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仁慈之心,講究與人為善
2024-10-11 07:50:00
作者: 趙一
一次齊宣王坐於堂上,看見有個人牽著牛從堂下走過,於是就問道:「牽這頭牛去幹什麼呢?」那個人回答說:「用它的血來塗祭新鑄的大鐘。」齊宣王說:「快點兒將它放了吧,我不忍心看見它因為無罪而被處死時,那瑟瑟發抖的樣子。」那個人疑惑地問:「那麼鍾就不用血來塗祭了嗎?」齊宣王說:「怎麼可以廢掉這個禮儀呢?用羊血來代替吧!」後來,孟子知道了此事,誇讚齊宣王有不忍之心,即仁心。
南懷瑾先生認為,這種不忍之心,即人類仁慈心理的根本,似乎人人都具有,卻被後世稱為「婦人之仁」,成為一個貶義詞。它是要人們不要走小路線,要發大慈悲,具有大仁大愛,所以才用婦人之仁——看見一滴血就尖聲驚叫的「仁」來進行反面的襯托。實際上,婦人之仁也正是真正慈悲的表露。
魯迅先生的詩說得好:「無情未必真豪傑,憐子如何不丈夫。」先生是這樣寫的,也是這樣做的。
1929年9月,魯迅先生的夫人許廣平生下一個男孩兒,取名海嬰。
海嬰生性活潑,經常纏著父親。魯迅喜歡飯後靠在藤躺椅上,把零食放在桌邊,一邊慢慢地吃,一邊悠閒地看書。海嬰經常從藤躺椅下鑽出來,毫不客氣地搶父親的糖果、餅乾。魯迅只是微笑著看看兒子,從不呵斥。海嬰也從來不怕父親,有時還會跑到他的身邊,輕輕揪他的鬍子玩,更喜歡像騎馬一樣坐在他的身上。由於魯迅對自己幼年接受的束縛人性的封建教育十分不滿,所以他不願讓海嬰重蹈覆轍,因而他喜歡孩子「敢說、敢笑、敢罵、敢打」的天性,希望海嬰做一個活潑而真誠的人。
有一次,魯迅告訴來訪的朋友說:「這小孩兒淘氣,有時弄得我頭昏,他竟問我:『爸爸可不可以吃?』我答:『要吃也可以,自然是不吃為好。' 」友人聽了發笑,說孩子正處於幻想旺盛時期,所以會鬧出這樣的笑話,魯迅點頭稱是。後來,他作了一首《答客誚》的詩,寫出了他對孩子的一片愛憐之情:
無情未必真豪傑,憐子如何不丈夫。
知否興風狂嘯者,回眸時看小於菟。
楚人稱虎為於菟。魯迅愛憐其子,意在期望他成為虎虎有生氣的棟樑之材。不料海嬰剛滿7歲,魯迅就撒手人寰。魯迅在去世前囑咐家人:「孩子長大,倘無才能,可尋點小事情過活,萬不可去做空頭文學家或美學家。」
魯迅一生懷著「立人」的理想,把批判的鋒芒指向以任何形式、任何範圍對人進行的奴役和壓迫。他的語言鋒利如劍,入木三分,即使受到攻擊與迫害,也絕不妥協,絕不饒恕。他是頂天立地的大丈夫,真豪傑。但是,他也擁有俠骨柔腸,如此憐愛自己的孩子,讓人難以置信。先生的這一番憐子情懷並沒有損害他的硬漢形象,相反使其更加可敬可愛。
心中有情有愛,世界才會風光無限。仁愛之心如一盞明亮的燈,它可以照亮我們的人生。所謂仁愛,就是先想到別人,能寬容別人,要與人為善。
《賈誼集》中記載了這樣一則故事:楚惠王吃酸菜時,突然發現菜中有一條螞蟥,他沒有聲張,不動聲色地吞了下去。結果肚子痛得不能吃飯。令尹前來問候,關心地問道:「大王怎麼得了這種病?」楚惠王說:「我吃酸菜時見到一條螞蟥,心想,如果把這事張揚出去,只是斥責庖廚等人,而不治他們的罪,就違反了法度,那樣,今後我自己的威信就無法樹立;如果追究他們的責任,就應該誅殺他們,這樣,太宰、監食的人,按法律都將被處死,我於心不忍啊!所以,我只好把螞蟥悄無聲息地吞咽下去。」令尹深深地施了一禮,說道:「我聽說上天是鐵面無私、六親不認的,只是輔佐有德行的人。大王您大仁大德,正是上天保佑的人啊,這點小病是不會傷害您的。」當晚,楚惠王胃裡的螞蟥真的出來了,他也不用再忍受疼痛之苦。
古語云:「人生一善念,善雖未為,而吉神已隨之。」意思是說一個人只要心存愛心,即使還沒有去付諸實踐,吉祥之神已在陪伴著他了。為使他人免除災難,而不惜自己忍受痛苦的人,怎麼會得不到上天的眷佑呢?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
佛教講慈悲,慈悲是什麼?說到底,慈悲是一種關懷,是無條件地愛一切生命。弘一法師就是一位十分懂得關懷生命的人,即使是一隻小小的螞蟻,在他的眼裡也是值得去尊重和關懷的。
有一次,弘一法師來到豐子愷家。豐子愷請他藤椅里就座。他先把藤椅輕輕搖了搖,然後才慢慢地坐下去。他每次都如此,豐子愷很疑惑,就問他原因。弘一法師回答說:「這椅子裡,兩根藤之間,也許有小蟲伏著。突然坐下去,會把它們壓死,所以先搖動一下,慢慢地坐下去,好讓它們逃走。」
的確,無論生命多麼卑微,在這個世界上都應該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滴水和尚19歲時來到曹源寺,拜儀山和尚為師,開始時,他的差事是替和尚們燒洗澡水。
有一次,師父嫌洗澡水太熱,便讓他去提一桶涼水來兌一下。於是,他就去提涼水,然後先把部分熱水潑在地上,兌好水後又把多餘的涼水也潑在地上。
師父便罵他:「你這麼冒冒失失的,地下有無數螻蟻、草根等生命,這麼燙的水潑下去,會傷害多少生命。而剩下的涼水,澆花多好。你若無慈悲之心,出家卻又為何!」
滴水無語,心有所悟。
將一顆愛心、慈悲心惠及到螻蟻,可說是仁慈的極致。中國傳統文化歷來追求一個「善」字:為人處世,強調心存善意、向善之美;與人交往,講究與人為善、樂善好施;對己要求,主張獨善其身、善心常駐。記得一位名人說過,對眾人而言,唯一的權力是法律;對個人而言,唯一的權力是善良。
有這樣一則故事:
一場暴風雨過後,成千上萬條魚被卷到一個海灘上,一個小男孩每撿到一條就送到大海里,他不厭其煩地撿著。一位恰好路過的老人對他說:「你一天也撿不了幾條,何必多費勁?再說又有誰會在乎呢?」小男孩一邊撿一邊說:「這條小魚在乎,這條小魚也在乎!還有這一條,這一條……」一時間,老人為之語塞。
播種愛心,不僅能夠得到內心的安靜祥和,達到美好的境界,而且能夠讓別人獲益,汲取你的那份善良與美好。
上善若水,涓涓細流,潤物無聲。播撒愛心,幸福觸手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