克城(Quebec City),於是慢慢發展,逐漸形成了新法蘭西(New France)。但是說穿了,法國人拓展的地區大體上都在今天的加拿大,無論氣候,水土、溫度條件,都遠遠不如英國人的殖民地更加優越。因此到了後來,法國人沿著聖勞倫斯河(Saint Lawrence River)與密西西比河(Mississippi River)南下,逐漸將新法蘭西的地盤延伸到了墨西哥灣。並且將英國人的殖民地阻隔並限制在了今天美國東海岸的一個狹長地帶。

  除了美洲,還有非洲和亞洲。

  公元1624年,法國人在非洲塞內加爾(Senegal),設立了在非洲的第一個貿易站。又過了幾十年,公元1664年,法國人在巴黎成立了法屬東印度公司(French East India Company),像荷蘭與英國一樣,專門用來拓展亞洲貿易與殖民活動。

  然而,在海外殖民拓展上,法國卻一直被英國壓著一頭。

  法國的宗教比較保守,天主教為先導導致了法屬殖民地在活力上、包容性上都無法與英屬殖民地相比,尤其在北美;此外就是,法國人的殖民地拓展,早期還是以商貿與轉運為主,而沒有形成英國人那種從一開始就本著定居移民的標準殖民模式。也就是說,紮根殖民這一點上講,法國人並沒有英國人堅決,也沒有英國人的那股子狠勁兒。就法國人來講,他們更加熱衷於爭霸歐洲大陸,而英國人在歐洲大陸上沒有領土,並沒有太多顧慮,因此反而把精力全部集中在了海外殖民上。

  英法殖民地的矛盾,早在大同盟戰爭期間就開始了。

  大同盟戰爭期間,本土的英法開戰,同時期的北美殖民地英法戰爭也開打了。事實上這在後來也成了一種慣例,歐洲本土開打,殖民地肯定也隨之動武。也就是說,殖民鼎盛時期的歐戰,並非單純的歐戰,而是很容易發展成為世界大戰。大同盟戰爭時期的這場北美英法殖民地戰爭,在威廉三世即位英國國王之後發生,因此被稱為「威廉王戰爭」(King William's War),當然我們也可以稱之為第一次英法殖民戰爭。

  從第一次英法殖民戰爭開始,類似的英法殖民戰爭,在北美總共爆發了先後六次。其中在第六次,兩家徹底分出了勝負。

  這第六次英法殖民地之戰,在歐洲本土被稱為「七年戰爭」(Seven Years' War)。

  七年戰爭的陣容十分強大,我們也可以結合第一次歐戰——義大利戰爭,第二次歐戰——三十年戰爭,將七年戰爭稱之為「第三次歐戰」。

  實際上,早在七年戰爭開打之前,歐洲就已經不消停了。原因依然是因為王位繼承權的問題,依然是發生在哈布斯堡家族的絕嗣問題。

  公元1740年,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查理六世(Charles VI)駕崩,他將自己的王位傳給了自己的大女兒瑪麗婭·特蕾莎(Maria Theresa)。可是,王位雖然可以傳,但是根據當時的繼承法,這事卻遭到了很多德意志諸侯的抵制。

  於是,歐陸紛爭再起。

  出於自己的利益考量,歐洲列強紛紛選邊站。新生的普魯士、法國、西班牙等國家堅決反對女王臨朝,而作為相反一方,奧地利、英國、俄羅斯等國則堅決擁護女王的合理合情合法統治。

  這次戰爭的規模雖然不大,期間只有兩次大的會戰,而且赤膊上陣的也只是以普魯士奧地利為主,而且爭奪的焦點也只是集中在了波希米亞旁邊的西里西亞工業區。但在此期間,各路歐洲列強已經很明顯地開始出現「結黨」的傾向,針鋒相對的兩個陣營——英法、普奧都是捉對廝殺,而隔岸觀火的西班牙與俄羅斯,則是儘可能地參與其中,並從中漁利。

  這場戰爭從1740年打到了1748年,戰後也沒有形成真正的體系。奧地利丟掉了西里西亞,但女王瑪麗婭·特蕾莎成功捍衛了哈布斯堡家族的王位與帝位。此後,這位女王將權力交給了自己的兒子約瑟夫二世(Joseph II),成功為哈布斯堡王朝續命,只是此後的哈布斯堡王朝改了個名字,變成了女王和自己丈夫家的合稱——哈布斯堡-洛林王朝(House of Habsburg-Lorraine)。列強之間,只是實現了暫時的妥協,為接下來七年戰爭做足了鋪墊。

  僅僅是八年之後,公元1756年。

  奧地利王位繼承戰更像是七年戰爭的預演,符合各自戰略利益的利益當事方,互相之間重新進行了同盟組合。原來捉對廝殺的情況不改,但調整了夥伴組成——英奧,法普,變成了英普,法奧。當時歐洲人把這件事情稱之為「夥伴交換」(switched partners)。這種在外交領域同盟關係發生劇烈變化的結盟現象,被稱之為「1756外交革命」(Diplomatic Revolution of 1756)。實際上,這是一種典型的歐洲大國平衡術,也就是在一定時間和一定戰略空間之下,列強各自選邊站,保持所有的大國之間不會產生一家獨大的情況,並且在此基礎上力爭用聯盟的力量牟取最大利益。

  毫無疑問,1756外交革命,甚至於影響到了後來的一戰、二戰。

  當時的情況是,海外殖民地的爭奪已經達到急赤白臉、兵戎相見的程度,尤其是英法之間。對比之前的戰爭,好歹還要師出有名,找個藉口,比如宗教、繼承權等等。英法之間在北美殖民地的熱對抗,完全是為了爭霸的需要。

  所以,以後的歐洲列強爭霸,也就徹底進入了要錢不要臉面的階段。

  英法既然已經公開翻臉,雙方各自的小夥伴也就只能是對號入座扮演自己的角色。法國身後肯定有西班牙,因為兩家都是波旁王朝;而法國和奧地利是一家,普魯士也就主動選擇了英國;俄羅斯不願意看到奧地利和普魯士中的任何一家變強,也就階段性地選擇合作對象。

  兩個聯盟互相不忿,真正形成了全歐大混戰。

  捉對廝殺的戰況十分清晰,最終法國輸給了英國,奧地利輸給了普魯士,西班牙被進一步削弱,俄羅斯在東歐的存在更加堅挺。

  戰後,英法締結了《巴黎和約》(Treaty of Paris),奧地利、普魯士、薩克森,三個同出一脈的神羅國家簽署了《胡貝爾圖斯堡和約》(Treaty of Hubertusburg)。

  經過這一戰下來,法國人丟掉了北美和印度幾乎所有的殖民地,法國的小弟西班牙也從北美退出。法國人把北美新大陸以及東方最肥的一塊肉,拱手讓給了英國人。不僅如此,英法大戰結束後不久,英國航海家庫克船長(Captain James Cook)就緊隨著荷蘭人的腳步來到了南半球,於1769年和1770年分別發現了紐西蘭與澳大利亞,並且宣布這兩個地區被納入為英國的殖民地。

  英法海上爭霸,在公元18世紀下半葉,英國對法國形成了碾壓之勢。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