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別人的知識學以致用
2024-10-11 08:46:43
作者: 甘延青
華為是一家格外重視學習能力的企業,公司自上到下洋溢著一股濃烈的學習氛圍。除了在態度上要求主動學習之外,華為還希望員工能夠培養出一種「知覺」,能夠終身學習、不斷學習新事物、向最好的標杆學習、在一個點上窄頻帶高振幅地學習……而後將這些知識學以致用。這個過程就是「血洗」知識的過程。
「血洗」的提法並不是任正非自己提出來的,但卻得到了任正非的高度認可。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教授彭劍鋒在一次接受《中國經營報》的採訪中說道:「他經常『血洗』別人的知識,把你的知識拿過來,在他血液裡面一循環,變成他的血,這是他的特點。」後來,任正非在去東北的火車上看到了這篇報導,說:「彭劍鋒講得對,我就是要『血洗』他們的知識!」任正非認為,知識只有「洗」完以後才是你的,要不是持著一種從骨子裡透出來的渴望,去吸收整合別人的優點,華為或許走不到今天。
1997年年底,任正非帶著華為高層,在聖誕節前夕訪問國休斯公司、IBM公司、貝爾實驗室與惠普公司。美國人正在準備歡度聖誕節,而華為人則開始了一場橫跨美國大陸從東向西的「取經」之旅。在IBM,任正非等聽了整整1天的管理介紹,從早上一直聽到傍晚,他身體不好,可是一點都不覺累,聽得津津有味。在訪問接近尾聲時,這群「取經人」把自己關在矽谷的一家小旅館裡,點燃壁爐,3天沒有出門,消化這期間訪問的筆記,整理出一厚疊簡報準備帶回國內傳達。任正非說:「我們只有認真向這些大公司學習,才會使自己少走彎路,少交學費。IBM是付出數十億美元直接代價總結出來的,他們經歷的痛苦是人類的寶貴財富。」
2007年年初,任正非又親自給IBM公司CEO(執行長)彭明盛寫了封信,希望效仿IBM的財務管理模式進行轉型。任正非曾說,「我知道我們接了許多訂單,但不知道哪些是賺錢的」,究其緣由,就是企業發展太快了,財務管理水平跟不上,因此從2007年到2008年,華為的利潤率是比較低的,對財務與資金管理系統調整、充實、提高完成後,或許會提高一些。向IBM等優秀的大型跨國企業學習如何提升企業管理水平,如何對財務進行卓越化、精細化、預見性管理等工作就顯得非常重要了。一個人最值錢的知識是個人悟過、駕馭得了的那部分,所以,好的東西絕對不是簡單複製。任正非也實地去看了IBM公司,但他沒有重複IBM的路。
開放、暴露、學習,學習一切可以學習的事物,這是任正非在帶領華為前進過程中遵循的原則。華為所有的管理運動,要麼學植物,要麼學美國、學毛澤東、學軍隊……總而言之,任正非一直都在帶領華為學習生活化的案例。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吳春波詳細地總結道:「華為向外國學習,學英國的制度、美國的創新、日本的精益、德國的規範;也向我黨學習,八項規定、自我批判、多勞多得;向軍隊學習,上甘嶺、呼喚炮火、上校連長,西點軍校、鐵三角;向企業學習,2012年華為學海底撈、學順豐快遞,老任讓所有的高管去海底撈免費吃頓飯;向動物學習,狼性、獅群、蜘蛛、螞蟻;向植物學習,學習所有薇甘菊;向建築學習,都江堰、羅馬花園、長城;以及向影視學習、向書刊學習、向員工學習、向雜家學習……」
從本質上來說,任正非「血洗」知識就是一種拿來主義,總結提煉過後,在其基礎上進行改進創新,舉一反三。任正非在華為內部強推華為大學亦是出於同樣的目的,希望所有的華為人在拿走華為大學傳授的知識之後,能過一遍自己的血液,在實踐中做到活學活用。「華大給了你們一大堆表格,告訴你們如何使用這些表格、如何指揮現代化作戰。這些內容已經過了時間檢驗,有一定的參考意義。當然,不是賦能了就自然會作戰,而是看你們自己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