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物的依歸
2024-10-11 10:13:38
作者: 澀澤榮一
世上的事物有時會偏離正道,走入旁門左道,但這些惡事並不會使真理晦暗下去。
本書首發𝙗𝙖𝙣𝙭𝙞𝙖𝙗𝙖.𝙘𝙤𝙢,提供給你無錯章節,無亂序章節的閱讀體驗
——澀澤榮一
我們組織過一個所謂歸一的協會。所謂歸一就是希望在世界上的各種宗教觀念或信仰等等之間找出一個共同的依歸。世界各種宗教觀念、信仰等,不是最終都將歸於一嗎?不管稱為神、佛還是耶穌,都是在談教,教人應該遵行道理。東洋哲學和西洋哲學之間多少有些差異,可是最後還是殊途同歸的。所謂「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反之,「言不忠信,行不篤敬,雖州里行乎哉?」這是千古的格言。如果一個人言不忠信,行不篤敬,還能贏得親戚故舊的喜愛嗎?西洋道德所說教的,也有同樣的意思。只是,西方的主張偏重於積極,東方的講道方式有幾分消極而已。例如,孔子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耶穌則說:「凡己所欲,必施於人。」說法相反,雖然表面上有差異,追根究底,其意思都是在教誨我們不要作惡,而要行善。所不同的是,一個由右說起,一個從左說起,但所要講的還是同樣的道理。
深入研究之後,發現各分宗派,門戶各異,相互指責,彼此挖苦,實在是極愚蠢之事。能否歸一我不敢夸,但我們期望得到某種程度的歸一,這就是歸一協會之所以被組織起來的目的。
自組成協會以來,已經過數年了,會員不僅有日本人,也有許多歐美籍的人士,大家共同針對某些問題互相檢討、研究。我本人在過去四十年間,一向倡導仁義道德與生產謀利應該結合一致,並力求使之統一。可是,道理雖然如此,但是人生在世,違反道理的事實卻不斷出現,這實在令人嘆息。
對於我的主張,像和平協會的保羅氏以及井上博士、鹽澤博士、中島力藏博士、菊地大麓男博士也都共同認為,雖不能全然歸一,但也一定能達到某種程度的歸一。也就是說,世上的事物有時會偏離正道,走入旁門左道,但這些惡事並不會使真理晦暗下去。在過去也是這樣,曾有過類似的理論,他們認為仁義道德與生產殖利必須一致,如不一致,就不能締造真正的財富,更不能捕捉到足以傳之久遠的東西。大家對於這些道理,幾乎都認同了。若真能將此論旨徹底地在社會上廣為流傳、提倡,並且形成物質利益,必須依據仁義道德的觀念,那麼,相信缺乏仁義道德的行為自然會煙消雲散的。譬如,購買公家用品的執事者,如能醒悟賄賂是違反仁義道德的話,無論如何也不會收取賄賂;販賣御用物品的商人,如果他想到賄賂是違反仁義道德的,那麼也不會去行賄。
將這利害關係推而廣之,及至政治、法律、軍事等其他諸方面,都要與仁義道德相一致。如果商人能夠依照仁義道德正當經營,那麼客戶就無法單獨地要求賄賂,因為社會上的事大半就像車輪的運轉,幾乎都是一環扣一環的,如果雙方都不能遵循仁義道德,就必然會產生矛盾。因此,希望我們共同努力,使一切事務都以仁義道德為依歸。若能將此普遍通行於社會,那麼,像賄賂等讓人忌諱的事,自然就會停止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