樠木之下
2024-10-11 12:16:08
作者: 烽武野
轉眼間,楚武王在位五十一年了,此時,他已經是一個七十多歲風燭殘年的老人,這個歲數在春秋時期,算是老壽星了。周邊一些零星的小國,能吞併的都吞併了,整個江漢地區徹底納入楚國版圖內。楚國境內太平祥和,銅礦產業蒸蒸日上,肥沃的江漢平原讓楚人衣食無憂,按理說熊通該頤養天年了。
記住全網最快小説站𝗯𝗮𝗻𝘅𝗶𝗮𝗯𝗮.𝗰𝗼𝗺
可這時隨國又出問題了。周天子把隨侯找了過去,痛斥隨侯叛變,竟然尊奉熊通為王。倒霉的隨侯夾在周天子與楚武王之間,對周王室念念不忘,對楚武王態度曖昧。楚武王不允許隨國和周王室有一腿,隨國只能一心一意做自己的人,不能玩曖昧。
公元前690年3月,楚武王第三次舉兵攻打隨國,他在攻打前做了一件重要的事,對部隊武器進行換裝升級,戟替換戈。
戟是戈與矛的複合體。戈是個橫刃武器,作戰時可以勾、啄敵人,就像一把鐮刀一樣,是中國獨有的兵器;矛是個直刺武器,破甲能力好,軍隊中有個說法叫刺死砍傷,所以矛的殺傷力巨大。戟是整體鑄造,同時具有矛和戈的優點,但春秋時戟的鑄造成本比矛和戈就高很多,而且青銅器較脆,製造武器過長,容易在交戰過程中斷裂,這就需要極其精湛的青銅鑄造工藝。這些難題對於楚武王來說,都不是事,因為現在楚國最不差錢的就是青銅鑄造業。
楚武王在部隊換裝後,擺好「荊屍陣」,準備殺向隨國。這個「荊屍陣」,是一種行軍陣法,這是楚人多年與比自己還野蠻的南蠻部落交手過程中,積攢出的智慧。南蠻部落可不是中原諸侯,給你時間擺好陣形再開打,他們經常在行軍途中搞突襲。
「荊屍陣」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護自己行軍途中的安全,一旦遭襲,部隊可以快速投入戰鬥。
「荊屍陣」將行進中的部隊前後分成四段,打頭的第一段叫「前茅」,是偵察部隊,觀察行進途中是否存在敵情。緊接著第二段分成兩個隊伍,左邊的隊伍叫「左蓐(rù)」,是全軍的輜重隊,正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右邊的隊伍叫「右轅」,是保護輜重隊的戰鬥部隊。第三段叫「中權」,是主力戰鬥部隊,全軍統帥就在那裡。第四段叫「後勁」,是後衛部隊。
有了換裝後的大殺器「戟」和強悍的「荊屍陣」,楚武王志在必得。可是天不遂人願,年老體衰的熊通在臨行前,感覺到胸口疼痛,估計是心臟病發作的前兆。賢惠的老婆鄧曼對熊通說:「大王您的壽命將盡了,如果軍隊沒有什麼損失,而你死在行軍途中,也是國家之福。」熊通聽了此話,明白自己雖是楚國國君,但卻沒有退路了,楚國的利益永遠是第一位的,哪怕是死,也得死在征途上。
明知是一死的熊通,最後一次踏上征途。一路上旅途勞頓,年邁的熊通想找個地方歇歇靠靠,正好路邊有一棵樠樹,熊通背靠樠樹坐了下來,想小睡一會兒。這一睡就再也沒有醒來。一代江漢霸主,就在樠木之下隕落了。為楚國勞累了一輩子的熊通,死亡對於他來說,是最好的休息。
隨軍出征的楚國大臣們,決定秘不發喪,帶著楚武王的遺志進攻隨國。隨國國君以為楚武王沒死,看見楚國大軍,立馬屈服。從此隨國被楚國牽制,只要隨國敢造反,楚國立馬滅了它。
同時楚國也沒有虧待隨國,一直罩著這位小弟。隨著時間的推移,隨國出現了斯德哥爾摩綜合徵。綁匪與人質竟然產生了深厚感情,相親相愛地在一起。兩百年後,吳國痛打楚國,楚國差點被滅,難民楚昭王逃難的首選地就是隨國。隨國國君也表示,誰敢動楚王試試!最終,隨國竟然成了楚國復國的基地。
數百年前,楚人還在荊山上吃土。到了楚武王死後,楚國已是一個規模龐大的國家機器,王權空前強大,國家經濟發達,軍事實力強盛,具有碾壓中原諸侯的彪悍能力。大別山的隨國已經掌握在楚國手中。只要翻過大別山,楚國就可以看見淮河流域的中原土地了,可惜楚武王沒有看見進軍中原的那一天。「欲觀中國之政」的夢想只能由他的子孫實現了!
就在楚國南邊獨大時,東邊的齊國也迎來了大國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