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

2024-10-11 08:03:17 作者: 趙一

  泉涸,魚相與處於陸,相呴以濕,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與其譽堯而非桀也,不如兩忘而化其道。

  魚相造乎水,人相造乎道。相造乎水者,穿池而養給;相造乎道者,無事而生定。故曰:「魚相忘乎江湖,人相忘乎道術。」

  ——《莊子·內篇·大宗師第六》

  泉水乾涸了,兩條魚為了生存,彼此用嘴裡的濕氣來餵對方,苟延殘喘,顯得仁慈義氣,但與其在死亡邊緣才這樣互相扶持,還不如大家安安定定地回到大海,悠遊自在,互不照顧來得好。對於世俗之人來說,與其患難見真情,還不如根本無情,在安定的生活中因無此需要而各不相幫,無風無浪才好。至於那些無事生非,本已得享平淡恬靜,卻仍不安分的人,便更相形見絀、不值一提了。

  「相濡以沫」,或許令人感動;而「相忘於江湖」則是另一種更為坦蕩、淡泊的境界。人為的仁愛畢竟是有限的,當人需要仁愛來相互救助時,這世界便已不好了,大自然的愛是無量的,所以人應相忘於自然,如同魚相忘於江湖。

  南先生深入講解,魚離不開水,所以養魚要挖個池塘放上水,才能把魚養得住。那麼,道是「自本自根」的,但人找不到,怎麼辦?「無事而生定」,即你的心中,一天到晚要「無事」,心中無事,就是真正的定。

  

  真正的定要做到「於事無心,於心無事」的境界,能入世做事情,但心中沒有事,為俗事操勞忙碌,喜怒哀樂「發而皆中節」,但心中不留事,這樣才是真正做到無事而生定。

  孔子告訴子貢,有靜定而得道,能夠找回自己本有的道。因此得出一個結論:「魚相忘乎江湖,人相忘乎道術。」孔子開始說,養魚必須挖塘放水,讓魚在裡面悠遊自在,而修道必須要做到心中無事,才能生定。進一步來講,如同魚在水裡面不知道有水,真得了道的人,也不覺得自己有道。

  這時想到了另一隻小魚的故事。有一條魚在很小的時候被捕上了岸,漁人看它太小,而且很美麗,便把它當成禮物送給了女兒。小女孩把它放在一個魚缸里養了起來,每天它游來游去總會碰到魚缸的內壁,心裡便有一種不愉快的感覺。後來,魚越長越大,在魚缸里轉身都困難了,女孩便給它換了更大的魚缸,它又可以游來游去了。可是,每次碰到魚缸的內壁,它暢快的心情就會黯淡下來,它有些討厭這種原地轉圈的生活了,索性靜靜地懸浮在水中,不游也不動,甚至連食物也不怎麼吃了。女孩看它很可憐,便把它放回了大海。它在海中不停地游著,心中卻一直快樂不起來。一天,它遇見了另一條魚,那條魚問它:「你看起來好像悶悶不樂啊?」它嘆了口氣說:「唉,這個魚缸太大了,我怎麼也游不到它的邊!」

  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如果說相忘於江湖是一種「道」的境界,那麼為自己找一個「邊」,便是陷入了自己的心結中。

  有一個參禪的故事:當日南宗六祖慧能,初尋師至韶州,聞五祖弘忍在黃梅,他便充役火頭僧。五祖欲求法嗣,令徒弟諸僧各出一偈。上座神秀說道:「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彼時慧能在廚房碓米,聽了這偈,說道:「美則美矣,了則未了。」因自念一偈曰:「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染塵埃?」五祖便將衣缽傳給他。於是慧能成了六祖,開創中國禪宗頓悟的禪風。

  參悟此意,才能真正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吧!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