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家分晉
2024-10-14 15:25:36
作者: 烽武野
公元前475年趙鞅去世,死後諡號「簡」,又被後世稱為「趙簡子」。趙鞅的兒子趙無恤繼任趙氏族長。
趙簡子死後,智氏的智瑤繼任為中軍將,智瑤是晉國在位時間最長的一位中軍將,也是最後一位中軍將。
智瑤當初被挑選為智家的繼承人,在智家是經過一番爭吵的。智宣子覺得兒子智瑤一表人才,身材高大,能文能武,果敢剛毅,是未來智家族長的不二人選。可是智家的一位長輩,提出了自己的反對意見,他叫智果。智果對智宣子說,智瑤什麼都好,就是剛愎自用,這樣會害了智家,不如改立智家其他孩子為繼承人。
本書首發𝔟𝔞𝔫𝔵𝔦𝔞𝔟𝔞.𝔠𝔬𝔪,提供給你無錯章節,無亂序章節的閱讀體驗
智宣子十分寵愛智瑤,執意立智瑤做繼承人,於是種下了家族滅亡的禍根。
其實,智瑤在中軍將位子上幹了二十二年,能幹這麼久,他是有一定能力的,要怪只能怪他同時期最大的競爭對手趙無恤,趙無恤的實力實在太強了。
如果把戰國時的趙國比作一座大樓,那麼趙鞅就是打地基的人,趙無恤就是搭建大樓框架的人。
趙無恤不是嫡子,他的母親是狄人,所以他從小在趙家地位低下。隨著時間的增長,趙無恤表現出了過人的才智。表現優異的趙無恤立馬被趙鞅注意到了。因為趙鞅的嫡長子伯魯是個反應遲鈍的孩子,很平庸。
趙家有一個傳統,那就是嫡長子如果不行的話,可以立庶子作為家族接班人。趙無恤就這樣被趙鞅立為家族接班人。趙鞅的眼光非常準,正是這位趙無恤將趙家從危難之中救出,並帶入輝煌。
作為中軍將的智瑤心裡清楚,四卿里趙家的勢力最大,如果任由趙家發展下去,整個晉國將落入趙家人的手裡。唯一可行的方案就是不斷擴大自己的實力,聯合韓、魏兩家一同滅了趙家。
智瑤帶著自家的私卒攻打晉國旁邊的中山國,搶占了不少土地。想擴張自己領地的不止智瑤一個人,趙無恤也對趙家領地旁的代國(今河北省蔚縣東北)動起了心思。
代國戰略位置極為重要,東接燕國,南接中山國,北面是匈奴,又與樓煩接壤。戰國時期的趙武靈王奪取中山國與樓煩都是從原來代國的位置出發的。更重要的是,代國盛產馬匹,擁有重要的戰略資源。
趙無恤的老爹趙鞅剛死沒多久,趙無恤還在服喪期間,就來到夏屋山,邀請代王來赴宴。代王是趙無恤的姐夫,面對小舅子的盛情邀請,就帶著為數不多的隨從來了。可代王哪知道,趙無恤擺下的是一桌鴻門宴。
宴會上,趙無恤與代王兩人邊喝邊聊,哪知道酒過三巡、菜過五味,負責給代王斟酒的人,用斟酒的銅勺殺了代王。隨後伏兵一擁而上,把代王的隨從全部殺掉。代國群龍無首,趙無恤帶著私卒,迅速吞併了代國。
由此可以看出,趙無恤是一個目的性很強的人,為達目的可以不擇手段,甚至六親不認。
向外擴張不能滿足這幾個大家族的胃口,於是他們瞄準了曾經的范氏與中行氏的土地。自從范氏、中行氏被趕出晉國,他們的地就歸了晉國國君。智瑤作為中軍將,帶著趙、魏、韓三家把范氏、中行氏土地給瓜分了。
當時在位的晉出公既憤慨又無奈,他沒有任何能力去組織四卿,只能乞求齊、魯兩國幫助他奪回國君之位。沒有實權的國君想借外部勢力奪回權力,這個想法相當天真。
四卿聽說晉出公有這麼一個大膽的想法,就把他趕出了國,立了晉哀公當傀儡。從此晉國真正的國君就是智、趙、韓、魏四大家族。
中軍將智瑤成為晉國的一把手,他一直想把最大的敵人趙氏消滅掉。所以他經常拉攏韓、魏兩家。有事沒事喊上韓、魏兩家族長一起吃個飯,敘敘感情。
有一次智瑤邀請韓康子與魏桓子來吃飯。可是智瑤情商不是一般的低,請韓、魏兩家族長來吃飯,本來是一個發展感情的社交活動,人家兩大族長,誰家沒好吃的,也不差你這一頓,來赴宴完全是賣你的面子。誰知智瑤卻把本該友好互敬的飯局搞砸了。
在宴會上,喝大了的智瑤開始拿韓康子開玩笑,開完了又拿魏桓子的家臣開涮。韓康子嘴上不說,心裡早就怒火中燒了。在一旁的魏桓子,也覺得智瑤這傢伙不上道,打狗還看主人,智瑤竟完全不把魏氏放在眼裡。
狂妄的人一旦沒有人勸阻,他將會變得喪失理智,肆意妄為。智瑤下一步要把最強的敵人趙家消滅。
公元前455年,智瑤為了找藉口討伐趙氏,故意對趙、魏、韓三家說:「現在國君家的土地太少了,我們四家土地太多了,為了國君更有尊嚴地活下去,我們不如各拿出自己一萬戶的城邑給國君。我智氏帶頭拿出一萬戶的城邑交給國君。」
趙、魏、韓知道智瑤現在是晉國的一把手,他哪會替國君著想,真正的目的是想削弱他們三家。實力比較弱的魏、韓兩家只能老老實實上交了一萬戶的城邑。
輪到趙氏時,趙無恤只回復了一個字「滾」。
收到趙氏「滾」的回覆後,智瑤高興了,因為這正是他需要的。趙家你敢不上交土地,你就是與國君作對,我要代表國君討伐你。
於是智瑤脅迫魏、韓兩家出兵攻打趙氏。趙無恤立馬逃亡到主基地晉陽,在那裡堅守不出。
智、魏、韓三家軍隊攻打晉陽三個月,損兵折將。智瑤急了。晉陽作為趙家的主基地,城池高大堅固,城裡囤積了夠他們吃幾年的糧食。光靠人力想摧毀這座固若金湯的堡壘,幾乎不可能。就在智瑤急得到處走的時候,他發現晉陽旁邊靠著汾河,於是一條毒計從腦中冒出。
智瑤命令人掘開汾河倒灌晉陽,洶湧的汾河迅速把晉陽給淹了。然而智瑤低估了晉陽城內軍民的決心,城內軍民都受過趙氏的恩惠,他們鐵了心跟趙氏混。
晉陽城就這樣在水裡泡了三年,城內的糧食快吃光了,再這樣下去就要吃人了。眼看就要城破之時,趙無恤的一個叫張孟的家臣,向趙無恤請命,願意作為趙氏代表前往魏、韓兩軍大營,看能否讓趙、魏、韓三家聯合,給智氏反戈一擊。
反正被困下去就是死路一條,死馬當活馬醫吧。趙無恤同意了張孟的請求。
令張孟沒有想到的是,他到了魏、韓兩家大營內,竟然受到了熱烈歡迎,韓康子、魏桓子都說:「你怎麼不早來啊!我們等得好苦啊。」
韓康子、魏桓子對趙家使者如此反應,都要怪智瑤。
有一天智瑤帶著韓康子、魏桓子在晉陽城外巡視晉陽受災情況,情商極低的智瑤管不住自己的嘴,隨口說了一句讓在場的韓康子、魏桓子冒冷汗的話:
「我原本不知道用水淹竟然可以消滅一座城池!安邑靠著汾水,平陽靠著絳水,下次誰要是不聽話,我就用水淹!」
安邑是魏氏的主基地,平陽是韓氏的主基地,智瑤這麼一說,分明是想把水淹戰術發揚光大,用在對付魏、韓兩家。韓康子、魏桓子陪智瑤視察完畢後,回到各自營帳,寢食難安。
當韓康子、魏桓子見到張孟來後,鐵了心要和趙無恤串聯起來,給智瑤反戈一擊。
他們約定三月丙戌日晚上,三家一起動手,裡應外合消滅智氏。
三月丙戌日晚上,月黑風高殺人夜。韓、魏兩家派人把看守堤壩的智氏官員殺了,反向掘開堤壩,汾水開始倒灌智氏軍營。三年間從未開啟的晉陽大門敞開了,裡面殺出趙氏的軍隊,他們與魏、韓兩家包圍了智氏大軍。
智氏大軍在夢裡被洶湧而來的汾水沖得七零八落,潰不成軍,就是沒被河水淹死的,也被三家聯軍屠戮殆盡。曾經威震晉國朝堂的智瑤死於亂軍之中。至此,智氏正式退出歷史舞台。
在水裡泡了三年差點成為蛙人的趙無恤,沒有放過已死的智瑤,他把智瑤的頭骨做成了喝酒的器皿。趙無恤為趙國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死後被諡「襄」,後世尊稱他為「趙襄子」。
公元前453年,趙、魏、韓成為最後的勝者,他們瓜分了晉國,晉國國君只剩下新絳與曲沃兩個城市,晉國已經名存實亡。
然而故事並沒有結束。智氏被滅,三家分晉,這些人都是為了自己的利益相互廝殺,沒有什麼道義可言,上演的無非是成王敗寇的戲碼。可是失敗的智瑤沒想到,自己死後有一位義士要為他復仇,這人叫豫讓。
豫讓是智瑤的家臣,他曾經先後給范氏、中行氏當過家臣,可是這兩家給他的福利待遇較低,後來豫讓跳槽去了智氏。智瑤沒把豫讓當員工,而是把他當兄弟,並給他高薪待遇。豫讓對智瑤感激涕零。
智氏覆滅後,潛逃出來的豫讓並沒有殉了智氏,他要為智瑤報仇。為了復仇,他說了一句千古名言:「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
豫讓改了名字,偽裝成裝修人員,進入趙無恤的宮內裝修廁所,他身上帶著一把匕首,準備趁趙無恤上廁所時刺殺他。
趙無恤上廁所的時候,看見一個人鬼鬼祟祟,第六感極強的他,命人拿下那個人。趙無恤一審問,才知道這鬼鬼祟祟的人是豫讓,他是為了替智瑤報仇來刺殺自己的。
趙無恤被豫讓的行為感動了,敬佩他是條好漢,於是讓人放了他。
可是頑固的豫讓並未就此罷手,他要再次行刺趙無恤。為了不讓人認出他,豫讓把油漆塗在自己身上,讓皮膚出現潰爛,吞炭讓自己嗓子沙啞,裝成乞丐沿街乞討。經過這樣自殘,豫讓的妻子從他身邊路過,都沒有認出他。
有一天趙無恤要坐馬車出門,豫讓潛伏在趙無恤必過的橋下。馬在橋下死活不走了,趙無恤立馬感覺有危險,命人四處搜查,躲藏在橋下的豫讓暴露了。
趙無恤一看眼前這位乞丐,便問:「你是誰,為何要刺殺我?」
「我是豫讓,我要為智氏報仇!」
趙無恤聽完後,徹底無語了,怎麼又是這傢伙,還沒完沒了了。
「我之前放你一馬,你現在又來行刺,這次我不能饒恕你!」趙無恤無奈地說道。
豫讓說:「我感謝你之前放我一條生路,但是智氏對我恩重如山,我不能忘恩負義。既然我殺不了您,請您把身上的衣服給我,我拿劍刺幾下,就算我替智氏報仇了。」
趙無恤被眼前的豫讓震撼到了,他敬佩豫讓心中的忠義,於是脫下衣服給豫讓刺。
豫讓刺完後,對天大喊道:「我已刺殺了趙無恤!」話音剛落,豫讓拿劍自刎。在場的每一個人都對豫讓肅然起敬。
死去的豫讓並不知道,即使他刺殺成功,三家分晉也已經完成。趙、魏、韓三家,作為新生的諸侯國正式登上歷史舞台,戰國大幕正式開啟。
即將到來的戰國時代,是一個黑暗的時代。諸侯們不再為了虛榮而爭霸,吃掉別人,餵飽自己,成為諸侯們競爭的動力。戰爭強度越來越高,處處是「殺人盈野復盈城」的慘狀。
即將到來的戰國時代,也是一個黃金時代。人才成為那個時代的無價之寶,是各國爭搶的對象。只要你有才,便可出將入相,在列國中尋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縱橫捭闔,睥睨天下,成為當時每個讀書人的終極夢想。
秦、楚、燕、趙、韓、魏、齊戰國七雄的精彩大戲,即將在下一卷講述。
未完待續,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