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弘一法師全集:全4冊> 三.歷代書法家及其作品01

三.歷代書法家及其作品01

2024-10-11 08:42:52 作者: 弘一法師

  前面,我們就五大書體以及它們的流派講述了一番。接下來,我們再以年代劃分,分別講述一下各個朝代的書法特色,以及同時代的書法名家,並就他們的代表作品略加評述,以增趣味。

  1.兩漢時期

  我國秦漢時期,漢字的變遷更為劇烈也最為複雜,大篆經過省改而創造了小篆,李斯所書《泰山》《琅琊》《嶧山》等石刻,即是「小篆」典型。另外,隸書發展成熟,草書發展成章草,行書和楷書也亦萌芽。書法家可謂人才輩出,此一時期的書法成就影響後世極為深遠。

  秦漢書法遺存今天的有帛書、簡牘書,還有壁畫、陶瓶及碑上的刻字。漢代的石碑藝術在這一期間取得了輝煌的成就。西漢碑刻雖少,而東漢則有「碑碣雲起」之興盛現象,可見書法在當時的成就。這一時期出現不少好的石碑,如以《張遷》為代表的「方勁古樸類」;以《曹碑》為代表的「飄逸勁秀類」;以《禮器碑》和《前史晨碑》《後史晨碑》為代表的「端莊凝練類」等著名的碑銘。

  至漢時,篆、隸、章草均有成績,如此時已顯露行書、正楷的端倪;而且,由於書法藝術在秦漢時代的昌盛,在這一時期的篆刻作品亦是十分精美的,並出現了各種印章。

  (1)史游

  史游,西漢元帝時人,官至黃門令。曾解散隸體而求速書,但存字的梗概,損隸書的規矩,但求書寫縱任奔逸,而大膽打破隸書書寫之章法,因作《急就章》,故後人稱其書體為「章草」。因草創而成的字體,故稱「草書」。

  本章節來源於𝖻𝖺𝗇𝗑𝗂𝖺𝖻𝖺.𝖼𝗈𝗆

  《急就章》,漢代史游撰。王惜說:「漢元帝時史游作《急就章》,解散隸體,漢俗簡惰,漸以行之是也。」

  其書自始至終,無一復字。文詞雅奧,亦非後世蒙學諸書所可及之。舊時曾有曹壽、崔浩、劉芳、顏之推《注》,今皆不傳,唯顏師古《注》一卷存世。後有王應鱗補註之。

  《急就章》今本34章,此書不是簡單地把許多單字放在一起,而是有意識地加以組織,按姓名、衣服、飲食、器用等分類變成韻語,多數為七字句,這樣學童在學習認字的同時還能增長各方面的知識。全書取首句「急就」二字作為篇名,「急就」就是速成的意思。這是一本速成的識字課本,全書共收2016字,沒有重複的句子,文辭雅奧,是後世蒙書少能匹及的。

  從周秦到漢中葉,可以說是以《史籀篇》為代表的蒙學教材流行時期。從漢中葉到南北朝時期,史游的《急就章》盛行,是當時主要使用的蒙學教材。而「自唐以下,其學漸微」,《急就章》的主流地位漸被新出的《千字文》所替代了。

  漢代時期,先合秦代《蒼頡》《爰歷》《博學》等三書為《蒼頡篇》,作為蒙學教材。後來又有《凡將篇》(司馬相如作)、《急就章》(史游作)、《元尚篇》(李長作)、《訓纂篇》(揚雄作)等書先後問世;後來又把《蒼頡篇》《訓纂篇》《滂熹篇》合為一書,稱為《三蒼》(也稱為《蒼頡》),這些書都是漢初《蒼頡篇》的繼續和發展,而《蒼頡篇》文字又取自《史箍篇》。

  顏師古本比皇象碑多63字,而少「齊國」「山陽」兩章,只有32章。王應麟在《藝文志考證》中以為此二章起於東漢,或許最為精確。其注考證廣泛,足補師古之缺。別有黃庭堅本、李燾本、朱子越中本等,諸本字句小有異同;但王應麟所注,多從顏(師古)本,以其考證精深,較他家更為有據可證罷。

  (2)鍾繇

  鍾繇,字元常,潁川長社(今河南長葛東)人。他工於書法,師承曹喜、蔡邕、劉德升,博採眾長,融會貫通,各體兼能,尤精於隸書和楷書。

  他的書法從學習漢隸入手,但改進了「蠶頭鳳尾」的寫法,使字形更為方正平直、簡單易寫,點畫頗多奇趣,結體茂密修長、飄逸蕭疏,已具楷書面貌,他也因此成為漢字由隸入楷的主要代表人物,故後有人奉他為「楷書之祖」者;他與張芝、王羲之齊名,故並稱為「鍾、張」或「鍾、王」,梁武帝蕭衍評其書:「如雲鵠游天,群鴻戲海,行間茂密,實亦難過。」

  鍾繇的書法真跡早已失傳,我們現在所能看到的都是後世臨摹本,《薦季直表》和《宣示表》是摹刻中的佼佼者,從中可以看出鍾繇書法的精神與意趣。此二表布結體殖朗,字形略扁,帶有隸書的痕跡雖結體、法度尚有不成熟之處,似不如晉、唐楷書那般工整端正,但天真無邪、古樸盎然,自有妙不可言處,故為後人所推崇。

  鍾繇在書法上下過大苦功,曾自稱:「吾精思書學三十年,坐與入語,以指就座邊數步之地書之,臥則書於寢具,具為之穿。」可見其矢志於學。相傳,有一次他在著名書法家韋誕家中看見一篇蔡邕論筆法的文章,苦求不得,以至到後來「捶胸吐血」,還是曹操用「五靈丹」救活的;等到韋誕死了之後,「繇陰發其冢,始得之,書遂大進」,可見他對書法的執著和專一。他能書寫隸、楷、行、草等各種字體,尤其善長楷書,開「由隸到楷」之新面貌。

  他的楷字較扁,近似隸書,筆畫清勁遒媚,結構茂密,筆畫峭薄修長。今存《宣示表》《薦季直表》《賀捷表》《還示帖》《力命表》《墓田丙舍》《調元表》等帖,為晉、唐時的臨摹本。

  他的書法「豐潤有致、剛柔相濟,且古雅幽深,備盡法度」,被譽為「秦漢以來,一人而已」,甚至後人奉他為「楷書之祖」。

  鍾繇的書法主要學曹喜、劉德升和蔡邕;他的正楷書法獨步當時,自言「精思學書三十年」;其所作字體,秀美典雅、幽深無際,故能超人一等。

  他所處年代正是隸、楷交錯變化之時,正如《總論書家》中所說的那樣:「漢魏以降,書雖不同,大抵皆有分隸餘風,故其體質高古。」因此,在他的楷書之中帶有濃厚的隸書意味。

  他的小楷書法,體勢微扁,行間茂密,點畫厚重樸實,筆法則清幽俊勁、醇古簡靜,質地淳樸。《書斷》中評他:「真書古雅,道合神明,則元常第一。」又說:「元常真書絕妙,乃過於師,剛柔備焉。點畫之間,多有異趣,可謂幽深無際,古雅有餘,秦、漢以來一人而已!」

  對於鍾繇的書法,歷代多有評論,王僧虔說:「鍾公之書,謂之盡妙。鐘有三體,一曰銘石書,最妙者也;二曰章程書,世傳秘書教小學者也;三曰行押書,行書是也。三法皆世人所喜。」《書法正傳》云:「鍾繇書法,高古淳樸,超妙入神。」南朝羊欣在《采古來能書人名》中稱:「鍾書有三體,一曰,銘石之書,最妙者也;二曰,章程書,傳秘書教小學者也;三曰,行狎書,相聞者也,三法皆世人之所善。」

  另有《薦季直表》,傳為鍾繇作品中唯一有墨本傳至今之作品。該表書於魏黃初二年(221),時鐘繇已七十,內容為推薦舊臣關內侯季直的表奏。此帖筆法「古雅茂密、淵懿錯落」,為難得之書法精品,又因刻於石上,故有「自華氏之有刻印,而天下之學鍾書者不知有《淳化閣帖》」之譽。

  他的真跡已無存世,宋以來法帖中所刻的作品,如《宣示表》《賀捷表》《薦季直表》《力命表》《墓田帖》等,都是後人臨摹之作。

  2.魏晉南北朝

  (1)王羲之

  王羲之,東晉傑出書法家,字逸少,琅邪臨沂(今屬山東)人。出身貴族,為王曠之子,王導之侄。官至右軍將軍、會稽內史,人稱「王右軍」,後辭官隱居於會稽山陰(今浙江紹興)。

  工書法,初從衛鑠(衛夫人)學書法,後見前代書法名家如李斯、鍾繇、蔡邕等人的墨跡,無不用心揣摹,後博採眾長,取諸體之精華為己所用此後,師法張芝、鍾繇。他善增損古法,變漢、魏樸質之書風,而創妍美流暢之新體。後世評者以為,其草書「濃纖折衷」,楷書「勢巧而形密」,行書則「遒美勁健,富於變化,又不失天然真趣」,故其書為歷代學書者之所宗,對後世影響極大,故有「書聖」之譽。

  王羲之楷書,小楷代表作有《樂毅論》《黃庭經》(亦稱《換鵝帖》)等;草書的代表作有《十七帖》《桓公帖》《朝廷帖》《宰相帖》《司徒帖》《中書帖》《侍中帖》《尚書帖》《司馬帖》《太常司州帖》《護軍帖》《十一月帖》等。《淳化閣帖》中收有他的書法字帖共計159帖,多為行草夾雜。

  王羲之行書代表為《蘭亭序》《快雪時晴帖》等,後世刻石者和臨摹者很多;宋時刻石多達數百種。其他行書法帖也很多,現將較著名的帖子列目如後:《奉橘帖》《諸弟帖》《快雪時晴帖》《從弟帖》《喪亂帖》《曹妹帖》《二謝帖》《諸賢子帖》《頻有哀禍帖》《賢女帖》《伯熊帖》《此月帖》《阮公帖》《六月帖》《蔡家帖》《九月帖》《家中帖》《十月帖》《夫人帖》《三月帖》《賢弟帖》《快雨帖》《夏日帖》《平安帖》《極寒帖》《奉告帖》《州民帖》《小佳帖》《舊京帖》《悉佳帖》《安西帖》《伯慰帖》《山陰帖》《敘慰帖》《水興帖》《廓然帖》《建安帖》《遣書帖》《瞰豆帖》《省書帖》《慈顏帖》《宿昔帖》《青李來禽帖》《書魏鍾繇千字文》。

  王羲之有關「書論」的著作不少,傳世的有《題衛夫人(筆陣圖)後》《書論》《筆勢論》《用筆賦》《記白雲先生書訣》等。這些「書論」曾載於唐代張彥遠的《法書要錄》,宋代朱長文《墨池編》、陳思《書苑菁華》,明代汪挺《書法粹言》,清代馮武《書法正傳》等,影響較大。

  《蘭亭序》是行書法帖,又名《蘭亭宴集序》,為東晉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與謝安、孫綽等人集會於山陰(今浙江紹興),其時與會人等各抒情懷,暢作詩篇,後羲之為作序文是也。《序》中記敘蘭亭之美及聚會歡樂之情,以及對生死無常的感慨。

  王羲之生前,特別重視《蘭亭序》,去世後,由子孫傳藏,傳至王羲之七世孫智永(僧),因為無嗣,交紹興永欣寺和尚、弟子辨才手裡保存,後到唐太宗李世民手中,唐太宗死時,隨葬入唐昭陵;五代時,一名叫溫韜的人發掘昭陵而得,致使《蘭亭序》真跡不知去向。因此序書法極美,故為歷代書家之所推崇,後世譽為「行書第一」。

  存世本中,唐摹墨跡以「神龍本」為最著,故稱為《蘭亭神龍本》。此本摹寫精細,筆法、墨氣、行款、神韻,都將羲之之筆韻和意境體現得淋漓盡致,為公認的最好摹本。石刻本則首推「定武本」。

  《蘭亭序》表現了王羲之書法藝術最高境界,此序將作者之氣度、胸襟、情愫、感懷皆表現於字裡行間,是難得之佳作。古人稱王羲之的行草如「清風出袖,明月入懷」,堪稱絕妙之喻。

  《快雪時晴帖》為王羲之所書。其帖行書四行,字體流利秀美、靈動瀟灑,《書斷》中說:「逸少秉真行之要,於敬執行草之楓父之靈和,子之神駿,皆古今之獨絕也。」又說:「右軍開鑿通津,神模天巧,故能增損古法,裁成今體,進退憲章,耀文含質,推方履度,動必中庸,英氣絕倫,妙節孤峙。」

  乾隆一生酷愛書法,刻意搜求歷代書法名品,他對此帖極為珍愛,在帖前題寫了「天下無雙,古今鮮對。」全帖二十八字,字字珠璣,譽為「二十八驪珠」。他把此帖和王殉的《伯遠帖》、王獻之的《中秋帖》(號為「晉人三帖」)並藏於養心殿內,並御書匾額「三希堂」,視為稀世瑰寶。乾隆十二年又精選內府所藏魏、晉、唐、宋、元、明書家134家真跡,包括「三希堂」在內,摹刻於石上,命名為《三希堂法帖》。

  (2)王獻之

  王獻之東晉傑出書法家,字子敬,小字官奴,王羲之的第七子;官至中書令,曾於病時讓族弟王珉代行「中書令」之職,故世稱王獻之為「王大令」,王珉為「王小令」。

  王獻之工書法,善楷、行、草、隸各體,尤以行草著名。其書法,在繼承張芝、王羲之的基礎上另創新法,用筆外拓(開廓),俊邁而帶逸氣,故有「破體」之稱。南朝宋、齊、梁間人多宗其體;唐、宋以來的書家也多受其影響。王獻之繼承父學,且進一步獨創天地,字畫秀媚、妙絕時倫,以至與父齊名,人稱「二王」。

  墨跡著名者,有行書《鴨頭丸帖》,小楷《洛神賦十三行》。草書有《玄度帖》《前告帖》《吾當帖》《侍中帖》《馬侍御帖》《裴員外帖》《裴九帖》《崔十九帖》《八月帖》《十二月帖》(即《中秋帖》)、《秋冷帖》《秦中帖》《數月帖》《遠書帖》《歲盡帖》等。行書有《諸舍帖》《東山帖》《舍內帖》《黃門帖》《東園帖》《李參軍帖》《薦王德祖帖》《山陰帖》《冠軍帖》《外甥帖》《鵝群帖》《如意帖》《二十九日帖》《衛軍帖》《地黃湯帖》等。

  《洛神賦》是王獻之的小楷代表作品,據說王獻之喜好書寫《洛神賦》,寫了不止一行,而是十三行,故有此書。從《洛神賦十三行》中可看出,王獻之的楷書筆涸已不帶隸意,字形也由橫勢變為縱勢,是完全成熟之楷書作品。

  此帖中字,用筆挺拔有力,風格秀綢圓潤,筆力遒勁有力,氣蘊神采飛揚,割體勻稱和諧、變化自然。王獻之的楷書較其父王羲之相比有所不同:羲之的字含蓄,運用「內撅」手法;而獻之的字神采外露,多運用「外拓」手法。其父子二人的字對後代皆產生過深刻影響。

  宋代的《廣川書跋》中說:「子敬《洛神賦》,字法端勁,是書家所難。偏旁自見,不相映帶;分有主客,趣向嚴整。與王羲之《黃庭經》《樂毅論》相比,一反遒緊縝之態,神化為勁直蔬秀。」

  王獻之曾在十五六歲時勸其父親「宜改體,且法既不定,事貴變通,然古法亦局而執」,可見其對書法之極深感悟。

  他的真跡已不復存在,今世所見為南宋的賈似道所刻石本,因石色如碧玉,胡稱「碧玉十三行」。王獻之所書《洛神賦》,體勢秀逸俊麗,筆致灑脫自然。清代楊賓在《鐵函齋書號》中說其字:「字之秀勁圓潤,行世小楷無出其右」。梁武帝的《古今書人優劣評》中稱:「王獻之書絕眾超群,無人可擬,如河朔少年,皆悉充悅,舉體沓拖而不可耐。」《書斷》中評其行草為:「興合如孤峰四絕,迥出天外,其峻峭不可量也。爾其雄武神縱,靈姿秀出,威武沖之智,卞莊子之勇,或大鵬摶風,長鯨噴浪,懸崖墜石,驚電遺光。察其所由,則意逸乎筆,未見其止。蓋欲奪龍蛇之飛動,掩鍾張之神氣。」

  王獻之的字虛和簡靜、神朗氣清、靈秀流美,與文章清虛脫俗的內涵極為和諧,故後人奉《洛神賦十三行》為「小楷之極則」。

  他的行書以《鴨頭丸帖》為最著,體現了王獻之的行書筆法,其行筆如急風驟雨,結體又疏朗有致、顧盼生姿,能寓秀美於奇險之中,是書家之所敬服處。醴泉銘入《化度寺碑》《皇甫碑》《虞恭公碑》《溫彥博墓志銘》等。行書墨跡有《張翰》《卜商》《夢奠》等帖。其文學著作,編有《藝文類聚》100卷行世。

  其字正書「易方為長,以就姿媚」,「四面停勻、八方平正」,「書如凌雲台,輕重分毫無負」,「筆備眾美,翰墨灑落」,此即史書中所說:「歐體」風格。

  3.隋唐五代

  (1)歐陽詢

  歐陽詢,唐初傑出書法家,字信本,乳名「善奴」,潭州臨湘(今湖南長沙)人。官至太子率更令,世稱「歐陽率更」;唐太宗時授「弘文館學士」。

  工書法,初學王羲之,後兼學王獻之,所寫書法勁險刻厲、剛勁有力,於平正中突顯險絕,後風格自成一家,世稱「歐體」,對後世影響很大;他與虞世南、褚遂良、薛稷三人並稱為「唐初四大家」。

  書體碑刻較著名的,楷書有《九成宮醴泉銘》。《九成宮醴泉銘》立於唐貞觀六年(公元632年),楷書24行,每行49字。此碑用筆方整,且能於方整中見險絕,字畫的安排緊湊,勻稱,間架開闊穩健。明代陳繼儒曾評說:「此帖如深山至人,瘦硬清寒,而神氣充腴,能令王者屈膝,非他刻可方駕也。」明代趙涵在《石墨鐫華》中稱此碑為「正書第一」。

  《九成宮醴泉銘》是歐陽詢的代表作之一。銘文由魏徵撰,記載了唐太宗在九成宮避暑時發現湧泉的事由,後歐陽詢奉敕而書。原碑24行,每行49字,傳世最筐拓本是明代李琪舊藏宋拓本。此碑書法,高華莊重,法度森嚴,筆畫似方似圓,結構布置精嚴,局部險勁而整體端莊,無紊亂夾雜處,亦無松馳感。唐人評其書為:「森森然若武庫矛戟」,「有龍蛇戰鬥之象,雲霧輕籠之勢」。

  元代虞集題此碑時說:「楷書之盛,肇自李唐,若歐、虞、褚、薛尤其著者也。余謂歐公當為三家之冠,蓋其同得右軍運筆之妙諦。觀此帖結構謹嚴,風神遒勁,子右軍之神氣骨力兩不相悻,實世之珍。但學《蘭亭》面而欲換凡骨者,其即此為金丹之供!」明代王世貞對此碑亦評雲「信本書太傷瘦儉,獨《醴泉銘》道勁之中不失婉潤,尤為合爾。」

  歐陽詢書法用筆方整,略帶隸意,筆力剛勁。清代包世臣曾說「歐字指法沉實,力貫毫端,八方充滿,更無假於外力。」故知歐體字強調指力,所寫筆畫需骨氣內含、結實有力,每一筆畫需輕重得體、長短適宜,得「中實」之趣方好;其字主筆多向外延伸,顯中宮緊密嚴謹,尤其右邊之豎筆,常向上誇張延伸,更顯其超人之膽識,這些皆為「歐字」用筆獨特之處。

  在歐陽詢之作品中,《化度寺碑》少其變化之豐,《溫彥博墓志銘》遜其溫潤之勢,獨此碑寓險峻於平正之中,融豐腴於瘦硬之內,含韻致於法度之外,兼納南派和雅與北派雄勁。

  《九成宮醴泉銘》是歐陽詢75歲的作品,最能代表他的書法水平。《宣和書譜》譽之為「翰墨之冠」;宋代的趙孟頫說:「清和秀健,古今一人。」

  (2)虞世南

  虞世南,唐書法家,字伯施,越州餘姚人,工書法,親承王羲之七世孫智永傳授,妙得其體。所書筆致圓融遒逸,外柔內剛,風神瀟灑,骨力遒勁,後開一家之新面貌。唐代的張懷瑾在《書斷》中稱:「其書得大令之宏觀,含五方之正氣,姿榮秀出,智勇在焉。秀嶺危峰,處處間起,行草之際,尤所偏工。及其暮齒,加以遒逸。」與歐陽詢、褚遂良、薛稷並稱為「唐初四大家」。

  他的楷書碑刻有《孔子廟堂碑》《破邪論》,墨跡有《汝南公主墓志銘》《左腳帖》《東觀帖》《醒帶帖》《積時帖》等,另編有《北堂書鈔》160卷行世。

  《孔子廟堂碑》是虞南的代表作。其用筆外柔內剛,氣力沉厚;點畫看似平整,卻用心至專;看似漫不經心,實則筆筆精到、字字飽滿;雖似含千鈞之力於中,卻能舉重若輕、瀟灑自如、舒捲自如。

  虞世南其人性喜沉靜,清心寡欲,精思讀書,博達古今,才情橫溢;其筆致圓潤遒逸,瀟散灑落,有六朝餘韻。其書法剛柔並重,骨力遒勁,行筆流暢,繼承了王羲之外拓法而別樹一幟,其字「積雄勁為內勢,化剛柔為一體」,世稱「虞體」。

  《孔子廟堂碑》即是他的代表作。此碑為虞世南69歲時所書,該碑筆力遒勁,氣力內沉,從容向外;點畫之間,信手拈來,舒捲自如,如玉樹臨風、纖塵不染、突顯雍容華貴、端莊優美之姿,體現其書論中「沖和」之旨。

  此碑書法俊朗圓腴,端雅靜穆,是初唐碑刻中的傑作,也是歷代金石家和書法家公認的「虞書」妙品。宋代黃庭堅有詩云:「孔廟虞書貞觀刻,千兩黃金哪購得?」可見原拓本於北宋時已不多見了,亦可從此處得見此碑之珍貴。

  其原碑早已毀沒,後世主要有宋元兩種翻刻本:一為宋代王彥超摹刻於陝西西安,俗稱「陝本」;二為元朝至正年間重刻於山東城武,俗稱「城武本」。後至清時,臨川李宗淆得唐石原拓本,世稱「唐拓」。現世所見之《孔子廟堂碑》即是以李氏所藏唐拓為底本、缺字以「陝本」補全後合併而成之碑帖。

  虞世南除於書法上獨樹一幟外,且於書論上亦有建功,為唐初有書學理論並影響後世之第一人,他所撰寫的《筆髓精》既有對楷書、行書、草書等書體的評述和技法之精要分析,更提出以「沖和」為主的美學見解,精闢而獨到,足見其於書法、美學上深思之力。

  (3)褚遂良

  褚遂良,初唐傑出書法家,字登善,錢塘人氏,官至「河南郡公」。

  大書法家虞世南死後,唐太宗感嘆「從此沒有人可以與他討論書法」時,魏徵推薦褚遂良,說他「下筆遒勁,甚得王逸少(王羲之)體」,後太宗下詔召褚遂良為「侍讀學土」。貞觀二十三年,唐太宗病危時,命褚遂良和長孫無忌同為「顧命大臣」,輔佐「太子」李治即位。高宗即位後,封褚遂良為「河南郡公」,後累遷至吏部尚書、尚書右僕射等,位極人臣;此後,因極力反對唐高宗廢王皇后而立武則天為「皇后」,被貶官流放至桂林,後再貶至安南,直到去世。

  褚遂良博涉文史,尤工書法。其書初學虞世南,後師法王羲之,下筆古雅絕俗,正書豐潤流暢,行則變化多姿、氣勢俊秀。其字對後世書風影響甚大,故世人將他與歐陽詢、虞世南、薛稷並稱「唐初四大家」。

  杜甫有詩句云:「書貴瘦硬方通神」《雁塔聖教序》表現的正是「瘦硬通神」之韻味。《廣川書跋》中亦說:「疏瘦勁練,又似西漢,往往不減銅笛等書,故非後世所能及也。昔逸少所受書法,有謂『多骨微肉者筋書,多肉微骨者墨豬;多力豐筋者聖,無力無筋者病』。河南(指褚遂良)豈所謂瘦硬通神者邪?」

  《雁塔聖教序》碑為褚書中最傑出者,其字圓潤瘦勁,筆法嫻熟老練;其時,褚遂良已步入老年,故其為唐楷已創出了規範,因而他在字體結構上改變了歐、虞二人的長形字,創造出看似纖瘦,實則勁秀的字體。

  (4)顏真卿

  顏真卿,琅雅臨沂(山東臨沂)人,字清臣,為我國書法史上的「楷書四大家」之一。曾任平原(今屬山東)太守,官至吏部尚書、太子太師,封「魯郡公」,世稱「顏平原」「顏太師」「顏魯公」。顏真卿在「安祿山之亂」時,固守平原城,為義軍盟主,後前往勸降叛將李希烈時不幸遇害。

  顏真卿的書法,初學褚遂良,後請教有「草聖」之譽的張旭,深悟筆法要旨;後參考並運用篆書的筆意來寫楷書,以致有所創新,遂變初唐楷書「瘦硬清勁」而為「雄強茂密」,能熔篆、隸、楷、行、草於一爐,有如「折釵股,屋漏痕」,又如「以印印泥,以錐畫沙」;其楷書筆力豐滿、端莊雄偉,方嚴正大,樸拙雄渾;且氣勢森嚴,頗具法度;行書則「遒勁鬱勃、闊達自如」,書風區別於「二王」(王羲之、王獻之)和唐初諸書家,因獨特之筆法,故世人稱其字為「顏體」。

  顏真卿的書法既有前賢書體的氣韻和法度,又不為古法所縛,後突破唐初楷書成規,自成一體,為「圓筆」之開創者,後人稱之為「顏體」,與書法家柳公權並稱為「顏筋柳骨」。世人說王羲之是書法中「尚韻」的最高典範,顏真卿則為「尚法」的最高榜樣。唐人《書評》論其書:「如荊卿按劍,樊噲擁盾,金剛嗔目,力士揮拳。」可見對其極為推崇。其書風格影響所及,延綿至今。

  他的墨跡較多,墨跡中楷書有《自書告身》,行書有《祭侄稿》《劉中使帖》,碑刻則有《爭座位帖》《多寶塔碑》《東方畫贊》《顏家廟碑》《麻姑仙壇記》《顏勤禮碑》《中興頌》《八關齋記》等;其文章後人輯有《顏魯公文集》行世。

  《祭侄稿》乃顏真卿為祭奠於「安史之亂」中就義的侄子頗季明所作。唐天寶十四年,安祿山謀反,平原太守顏真卿聯絡其從兄常山太守顏杲卿起兵討伐叛軍。次年正月,叛軍攻陷常山,顏杲卿及其少子季明先後遇害。唐肅宗乾元元年,顏真卿命長侄往河北尋得季明首骨而歸,於是揮淚寫下這篇感人至深、留芳千古的祭文。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