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馬化騰:網際網路首席產品經理> QQ vs 微信:鼓勵企業內部團隊之間的競爭

QQ vs 微信:鼓勵企業內部團隊之間的競爭

2024-10-11 11:25:28 作者: 張博恩

  團隊經過長時間的發展最怕的是什麼?最怕的是產生惰性,這種惰性是可怕的,它可以阻礙團隊的創造性,讓整個團隊沒有活力。團隊沒有活力對於企業來說是非常可怕的,它最終會讓一個企業喪失競爭力。在一個企業里,可能存在很多團隊,這些團隊之間唯有相互競爭,才能保存活力,也才是最佳的企業狀態。

  馬化騰也最怕企業團隊存在惰性,他希望騰訊團隊之間保持相互競爭的狀態。正如他2013年在復旦大學與馬雲、馬明哲共同探討網際網路保險發展時所說:「其實在網際網路行業十幾年,競爭無處不在,都是家常便飯,所以我們也是抱著一種平常心態看這個問題,之前也溝通過,其實我們最怕的是團隊內部有惰性,包括微信本身也是我們內部競爭的一個結果,它並沒有誕生在原來的QQ團隊裡面。」馬化騰一直強調團隊不能有惰性,要時刻保持競爭的狀態,團隊要與別的企業的團隊進行競爭,企業內部的團隊之間也要競爭,這樣才能激活自己,釋放巨大的潛力。

  騰訊內部團隊之間確實存在著競爭,微信團隊與手機QQ團隊之間的競爭就是最好的證明。

  手機QQ和微信是騰訊旗下兩大手機應用,並且二者在某種程度上有一定的相似性,二者如何共存一直引人關注。兩個團隊之間是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競爭的,因為二者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同質化,連馬化騰自己也表示,兩個產品的研發團隊之間確實存在競爭,但對這種競爭馬化騰持支持的態度,他倡導兩個團隊除了競爭之外,還要互相學習。

  記住全網最快小説站𝚋𝚊𝚗𝚡𝚒𝚊𝚋𝚊.𝚌𝚘𝚖

  兩個團隊之間的競爭主要體現在手機QQ與微信兩款產品上,新版手機QQ有些新功能是在模仿微信,新版手機QQ的新功能主要有掃描二維碼加好友、免費創建聊天群等,這些都是微信上的功能。除此之外,手機QQ還模仿微信把手機QQ與手機通訊錄打通,在這個功能下,用戶可以選擇將QQ號碼與手機號進行捆綁,把手機里的朋友發展為QQ好友。

  從中我們不難發現,手機QQ研發團隊在研發手機QQ的時候,借鑑了微信受用戶歡迎的功能。因為借鑑發展,2013年5月的時候,手機QQ的活躍用戶為5.5億人,活躍用戶整整是微信的兩倍。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微信活躍用戶也得到了大幅度提升,活躍用戶人數已經達到了6.97億。

  顯然,手機QQ研發團隊與微信團隊之間是存在競爭的,正是由於這種競爭的存在,兩者才能不斷完善和發展。正是因為有了競爭的存在,所以才能激發創造力,才能相互學習、相互促進。

  馬化騰強調騰訊要拒絕惰性,要依靠團隊之間的競爭來獲得發展。這給網際網路企業經營者以啟示,要允許企業的團隊與團隊之間存在合理的競爭。

  團隊之間不但具有共同的利益和目標,而且還具有各自不同的利益和目標,因此必然存在競爭。合理競爭要求團隊之間形成一種正常的競爭關係,最大限度地發揮積極性和創造性,努力實現組織系統的整體目標。組織內各團隊的地位差、功能差,既反映了相應的權利和義務,也反映了相應的責任和貢獻。這是組織系統各團隊在協作過程中存在競爭的客觀基礎。在組織內部,競爭是一種最活躍的因素和力量,具有使組織系統不斷發生變化的功能。這種功能既可以使組織系統發生進步性變化,使組織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也可以使組織系統發生破壞性變化,造成組織系統的不穩定,產生結構性內耗與功能內耗。

  為了最大限度地實現公平,合理競爭,既要反對封鎖信息,互相拆台,製造矛盾,增加內耗,也要反對滿足現狀,不思進取,被動應付,得過且過。特別應反對的是那種不擇手段、以鄰為壑、爾虞我詐、冷酷無情的傾軋和競爭。只有這樣,才能減少部門之間的衝突,提高各部門協同作戰的工作效率,也只有這樣,組織才能得到穩固與發展。

  當然,出現矛盾是不可避免的。當組織系統團隊之間出現矛盾衝突時,如果涉及範圍小,則可以採取「協商解決法」,即由相互衝突的團隊彼此通過協商解決。協商時雙方都要把問題擺在桌面上,開誠布公,擺出各自的觀點,闡明各自的意見,把衝突因素明朗化,共同尋找解決途徑。

  如果衝突涉及面較廣,影響到全局活動,則可採用仲裁解決法和權威解決法。仲裁解決法,即由第三者出面調解,進行仲裁,使衝突得到解決。這是團隊之間經過協調仍無法解決衝突時才使用的方法。這裡要求仲裁者必須具有一定的權威性,最好是衝突雙方都比較信任的,或者社會和法律認可的,否則可能仲裁無效。

  權威解決法,即衝突雙方既不能通過協商解決衝突,又不服從仲裁,可由擁有權力的上級主管部門做出裁決。在一般的情況下,最好不採用這種辦法。但是由於它可收到一時之效,在某些特殊情況下,採用這種方法也是必要的,過後應做更細緻的思想工作。這是利用權威的力量,按照「下級服從上級,個人服從組織」的原則,強迫衝突雙方執行命令。運用這種方法一般只能改變雙方表面的行為,無法影響其內在態度,因此不能消除引起衝突的內在原因。

  構建高效能的團隊並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很少有團隊在建立之初就是高效能的團隊,任何時候,團隊都是存在惰性的。團隊的高效來源於競爭,來源於在競爭中激發的創造力,所以,作為企業經營者要像馬化騰那樣允許企業內部團隊之間存在競爭,並能恰當處理這種競爭,讓競爭走向合理化、正常化、理性化。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