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和南懷瑾一起讀國學(套裝共4冊)> 「遠庖廚」隱含的是惻隱之心

「遠庖廚」隱含的是惻隱之心

2024-10-11 07:50:03 作者: 趙一

  孟子一句「君子遠庖廚」,使後世「君子」們如獲至寶,從此將狹小的廚房扔給了女人,而他們只一味地在飯桌上享受!

  「君子遠庖廚」真的承載了讓女人掌管人間煙火的內涵嗎?南懷瑾先生說,這句話其實被後人曲解了。為何如此說,又怎樣被曲解?這得回到歷史現場來尋找答案。

  孟子在齊國時,一次,他聽到齊宣王用一隻羊代替牛來做祭品。於是說了這句流傳千古的話:「君子之於禽獸也,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遠庖廚也。」意思是說君子對於飛禽走獸:看見它們活著,便不忍心看它們死;聽到它們哀鳴的聲音,便不忍心吃它們的肉。所以君子要離廚房遠遠的。南懷瑾先生認為,這種心理正是一種惻隱之心,跟君子把廚房留給女人風馬牛不相及。因此,不得不佩服後世君子們曲解經典以「為我所用」的功力,真是登峰造極。

  本章節來源於𝒃𝒂𝒏𝒙𝒊𝒂𝒃𝒂.𝒄𝒐𝒎

  遠庖廚,是惻隱之心的表現,君子就入佛吃齋不殺生了嗎?非也,酒肉穿腸並不是君子所不為。再說,植物也是生命啊,是否就不進食了呢?當然不是,因此孟子的「君子遠庖廚」闡述的是如何面對人生的一些不得已。人為了自己的生存,吃素食也好,吃肉食也罷,總是一種不得已。認識到這種不得已,從而產生惻隱之心、遠庖廚,這是一種自我反省,自我約束,並非是要做給誰看。

  在社會中,在人生中,我們也有很多不得已,首先我們要明確那是不得已,是要儘量避免的,奴隸的身份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做了奴隸的人竟然撫摸著傷口體會出做奴隸的美來。吃牛肉並不可怕,可怕的是西班牙人把虐殺公牛當成一種娛樂;吃驢肉也不見得如何可恨,可恨的是有的國人想出活剝驢皮這種殘暴的行為。遠庖廚就在於一種勇於自責的清醒和試圖擺脫的渴望。

  因此,面對人生的不得已,要常懷惻隱之心。凡人之所以為人者,唯此惻隱之心而已。求仁者求此,積德者積此。「惻隱之心」就是仁民愛物之心。見到一切動物有苦難,自然會產生同情心,這就是「惻隱之心」。

  從前有位比丘,修行已經證得了六神通,跟一位小沙彌住在一起。

  一次,比丘在禪定中,見到小沙彌只剩7天壽命了,心中不忍,於是叫小沙彌返家看望父母。結果7天過後,小沙彌竟然又回來了。比丘感到很奇怪,就再入定觀察,發現小沙彌壽命得以延長,於是比丘問小沙彌,在回家的路上做了什麼特別的事情。小沙彌想了很長時間,最後終於說了一件他自認為很普通的事情。原來,小沙彌在回家的路上,看見了河邊的一個蟻穴,水快要流進螞蟻洞了,小沙彌急忙脫下袈裟,拿泥土把水擋住。小沙彌就是因為救護蟻命的因緣,而延長了12年的壽命,後來他更加認真修行,證得了四果羅漢。

  小沙彌護住蟻洞一事,看似舉手之勞,卻因其懷有一顆惻隱之心,自得善報。

  惻隱之心乃是在人的心靈中汩汩流淌的善良情感的甘泉,它滋潤著人的心靈,使人不至於變得冷酷,它使人具有仁愛之心和悲憫情懷,它構成無數善良而又高尚的動機。

  但是不是任何惻隱之心都會得到回報,在大發你的同情心時,也要分清狀況,認清對象,並想到後果,否則,就會陷入東郭先生的境地。

  明代馬中錫的《中山狼傳》中記載了一個東郭先生和狼的故事。說的是一位書生東郭先生背著一口袋書,在去中山國謀官的途中,遇到一隻受傷的狼,狼懇求他幫忙,以便逃過獵人的追捕。東郭先生看到這隻受傷的狼很可憐,便把狼藏在了自己的書袋裡。

  不一會兒,獵人追了上來,發現狼不見了,就向東郭先生詢問狼的去向,結果東郭先生騙過了獵人。等獵人走遠後,他又把狼放了出來。不料,狼卻嗥叫著張牙舞爪地撲向東郭先生。

  東郭先生徒手同狼搏鬥,嘴裡不斷對狼喊著「忘恩負義」。幸好一位農夫走過來,將狼重新騙入口袋中,並對東郭先生說:「這種傷害人的野獸是不會改變本性的,你對狼仁慈,簡直太糊塗了。」說罷,掄起鋤頭,把狼打死了。

  《紅樓夢》中有云: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其本來喻指人忘恩負義,其實狼的本性如此,一切都是由於東郭先生亂動惻隱之心導致的。所以凡事要辯證對待,不可一味地偏執於理論,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才能在生活中遊刃有餘。

  總之,君子遠庖廚,呼喚的就是一顆惻隱之心。對萬物常懷惻隱之心,願意珍重一切生命,這樣也就找到了做人的快樂。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