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和南懷瑾一起讀國學(套裝共4冊)> 以心境超越技巧,才能真正遊刃有餘

以心境超越技巧,才能真正遊刃有餘

2024-10-11 08:03:20 作者: 趙一

  庖丁釋刀對曰:「臣之所好者,道也,進乎技矣。」

  ——《莊子·內篇·養生主第三》

  文惠君一讚嘆,庖丁「釋刀」,把刀一擺,那姿態如同優美的舞姿,他告訴君王,沒有什麼稀奇,他真正喜歡的是修道,因為他學道,所以會殺牛。以修道的精神來做任何事情,技巧的層面,便都會超越了,已經不在形而下,而在形而上。

  南先生好好讚嘆了庖丁一番,庖丁殺牛,「好」「道」而「進乎技矣」。修養到了道的境界,任何技術都可以達到出神入化的程度,養生之道與此同理,同時告誡我們,人生在世,生意場也好,官場、考場也罷,都如同殺牛一般,遊刃有餘就好了。進考場無所謂,考題拿來,大筆一揮,考完了,十拿九穩;做生意到這種程度,無所謂發財,就是愛發就發,不愛發就不發。

  盡靠技巧的純熟不能達到爐火純青的境界,以心境超越技巧,才能真正做到遊刃有餘。提到這裡,不由想到了一位出色的攝影師的切身體會。

  一位廣受讚譽的攝影師忽然有一天想到要把稚子的笑容拍下來,幼兒的燦爛笑容,天真明亮,鐵石心腸也會為之融化。在攝影師心中,無邪的笑容與星空、花朵、悅耳的音樂並列為宇宙最完美的傑作。他拿起相機,等待兒子的笑容。這再容易不過了,他心想,這個年紀的小孩最愛笑了,結果不然。

  兒子看著他,神情嚴肅、專注。透過鏡頭,他看到兒子正研究相機。雖然很配合,但是沒有笑容。於是他放下相機,就在那一刻兒子對他粲然一笑,沒有牙齒的無邪笑容使他心動。他若無其事地拿起相機,兒子馬上又肅穆以對。或許是因為相機遮住,兒子看不到他的臉。於是鏡頭不動,他露出半邊臉好讓兒子看到他。沒用。一等他放下相機,他又笑了,好像故意跟他作對似的。他開始發出各種讓小孩高興、而大人像個白痴的怪聲音來逗他。這對兒子向來有效,但這回失靈了。兒子依舊一臉嚴肅。他要妻子跟兒子說話,兒子從不吝於對他母親微笑,但這回還是徒勞無功。

  請記住𝚋𝚊𝚗𝚡𝚒𝚊𝚋𝚊.𝚌𝚘𝚖網站,觀看最快的章節更新

  此時,他突然覺得自己很可笑,在相機後面的他手舞足蹈、指天說地,為的是讓對方做一件天底下再自然不過的事。他想跟他的孩子定做一個心情,以便能保存在相片中永遠擁有,但他這麼做卻阻斷了兩人的所有接觸,這種相處模式不再有趣。至此,他恍然大悟:他企圖操縱並擁有一項生命的天賦,而且還指定發生的時間及方式,怎會得到想要的結果呢?

  於是,他決定接受兒子也可以不笑這個事實。他幫孩子照了幾張其他表情的相片:驚愕的、懷疑的、好奇的,發現這也很美。兒子也放鬆了許多,不再做無謂的堅持。他了解到必須順著人生的腳步走,接受他人的情感表達方式。結果,當他不再有任何期待時,兒子笑了,仿佛在跟他說:你終於懂了。他不再強求別人是什麼樣子,只是盡情享受共同相處的自在時光之時,卻成功將他所要的笑容收入鏡頭。

  你懂了嗎?生活有時就是如此,正如庖丁的現身說「道」,只有「好」道,才能超越技巧,殺牛的庖丁現身說法,其實是在給文惠君傳道,拿佛學講就是「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人生一世,心神氣定,不強求,不偏執,不一味追逐技巧,才能達到庖丁的境界。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