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鋒相對,不如說些軟話
2024-10-11 08:50:22
作者: 三石
不管是生活中還是工作中,在與他人交往中免不了發生摩擦。有時候對方做錯了,你想和他交流,如果用語不當,當面指出他的錯誤,肯定得發生一場口舌之戰,嚴重地會引發肢體衝突。反之,你如果顧及到他人面子而溫和地勸導的話,對方會耐心傾聽你的意見,反省自身的錯誤,你說的話就提高了影響力。和他人發生矛盾,說話沒有講究方式方法,造成周圍人際關係的緊張,你需要反思,自我調整表達方式。有時候轉換一下表達方式,將刺耳的話語轉換成善意提醒的軟話,效果就會好很多。
孫倩在職場上已經「浮沉」了好些年,也遇到過各種各樣的人和事,本來應該也算是一個交際能手,但不知為什麼,她總是很容易得罪人。她心裡總擱不住事兒,有什麼就說什麼,從來不會隱瞞自己的觀點。
有的同事把茶水倒在紙簍里,弄得一地水,她會叫他不要這樣做;有的人在辦公室里抽菸,她會請他出去抽;有的人愛沒完沒了地打電話,她就告訴他不要隨便浪費公司的資源……她這樣做是出於好心,因為如果讓經理看見了,不是一頓責罵,就是被扣獎金。
可是,好心沒好報,她這樣做的後果是把同事們都給得罪了。每個人都對她一大堆的意見,甚至大夥一起去郊遊也故意不叫她。有一次她實在氣不過,就向經理反映,沒想到經理也不怎麼支持她,弄得她在公司里更加被動了。她非常想不通,明明自己是實話實說,為什麼會弄成這樣?真是好心被當成了驢肝肺。
孫倩的這種為人處事的方式其實在我們生活中很普遍,也很容易理解。我們平時工作、生活離不開與人打交道,有時候看不慣對方的行為就會不假思索地指出來。其實,這是一種欠考慮的行為,特別是在與同事相處時,如果總是對別人的行為挑三揀四,那就很容易被同事們孤立。所以,要想有好人緣,就需要你有一顆包容的心,能夠說幾句軟話解決的就不要針鋒相對地爭執。
一位顧客在商場買了一件外套,五天後卻拿著衣服返回商場要求退貨。其實,那件衣服她已經穿過一次並且洗過,可她堅持說「絕對沒穿過」,態度也很不友善。
售貨員檢查了那件衣服,發現有明顯的乾洗過的痕跡。但是,直截了當地向顧客說明這一點,顧客是絕不會輕易承認的,因為她已經說過「絕對沒穿過」,而且精心地偽裝過。再者,如果直接說破,也會讓她感到沒有面子,進而引發雙方起爭執。
於是,聰明又善解人意的售貨員繞了個彎子,說了段軟話,並沒有跟顧客正面衝突:「這位顧客,我知道您說的是實話,可是有可能是您的家人誤把這件衣服送去乾洗店洗過,因為這件衣服的確看得出已經被洗過了。不信的話,可以跟店裡同款的其他衣服比一比。前幾天我家就發生過一件這樣的事情。我把一件剛買的衣服和其他衣服堆在一塊,結果我老公沒注意,把那件新衣服和一堆髒衣服一股腦地塞進了洗衣機。我覺得可能你也會遇到同樣的事情。」
顧客看了看證據,知道無可辯駁,而售貨員又為她的錯誤準備了藉口,給了她一個台階下。於是,她順水推舟,收起衣服走了。
售貨員如果沒說這段軟話,直白地揭穿顧客的「伎倆」,再強硬地駁回對方的要求,換來的只會是一場尷尬和不歡而散。現實中,人們普遍存在著吃軟不吃硬的心態。特別是性格剛烈的人,如果你說話「硬」的話,他可能比你更硬;你如果來「軟」的,他反倒會於心不忍,也就有話好好說了。
軟話的威力可見一斑,那麼是不是任由我們隨意說軟話呢?當然不是。軟話要會說,說得恰如其分,才能服人心,發揮作用。
首先,把握好度。軟話歸軟話,但仍要含蓄地指出對方的錯誤,同時還要照顧對方的面子。如果分寸把握不當,不但會使自己給人留下不好的印象,也會使對方很難堪。
其次,內含道理。很多時候,你要想勸服人,說軟話的效果要比說硬話好得多。然而,軟話並不是低三下四地哀求,而是一種鬥智,是一種心理交鋒,通過溫柔的語言啟發、開導,並使對方按照你的意思行事。
會說軟話、敢於說軟話體現了一個人的極高素養。在正常情況下,人的度量大小是很難表現出來的,而在面對一些讓自己感覺不舒服的人或事時仍能用平和的語氣、得體的語言表達自己的不滿的人,他的寬容大度一下子就體現出來了,並且還有可能會讓對方心服口服,甘願為你忙前忙後。所以,能說軟話的時候請盡說無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