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和南懷瑾一起讀國學(套裝共4冊)> 第十章 人生如夢,且行且珍惜 得意失意,皆以平常心處之

第十章 人生如夢,且行且珍惜 得意失意,皆以平常心處之

2024-10-11 07:51:22 作者: 趙一

  孟子一生,他的思想不為當世君主所接受,還受到各種中傷。但他為人豁達,說:「行或使之,止或尼之,行止非人所能也。」意思是我的思想如果可行,那麼自然會被推行;如果行不通,我自己也會見勢而止。而行得通或行不通則不是人力可以決定的,需要靠天意了。

  南懷瑾先生認為,這句話正體現了孟子的人格魅力,即「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的精神,不得機會,則自己修身養性;得機會,就救天下,救國家,救社會。一切處之泰然,正是:寵辱不驚,閒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捲雲舒。

  沈萬山,明初江南首富,原籍為浙江湖州南潯。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輸糧京師,明太祖親自召見,故其名噪一時。為明太祖修建南京城,他捐了大量資財。《明史·馬皇后傳》記載:「吳興富民沈秀者,助築都城三分之一,又請犒軍。帝怒曰:『匹夫犒天子之軍,亂民也,宜誅。』後諫曰:『民富敵國,民自不詳。不詳之民,天將災之,陛下何誅焉?' 」沈萬山終因其富可敵國,成為皇家的心腹大患,家產被抄,全家被發配到雲南。

  

  俗話說:「何妨得意,不可忘形。」沈萬山雖富可敵國,卻不知隱其鋒芒,得意忘形,終落得家破人亡的悲慘境地。

  據史書記載:唐朝的一個督運官在監督運糧船隊時,不幸遇大風,船被打翻,糧食受到損失,時任巡撫的盧承慶在考核他的時候說:「監運損失糧食,成績中下。」督運官聽到評價,一句話也沒說,只是從容地笑了笑便退了出來。盧承慶對他的氣度和修養頗為欣賞,就把他叫回來重新評估道:「損失糧食非人力所能及,成績中中。」督運官仍然沒說什麼慚愧的話,只是笑笑而已。盧承慶深為他的坦蕩胸懷所感動,最後評價他:「寵辱不驚,遇事從容,成績中上。」

  在浩如煙海的歷史人物中,一個小小的督運官能引起人們的注意,並在唐書中專門為他記上這麼一筆,不是因為別的,就是因為人們推崇他「寵辱不驚,遇事從容」的心態和修養。人的一生總會遇到這樣那樣不順心的事,最難得的是能夠保持寵辱不驚的平常心。

  記得林語堂先生說過:「一個強烈的決心,以攝取人生至善至美,一股殷熱的欲望,以享樂一身之所有,但倘令命該無福可享,則也不怨天尤人。」這是對平常心最精闢的解釋。

  三伏天,寺院裡草地枯黃,很是難看。

  小和尚看不過去,對師父說:「師父,快撒點種子吧!」

  師父說:「不著急,隨時。」

  種子到手了,師父對小和尚說:「去種吧。」不料,一陣風起,種子撒下去不少,也吹走不少。

  小和尚著急地對師父說:「師父,好多種子都被吹飛了,可惜。」

  師父說:「無妨,吹走的是空的,撒下去也發不了芽,隨性。」

  種子入地,飛來幾隻麻雀,在土裡一陣刨食。小和尚急得連轟帶趕,然後向師父報告說:「種子都被麻雀吃了,如何是好?」

  師父說:「何必如此著急,種子多著呢,吃不完,隨遇。」

  半夜,一陣狂風暴雨。小和尚來到師父的房間帶著哭腔對師父說:「這下全完了,種子都被雨水沖走了。」

  師父答:「沖就沖吧,衝到哪兒都是發芽,隨緣。」

  幾天過去了,昔日光禿禿的地上長出了許多新綠,連沒有播種到的地方也有小苗探出了頭。小和尚欣喜地說:「師父,快來看,小草都長出來了。」

  師父依然平靜如昔地說:「應該是這樣,隨喜。」

  平常心境界就是這種「隨」的精神,該怎麼樣就怎麼樣,一切順其自然,不患得患失。

  平常心就是對生命透徹的領悟,古人曰:生命薄如蟬翼。存在就該滿足,這是有一定道理的,如果能夠真的理解這句話,那一切煩惱困頓,均可棄之於風中,不必掛懷。只要領悟生命的真諦,知曉生之彌足珍貴,就會以一種平和的心態善待一切。

  擁有一顆平常心是一種境界,在達到這種境界之前,我們需要走過極為坎坷的心路歷程,經歷險峰、幽谷後,才能真正領悟世事滄桑,如夢如幻,才能淡然面對人間的是是非非,保持心靈的寧靜。

  平常心是塵世中的微笑,是對物慾的淡泊,是風浪中的平靜,是困厄中的坦然,是平常事物中的樸素哲學。擁有平常心,則「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明心見性。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