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羅馬帝國分裂 西部帝國轟然倒塌
2024-10-11 09:02:15
作者: 金文
當皇帝越來越年輕,甚至連嬰兒都坐上了皇位時,政權的更迭必定是頻繁的。無論古今中外,這樣的例子俯拾皆是,公元4世紀的羅馬帝國就步入了這樣頻繁的政權更迭中。
瓦倫提尼安一世成為羅馬西部帝國皇帝之後,修築了一系列的防禦工事,並且親自率軍抵禦入侵國內的日耳曼諸部落,也算是為了國家不遺餘力吧。公元376年,瓦倫提尼安一世去世,他的幼子瓦倫提尼安二世繼承皇位。
兩年之後,瓦倫斯在抵禦哥特人時陣亡,羅馬東部帝國由瓦倫提尼安一世的長子格拉提安和青年軍官狄奧多西共同治理,他們都深受高級官僚出身的米蘭主教聖·安布羅斯的影響,進一步發展了基督教。格拉提安當政時,極力籠絡民心,尤其尊重基督教會,甚至下令搬走了元老院裡的勝利女神像,因為勝利女神是異教徒的偶像。
公元383年,格拉提安被叛軍殺死,狄奧多西成為羅馬東部帝國唯一的皇帝。他對哥特人採取了綏撫政策:允許哥特人在羅馬帝國境內定居,並准許他們應徵入伍、擔任官職,暫時穩定了東部帝國邊境。公元392年,瓦倫提尼安二世在維也納死於非命,瓦倫提尼安王朝覆滅,狄奧多西成為羅馬帝國唯一的皇帝。
即位之初,狄奧多西像「伊利里亞諸帝」一樣,也採取了以蠻制蠻的策略。隨後,他就立法承認基督教為唯一的宗教,宣布其他宗教為邪教,禁止一切異教活動,因此被後世冠以「大帝」的稱號。
公元395年,狄奧多西大帝在米蘭逝世,羅馬帝國正式分裂。狄奧多西大帝17歲的長子阿卡迪烏斯掌管東部帝國,定都君士坦丁堡;11歲的次子霍諾留掌管西部帝國,定都羅馬。從此以後,羅馬帝國再也沒有重新統一,哪怕只是名義上的統一。
阿卡迪烏斯5歲就被授予了「奧古斯都」頭銜,但也許因為皇位來得非常容易,所以他反而不珍惜,把國務、軍務全都交給下屬打理,他自己則潛心研習基督教教義。於是,那些得寵的臣子就順理成章地掌握了東部帝國的實權,以至於在阿卡迪烏斯當政的14年裡,東部帝國的人民一直處於黑暗的統治之中,邊境地區也經常遭到哥特人的侵襲。公元408年,30歲的阿卡迪烏斯撒手人寰,他7歲的兒子繼位,史稱狄奧多西二世。狄奧多西二世統治初期,政事由其母優多克西婭代理,東部帝國還算太平。
霍諾留在位初期,大將斯提利科受命掌控西部帝國的軍政大權。斯提利科是日耳曼諸部落中汪達爾族酋長之子,在汪達爾族被征服之後來到羅馬帝國的大城市塞薩洛尼基(位於今希臘北部),名義上是一名近衛軍戰士,實則是汪達爾族的人質。由於靠近羅馬帝國的權力中心,再加上德才兼備,斯提利科很快就得到了狄奧多西一世的賞識,追隨狄奧多西一世參加了很多大規模的軍事活動,立下了汗馬功勞,而且對狄奧多西一世極度忠誠,因此狄奧多西一世去世時才放心地把霍諾留和西部帝國都委託給了他。
也許是早早地就嗅到蠻族人覬覦羅馬的危險氣息,霍諾留在公元404年就遷都拉文納(今義大利城市)。拉文納位於亞平寧半島東北海岸,周圍有大片的沼澤。年少的霍諾留藉助海洋和沼澤的保護,繼續過著不問世事的逍遙日子。
不過,隨著時光的流逝,年少的霍諾留逐漸長大,他也有了自己的想法,公元408年,他以謀反罪處死了功高蓋主的斯提利科。當時,羅馬帝國的實力急劇衰落,以西哥特人為首的蠻族勢力已經逐步深入帝國內部,幸虧有斯提利科支撐著西部帝國的天空,並一力抵禦外敵,才使敵人入侵的腳步放緩了,如今霍諾留扳倒了斯提利科,無異於自毀長城。果然,斯提利科剛死,西哥特人就開始大舉南下,最終於公元410年攻陷了羅馬城。
自建城1163年以來,羅馬城還從未徹底陷落,如今是真正地陷落了。西哥特人首領阿拉里克縱兵在城內劫掠,6天之後才收手。曾經的「世界的首都」羅馬,就這樣被劫掠一空。隨後,西哥特人繼續南下擄掠。
不久,阿拉里克病死,他的繼任者阿道夫改變策略,迎娶了狄奧多西大帝之女,不再占領羅馬本土,而是轉戰高盧、西班牙等羅馬行省,使得霍諾留得以暫時維持對羅馬本土的統治。不過,可以想像得出,霍諾留的統治是絕對不會太平的。當時,不列顛行省建立了自治機構,高盧、西班牙、阿非利加等行省多次出現僭主。雖然這些僭主後來都被忠誠的將領們一一殲滅了,但是西部帝國的分崩離析之勢已經不可扭轉。
公元423年,霍諾留去世,他的外甥瓦倫提尼安三世被扶上了皇位。這位新皇帝當時還年幼,朝政由他的母親普拉西狄亞一手把持。公元429年,汪達爾人占領了阿非利加行省。又過了10年,他們掌控了西部帝國的實際統治權。至於名義上的皇帝瓦倫提尼安三世,整天過著聲色犬馬的生活,最終於公元455年被謀殺。
在此後的20年裡,羅馬西部帝國再次陷入血腥的權力循環之中,先後出現了8位皇帝,其中在位時間最長的不足5年,他們最終都被蠻族出身的將領俘虜、驅逐或謀害。公元475年,擁有日耳曼民族血統的羅馬將軍歐瑞斯特趕走了皇帝尼波斯,把自己的兒子羅穆路斯·奧古斯都推上了皇位。羅穆路斯·奧古斯都只不過是個孩子,最高統治權實際上掌握在歐瑞斯特手中。
公元476年,羅馬軍統帥奧多亞克被士兵們擁立為王,他廢黜了羅穆路斯·奧古斯都。羅穆路斯·奧古斯都被廢黜,是羅馬西部帝國滅亡的標誌,實質上也可以說是羅馬帝國滅亡的標誌,因為早在君士坦丁大帝時期,羅馬帝國就已經逐步失去了羅馬特質,在此後的100多年裡,羅馬帝國陷入蠻族大舉入侵、基督教造成的混亂、羅馬人自身的腐化墮落、直接勞動者失去生產興趣等困境之中,只不過是在苟延殘喘而已,至於羅馬東部帝國,也只是徒有其表而已,實際上已經與原先的羅馬帝國大不相同。西方國家正是以這一年為分界線,宣布進入中世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