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2024-10-11 12:10:37 作者: 丁易

  (2)魏忠賢

  魏忠賢原名進忠,後賜名忠賢,「少欽博無賴,觸忿自閹,猶為人行汲。客某奇其貌,資直東宮。後柄用,客避去,其名姓無傳焉。萬曆時,宮祿恆不給,皇孫(朱由校)苦之。諸閹戲曰:『陛下萬歲,殿下亦萬歲,吾輩待小官家登柄鴻恩,有河清耳。而忠賢獨恭敬,時進飲啖,中其欲』」(115)。他又和由校的乳媼客氏私通,由校即位,他與客氏並得寵幸,遷司禮秉筆太監。忠賢不認字,照例是不應該入司禮的,以客氏的緣故得之,以後便逐漸干預朝政、排斥異己了。

  排斥罷免紛紛若振槁

  天啟元年,首輔方從哲被劾在告,大學士劉一燝當國,力遏忠賢客氏,「諸言官論客氏被謫者,一燝皆疏救,又請客氏於外。及言官交章論沈?,?疑一燝主之,與忠賢、客氏等比,而(左齒右奇)一燝……一燝勢孤」。後來魏忠賢的黨羽霍維華、孫杰又上疏力攻一燝,一燝被逼求去,忠賢大喜,便從中極力主之。到天啟二年正月,一燝「疏十二上,乃令乘傳歸」(116)。這是魏忠賢和內閣鬥爭的第一次勝利。這以後,接著一燝後面的三位首相——葉向高、韓(左火右廣)、朱國楨都挨次被他逼走。

  請記住𝚋𝚊𝚗𝚡𝚒𝚊𝚋𝚊.𝚌𝚘𝚖網站,觀看最快的章節更新

  葉向高在起初的時候,還是想籠絡魏忠賢的。「向高念忠賢未易除,閣臣從中挽回,猶冀無大禍。乃具奏稱忠賢勤勞,朝廷寵待厚,盛滿難居,宜解事權,聽歸私第,保全終始。忠賢不悅,矯帝旨敘己功勤,累百餘言。向高駭曰:『此非奄人所能,必有代為草者。』探之,則徐大化也。」向高碰了這個釘子以後,魏忠賢便要更進一步地來對付他了。恰好那時有一位御史「林汝翥亦以忤奄命廷杖,汝翥懼,投遵化巡撫所。或言汝翥向高甥也,群奄圍其邸大噪」(117)。在這樣難堪的情形下,向高縱是想留下也無法再留了,於是便乞休歸去。

  向高去後,韓(左火右廣)繼為首輔。「向高有智術,籠絡群奄,(左火右廣)惟廉直自持,勢不能敵。而同官魏廣微又深結忠賢,遍引邪黨。其冬,忠賢假會推事逐趙南星、高攀龍,(左火右廣)急率朱國楨上言:『陛下一日去兩大臣,臣民失望。且中旨徑宣,不復到閣,而攀龍一疏,經臣擬上者,又復更易,大駭聽聞,有傷國體。』忠賢益不悅,傳旨切責。」接著便就借事逼韓(左火右廣)退休,事情是這樣的:原來按照明代舊例故事,內閣輔臣執筆批本的只限於首輔一人。魏廣微想分這權,便囑忠賢假傳聖旨諭(左火右廣)要「同寅協恭」,又責「次輔母伴食」。這就是說魏廣微也要參加批本。韓(左火右廣)惶懼,便上疏乞休,疏中狠發了些牢騷,得旨照准,而且還申斥幾句,說是:「卿親承顧命,當竭忠盡職。乃歸非於上,退有後言。今復悻悻求去,可馳驛還籍。」(118)諸閣臣請照例加以體貌,都不准許。

  韓(左火右廣)去後,朱國楨繼為首輔,葉向高去職時便曾向國楨說過:「我去,蒲州(韓(左火右廣))更非其敵,公亦當早歸。」及(左火右廣)去,國楨繼為首輔,時反對魏忠賢的人都已被排斥殆盡,「(魏)廣微與忠賢表里為奸,視國楨蔑如」。在首相位不上一個月,又為魏黨李蕃所劾,當然無法再留,三疏引疾求去,忠賢謂其黨曰:「此老亦邪人,但不作惡,可令善去。」(119)所謂「善去」,便是宰相告休時一些照例的優待,總算比韓(左火右廣)去職時體面一些。

  這三個首相的退休,前後不過是半年之間的事,葉向高是七月致仕的,韓(左火右廣)是十一月,朱國楨是十二月。從這以後,就「居政府者皆小人,清流無所依倚」(120)了。

  魏忠賢於天啟元年當政,至天啟七年自縊,擅政凡七年之久。在七年之中,一切異己排斥淨盡,真正做到了「朝署一空」。那時凡是不依附他的人,一律指為「東林黨」。天啟五年十二月他曾矯詔頒布了一個「東林黨人榜」,宣示天下(121)。列名其中的「生者削籍,死者追奪,已經削奪者禁錮」(122)。一共三百零九人,茲據《酌中志余》所載,照錄如下:

  李三才 葉向高 顧憲成 鄒元標 趙南星 左光斗 高攀龍楊 漣 魏大中 周朝瑞 袁化中 顧大章 汪文言 周順昌

  繆昌期 周宗建 黃尊素 丁乾學 吳裕中 萬 燝 吳懷賢劉 鐸 周起元 夏之令 李應升 熊廷弼 鹿善繼 呂維祺

  孫承宗 賀逢聖 汪喬年 范景文 焦源溥 侯震暘 賀 烺蔡懋德 惠世揚 李 亥 顧宗孟 魏光緒 練國事 蔣允儀

  解學龍 劉 懋 趙洪範 吳爾成 劉宗周 萬言揚 陳玉庭朱國楨 孫(左釒有龍)王 紀 黃公輔 塗世葉 季希孔 湯兆京

  章嘉禎 王象春 孫居相 孫鼎相 喬允升 錢謙益 曹於忭黃正賓 鄒維璉 孫慎行 房可壯 曾 櫻 丁元薦 游士任

  王之雅 崔景榮 劉憲龍 程正已 塗一榛 方震孺 王允成徐憲卿 陳必謙 馮從吾 鄭三俊 文震孟 鄭 鄤 毛士龍

  李炳恭 李邦華 史紀事 夏嘉遇 甄 淑 劉思海 許學卿熊奮渭 郝士膏 章允儒 熊德揚 歐陽調律 劉 璞 張慎言

  馬鳴起 江秉謙 李日宣 喬可聘 劉 芳 薛敷教 沈思孝顧允成 徐石麒 周嘉謨 劉一燝 翟學程 韓(左火右廣)楊惟休

  蔡毅中 宋 磐 張拱宸 沈正宗 王 洽 王心一 李宗延倪 思 張鵬雲 程 注 趙世用 方員度 沈惟炳 朱欽相

  姚思仁 胡良機 楊 姜 蕭 基 李遇知 霍守典 汪應蛟楊維新 蔣大中 姚希孟 胡永順 麻 禧 魏應知 汪時熙

  陳士元 楊建烈 宋師襄 喬承詔 潘雲翼 吳良輔 李喬崘翁正春 朱大典 陳奇瑜 吳宏業 孫紹統 洪如鍾 歐陽東鳳

  杜三策 朱國弼 林汝翥 楊楝朝 王振奇 趙 彥 唐紹堯周洪謨 陳道亨 岳元聲 張問達 周汝弼 張繼孟 劉廷佐

  史永安 田 珍 段 然 方逢年 李繼貞 顧錫疇 黃承業李若星 師 眾 畢佐周 李承恩 王之寀 鄧 渼 何楝如

  吳用先 孟淑孔 許念敬 熊明遇 何士晉 黃龍光 楊時喬盧化鱉 徐良彥 錢士晉 施天德 王 圖 翟鳳翀 陳一元

  陳長祚 畢懋康 李騰芳 趙昌運 彭遵方 程國祥 朱光祚徐如珂 鍾羽正 蔣正陽 林喬枝 韓 策 汪先岸 郭正域

  孫丕揚 胡 忻 王元翰 王宗賢 余懋衡 孫 瑋 李孔度李仙品 周道登 李世守 楊一鵬 陸完學 陳良弼 陳 言

  李 元 王祚昌 霍 鍈 楊新期 談自省 馬孟禎 韓奇象方有度 金世俊 米萬鍾 王繼謨 李思誠 方大任 陶朗先

  陳熙昌 張國純 何如寵 戴 忠 馮 琦 劉元珍 姜志禮于孔兼 耿如杞 區九倫 梅之渙 姜習孔 侯 恪 韓 霖

  易應昌 江柬之 宋 燾 錢龍錫 姜逢元 陳一敬 劉 策陳子壯 黃道周 王淑汴 滿朝薦 沈 演 劉鴻訓 成基命

  王國興 張國紀 楊嘉祚 汪康謠 史孟麟 安希范 李復陽林 宰 張永禎 劉起膚 陳新之 朱 灝 劉憲章 韓鍾勛

  周孔教 黃毓祺 賀王醇 趙德遴 孟稱光 劉斯陛 戴 塤陳仁錫 劉宏化 吳道坤 張道浚 李守俊 劉之鳳 王鍾龐

  公 鼐 吳宏濟 劉士章 張經世 徐遵陽 侯 恂 徐縉芳蕭 近 彭汝南 沈應時 薛文周 陳邦瞻 趙清衡 何吾騶

  這一榜人物,廷臣方面,上自大學士部院,下至台省部曹;外臣方面,上自督撫,下至郡邑,一應俱全。這真正是一網打盡了!

  當時像這一類的名單還有幾個,如崔呈秀的《東林同志錄》、王紹徽的《東林點將錄》,以及無名氏的《東林朋黨錄》《盜柄東林夥》等,其所列姓名與此榜均大同小異。至於這些人被罷斥的年月及經過的情形,不外是栽誣陷害。這裡為節省篇幅計,就不一一稱引了。

  群小盈朝

  魏忠賢既將異己朝臣斥退無餘,自己的黨羽自然大量進用,同時還有一些沒骨氣的傢伙也就爭于歸附。《明史·魏忠賢傳》卷三○五稱:

  當此之時,內外大權一歸忠賢。內豎自王體乾等外,又有李朝欽、王朝輔、孫進、王國泰、梁楝等三十餘人,為左右擁護。外廷文臣則崔呈秀、田吉、吳淳夫、李夔龍、倪文煥主謀議,號「五虎」;武臣則田爾耕、許顯純、孫雲鶴、楊寰、崔應元主殺僇,號「五彪」;又吏部尚書周應秋、太僕少卿曹欽程等號「十狗」;又有「十孩兒」「四十孫」之號。而為呈秀輩門下者,又不可數計。自內閣六部至四方總督、巡撫,遍置死黨。

  這些人勾結依附魏忠賢的情形,其最卑鄙無恥的當於下節「狐群狗黨」中詳述之,這裡便一概從略。至於這些人的姓名,在魏忠賢敗後,朱由檢曾命大學士韓(左火右廣)、李標、錢龍錫,吏部尚書王承光,刑部尚書喬允升,左部御史曹於汴共同擬定下一個「逆案」,「案名羅列,無遺脫者」(123)。於崇禎二年三月頒布天下,是一張很完備的「魏黨」名單,和前面魏忠賢頒布的「東林黨人榜」倒是「前後輝映」了。茲先據《明史》所載,然後再以「欽定逆案」(124)參校補錄如下。《明史·崔呈秀傳》:

  首逆凌遲者二人:魏忠賢、客氏。

  首逆同謀決不待時者六人:崔呈秀及魏良卿,客氏子都督侯國興,太監李永貞、李朝欽、劉若愚(按:若愚後又得釋)。

  交結近侍秋後處決者十九人:劉志選、梁夢環、倪文煥、田吉、劉詔、薛貞、吳淳夫、李夔龍、曹欽程,大理寺正許志吉,順天府通判孫如洌,國子監生陸萬齡,豐誠侯李承祚,都督田爾耕、許顯純、崔應元、楊寰、孫雲鶴、張體乾。

  結交近侍次等充軍者十一人:魏廣微、周應秋、閻鳴泰、霍維華、徐大化、潘汝禎、李魯生、楊維垣、張訥,都督郭欽,孝陵衛指揮李之才。

  交結近侍又次等論徒三年輸贖為民者:大學士顧秉謙、馮銓、張瑞國、來宗道,尚書王紹徽、郭允厚、張我續、曹爾楨、孟紹虞、馮嘉會、李春曄、邵輔忠、呂純如、徐兆魁、薛鳳翔、孫杰、楊夢袞、李養德、劉廷元、曹思誠,南京尚書范濟世、張朴,總督尚書黃運泰、郭尚友、李從心,巡撫尚書李精白等一百二十九人。

  交結近侍減等革職閒住者,黃立極等四十四人。忠賢親屬及內官黨附者又五十餘人。

  這裡交結近侍又次等的一百二十九人,除上面已見二十六人外,其餘姓名據「逆案」是——李蕃、朱童蒙、李春茂、謝啟光、徐紹吉、楊所修、賈繼春、阮大鋮、姚宗文、陳九疇、亓詩教、趙興邦、傅櫆、安伸、孫國楨、郭鞏、李恆茂、秦士文、張文熙、楊惟和、何廷樞、陳朝輔、許宗禮、卓邁、盧承欽、陳爾翼、石三畏、郭興治、劉徽、智鋌、何宗聖、王珙、汪若極、陳維新、門克新、游鳳祥、田景新、吳殿邦、楊邦憲、郭增光、單明詡、王點、李嵩、牟志夔、張三傑、毛一鷺、張文郁、周維持、徐復陽、黃憲卿、許其孝、張素養、王裕、梁克順、劉宏光、溫皋謨、鮑奇謨、陳以瑞、莊謙、龔萃肅、李應薦、何可及、李時馨、劉渼、王大年、佘合中、徐吉、宋禎漢、張汝懋、許可微、劉述祖、李燦然、劉之待、孫之待、孫之獬、吳孔嘉、李寓庸、潘士聞、王應泰、張元芳、阮鼎鉉、李若琳、張永祚、周良材、曾國楨、張化愚、李桂芳、張一經、陳殷、夏敬承、周宇、魏豸、郭希禹、頡鵬、李際明、魏宏政、岳駿聲、郭士望、張聚垣、周鏘、徐四岳、辛思齊、胡芳桂。

  交結近侍減等黃立極等四十四人姓名是——黃立極、施鳳來、楊景辰、房壯麗、董可威、李思誠、王之臣、胡廷宴、張九德、馮三元、喬應甲、楊維新、朱國盛、馮時行、呂鵬雲、董懋中、周昌晉、虞廷陛、楊春茂、徐景濂、陳保泰、郭興言、周維京、徐揚先、陳序、曹谷、朱慎(上次下金)、郭如暗、何早、虞大復、葉天陛、邸存性、葛大同、歐陽充材、夏之鼎、張九賢、李宜培、譚謙益、吳士儁、徐溶、潘舜歷、李三楚、董舜臣、陳守瓚。

  至於「忠賢親屬及內官黨附者又五十餘人」,據「逆案」則是四十四人,分見「逆孽軍犯」及「諂附擁戴」兩項之下,姓名是——魏志德、魏良棟、魏鵬翼、魏撫民、魏希孔、魏希舜、魏希堯、魏希孟、魏鵬程、傅應星、楊六奇、客光先、徐應元、劉應坤、王朝輔、塗文輔、孫進、王國泰、石元雅、趙秉彝、高欽、王朝用、葛九思、司雲禮、陶文、紀用、李應江、胡明佐(以上「逆孽軍犯」),李實、李希哲、胡良輔、崔文升、李明道、劉敬、徐進、馮玉、楊朝、胡賓、孟進寶、劉鎮、王體乾、梁棟、張守誠、商承德(以上「諂附擁戴」)。

  又「逆案」中還附有《明史》所沒提到的「逆案漏網」三十六人,計——張樞、趙胤昌、袁鯨、王業浩、張惟一、薛國觀、葉有聲、李應公、陳睿謨、曾應瑞、黃承昊、楊維岳、蘇兆先、王時英、丘兆麟、王際逵、陳世瑗、蔡國用、邢紹德、李光春、呂下問、田一甲、朱之俊、徐時泰、陳具慶、張士范、陳盟、曾楚卿、姜逢元、余煌、朱繼祚、華琪芳、張翀、楊世芳、吳士元、李光祚、李起元、王永光、張惟賢、王在晉、林宗載、吳宏業、段國璋、常允緒、李覺斯、莊起元、李國(左木右普)、蘇茂相、湯國祚、李守錡、袁壙、史永元、張鳳翼、梁應澤、袁崇煥、李誠銘、梁世勛。

  總計以上一共是二百八十九人,其中包括上自大學士九卿,下至郡縣官吏,甚至監生們。這些人之於魏忠賢已經談不上是勾結,因為所謂「勾結」,還是彼此站在平等的立場,而這些人呢,或是乾兒,或是義孫,或上疏頌德,或修建生祠,諂媚逢迎,無所不至,早已自居於奴才的地位了。至於這些人之中,其尤卑鄙無恥者,當別見下節,不贅於此。

  總括看來,有明一代,宦官特務操縱群臣進退,可以說是盛於劉瑾而極於魏忠賢。劉瑾在當時雖也是一手遮天,滿朝俯首,但究竟還沒有做到「清一色」的地步。至於忠賢則私黨遍於天下,高踞萬人之上,儼然是皇帝模樣了。以一個宦官而竟至此,在歷史上確是一件空前絕後的事,而特務政治發展至此,也可以說是登峰造極了。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