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記

2024-10-14 15:25:39 作者: 烽武野

  能看到這裡,說明您已經通讀完這套春秋史,筆者在此感謝您!

  記住全網最快小説站ʙᴀɴxɪᴀʙᴀ.ᴄᴏᴍ

  現在的世界很浮躁,傳播知識的媒介太多,人的閱讀習慣越來越碎片化。能靜下心來看完這套書,說明您是個內心平靜的人。

  筆者是個教書匠,教書人的表達欲很強,感覺這輩子有說不完的話。在寫這本書時,礙於故事情節和篇幅,有很多想說的話沒有說,借著後記的機會,想跟大家聊聊。

  眾所周知,我們居住的這顆藍色星球上,曾經有過四大文明古國。

  古埃及人在4700年前,就擁有一座龐大的國家機器,在荒蕪的沙漠裡建造了一座巨大的胡夫金字塔,而它的高度直到19世紀末才被法國艾菲爾鐵塔超越。這不禁讓人懷疑胡夫金字塔是外星人幫忙建造的。

  古巴比倫人在兩河流域建立了自己的文明,在一塊黑色玄武岩石柱上,用楔形文字刻上了人類第一部法典。

  古印度人發明了阿拉伯數字,並孕育了偉大的哲學與宗教。

  如今,這三個文明古國卻消失在歷史的塵埃里,只有中華文明延續至今,成為古文明的活化石。

  是什麼支撐我們的文明走到今天呢?

  答案就是我們的歷史書。

  歷史是什麼,是我們民族的記憶。

  歷史書是什麼,是我們民族的DNA。

  只要史書在,我們的文明就不會消亡。

  中華民族可以說是這顆藍色星球上最擅長記載史事的民族,王室貴族的大事小聞、占卜預言、天災人禍都會被記錄下來。

  早在數千年前,中國的政府機構里就設置了史官這個角色,他們把收集來的新聞記載下來,成為歷史的底稿。

  為了能更好地記錄,我們使用過龜甲、獸骨、青銅器、竹簡、石碑、絹帛、紙張來記錄史事,而這些都成為民族歷史記憶的載體。西周滅亡後,孔子把史官收集的史料整理成書,創作出名震古今的《春秋》,是世界上第一本編年體史書。

  人一生最美好的時光是少年時期,作為一名少年,可以任意地飛馳,可以有天馬行空的想法,可以有數不盡的機遇,可以有無限的能量。春秋時期,就像中華民族的少年時期,它承載著中華民族的少年記憶。

  春秋時期雖是亂世,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卻是簡單明了。你對我好,我加倍對你好,你把我當哥們,我為你兩肋插刀。以現在的眼光看那時的人,他們就像少年一樣朝氣蓬勃,臉上寫滿了純真和陽光。

  春秋時期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貴族時期,它的結束,標誌著以平民為主導的戰國時代開始了。在貴族眼中如同蚍蜉的平民,開始登上歷史舞台,左右時代的發展。

  如果說春秋時期是少年時期,那麼戰國時期就是青年時期。青年標誌著脫下了稚氣,開始進入競爭激烈的社會,由於青年的精力是無窮的,他總是能展現出對未來的無限渴望,可以對無數困難發起挑戰。

  我們看到,戰國時期雖然戰爭頻發,但每個國家都在力爭上遊,人口暴增,那時也是中國古代學術思想大爆發的時代。

  到了秦統一天下,中國古代政治就變得非常成熟,從這一時期開始,人們的思想開始被束縛。

  如果讀者去湖北省博物館的話,可以去參觀一下先秦時期的青銅器,著名的曾侯乙墓里出土了一個叫「建鼓座」的青銅器。

  你可以駐足數一數「建鼓座」到底有多少條龍。

  你會發現,很容易就數亂了,因為有一百零八條龍。每條都充滿了曲線美,造型紛繁,放到現在也是一件先鋒藝術品。

  先秦時代,藝術品是這樣,人更是這樣。

  讀者再去看漢朝的藝術品造型,很多都是對稱的,沒有先秦時那麼有靈氣。原因很簡單,先秦的人思想更無拘無束。

  我們現在所處的社會,經歷著前所未有的科技變革大潮,所有人都像海里的魚兒一樣被大浪來回拍打著。你覺得古人生活水平低,沒準他們覺得你活得更辛苦。

  的確,我們享受著最繁榮的物質文明,但每個人都在時代浪潮里辛勤忙碌,忙著工作、忙著學習、忙著養娃、忙著還房貸,很少有人抬頭仰望天上的繁星。

  筆者每次寫完稿子,都已是夜深人靜時分,想抬頭仰望夜空,舒緩疲勞時,卻除了漆黑的夜,啥也看不見。

  兒時那璀璨的星空只存在記憶里,現在想要看到繁星,只能通過單眼相機延長曝光時間,才能得到一張照片上的星空。

  你去看有關春秋的史書,那時的人經常抬頭仰望天上繁星,還有專門的官員看星星,人們想從星象當中找到自己所要尋找的答案。

  後來秦國統一天下,國家少了,大家都忙著種地,看星星的人也少了。

  最愛看星空的當屬與先秦同時代的古希臘人,他們是海洋的民族,多山且土地貧瘠的狀況讓他們不得不向大海討生活。古希臘人是受老天眷顧的,他們面前的地中海,與其說是海,倒不如說是湖。只要豎起帆、劃著名槳、仰望著夜空中北極星就能出海了。只有仰望星空的時候,人類才會感覺到世界的遼闊,人類的渺小,才會心向遠方。

  由於古希臘文明是海洋文明,古希臘人看星星的時間比我們長,看星星的人數也比我們多。愛看星星的古希臘人,發現萬物像星星運行一樣,是有邏輯與規律可循的,探索世界的本源是他們最喜歡做的事,因此西方哲學很容易往理科方向走。

  中國古代哲學很多都是關注人與人、人與萬物之間的關係。這造就了我國古代文科極其發達,保證了我們文明的延續,同時我們古人在處理人與人之間的政治問題時,顯得極其老練與成熟。也因此,古代中國擁有人類歷史上最發達的文官制度。中國古人的處世哲學,即使放到如今同樣受用。

  很多中學都有一個天文台,這個設施耗資不少,卻很少被學生使用,很多學生甚至畢業了都不知道學校還有這樣一個設施,更沒有用過。

  讓孩子們多看看星空吧,讓他們感受宇宙的浩瀚。地球只不過是宇宙里的一粒沙,或許連沙都算不上。開了眼界的孩子,他的內心會構建一個更加龐大的世界。

  讓孩子多讀讀歷史吧,讓他們了解古人的智慧,領略延續了幾千年的中華文明的魅力,讓他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傳承創新出更絢爛的文明。

  雖然跟宇宙相比,我們活得就如蚍蜉一樣,但是擁有更廣闊內心世界的孩子,會有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志。這樣的小蚍蜉,定能撼動蒼天大樹。

  烽武野 2019年10月於南京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