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五大書體及其流派
2024-10-11 08:42:48
作者: 弘一法師
書法,顧名思義就是書寫文字的規則或方法,用以記錄或傳遞信息,故文字不可不重視。然而,各國的文字,因其產生之年代與人們認識的不同,故在結構、分布及至章法多不相同;甚至一國文字,因歷史變遷之不同,而有不同之形體,故有書體及流派之由來。
古書云「書畫同源」,而實際亦如此。以我國漢字為例,即從形象之圖畫開始的,後來書法成為一門藝術,即是「字如畫」或「畫如字」,自有它的藝術魅力所在。
本章節來源於𝓫𝓪𝓷𝔁𝓲𝓪𝓫𝓪.𝓬𝓸𝓶
自秦漢以來,不少書法名家多為書畫大家,甚而融字之法入畫,或融畫之勢入字,頗有開創之大家,故有五體流派之由來。
進而述之——工筆中之人物,其臉或手、或臂、或衣褶,多為玉筋篆的筆法;再者,花卉畫中之花、瓣、莖、葉,亦是篆書的筆法,故而線條或流暢柔軟,或堅硬如鐵,可證以書繪畫者也。而繪畫之腕力、手勢,與書法主力度與技法,亦多有默然相契之處,此為「以畫入筆者」之明證也。
若論書體,一般稱正、草、隸、篆及行書,共稱「五體」。現從發展之次序,首以甲骨文為先,次為鐘鼎文、石鼓文、大篆、小篆,以上是「古文」的範疇;而後才有隸、草等體。現簡要講一下它們的歷史由來及其流派。
1.古文
(1)甲骨文
甲骨文為我國最早的文字形式,是以商代和西周早期(約公元前16—前10世紀)的龜甲、獸骨為載體的文獻,此為已知的最早的漢語文獻形態。
早期那些刻在甲骨上的文字曾被稱為「契文」「甲骨刻辭」「卜辭」或「殷墟文字」,現通稱為「甲骨文」。因商、周時期的帝王,凡諸事多用龜甲或獸骨進行占卜,以察吉凶或定國事,後將占卜之結果刻於甲骨之上便保存,此即為「甲骨文」之由來。
當然,除占卜吉凶外,甲骨文內容涉及面亦廣,如天文、曆法、氣象、地理、封地、世系、家族、人物、官職、征伐、刑獄、農業、田獵、宗教、祭祀、疾病、生育、災禍等,故甲骨文是研究我國古代——尤其商代的社會歷史、文化及語言文字極為珍貴之資料,已發掘的甲骨文獻中的殷商甲骨卜辭,主要是殷墟甲骨。
殷墟甲骨是商代自盤庚遷殷至帝辛(商紂王)270餘年間的遺物,大多數出土於河南安陽小屯村或其附近。自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被發現後,大量有字甲骨遭私人濫掘,並為古董家、學者和一些駐中國的外國傳教士所收集。1928年秋才由國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組織人員進行科學發掘。
最早編纂甲骨文獻的人是江蘇丹徒的劉鶚。光緒二十九年(1903),劉鶚在羅振玉的幫助下,編纂並出版了歷史上第一部甲骨文集《鐵雲藏龜九》因此,研究甲骨文早期貢獻最大的是金石學家羅振玉。
當時人們尊尚鬼神,遇事占卜,他們把卜辭刻在龜甲和獸骨的平坦面上,塗上紅色標示吉利,黑色標示兇險。這些文字皆用刀刻,大字約一寸見方,小字如穀粒,或繁或簡,精緻非凡。
(2)金文
比甲骨文稍晚出現的是金文,金文也叫「鐘鼎文」。商、周是青銅器的時代,青銅器的禮器則以鼎為代表,樂器以鍾為代表,「鐘鼎」常常作為「青銅器」之代名詞。金文(或鐘鼎文)就是指鑄在或刻在青銅器上的銘文。
以內容而言,金文的內容多為當時祀典、賜命、詔書、征戰、圍獵、盟約等活動(或事件)記錄,皆反映當時之社會生活。金文字體整齊道麗,古樸厚重。相對甲骨文而言,化板滯為流暢,變化多且豐富。以字體而言,金文基本上屬籀(大篆)體。
周宣王時所鑄之《毛公鼎》,上面的金文極具有代表性,其銘文共32行,共497字,是出土之青銅器銘文中最長者。《毛公鼎》銘文的字體結構嚴整,瘦勁流暢,布局不弛不急,字之位置排列得當,是金文作品中之傑出者。此外,《大盂鼎》銘、《散氏盤》銘亦是金文中難得之作。
古文中除殷墟甲骨較為著名外,鐘鼎方面有《盂鼎》《小盂鼎》《散氏盤》《毛公鼎》,乃至《三體石經》中的古文。
(3)篆書
「篆」者,依《法書考》解釋:「篆者,傳也,傳其物理,施之無窮。」謂為傳遞事物的信息或道理,可以傳承、延綿,以至無窮。
《說文》云:「篆,引書也。」謂引筆而書,引書成畫,積畫成形,形以象字之意也。在六書中,指事、形聲、會意、轉注、假借皆以象形為基礎而來。故象形字為最早之文字形狀,亦是篆字的主要特徵,此為其一。
篆書特徵之二,是其筆畫有轉無折,一切轉彎之筆畫,都成圓轉而成,無有方折。
此所謂「篆」為廣義的「篆」,泛指秦代與秦代以前的各種字體。在漫長的歷史演變過程中,經多次的變化,其歷史可分三階段,即:古文(包括甲骨文、鐘鼎文等)、大篆(籀書)和小篆。
大、小二篆,雖出自鐘鼎甲骨,但依然為原始字體。唐代孫過庭曾在《書譜》中說過:「篆尚婉而通。」就是說篆書的筆畫必須婉轉而通順;所謂通順,指轉彎的筆畫沒有方折筆勢,而成圓轉。
秦時,隸書自小篆中出,漸成新的字體,當時還是隸書的初形。
至漢代時,隸書漸興,時為以後,此一時期為隸書成熟期、壯年時期,是隸書當道的典型時期。作為實用文字,二篆逐漸退位讓於隸書;但作為書法藝術,仍有名家,如漢相簫何所作,時稱「簫籀」。後漢篆書名家中有位名叫曹喜的,時稱「篆書之工,收名天下」,史書中說他「喜傾慕李斯筆勢,少異於斯而亦稱善。」此人喜尤工懸針篆、垂露篆與薤葉篆。
另外,後漢名家還有蔡邕,他是《熹平石經》的書寫人,著有《篆勢》,史書中說他「蔡邕書采斯喜之法,為古今雜形」。此外,許慎工小篆,師法李斯,筆法奇妙,著有《說文解字》14篇,對後世影響極大,承傳了篆(籀)書法度,成為後世學習之圭臬,曾被奉為「楷書正誤」的標準。後漢著名篆書遺蹟中的《嵩山少室》《開母廟》和《西嶽廟》三石闕,還有漢碑篆額若干種。
至魏晉南北朝時期,雖楷、行、草等書體均已誕生,而仍不乏篆書名涼。如魏時《正始三體石經》上的古文和小篆,可謂漢篆的典型。而《吳禪國山碑》篆法嚴整,《天發神讖碑》則由轉而折、由圓而方,名為篆書,已顯隸書之韻意。晉時的《安邱長城陽王君神道碑》,其篆書筆法多方頭尖尾,略帶挑法。
此外,宋代范曄工草隸,尤善小篆;梁代蕭子云:「創造小篆飛白,意趣飄然。」歐陽詢評云:「蕭侍中飛白,輕濃得中,如蟬翼掩素。」另,梁代庚元威善作百體書,並作雜體篆24種,這些亦是篆書名家。
唐代之篆書名家首推李陽冰,史書中說他的篆書「變化開闔,如虎如龍,勁利豪爽,風行雨集」。他自己也說過:「(李)斯翁之後,直至小生,曹喜、蔡邕不足信也。」唐代呂總說他:「李陽冰書若古釵倚物,力有萬夫。李斯之後,一人而已。」史書中說他的《烏石山般若台題名》《處州新驛記》《縉雲城隍廟記》《麗水忘歸台銘》為「陽冰四絕」;另有《李氏三墳記》《唐公德政頌》,以及「聽松」二字,都很有名。
五代兩宋時期工篆書者亦不少。較著者為徐鉉、徐鍇兄弟,世稱「二徐」(鉉為「大徐」,鍇為「小徐」)。兄弟二人皆好李斯小篆,造詣頗深。徐鉉遺蹟有《篆千文》《溫仁朗碑額》等。徐鍇著有《說文解字系傳》40卷,《說文解字篆韻譜》5卷。除「二徐」外,較著者尚有郭忠恕、僧人釋夢英等。
郭忠恕,字恕先,著有《漢簡》一書;作品則有《重修五代漢高祖廟碑》《懷嵩樓記》等傳世。
夢英(僧),衡州人,號宣義,工「玉箸篆」,有《千字文》《夫子廟堂記》《妙高僧傳序》等傳世;著作有《篆書偏旁字源》。
元代時,篆書成就較大者,如趙孟頫、吾邱衍、周伯琦等人。趙孟頫篆書多見於碑額及墓志銘蓋。吾邱衍著有《學古編》《三十五舉》《周秦石刻音釋》《學古編》《印式》等專論「篆法」之著作。周伯琦有《李公岩》《臨石鼓文冊》等傳世,著有《六書正訛》《說文字原》二書。
明代篆書名家中,以李東陽最為有名,其小篆清勁入妙,卓而超群,自成一家。趙宦光根據《天璽碑》而小變其體,創作草篆,頗具個人特色。程南雲、景陽、徐霖、陳淳、王谷祥等人亦是有名之書法家,他們多承宋、元遺風。
清代篆書名家則比前代更多,以清康熙時期的王澍為最為有名,此人篆書謙和樸實,一時頓稱「無雙」。江聲的篆書兼《石鼓》《國山》之遺意,故成一代名家。清乾隆時的洪亮吉、孫星衍、錢坫、桂馥等亦以篆(籀)書著稱,而尤以錢坫為傑出。清嘉慶時期,有名家鄧琰(石如)崛起,其篆法出入二李(李斯、李陽冰),包世臣在《藝舟雙楫》中將其推為「神品第一」。清代篆書名家多篤守陽冰之法,鄧琰則一改往習,以隸筆而為篆書,對後世影響極大。清道光年間,黃子高篆法俊健,直追鄧琰之風。又有何紹基以顏真卿之筆法作篆,圓融茂密、剛勁有力,終成一格。至清末乃有楊沂孫、泗孫兄弟二人均從《石鼓》入手,參以鐘鼎款識,自謂「歷劫不磨」。後有吳大澄,所寫篆文平整勻淨、凝重簡煉,中年以後雜以古籀,另闢蹊徑,終成高手。吳芷齡則以漢碑篆額、漢印篆法,參以《開母廟》《國山》《天發神讖》等碑刻,於鄧、錢二家之外獨樹一幟。
此為篆書演變之脈絡,所述或許不全,容後來者補之改之可也!
(4)大篆
大篆,起於西周晚年,春秋、戰國間通行於秦國,字體與秦篆相近,但字形構形多為重疊;因著錄於《史籀篇》,故稱「籀文」,籀文是秦統一中國前流行之文字。
《史籀篇》乃用首句為篇名,實非人名。《史箍篇》取多少字已不可知,許慎《說文解字》中舉出220餘個不同的字。
據傳《會稽刻石》和《嶧山刻石》亦李斯作品,但傳世的據說都是宋鄭文寶重刻的南唐徐鉉摹本。《琅琊台刻石》傳為李斯所書。
籀文,又稱「石鼓文」,以周宣文時的太史籀所書因而得名。他在原有文字的基礎上進行創新,並刻於石鼓上而得名,石鼓文是流傳至今最早的刻石文字,為石刻之祖。
隋唐之際,在天興縣(今陝西省鳳翔縣)發現了十個石碣,樣子像鼓,故起名為「石鼓」,上面的文字也因此而稱為「石鼓文」。每個石鼓上都刻著一首六七十字的四言詩,據專家考證,這些石鼓乃春秋末年至戰國初年的物品,上面的詩是歌頌秦王的;石鼓文為現存最早的石刻文字。
(5)小篆
小篆,又名「秦篆」,因相傳為秦國丞相李斯所創,故名。小篆為通行於秦代之文字。其字體形體偏長,勻圓齊整,由大篆衍變而來。東漢的許慎《說文解字·敘》稱:「秦始皇帝初兼天下……罷其不與秦文合者。(李)斯作《倉頡篇》,中車府令趙高作《愛歷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學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頗省改,所謂『小篆』者也。」今存《琅琊台刻石》《泰山刻石》殘石,即小篆代表作。自李斯以後,唐代李陽冰、五代的徐鉉、近人鄧石如等皆以篆書見長。
自甲骨文、鐘鼎文、大篆發展到春秋戰國時,各國刪繁就簡,各行其令,故文字極不統一。秦滅六國後,秦王採納丞相李斯之意,進行文字改革,故有六國文字統一之事。據記載,參加統一文字工作的人有趙高、程邈、胡母敬等。但依《說文解字》收列9353字,所舉須要改革的篆文只有225字,所以不能說李斯「創造了」小篆。相傳,秦代金、石刻文皆出李斯之手,此為李斯的傑出功績,其對秦統一文字、簡化文字的貢獻亦是功德不小。
自周平王於公元前770年東遷洛陽(河南)後,五百餘年,經歷諸侯兼併的春秋時期和七國爭霸的戰國時期;語言方面,則出現了「言語異聲」「文字異形」的現象。據史料記載,只「寶」字的寫法,當時就有194種不同形態;「眉」字的寫法也有104種;「壽」字的寫法亦在百種以上。這些異形的文字,有的字體柔婉流動、疏密誇張,有的體勢縱長、結構怪異,此為書法藝術新的里程碑。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天下,為了便於統治,故在文字上實行了「書同文字」的政策,「罷其不與秦文合者」。秦文是沿襲西周的文化傳統,在「金文」「籀文」(大篆)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書體,故秦文又稱「秦篆」,後人又用「小篆」稱之,以區別於「大篆」。
秦代刻石保存小篆書跡稍多,以秦始皇所立諸石最為重要,《琅琊台刻石》《泰山石刻》及其拓本殘存《始皇廿六年詔》等最能見其真相。
《嶧山刻石》是秦篆(即小篆)的代表之作,字的點劃均為線條,粗細一致,圓起圓收;字體端莊嚴謹,有實有虛,疏密得當,顯得從容平和,而且剛勁有力,故後人有評云:「畫如鐵石,千鈞強弩」。《嶧山刻石》的字結構上緊下松,垂腳拉長,有居高臨下的儼然之態,似乎讀者須仰視而觀;在章法上行列整齊,規矩和諧。秦刻石在總體上從容、儼然、強健的藝術風範與當時秦王朝的時代精神是統一的。《嶧山刻石》原石被後來三國時期的曹操登山時毀掉了,但留下了碑文。
小篆字體,當以秦刻石為代表。據《史記·秦始皇本紀》言:秦始皇曾經在東巡中立了六塊碑刻,今所存者僅《泰山石刻》《琅琊台刻石》兩種,秦刻石傳出自李斯之手。
《泰山石刻》為前219年時所刻,原石毀於清乾隆五年(1740),今存十字,其書筆畫儉約,結體規矩典雅。
《嶧山刻石》今所傳者為宋代鄭文寶所摹刻,《峰山刻石》翻刻的有很多,而尤以鄭氏為最精。以上諸碑是秦篆的典型,其特點是用筆勻淨、勁瘦,提筆疾過,圓融峻儼,其筆法又有「玉筋」「釵骨」之說,所以秦篆又稱「玉筋篆」。
2.隸書
隸書,又稱「隸文」「隸字」,是我國自有文字以來第二大書體。因原來用以輔助篆書,故又稱「左書」「佐書」或「佐隸」,此幾種叫法隨著隸書取代篆書而逐漸不用。
古時,書家多謂隸書是秦代程邈所創,直到近代方才認為隸書是自然演變而來的。隸書從秦代開始,經長期發展、演化,至東漢末年進入成熟期,這時楷書也逐漸出現。東漢末年,鍾繇任黃門侍郎之職,他能寫隸、楷、行、草諸體,尤善於楷書。他所書之楷體,世稱「開創了由隸到楷的新貌」;而此時楷書已漸占統治地位,但隸書作為一種書法、一種藝術,仍為世人所喜愛,故能流傳至今。
隨後,隸體不斷地變化發展,其書體之特徵為:筆畫比篆書複雜而多變,不但有橫、直、折、勾,還出現點、戈、撇、捺;筆法是方圓並用,方多於圓;逆鋒、藏鋒、回鋒兼施;行筆是中鋒、偏鋒都有或同時存在;其筆法的典型特點是有波勢、用挑法,即平常所說的「蠶頭鳳尾」,字的形狀也由長而為扁平。
隸書從秦隸到漢隸,最後又過渡到唐隸,其間還經過眾說紛紜的「八分」,如後所述。
清代以隸書著稱者有鄭黼、陳恭尹、顧藹吉、桂馥、鄧琰(石如)、黃易、伊秉綬、陳鴻壽、趙之琛、何紹基、俞樾、徐三庚等人;其中,鄭黼、陳恭尹、顧藹吉為專工隸書者;而桂馥、鄧琰、黃易、伊秉綬、陳鴻壽、徐三庚等人篆字亦不亞於他們的隸書成就;至於鄧琰(石如),雖以篆刻著稱,而其所寫隸書蒼勁渾樸、卓爾超群,所自成一家,是隸書中難得一見之珍品。
(1)秦隸
早期的隸書,因初脫胎於小篆,故雖比小篆簡捷,但仍保留篆書的較多筆勢、筆意,其字多是半篆半隸、渾然一體,用筆變圓為方折,多用中鋒圓筆,此時的隸書尚無波、挑,保存了篆字細長的字形,章法參差交錯,變化隨意而為,不受界格之所局限,如《秦權》《雲夢秦簡》或西漢時的碑刻。
(2)漢隸
此時的隸書,已是發展成熟的隸書,為隸書的典型時期。一般所謂「隸書」,多指這一時期的隸書。已完全擺脫篆書筆意而成全新之書體,其主要特色為「波磔披拂,形意翩翩」;用筆「藏鋒逆入」「逆入平出」或「翹首舉尾,直刺邪掣」,多為「蠶頭鳳尾」勢;筆畫有粗有細,輕重相應;字形亦由長方而成方扁。
隸書,以漢隸為主體;漢隸,則以後漢時的隸書為準則。在後漢隸書中,有名的碑刻很多,如《斐岑紀功碑》《西峽頌》《夏承碑》《張遷碑》《子游殘碑》《鮮于璜碑》《禮器碑》《曹全碑》《熹平石經》《史晨碑》《石門頌》《楊淮表記》《蒼頡廟碑題銘》等,這些碑刻風格不同、筆法互異,按其筆法大致可分「方筆」「圓筆」兩大類;但按其風格、神韻,則可分為五大流派:
①如《乙瑛碑》《史晨前後碑》《禮器碑入》《華山廟碑》等屬「圓潤瘦勁、端整精密」的一派,以「法度謹嚴、筆意飛動」見稱,乃隸法之正宗。
②如《曹全碑》《孔宙碑》《孔彪碑》等屬「秀麗工整、圓靜多姿」的一派,是漢隸中之精品。
③如《張遷碑》《鮮于璜碑》《西狹頌》《衡方碑》等屬於「方整寬厚、峻宕雄強」的一派,為隸書中之佳作。
④如《石門頌入》《楊淮表記》《封龍山頌》《開通褒斜道石刻》等,屬「風神縱逸、氣勢奔放」的一派,亦難得之石刻。以上各碑,除《封龍山頌》外皆為摩崖石刻;而花崗石石質堅硬,顆粒較大,雖無法刻得秀麗嚴謹、粗細有形,然而恰能體現隸書「飄逸奔放」的風格。
⑤又如《郁閣頌》《夏承碑》《君子殘石》等屬「意態奇古、氣度寬闊」的一派,亦是難得一見的書法作品,多為書法家所愛。
3.楷書
楷書,即楷體書法,是從漢末、魏晉時起直至近代廣泛流行的書體,是我國第三大書體。
楷書,又稱「正書」「真書」。楷有「楷模」「法度」「標式」等義,最初用以稱呼書體。晉代衛恆《書勢》云:「上谷王次仲,始作楷法。」所說「楷法」為「八分楷法」,即間乎隸、楷之間的「八分」書體;近世所謂的「楷書」,非指「八分楷法」,乃指脫盡隸筆、隸意的正書楷體,故楷體又稱「正書」。從形成的角度講,鍾繇所寫的楷字即是「正書」,雖他的字尚有隸書的筆意在,但說楷書起自漢末也是可以的。
楷書之特徵有三:其一,筆畫端正,結體整齊,工妙在點、畫,神韻體現於結體——楷字多平正齊整、端莊大方、結構嚴緊,正如宋代蘇軾所說:「大字難於結密而無間,小字難於寬綽而有餘」,故楷書「嚴整而不失飄揚、犀利剛勁而似飛動」。其二,筆畫有規律可求——如「永字八法」即是習楷之範例,故有規律可尋,即一切楷書的筆畫皆可納於「八法」之中。其三,起止三折筆——「運筆在中鋒」是楷書的典型筆法,運筆中鋒,則字多遒潤。
楷書的體勢和風格流派較多,然就其基本規格而言大同小異。其小異可分為三:一是肥、瘦之分,肥厚者如顏體,瘦挺者如柳體;尚有極瘦者,如瘦金書。二有長、方之別,正方者如褚體,長方者如歐體。三是朴、媚之異,淳樸者如虞體,撫媚者如趙體。
楷書的著名流派,多出現在魏、晉、唐、宋之間,後分為南、北兩大體系。
南系楷書的著名流派,首推鍾、王,此為魏晉時期楷書開宗立派之主要代表。鍾即鍾繇,王指二王:「大王」王羲之,「小王」王獻之。鍾、王的楷書,秀麗挺拔,備盡法度。鍾繇的《宣示表》,王羲之的《黃庭經》《樂毅論》,王獻之的《洛神賦十三行》,都是他們的著名墨跡。鍾、王之後,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相繼於後;其次,又有顏(真卿)、柳(公權)、趙孟頫等書法家橫空出世,這些書法大家多有自創、終成一家風格。後世所說的「歐體」「顏體」「柳體」即是指他們的楷書風格而言。
北系楷書的著名流派源自魏時的碑帖。魏碑,乃是界乎隸、楷之間的一個流派,亦是重要的楷書體系,是書法中珍貴之寶藏。最早以索靖為代表,而後方形成「北系」書法體系。北系楷書的書法遺蹟主要是石刻碑銘,且多沒有記載書寫者姓名,因此北系楷書不是依書法家的風格而定,而是以碑帖名稱來區分流派,傳世碑帖中,最為有名者有《谷朗碑》《鄭文公碑》(魏)、《張猛龍碑》(魏)、《龍門造像諸品》(魏)等。另,除魏碑外,尚有少量晉碑及南朝宋、梁時碑,如《爨寶子碑》(東晉)、《爨龍顏碑》(南朝宋時)、《瘞鶴銘》(南朝梁時)、《石門銘》(魏)、《張玄墓誌》(魏)。至清代時,有書家阮元首倡碑學,包世臣繼之,近人康有為接踵而起,大興「尊碑卑唐」之風,故而使碑學大盛。
(1)歐體
為歐陽詢所創,其字正書結構,「易方為長,以就姿媚」「四面停勻、八方平正」「書如凌雲台,輕重分毫無負」「筆備眾美,翰墨灑落」,此即史書所說歐體之風格,歐體著名碑帖有《九成宮醴泉銘》《皇甫碑》《化度寺碑》。
(2)虞體
為虞世南所創,其字偏長,略同於歐體,字形工整齊備、不傾不倚,法遵「二王」(王羲之、王獻之),嚴謹灑脫,如《孔於廟堂碑》。
(3)褚體
為褚遂良所創,其書豐潤勁煉、清遠古雅,用筆方、圓兼容,間含隸意;結體婉暢,用筆多變、中側兼收、順逆並用,其書對後世影響極大。著名碑帖有《孟法師碑》《大字陰符經》《雁塔聖教序》等。
(4)薛體
為薛稷所創,其書得歐、虞、褚、陸之遺風;其師承血脈近於褚遂良。此人用筆纖瘦有力,結字疏通流暢。著名碑帖有《封中嶽碑》《鄭敞碑》《沓冥君銘》等。
(5)顏體
為顏真卿所創,其字探源篆隸,楷法謹嚴,放而不流,拘而不拙,結字方圓,筆法肥勁,如《多寶塔》《東方畫贊》《勤禮碑》《麻姑仙壇記》《顏氏家廟碑》。
(6)柳體
法出顏真卿,後獨創一格、自成一家,其字意瘦挺,體勢骨力遒勁、爽利挺秀。著名的碑帖有《玄秘塔碑》《神策軍碑》等;尤其是《神策碑》,可看出柳字顏字之間的關聯或淵源。
(7)趙體
為趙孟頫所創,世稱「趙體」。其字以「風流、和婉」著稱,其書風遒媚秀逸、和婉適中,結體嚴整、筆法圓熟;著名碑帖有《妙嚴寺記》《三門記》《妙法蓮花經》《信心銘》等。
宋代楷書,首推蔡襄。蔡襄,宋代傑出書法家,「宋代四大家」之一。其書風格意取晉、唐,恪守法度,以神佳為度,講究古意,書雲「端勁高古,容德兼備」,為開啟宋代書派主流之代表。蔡襄之字師法蔡邕、崔紓,後崛然獨起。初學周越,其字變體出於顏真卿;年輕時,其字明勁有力,晚年則回歸淳樸恬淡、婉美妍媚;他的大字端莊沉著,小字則秀麗多姿。大楷作品有《洛陽橋記》《有美堂記》《晝錦堂記》等,小楷如《茶譜》《集古錄序》等。
宋徽宗趙佶,正書筆勢勁逸,初學薛稷,後變其法度,獨創一格,自號為「瘦金書」,對後世楷書亦有較大影響。
元代著名書家趙孟頫,善篆、隸、真、行、草書,尤以楷、行書著稱於世。
明代楷書較著名者有董其昌,他初學顏、虞,後改鍾、王,後終成一家。
清代楷書名流有錢灃、何紹基,其楷法皆學顏真卿。錢灃之字,結體嚴整,氣勢雄偉;何紹基之字則體勢遒勁,氣勢流暢,此二人對清代楷法影響較大。
以上為楷書之簡要脈絡。
前文所談楷書碑帖,多以大楷、中楷為主;而小楷名帖則較少,主要有鍾繇的《薦季直表》;王羲之的《東方朔畫贊》《樂毅論》《黃庭經》《曹娥碑》;王獻之的《洛神賦十三行》;鍾紹京《靈飛經》;趙孟頫的《道德經》;文徵明的《醉翁亭記》《雪賦·月賦合冊》等。
4.草書
草書,即草體書法。草為「草創」「草藁」之意,章草和今草為草書的兩大主要流派,代表其發展之兩大階段。
(1)章草
章草由隸書演化而來,沿用隸書章法,橫畫上挑,左右波碟分明。「筆有方圓,法兼使轉」,結體「古雅平正、內涵樸厚」。唐代孫過庭於《書譜》中說「章務險而便。」唐代張懷瑾在《書斷》中說:「此乃存字之梗概,損隸之規矩,縱任奔逸,赴速急就。」可見章草就是隸書過度到草書之特有形態,或稱「隸草」。
章草著名的碑帖有西漢史游的《急就章》、東漢張芝的《秋涼平善帖》、東晉王羲之的《豹奴帖》,西晉索靖的《出師頌》也是章草精品;另有西晉陸機的《平復貼》,西晉索靖的《月儀》《載奴》帖也頗可觀。自今草興起後,章草勢微,傳世的有唐代褚遂良的《黃帝陰符經》等。
(2)今草
今草由章草演變而來,此時已完全脫離章草之隸書痕跡,故字更顯瀟灑、奔放和流暢。今草流派較多,大致可分為三支:
①小草:唐代孫過庭在《書譜》中說:「草貴流而暢。」故小草特徵以「流注、順暢」為主;運筆多用轉法,故字多顯「韻媚、婉約」,而法度較為謹嚴,字字區分,不作連續帶筆,意態飛舞奔放、隨意流暢。著名碑帖以孫過庭《書譜》為代表,故小草派又稱「書譜派」。另有隋代智永《千字文》亦是有名的代表作。
②大草:又名「狂草」,唐代張懷瑾《書斷》中說:「字之體勢一筆而成,偶有不連,而血脈不斷,及其連者,氣候通其隔行。」所以「大草」又名「一筆書」。其特點是於小草筆法之上,進而成為「字字相連、體勢連綿」的筆勢,其字筆意奔放、變化萬千、首尾呼應,故氣勢貫穿一體、融會一如。著名碑帖有張芝的《知汝殊愁帖》,張旭的《肚痛帖入》《古詩四首》,懷素的《自敘帖》《食魚帖》,都是大草或狂草的典型作品。
③行草即草書、行書夾雜之字體,其早期形態為「藁書」(即「相聞書」),一般用於尺牘。王愔云:「藁書者,若草非草,草行之際。」故知「藁書」為草書發展之過渡形態,後來發展成草書、行書並用,其特點為「行草夾雜、用筆秀麗」,字《智永真草千字文》(局部)不連綿但神氣貫通。如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行穰帖》,王獻之的《中秋帖》《送梨帖》即是典型墨跡。
後世草書名家,有宋代蘇軾《醉翁亭記》、黃庭堅《諸上座帖》、米芾《草書九帖》、蔡襄《草書二詩帖》,明代祝允明《前後赤壁賦》、文徵明《滕王閣序》等,明末清初的王鐸則一反常規、另闢蹊徑,後自成一家,其章法影響後世亦大。此等大家於草書上造詣頗高、別具一格,為草書之代表人物。
5.行書
行書,即行體書法,亦名「行押書」,行書從楷書演化而來。唐代張懷瑾云:「務從簡易,相間流行。」宋代姜菱《續書譜》雲「行出於真。」行書特徵是「非真非草」,介乎真、草之間。從楷書到今草,較自然形成了行書。宋代的《宣和書譜》中就有「真幾於拘,草幾於放,介乎兩間者,行書有焉」之語,可知行書之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