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羅馬的學校教育
2024-10-11 09:02:08
作者: 金文
家庭是社會的基本單元,在古羅馬,父親是一家之主,對孩子具有撫養、教育和生殺大權。在古羅馬早期,父親有權拒絕撫育自己的孩子,因為所有的孩子都具有平等的繼承權,而許多家庭往往貧窮得連飯都吃不飽,哪兒還有財產留給很多孩子?因此,即便有父親把剛剛呱呱墜地的嬰兒賣掉、遺棄或殺死,也是合法的。
當然,沒有幾個父親忍心不要自己的孩子,因此大多數的羅馬兒童還是一天天地成長起來。童年的那段日子,也許是羅馬人一生中最無憂無慮的時光了。
結束童年時代之後,男孩子們要追隨父親的步伐前進,為日後成為農民、戰士、官員或貴族做準備。假如是農民的兒子,可以跟父親學習怎麼播種、除草、收割;如果是元老院議員的兒子,可以陪父親進入元老院,提前熟悉一下議員的工作環境;如果是執政官或司法官的兒子,可以坐在父親旁邊聆聽父親是如何回復百姓的問題或求助的,等百姓離開時,他還可以就相關問題發表自己的看法……也就是說,從出生的那一刻起,羅馬人的命運就已經被父親決定好,基本上不會有太大變化。
至於女孩子,一般不可以進入政治場所,也不能參加父親的凱旋儀式,只能向母親學習家庭主婦必備的一切技能,比如生火、打水、做飯、紡織、裁縫等。
除了家庭教育之外,孩子們還要接受初等教育。初等教育面向7~12歲的孩子,主要教授認字、閱讀、寫作、計算等基礎知識。初級學校都是民辦的,只有場地由政府提供,大多位於大街旁邊,條件簡陋,甚至連門都沒有,與外界只隔著一條門帘。一般來說,只有下層人家的孩子才會進入初級學校讀書,家庭條件好的孩子有家庭教師專門指導。有些富貴人家,乾脆直接買一些有文化的希臘奴隸來教育自己的孩子。
每天天還沒亮,孩子們就不得不起床,去學校接受教育、集體管教或體罰。在西方教育中,體罰學生的現象由來已久,希臘人就經常這麼做。古羅馬人征服希臘人之後,全盤繼承並發揚了希臘人的這一習慣。在古羅馬的教育——尤其是初級學校教育中,體罰學生是不可缺少的內容。「學習」一詞在拉丁文中的意思,就是「把你的手伸出去接受抽打」。即便是富貴人家的孩子,有時也不能例外,免不了也得吃板子。
關於教師體罰學生的場面,古羅馬著名喜劇作家普勞圖斯做過一段生動的描寫:「回到家裡,你身穿小外套,面對老師坐在凳子上,讀書給他聽,如果讀錯一個字,你的後背就會被他打得像嬰兒的圍嘴一樣色彩斑斕……」因此,在羅馬人的心目中,教師的形象一般是手舉皮鞭、凶神惡煞的。
為什麼體罰學生的現象如此普遍呢?一是由奴隸主們殘暴的階級本質決定的,二是因為這種教育制度本身的落後,三是因為教師社會地位低下,收入非常微薄,自身素質也不高,教育方法不正確。
過度體罰孩子,會讓他們對學習產生牴觸情緒,變得壓抑、沮喪,不利於心理和個性的健康發展。羅馬帝國時代的希臘作家普魯拉克,曾經建議人們要鼓勵孩子自由學習,而不是用鞭子強迫他們去學習,但是這種先進的教育理念並沒有引起人們的重視。
就是在這樣的體罰中,孩子們結束了初等教育,開始面臨新一輪的人生抉擇。公元前1世紀,很多有條件的家庭會讓孩子進入文法學校,學習用途廣泛的拉丁語、希臘語,同時接受地理、歷史、數學和自然科學等方面的教育。在這一階段,體罰同樣少不了。
本章節來源於𝚋𝚊𝚗𝚡𝚒𝚊𝚋𝚊.𝚌𝚘𝚖
文法學校的學習一般需要花3年時間,在這之後一些貴族子弟會進入修辭學校,接受進一步的教育。修辭學校主要開設有修辭學、演講技巧、哲學、法學、數學、天文學、歷史等科目,但主要還是培養演說家、雄辯家。在羅馬人看來,無論是從事法律辯護工作,還是擔任公職人員,良好的口才都是事業獲得成功的有力保障。至於孩子們是否對學業感興趣,家長們一般是不太關心的。
在接受體罰和教育的過程中,孩子們就這樣被打上社會的烙印,最終變成了父母期望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