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節 九品中正制

2024-10-11 12:21:55 作者: 舊時艷陽

  這節講一下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選官制度。

  政治路線確定以後能否貫徹實施下去,官員是決定因素。官員負責社會日常管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一個什麼樣的選官制度,就能選拔出什麼樣的官員,所以各個朝代都非常重視官員的選拔工作。

  夏商周的時候,主要實行的是世襲制。秦朝主要按軍功授爵位,且它存在的時間短,沒有來得及探索別的選官制度。兩漢的時候,出現了察舉制和徵辟制。所謂察舉制,就是自下而上的推薦,鄉舉里選注重的是鄉里對某人的評價,我們稱這種評論為鄉里清議;所謂徵辟制,是皇帝、各級官府對品學兼優的人士直接選拔任用,是由上而下的選官制度。兩漢的察舉制和徵辟制,對候選人員的德行要求比較高,這兩種制度在最初確實給國家帶來了一批人才,但隨著時間推移,鄉里清議逐漸被世家大族操控,成為他們壟斷地方人才選舉的工具。

  東漢末年,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控制了朝廷。曹操認為以往的選官方式只能選拔出四平八穩的常才,但難以選拔出適應當前時局的英才來,所以他發出了「求才三令」,不再片面關注道德水平,而是注重「唯才是舉」,即使這個人「盜嫂受金」「不仁不孝」,只要是「高才異質」,只要「有治國用兵之術」,便起用他,讓他去治理國家、帶兵打仗,同時還明確宣布要「舉無遺才」。這種措施對操縱清議的地方大族造成了沉重打擊。

  東漢延康元年(220)春季(1),魏國(2)丞相陳群(?—237)為了克服兩漢時人才選拔的弊端,創立了「九品中正制」。其實關於這種選官制度究竟該被稱為「九品中正制」還是「九品官人法」,學術界還存在爭議,我暫且採用被廣泛認同的稱呼——「九品中正制」。這種選官制度自創立之日起,貫穿了整個魏晉南北朝時期,直到隋唐時才被另外一種選官制度——科舉制所取代,所以很值得我們深入了解一下。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社會動盪,百姓攜家帶口躲避戰禍,人口遷徙流動比較普遍,這使得傳統的鄉舉里選難以進行。為了更方便地考察人才,也為了加強朝廷對人才選拔的控制權,需要一種新的選官制度來彌補這種缺憾。陳群適時提出了九品中正制,把人才按家世(即家庭出身和背景)、行狀(即個人品行的現實表現)分出一到九級,然後按品級高低授予這個人相應的官職。需要說明的是,這裡的品級不是一個人的官級。

  司徒是全國人才品評的總負責人,司徒左長史是司徒品評人才的參謀助手,如果司徒位置空缺,則由他臨時主持全國人才的品評工作。司徒會派自己信任的得力人員到各州郡考察、評定人才,這些人被稱為「中正」。州里的中正是大中正,郡里的中正是小中正。中正對司徒負責。司徒也具有督察定品是否合法的職責,可以對不稱職的中正進行撤換,並對自己任用的中正的失誤負領導責任。擔任中正職務,一般要具備三個條件:一是本州郡人並在郡中有一定聲望,品行好,而且善於識別品鑑人才;二是現任官員;三是在中央任職。中正也有下屬,稱為「訪問」,協助中正走訪調查鄉邑士人的道德品行和鄉黨的輿論,並在中正的授意下撰寫和銓定鄉邑士人的評語、品級。

  中正在品評人才的過程中地位舉足輕重,因為通行的做法,是要由中正依據一個人的德行、才華、家世綜合品評,寫出鑑定評價,給予其相應的品第。即便評語往往只有一兩句,比如「德優能少」「天才英博,亮拔不群」「品為能清言明,理文義可觀」等,但就是這一兩句話,可能會決定一個人的一生。中正每月召集一次會議,對需上報的人才品級進行研究,然後用黃紙寫好。上報後,這些文件會被司徒府收藏,作為用人時的參考。中正每三年對士人的品級重新評定一次,遇有升降的,還要及時通知司徒府改正黃紙。

  某個人的品級跟授予的職務之間是有一定聯繫的,一般是有三到四個等級差,比如如果一個人的品級為二品,他被授予的官職至多是五品官,如果品級是三品,他的官職至多是六品官。總的來講,對應關係如下所示:

  起家官品(官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

  中正九品(資品):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

  曹魏創立的九品中正制在西晉得到進一步發展和完善,中正組織日臻完備,職權範圍不斷擴大,定品制度日趨嚴格,審核程序愈加周密,為朝廷選拔了大量德才兼備的人才。

  一個新的制度出台以後,剛開始貫徹執行時總是好的,但時間長了就會慢慢走樣,徇私舞弊的手段層出不窮,對士人品級的評定權力再一次掌握在世家大族手裡,上品(三品以上為上品)基本被他們壟斷,以至於左思在詩中發出感嘆:「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勢族。」這形成了門閥政治,到了東晉更是演變成為司馬皇室和門閥士族共掌天下的局面。

  太康五年(284),尚書左僕射劉毅上書指出中正制存在的種種弊端。他的論述很全面,很經典,句句點中要害,我們簡要擇錄如下:

  「中正制度的設立,對於國家政治的弊病有八點:品級的高下,隨著當事人的興衰評定,以至於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勢族,這是弊病之一。州大中正的人選,應該是大公無私的人,這樣才能彌合分歧,可是目前對大中正的選定卻過於輕率,使得朝野上下矛盾重重,這是弊病之二。設立九品,本就是要劃分才能德行的優劣、人倫輩分的前後。現在有的中正卻出於嫉妒和私心,讓上品空缺,提拔一些品行低劣的人,損公肥私,這是弊病之三。中正責任重大,現在卻沒有設置對中正的獎懲辦法,還禁止人們投訴,這就使中正更加肆意妄為,毫無忌憚,受冤屈的聲音不能到達朝廷,這是弊病之四。評定品級的時候沒有統一標準,對於相識的憑愛憎判斷,對於陌生人憑關係品評,這是弊病之五。目前,有些在任上做出顯著政績的人卻處於下品,在任上沒有政績的人卻獲得了上品,對官員政績的考核名存實亡,這是弊病之六。要促進事業發展,就要做到人崗相適,但今天的中正在評判的時候,與他關係疏遠的,就貶低人家的優點,與他親近的,就掩飾缺點,這是弊病之七。現今獎懲不明,風氣污濁,中正培植朋黨,使得天下人專注人事忽視德行,這是弊病之八。」

  太尉汝南王司馬亮和司空衛瓘也聯名上書建議廢除九品中正制,實行土斷(3)。始平王文學(4)李重上書說:「九品中正制如果要廢除,應當允許人口自由流動,讓他們自己選擇處所,這樣真正的土斷之法就可以開始實行了。」

  雖然晉武帝司馬炎對這些建議很讚賞,但是朝中阻力很大,最終也沒能實行任何改革。

  劉毅退休以後,被司徒推舉為青州的大中正,但這一任命在朝廷引起爭議,因為他已經退休,有人認為他不應該再出任官職。經過一番討論後,劉毅還是到青州上任了。他到任後唯才是舉,彈劾官吏不分親貴,很受世人擁戴。太康六年(285),劉毅去世,年七十歲。

  (1) 這年十月,漢獻帝劉協退位,曹丕稱帝,進入黃初元年。

  (2) 這裡指曹氏的封國,當時管轄著十個郡,首府在鄴城。

  (3) 土斷,指推舉人才,由鄉里評定。

  (4) 始平王是司馬瑋,指李重在司馬瑋手下做官;文學是官職,主管教育工作。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