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正做人,圓滑處事

2024-10-11 07:50:06 作者: 趙一

  孟子曾引用過孔子的話「始作俑者,其無後乎」,即第一個製作陶泥人用來陪葬的人,不會有後代吧!這就是一種行為心理學。因為他雖然沒有用活人去陪葬,但所做的陪葬陶泥人和活人一樣,在心理上,還是存在以活人陪葬的想法。南懷瑾先生用一個例子來論證這種行為心理學的觀點,他說:「許多標榜素食的人,跑到素食館裡,大吃素雞素鴨。雖然吃到的仍舊是豆腐、豆皮、豆乾等,但如果心理上存了吃雞吃鴨的念頭,就和吃葷沒有兩樣。」與前面的「始作俑者」相同,都是意在說明行為是心理的一面鏡子。

  因為人的心理是行為的依據,通過行為可以很容易捕捉到一個人的心靈品質。

  請記住𝖻𝖺𝗇𝗑𝗂𝖺𝖻𝖺.𝖼𝗈𝗆網站,觀看最快的章節更新

  《世說新語》的《德行》篇中載有「管寧割席」的故事。管寧、華歆年輕的時候曾一起到外地訪師求學,二人關係很好。有一次,管寧和華歆一起在園中鋤菜,發現地上有一塊金子。對此,管寧無動於衷,依然揮鋤不止,就當鋤去瓦礫一樣;華歆則撿起金子扔到一邊。還有一次,他們同坐在一張席上讀書,恰好一位達官貴人乘坐華麗的官車從門外經過,前呼後擁,好不熱鬧,管寧就像沒聽見一樣,仍舊讀書,而華歆卻跑出去看了一會兒才回來。等華歆回來後,管寧就把坐席割斷,並對華歆說:「你不是我的朋友了!」

  管寧割席,只因二人的追求不同,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後世人認為管寧是不為榮華所動的君子,而華歆是嚮往富貴的人,其人品高下自現。

  正是行為如鏡可觀心。只有德馨才能身正,向來具有金玉人品、正直人格的人才是最具有人格魅力的人,也是為人們所傳頌、讚揚的人。

  清朝光緒年間,孫中山剛剛從日本留學歸國。有一次,在路過武昌總督府時,他想見一見當時的湖廣總督張之洞,於是就讓守門人傳一張便條進去。張之洞打開這張便條,只見上面寫著:「學者孫中山求見張之洞兄。」張之洞沒聽過這個人,好奇其有如此大的口氣,於是問道:「他是什麼人?」

  守門人說:「一個書生。」

  張之洞非常不高興,提筆在便條上寫道:「持三字帖,見一品官,白衣尚敢稱兄弟?」

  守門人出來,將便條遞給孫中山,孫中山看過之後,從容地在上面寫道:「行千里路,讀萬卷書,布衣也可傲王侯。」

  守門人又將便條傳了進去,張之洞看過之後,連忙說:「請!」

  孫中山以一介「布衣」笑傲王侯,可見其充盈天地的浩然正氣和不懼怕權貴的精神。同時,當時身在高位的湖廣總督能折服於孫中山的氣勢,也可看出他的器量及識才愛才之心。但不得不承認的是孫中山運氣好,恰遇君子,否則遇一昏官,早給他吃閉門羹了。

  為人處世,需要一顆方正的心。但是有方無圓,則性情太剛,太剛則易折,在現實生活中經常有這樣的人,他們憤世嫉俗,牢騷滿腹,自命不凡,卻又處處碰壁,遇挫折不會變通,很容易歇斯底里,自暴自棄,並把自己推向極端。有圓無方,則謂之太柔,太柔之人缺筋骨,乏魄力,少大志,在生活中難以有大作為。所以方圓相生才是為人處世之本。

  「方」乃做人之根本,「圓」乃立世之道。縱觀人的一生,無非是做人與做事兩個方面。為什麼銅錢是內方外圓?這就是中國辯證哲學的集中體現,做事要方,做人要圓。凡事都在圓中預,方中立,這是古人謀事的原則,也是亘古不變的真理。世間事物都在方圓之中,而方圓是歷史和哲學的辯證。

  在《資治通鑑》中有這樣一個故事:一次,魏文侯攻陷了一座城池,大宴群臣。宴席之上,魏文侯問文武百官:「你們說我是明君呢,還是昏君呢?」百官多是趨炎附勢之徒,紛紛說道:「大王是一代明君。」正當魏文侯飄飄然時,問到任座,正直的任座卻說:「大王是昏君。」魏文侯如被潑了一盆冷水,問:「何以見得?」任座說:「大王取得了城池,沒有按順序分給您的弟弟,而是分給了您的兒子,可見您是昏君。」魏文侯惱羞成怒,命令手下把任座趕了出去,聽候發落。接著問下一個臣子,這位大臣說:「大王是明君。」魏文侯心中暗喜,忙問:「何以見得?」這位大臣說:「臣曾聽說明君手下多出直臣。現在大王手下有像任座這樣的直臣,可見大王是明君!」魏文侯聽罷,覺得有理,急忙命人把任座重新請了進來。

  上文中第一種人一心曲意逢迎,為人圓滑卻失其德,失其筋骨;而任座過於剛正,險些因之獲罪;最後一位大臣,柔中帶剛,既使魏文侯喜悅,又救了人,是最上乘的處世之道,即內方外圓之道。

  方是做人之本,是堂堂正正做人的脊樑;圓是處世之道,是妥妥噹噹處世的錦囊妙計。只有內方,具有正直的品格,為人處世才能無愧於天地,但是月滿則虧,水滿則溢,過於剛直則易折,因此凡事要學會變通,要講究圓融,即外圓。外圓是以萬變來處理內方這一不變。懂得這一道理,行走於人世間就會遊刃有餘了。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凡事要掌握分寸,把握好度,正確運用處世的方法謀略,八面玲瓏,左右逢源,讓人生之路通達順暢。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