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興起

2024-10-11 12:34:28 作者: 唐島漁夫

  尼祿被稱為暴君,被後世人頗多詬病,尤其對於基督徒來講。

  在尼祿的時代,基督教以驚人的速度在帝國範圍內傳播。

  基督教脫胎於猶太教,講基督教之前,必然要先講一講猶太教和猶太人。

  按照猶太人自己的記載,猶太人的祖先叫作亞伯拉罕(Abrahm),亞伯拉罕出生在兩河流域,後來受上帝的指引,一路來到了今天的以色列這個地方。

  亞伯拉罕有個媳婦,叫作撒拉(Sarah),這個撒拉同時也是亞伯拉罕同父異母的妹妹。兩個人結婚多年一直沒有生育,一直到亞伯拉罕八十五歲這一年,撒拉七十五歲了。實在沒辦法的情況下,撒拉為亞伯拉罕支著,讓他納了撒拉自己的埃及使女夏甲(Hagar)做妾。夏甲很快生了一個兒子,這個兒子被起名叫作以實瑪利(Ishmael)。不過,亞伯拉罕一直堅持到了一百歲。一百歲的亞伯拉罕老當益壯,又和撒拉生下了屬於他們的嫡子——以撒(Isaac)。

  這個庶長子以實瑪利,後來就成了阿拉伯人的祖先。而這個嫡次子以撒,就是猶太人的祖先。

  以撒後來又有了一個兒子,名叫雅各(Jacob),雅各一口氣生了十二個兒子。以這十二個兒子為基礎,後來就發展出了猶太人的十二部落(Twelve Tribes)。如果站在宗教的角度上講,十二部落也被稱為十二支派。雅各曾經號稱自己是「與神角力者」(struggle with God),不僅與神角力,而且還打贏了。而「與神角力者」這個詞在希伯來語中就是「以色列」(Israel),於是雅各後來被上帝賜名——以色列。

  在古代,以色列也經常作為猶太民族的自稱之一長期存在。時至今日,為防混淆,猶太民族將幾個單詞進行了一下區分,「猶太」(Jews)一般指猶太民族,以色列一般指政權,而希伯來(Hebrew)則一般對應語言。

  話說雅各的十二個兒子中間,第十一個兒子叫作約瑟(Joseph),老來得子的雅各十分溺愛這個孩子。老爺子偏心,眾兄弟當然感到非常不爽,於是眾兄弟商量了一下,就想了個辦法,把約瑟賣掉了。不承想多年以後,人家這個被賣掉的約瑟在埃及發達了,成了埃及法老身邊的紅人。而這個時候,十二部落的故鄉則發生了大饑荒。於是這十一個兄弟就厚著臉皮來投奔約瑟。

  帶著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猶太人在埃及,一住就是幾百年。

  

  這幾百年中,沒想到猶太人時運不濟,最後成了古埃及奴隸。

  沒辦法,只能想辦法離開埃及。這時候,在上帝的指引下,一個叫作摩西(Moses)的猶太人站了出來,帶領猶太各部落來到了今天的西奈半島(Sinai Peninsula)這塊地方。在這裡,猶太奴隸們生活了四十年,逐漸融合成了一個完整的民族,並且在嚴苛的自然條件中,所有人都接受了「摩西十誡」(the Ten Commandments)。以這個摩西十誡為藍本,就有了今天猶太教(Judaism)教義的雛形。

  要說這個摩西十誡本是個好東西,內容多是勸人向善的。從表面上看起來,絕對是三觀正確的。然而,這個帶著明顯的一神教特徵的、有著嚴格教義規範的、以血緣繼承為傳播方式的宗教雛形,從一開始就讓信奉這個教旨的人有一點點悲情色彩。

  以這個摩西十誡為信條,猶太人忍飢挨餓,戰天鬥地,熬過了西奈半島那段最艱苦的歲月。摩西死後,在上帝指引下,新的民族領袖約書亞(Joshua)帶領猶太人重新回到了以色列這塊土地。

  在當時,這塊土地被猶太人叫作「應許之地」(Promised Land)。所謂應許之地,意思是猶太人的先祖亞伯拉罕因為對上帝虔誠,所以精誠所至,感天動地,上帝就答應多年以後讓亞伯拉罕的後代們占領一塊「流著牛奶與蜂蜜的地方」(The Land of Milk and Honey)。而這塊土地,實際上就是我們前文所說的,新月沃地西邊靠近約旦河的這一塊,廣義來講也就是南部黎凡特地區;狹義來講是指西抵地中海,東至約旦河,北起加利利海(Sea of Galilee),南到死海(The Dead Sea)這塊狹長地區。

  按照我們今天的觀點,這塊土地應該被叫作「迦南之地」(Canaan),因為即便是猶太人自己的《舊約》(15)中,也是這樣稱呼的。

  然而事實上,這塊地方的地名,自古以來就是一筆糊塗帳。

  首先「迦南」這個說法,來自古代閃米特語(Semitic),是上古時期當地人的自稱。這個「迦南」到了古希臘人的口中,就成了腓尼基(Phoenicia),也就是說腓尼基和迦南是一個意思。

  腓尼基在我們前文中曾經出現過,「歐羅巴」這個名字的起源,就跟腓尼基公主與天王宙斯的那點事有關係。而且腓尼基這個概念,很大程度上是指代一個民族,而不是地名的概念。對當時腓尼基人的活動範圍而言,在黎凡特稍微靠北的地方,大概在今天的黎巴嫩這塊區域,而不是我們在狹義上所定義的「迦南之地」。所以迦南和腓尼基兩個詞雖然同源,但如果把迦南之地和腓尼基相對應,就難免又張冠李戴了。

  況且,腓尼基人雖然沒有形成過自己的國家,但這個民族擅長經商,擅長海戰,擅長搞殖民地,他們的活動範圍遍及整個地中海。關於腓尼基人的那些事,我們後文還會詳細講。

  實際上,按照猶太人自己以及古希臘人的記錄,迦南之地也並非「迦南人」(腓尼基人)說了算,而是另有其人。大概在公元前13世紀的時候,一群被古希臘人稱作「腓力斯丁人」(Philistine)的非閃米特語系的民族占領了迦南之地,這塊地方也就被稱為是「Philistia」,意思是腓力斯丁人的土地。按照猶太人自己的說法,到了公元前10世紀左右的時候,這幫腓力斯丁人被以色列人徹底打敗了。後來「Philistia」這個詞在流傳過程中被逐漸淘汰,取而代之的是一個新詞——「巴勒斯坦」(Palestine)。

  到公元前1000年左右的時候,猶太人的民族英雄所羅門(Solomon),橫掃各部落,一統以色列,並定都耶路撒冷(Jerusalem)。當然,不能免俗的是,所羅門又是遵照上帝的旨意進行統一,所以所羅門就是「天選之王」(God promises Solomon Wisdom)。因此,所羅門以及他的後世子孫就在耶路撒冷修建聖殿以告慰上帝,這個聖殿也被稱為「第一聖殿」(First Temple)或者「所羅門聖殿」(Solomon's Temple)。

  所羅門去世之後,他治下的王國被一分為二,變成了猶太人的南北朝。南朝是猶太王國(Kingdom of Judah,也可以翻譯為猶大王國),包括了猶太人的十個支派,首都設在耶路撒冷;北朝是以色列王國(Kingdom of Israel),包括了猶太人的其他兩個支派,首都設在撒馬利亞(Samaria)。

  事實上,自猶太人形成了南北朝分治的局面之後,猶太人的信仰以及猶太人所占地盤的重要性,都已經讓猶太人有了一定風險。然而堪稱奇蹟的一點是,這兩個南北對峙的小朝廷,居然堅挺了二百年之久。

  其實並沒有奇蹟,之所以沒被揍,是因為別人沒騰出手來。

  公元前10世紀到公元前8世紀末這段時間,恰好是列強爭霸的空窗期。曾經叱吒風雲的古埃及已經到了王朝末世,自己內亂尚且不能有效解決,根本無暇東顧;而曾經不可一世的西臺帝國(Hittie Empire),當年就被鼎盛時期的腓力斯丁人打得毫無還手之力;往前看,即將稱霸新月沃地的亞述帝國(Assyria Empire),還處於大爆發的前夜,當猶太人在迦南地區玩得風生水起的當口,亞述人還默默地躲在美索不達米亞平原上打怪升級呢。

  所以,從地緣角度來講,以色列和猶太這兩個小王國,不會撐太久。

  這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

  公元前722年,崛起中的亞述帝國攻陷了撒馬利亞,以色列被滅國。至此,以色列王國的十個猶太支派開始了流亡生涯,被稱為「失掉的十個部落」(Ten Lost Tribes)

  以色列被滅國之後,猶太王國依靠耶路撒冷城牆的堅固,又存在了一百多年,這期間一直是亞述人的僕從國。

  公元前586年,新巴比倫(Neo-Babylonian Empire)國王尼布甲尼撒二世(Nebuchadnezzar II)征服耶路撒冷,猶太王國滅國。巴比倫人搗毀了猶太人宣揚一神教的第一聖殿,並且把絕大多數猶太居民擄掠到巴比倫做奴隸,史稱「巴比倫之囚」(Babylonian Captivity)。

  諷刺的是,「巴比倫之囚」們,最後還是占了異教徒的便宜。

  公元前539年,新巴比倫王國被波斯帝國(Persian Empire)所滅,波斯之王居魯士二世(Cyrus II)出於政治考量,釋放了巴比倫之囚,並允許猶太人重新回到迦南,重建家園並重修聖殿。

  這樣,經過了六十年的囚徒生涯,猶太人居然「復國」成功。猶太人最終在耶路撒冷重修聖殿,並命名為「第二聖殿」(Second Temple)。

  實際上,在波斯人統治的那段日子裡,猶太人以耶路撒冷為中心,宣誓做了波斯帝國的屬國。國防的事不用猶太人操心,因為波斯軍隊已經全權接管。信仰的事,波斯人也沒有橫加干涉。要說這小日子,也算過得有聲有色。

  不過很快,猶太人又進入了一個新的輪迴中。

  亞歷山大帝國興起,猶太成了古希臘人的殖民地。緊接著亞歷山大離世,皇帝駕下的三位軍閥將帝國一分為三。猶太人的應許之地成了夾心餅乾,嵌在托勒密王朝和塞琉古王朝的夾縫中,被爭來搶去,先歸托勒密,又歸了塞琉古。

  此後就是我們前文所講的,龐培打垮了塞琉古王朝,威震地中海,同時一舉占領了地中海東岸的黎凡特地區。黎凡特北部,羅馬人設置了敘利亞行省。而在南部,龐培攻陷耶路撒冷,不過仍然保留了猶太王國,條件是猶太王必須以地方自治領導人的身份,宣誓效忠羅馬共和國。

  到了屋大維時代,奧古斯都已經厭倦了東方戰事。在和帕提亞帝國講和的基礎上,順便把猶太這個附屬國改造成了猶太行省(Province of Judea,或稱朱迪亞行省)。與此同時,把猶太王室的大量金銀財寶充公,上繳國庫。

  猶太變行省這件事情,對猶太人的民族自尊心傷害極大。

  政治上,猶太人的應許之地,徹底成了羅馬派遣的總督直轄區域。猶太人的希律王(Herod Antipas),僅僅在加利利海西岸保留了一塊自留地,成了一個名副其實的傀儡,即便如此,公元39年的時候,這位傀儡王還是被羅馬政府徹底流放了。宗教上,猶太人的第二聖殿在自己看來無比神聖,但這種明顯帶著一神教排他性質的信仰,在羅馬軍人看來幾乎不值一提。早在龐培時期,就曾經對聖殿進行搗毀和劫掠。而到了行省時期,猶太人的信仰更是受到了沉重的打擊。經濟上,猶太人自古擅長經商,所以這事也就被羅馬人惦記上了。除了明搶之外,羅馬人隔三岔五過來薅羊毛。當年克拉蘇東征帕提亞,猶太人負責掏錢勞軍。外戰掏錢,內戰也掏,共和派的卡西烏斯衝著猶太人大嘴一張,黃金萬兩。羊毛隨機薅也就算了,到了帝國時期,羅馬人索性把薅羊毛進行了制度化,設置了專門針對猶太人的猶太稅(fiscus Judaicus)。

  猶太人的心在滴血。

  然而,除了羅馬人自身的問題之外,猶太人同樣需要反思。

  對於當時的羅馬帝國而言,多神崇拜才是帝國能夠長治久安的基本國策。

  我們前面曾經講過,羅馬帝國從共和國一直上溯到王政羅馬時期,宗教層面上一直以「朱庇特信仰」為基礎。朱庇特信仰的一個重要特徵就是多神崇拜,光最有名的就有朱庇特、瑪爾斯、奎里努斯三大神祇,在民間,愛神維納斯就好像是中國佛教中的觀音菩薩,這種比較有親和力的神更是為人民群眾所喜聞樂見。況且,像愷撒、屋大維等偉大的帝王死後,成神的可能性也很大。如此一來,朱庇特信仰中的神越來越多,羅馬人乾脆就建起了「萬神殿」(Pantheon)。

  隨著羅馬人的仗越打越大,設置的行省也越來越多,被占領區的老百姓民族成分極其複雜,宗教信仰更是不一而足。戰爭初期,是國家層面上的搶錢搶糧搶奴隸。但戰爭不是生活的常態,前期殺人占地,後期就要坐地收稅,光靠總督和羅馬軍團不行,還要充分運用宗教的力量,讓被占領區的老百姓能夠心甘情願地刀槍入庫,修身養性做順民。於是羅馬人順應歷史潮流,把被占領區的大量異族神祇,也請進了萬神殿。對於被占領區而言,在大多數情況下,只要你的宗教性質不是反羅馬反拉丁化的,那羅馬人不會幹涉你的宗教信仰自由,而只是把注意力放在被占領區的軍事和稅收上。比如埃及人的傳統信仰,就得以非常完美地保留。反過來講,如果的你的宗教信仰足夠優秀,甚至可以反哺義大利本土。比如起源於亞洲的密特拉教(Mithras)。

  羅馬帝國的地盤太大,民族太多,社會對立也越來越深刻。當時的上等人,金字塔最頂尖的那部分人,無非就是羅馬城中的皇帝和元老院貴族那一小撮人。而羅馬地方上,分為皇帝行省和元老院行省,皇帝行省的總督提名和任免,都是皇帝本人說了算;而同樣的道理,元老院行省就是由元老院推選和委派總督了。所以,在這個基礎上,金字塔第二層的當然就是狂撈油水的各行省總督。中央和地方的利益關聯方,只要互相確認一下眼神,雙方也就睜一眼閉一眼地甩開膀子往自家小金庫里摟錢了。

  金字塔再往下,是羅馬貴族和騎士階層,以及各行省的貴族們,活得也還比較滋潤。羅馬城中的貴族不須多說,而各個行省的貴族,那是羅馬人以夷制夷戰略設想的最佳踐行者。比如猶太行省的猶太貴族們,其實這幫人過得並不差。

  金字塔繼續往下,是普通公民、普通自由民,還有那些毫無尊嚴以及人權的奴隸們,這個數量非常龐大,而且對羅馬帝國朱庇特信仰的態度也非常值得玩味。因為很簡單,羅馬的神是貴族神,看起來高大威猛,搖曳多姿。但神身邊的祭司們,永遠都是貴族騎士們輪流做,小貴族做祭司,大貴族就做大祭司。普通老百姓可以感受到羅馬眾神的威嚴與霸氣,但當戰爭和飢餓來臨的時候,羅馬眾神的王霸之氣,解決不了實際問題。這個時候的老百姓,需要的是現世回報,心靈慰藉,甚至是寄託來世。於是老百姓跟朱庇特之間,就有了巨大的心理隔閡,況且各地老百姓可能還信仰各地特色的各路神仙。

  如果猶太教能夠把這些下層平民甚至於廣大的奴隸們發動起來,這個能量是巨大的。

  於是在猶太教的基礎上,拋棄民族壁壘的各路猶太教的支派出現了。其中有一個教派,影響比較大,這個教派叫作「拿撒勒派」(Nazarenes)。這個派別的創始人叫作耶穌·基督(Jesus Christ),因為耶穌出生的地方叫作拿撒勒,所以這個派別就自稱為「拿撒勒派」。這個派別跟猶太教有點不一樣,它以猶太教教義為基礎,在不違背《聖經—舊約》基本邏輯的基礎上,發展出了一些新的理論。尤其是基督教創造性地擴展了猶太教中狹義的末世論、天國論、救世主下凡論等理論,轉而擴展到了更多猶太人之外的普通勞動人民。

  耶穌創立拿撒勒派的原始動機,跟其他猶太人沒有什麼不一樣,無非就是為多災多難的猶太民族找一條活路出來。往小了說,算是以猶太教為母公司進行一場轟轟烈烈的創業;往大了說,說不定就能振興整個猶太民族。所以,對於當時的猶太教徒來講,對耶穌的活動樂觀其成。

  誰都沒有想到的是,耶穌的這一次小嘗試,居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話說羅馬帝國早期,具體也不知道在哪一年,猶太行省的羅馬總督本丟彼拉多(Pontius Pilate)抓住了拿撒勒派的耶穌。彼拉多受羅馬人民教育多年,擁有極高的政治覺悟,他覺得對於耶穌,殺一儆百的示範效應,是同樣殺其他普通猶太人所完全不能比擬的。於是,思索再三,彼拉多考慮到耶穌在當時已經不是一般布衣百姓了,就給他判了一個比較符合耶穌身份的死刑——十字架刑。

  十字架刑起源於腓尼基人,後來又在羅馬人的手中「發揚光大」。十字架刑有其他的變種,比如「T字架刑」「X字架刑」等,反正不管是什麼架,大概的行刑過程差不多。犯人一般先被毒打一頓,然後再綁在十字架上,讓犯人自己背著十字架到法場上。行刑的時候,犯人的衣服要被剝光,只留下一個小紗布遮住重要部位。為了防止滑落,犯人的手上腳上要砸入釘子,有時候遇到力氣大的犯人,為防掙脫,雙腳上還要墜上石頭之類的重物。犯人被這樣立在法場上,會慢慢地痛苦地死去。十字架刑,既起到了處死犯人的功效,又能極大地震懾眾人,堪稱當時最有技術含量的刑罰之一。

  彼拉多同志懷著對羅馬革命事業的無限忠誠,讓耶穌上了十字架。卻不曾想他這一次的舉動,徹底地改變了十字架的命運,也改變了世界歷史的走向。

  耶穌死的這天,是星期五。

  耶穌死了,他的門徒還在。耶穌生前,曾經模仿猶太教的十二支派,為自己收了十二個門徒。讓我們記住這十二個門徒的名字,如今西方世界很多人的名字,都源自這十二個人。他們是西門彼得(Simon Peter)、安得烈(Andrew)、雅各布(Jacob或James)、約翰(John)、腓力(Philip)、巴多羅買(Bartholomew)、多馬(Thomas)、西門(Simon)、小雅各布(Jacob或James)、馬太(Matthew)、馬提亞(Matthias)、猶大(Judas)。

  門徒向羅馬當政者哀求,希望能夠帶走耶穌的屍體入土為安,彼拉多動了惻隱之心,把屍體交給了門徒。於是,耶穌的屍體被包好,送到了門徒約翰的家中。

  奇蹟發生了。

  星期天的時候,耶穌墓中空無一人——耶穌復活了。

  復活之後,耶穌向他的門徒證明他還活著,一遍又一遍地要求門徒驗證他身體各個部位的健康程度。

  四十天之後,耶穌升天了。

  耶穌死而復生的故事,經過門徒的傳播,很快引起了整個猶太世界的注意,即便在非猶太世界,也掀起了非常大的波瀾。應該來講,在兩千年前那樣的通信技術條件下,沒有微信微博自媒體,這樣的新聞能夠以口口相傳的方式傳播並引起巨大轟動,確實是羅馬帝國媒體界的一次奇蹟了。

  看上去,最大的受益者就是耶穌身後的那個拿撒勒派,還有耶穌的門徒。此外,對於一直樂觀其成的猶太教徒來說,這並不是壞事。雖然從內心深處來講,耶穌就是救世主這件事情,並不能讓所有的猶太人相信。

  自此,耶穌門徒,在帝國範圍內開始傳播他們的理論,並且有了耶穌復活事件作為佐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相信末世論、天國論。這些新發展的信徒中間,有猶太人,也有非猶太人,有窮人,也有富人。

  一句話,四海之內皆兄弟。

  事情發展到了這個地步,拿撒勒派這個充滿著濃郁迦南鄉土氣息的名字,也就顯得擺不上檯面了。

  大概在公元52年的時候,拿撒勒派正式以耶穌的名字重新命名,最終定名為——基督教。

  當然,基督教在最初的一段時期內,也像金庸武俠小說中的丐幫一樣,分出了「污衣派」和「淨衣派」。希望能夠最大可能地代表勞動人民的「污衣派」,對基督教的解讀相對激進,代表人物是耶穌的大弟子彼得;同「污衣派」相反,「淨衣派」則更加傾向於包容與和解,「淨衣派」的代表人物是保羅。而且保羅不僅擅長政治鬥爭,也擅長理論升華。以保羅為代表的基督教筆桿子,創造性地重新解讀了《聖經—舊約》,並把這些理論製作成了一本合集——《新約》(New Testament)。《新約》一共有二十七卷,據說其中的十四卷出自保羅之手。

  多年以後,彼得被基督徒尊為「聖彼得」,而保羅也成了「聖保羅」。

  有了彼得這樣的實幹派深入敵後和保羅這樣的學院派高屋建瓴,基督教的傳播漸漸成了一種歷史進程。就整個地中海世界而言,這套理論不僅新穎,且符合了當時老百姓,尤其是下層老百姓的心理需求。

  基督教的發展,到了羅馬皇帝尼祿這個年代的時候,漸成燎原之勢。甚至已經反攻進入了羅馬城,猶太人正在以另外一種方式,侵襲羅馬人的帝國基業。

  話題重新回到我們這一節的開始部分。

  公元64年的7月18日,羅馬城發生了一場詭異的大火,熊熊烈火摧毀了羅馬城。當時羅馬一共有十四個城區,其中的三個完全化為灰燼,另有七個也受到了嚴重損毀。

  這場大火,事後眾說紛紜。有人說是尼祿自己放的火,目的是為了新建金宮(Domus Aurea),而且就在大火之後不久,尼祿確實也建了這麼一座宮殿。還有一種說法,就是基督徒為了製造混亂而縱火。當時的皇帝尼祿,就採信了這樣一種說法。

  於是,一場針對基督徒的劫難開始了。

  大批基督徒被逮捕,有的被點了天燈,有的被釘上了十字架,還有一些被放進了鬥獸場,任憑野獸撕咬。事件發生及此後的一段時間內,無論污衣派的彼得,還是淨衣派的保羅,都先後被尼祿當局處死。

  羅馬帝國和基督教的較量,就以這樣一種方式,結束了第一局。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