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2024-10-13 15:17:11 作者: 呂思勉

  《齊書·東昏侯紀》,謂其「後宮服御,極選珍奇。府庫舊物,不復周用。貴市民間,金銀寶物,價皆數倍,京邑酒租,皆折使輸金,以為金塗」。這幾句話,很可說明歷史記載,古代金多,後世金少的原因。古代人民生活程度低,又封建之世,服食器用,皆有等差。平民不能僭越。珠玉金銀等,民間收藏必極少。這個不但金銀如此,怕銅亦是如此。

  秦始皇的銷兵,人人笑其愚笨。然漢世盜起,必劫庫兵。後漢時羌人反叛,因歸服久了,無復兵器,多執銅鏡以象兵。可見當時民間兵器實不多。不但兵器不多,即銅亦不甚多。所以賈誼整理幣制之策,是「收銅勿令布」。若銅器普遍於民間,亦和後世一樣,用什麼法子收之勿令布呢?銅尚且如此,何況金銀?

  所以古代所謂金多,並非金真多於後世,乃是以聚而見其多。後世人民生活程度漸高,服食器用,等差漸破,以朝廷所聚之數,散之廣大的民間,就自然不覺其多了。

  讀史的人,恆不免為有明文的記載所蔽,而忽略於無字句處。我之此說,一定有人不信。因為古書明明記載漢時黃金的賞賜,動輒數十斤數百斤,甚且有至數千斤的,如何能不說古代的黃金,多於後世呢?但是我有一個證據,可以折服他。王莽時,黃金一斤值錢萬,朱提銀八兩為一流,值錢一千五百八十,他銀一流值錢千,則金價五倍於銀。《日知錄》述明洪武初,金一兩等於銀五兩,則金銀的比價,漢末與明初相同。我們既不見古書上有大量用銀的記載,亦不聞佛法輸入以後,銀有大量的消耗,然則古書所載黃金大量使用之事,後世不見,並非黃金真少,只是以散而見其少,其事瞭然可見了。

  本書首發𝘣𝘢𝘯𝘹𝘪𝘢𝘣𝘢.𝘤𝘰𝘮,提供給你無錯章節,無亂序章節的閱讀體驗

  大概金銀的比價,在前代,很少超過十倍的。然則在金朝末年,社會上白銀固多,黃金亦不甚少。假使用銀之故,是嫌銅幣的笨重,而要代之以質小值巨之物,未嘗不可舍銀而取金,至少可以金銀並用。然當時絕不如此。這明明由於銀之起,乃所以代銅錢,而非以與銅錢相權,所以於金銀兩者之中,寧取其價之較低者。於此,可見以金銀銅三品,或金銀二品,或銀銅二品為貨幣,並非事勢之自然。自然之勢,是銅錢嫌重,即走向紙幣一條路的。

  金銀兩物,舊時亦皆鑄有定形。《清文獻通考》說:「古者金銀皆有定式,必鑄成幣而後用之。顏師古注《漢書》,謂舊金雖以斤為名,而官有常形制。亦猶今時吉字金錠之類。武帝欲表祥瑞,故改鑄為麟趾裊蹄12之形,以易舊制。然則麟趾裊蹄,即當時金幣式也。

  漢之自選與銀貨,亦即銀幣之式。《舊唐書》載內庫出方圓銀二千一百七十二兩,是唐時銀亦皆系鑄成。」按金屬貨幣之必須鑄造,一以保證其成色,一亦所以省秤量之煩。古代金銀雖有定形,然用之必仍以斤兩計,似乎其分量的重輕,並無一定。而其分量大抵較重,尤不適於零星貿易之用。

  《金史·食貨志》說:「舊例銀每錠五十兩,其直百貫。民間或有截鑿之者,其價亦隨低昂。」每錠百貫,其不能代銅錢可知。章宗承安二年,因鈔13法既敝,乃思乞靈於銀。改鑄銀,名承安寶貨。自一兩至十兩,分為五等。每兩折鈔二貫。公私同見錢行使,亦用以代鈔本。後因私鑄者多,雜以銅錫,寖不能行。五年,遂罷之。

  宣宗時,造貞祐寶券及興定寶泉,亦皆與銀相權。然民間但以銀論價。於是限銀一兩,不得超過寶泉三百貫(按寶泉法價,每二貫等於銀一兩)。物價在三兩以下者,不許用銀。以上者三分為率,一分用銀,二分用寶泉。此令既下,「商旅不行,市肆晝閉」。乃復取消。至哀宗正大間,民間遂全以銀市易。《日知錄》說:「此今日上下用銀之始。」其時正值無錢可用的時候,其非用以與錢相權,而系以之代錢,顯然可見了。

  元明兩朝,當開國之初,都曾躊躇於用錢用鈔之間。因銅的缺乏,卒仍舍錢而用鈔。元初有行用鈔,其制無可考。世祖中統元年,始造交鈔,以絲為本。是年十月,又造中統寶鈔。分十、二十、三十、五十、一百、二百、五百、一貫、二貫(此據《食貨志》。《王文統傳》云:中統鈔自十文至二貫凡十等。疑《食貨志》奪三百一等)。每一貫同交鈔一兩,兩貫同白銀一兩。又以文綾織為中統銀貨。分一兩、二兩、三兩、五兩、十兩五等。每兩同白銀一兩,未曾發行。

  至元十二年,添造厘鈔。分一文、二文、三文三等。十五年,以不便於民罷。二十四年,造至元鈔。自二貫至五文,凡十一等。每一貫當中統鈔五貫,二貫等於銀一兩,二十貫等於金一兩。武宗至大二年,以物重鈔輕,改造至大銀鈔。自二兩至二厘,共十三等。每一兩准至元鈔五貫,白銀一兩,赤金一錢。仁宗即位,以倍數太多,輕重失宜,罷至大銀鈔,其中統至元二鈔,則終元世常行。按元朝每改鈔一次,輒准舊鈔五倍,可見當其改鈔之時,即系鈔價跌至五分之一之時。

  貨幣跌價,自不免影響於民生。所以「實鈔法」實在是當時的一個大問題。元初以絲為鈔本,絲價漲落太大,用作鈔本,是不適宜的。求其價格變動較少的,自然還是金屬。金屬中的金銀,都不適於零星貿易之用。厘鈔及十文五文之鈔,行用亦實不適宜。所以與其以金銀為鈔本,實不如以銅錢為鈔本。元朝到順帝至正年間,丞相脫脫,才有此議。下詔:以中統鈔一貫,權銅錢一千,准至元鈔二貫。鑄至正通寶錢,與歷代銅錢並用。這實在是一個賢明的辦法。然因海內大亂,軍儲賞犒,每日印造,不可數計。遂至「交料散滿人間」,「人視之若敝楮」了。

  明初,曾設局鑄錢。至洪武七年,卒因銅之不給,罷鑄錢局而行鈔。大明寶鈔,以千文准銀一兩,四貫准黃金一兩。後因鈔價下落,屢次鬻官物,或稅收限定必納寶鈔以收鈔。然終於不能維持。至宣宗宣德三年,遂停止造鈔。其時增設新稅,或加重舊稅的稅額,專收鈔而焚之。鈔法既平之後,有些新稅取消,稅額復舊,有的就相沿下去了。鈔關即是其中之一。自此租稅漸次普遍收銀,銀兩真成為通用的貨幣了。

  主幣可以用紙,輔幣則必須用金屬。因其授受繁,紙易敝壞,殊不經濟。所以以銅錢與紙幣並行,實最合於理想。元明兩朝,當行鈔之時,並不鑄錢。明朝到後來,鑄錢頗多,卻又並不行鈔了,清朝亦然。

  順康雍乾四朝,頗能實行昔人不愛銅不惜工之論。案:分厘在古代,本系度名而非衡名。衡法以十黍為累,十累為銖,二十四銖為兩。因其非十進,不便計算,唐朝鑄開元通寶錢,乃以一兩的十分之一,即二銖四累,為其一個的重量。宋太宗淳化二年,乃改衡法。名一兩的十分之一為一錢,一錢的十分之一為一分,一分的十分之一為一厘。錢即系以一個銅錢之重為名。分厘之名,則系借諸度法的。依照歷朝的成法,一個銅錢,本來只要重一錢。順、康、雍、乾四朝所鑄,其重量卻都超過一錢以上,鑄造亦頗精工。可謂有意於整頓幣制了。惜乎於貨幣的原理未明,所以仍無成效可見。

  怎樣說清朝的貨幣政策,不合貨幣原理呢?

  (一)貨幣最宜舉國一律。這不是像郵票一般,過了若干時間,就不復存在的。所以郵票可以花樣翻新,貨幣則不宜然。此理在唐朝以前,本來明白。所以漢朝的五銖錢,最得人民信用,自隋以前,所鑄的銅錢,即多稱五銖。唐初改鑄開元通寶,大約是因當時錢法大壞,想與民更始的,揣度當時的意思,或者想以開元為全國唯一通行的錢。所以後世所鑄的錢,仍系開元通寶(高宗的乾封泉寶、肅宗的乾元重寶、重輪乾元等,雖都冠之以年號,然皆非小平錢,當時不認為正式的貨幣)。不過其統一的目的,未能達到罷了。宋以後才昧於此理,把歷朝帝皇的年號,鑄在銅錢之上。於是換一個皇帝,就可以有一種錢文(年號時有改變,則還可以不止一種)。貨幣形式的不統一,不是事實使然,竟是立法如此了。甚至像明朝世宗,不但鑄嘉靖年號的銅錢,還補鑄前此歷朝未鑄的年號。這不是把銅錢不看做全國的通貨,而看做皇帝一個人的紀念品麼?若使每朝所鑄的,只附鑄一個年號,以表明其鑄造的年代,而其餘一切,都是一律,這還可以說得過去。而歷代又不能然。清朝亦是如此。且歷朝所鑄的銅錢,重量時有出入。這不是自己先造成不統一麼?

  (二)雖然如此,但得所鑄的錢,不至十分惡劣,則在專制時代,即但以本朝所鑄之錢為限,而禁絕其餘的惡薄者,亦未始不可以小康。此即明代分別制錢和古錢的辦法(明天啟、崇禎間,括古錢以充廢銅,以統一幣制論,實在是對的),但要行此法,有一先決問題,即必須先使貨幣之數足用。若貨幣之數,實在不足於用,交易之間,發生困難,就無論何等惡劣的貨幣,人民也要冒險使用,禁之不可勝禁,添出整理的阻力來了。自明廢除紙幣以後,直至清朝,要把銅錢鑄到人民夠用,是極不容易辦到的。

  當此之時,最好將紙幣和銅錢相權。而明清皆不知出此,聽任銀銅並行。又不知規定其主輔的關係。在明朝,租稅主於收銀,銅錢時有禁令,人民懷疑於銅錢之將廢,不敢收受,大為銅錢流通之害。清朝則人民認銅錢為正貨,不願收受銀兩。而政府想要強迫使用,屢煩文告,而卒不能勝。而兩種貨幣,同時並行,還生出種種弊竇(如租稅徵收等)。不明經濟原理之害,真可謂生於其心,害於其政了。

  外國銀錢的輸入,並不始於近代。《隋書·食貨志》說南北朝時河、西、交、廣的情形,已見前。《日知錄》引唐韓愈《奏狀》,說五嶺買賣一以銀。元稹奏狀,說自嶺以南,以金銀為貨幣。張籍詩說:海國戰騎象,蠻州市用銀。《宋史·仁宗紀》:景祐二年,詔諸路歲輸緡錢,福建二廣以銀。《集釋》說:順治六、七年間,海禁未設,市井貿易,多以外國銀錢。各省流行,所在多有。禁海之後,絕跡不見。

  這可見外國貨幣之侵入,必限於與外國通商之時,及與外國通商之地。前此中外交通,時有絕續,又多限於一隅,所以不能大量侵入。到五口通商以後,情形就大不相同了。外國鑄造的貨幣,使用的便利,自勝於我國秤量的金銀(其秤量之法,且不劃一)。外國銀圓,遂滔滔輸入,而以西班牙、墨西哥兩國為多。

  中國的自鑄,始於光緒十三年(廣東總督張之洞所為)。重量形式,都模仿外國銀圓,以便流通。此時銅錢之數,頗感不足。光緒二十七年,廣東開鑄銅元,因其名價遠超於實價,獲利頗多。於是各省競鑄銅元,以謀餘利,物價為之暴騰。小平錢且為其驅逐以盡。民生大感困苦。光緒三十年,度支部奏厘定幣制,以銀圓為本位貨幣,民國初年仍之。其時孫文創用紙幣之議,舉國的人多不解其理論,非難蜂起。直到最近,國民政府樹立法幣制度,才替中國的貨幣,畫一個新紀元。

  疑難字詞的注音與解釋:①糶 [tiào]:賣糧食。

  ②圜[yuán]法:指幣制。

  ③饘[zhān]:稠粥。

  ④銖[zhū]:古代重量單位,一兩的二十四分之一。

  ⑤鎰[yì]:古代重量單位,一鎰合二十兩(一說二十四兩)。

  ⑥莢錢[jiá qián]:榆莢錢的簡稱,漢初一種輕而薄的錢幣。

  ⑦綖[yán]環錢:惡錢的一種。錢被剪鑿取銅,留下外圍一圈繼續使用。⑧瑊 [jiān]。

  ⑨潞 [lù]。

  ⑩輕齎 [qīng jī]:便於攜帶。

  11匱 [guì]:古同「櫃」。

  12麟趾裊[niǎo]蹄:麟趾金與裊蹄金的並稱。鑄金成馬蹄形。因借指金銀。13鈔 [chāo]:紙幣。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