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和南懷瑾一起讀國學(套裝共4冊)> 人生立身的三寶:正義、尊嚴、人格

人生立身的三寶:正義、尊嚴、人格

2024-10-11 07:48:53 作者: 趙一

  這也許只是戰國時代一個普通的日子,雲淡風輕。孟老夫子的馬車馳騁在去往齊國的路上,碰巧遇到弟子充虞,師徒對話間,夫子一句「如欲平治天下,當今之世,捨我其誰也」,如一股浩然正氣奔涌而出,瞬間便「沛乎塞蒼冥」。正是這股浩然正氣使孟子不向混亂的現實環境妥協,始終堅持自己的理想和人格,成為頂天立地的大丈夫。

  南懷瑾先生也承認,像孟子這樣的聖人,並不是不懂得如何去「阿意苟合」,向時代風氣妥協,以便獲取最大的利益。他實在「非不能也」,而是「不肯為也」,寧可為真理正義窮困受苦,也不願苟且現實,追求那些功名富貴。這就是聖人人格。

  人格是構建人生大廈的支柱,沒有它,壯麗與輝煌將無從談起;人格是人生的風帆,有了它,才能駛向理想的彼岸;人格是一個人的名片,在這張名片上印製高尚,人生之路暢通無阻,而一旦打上卑鄙的烙印,一世難再有英名。人格是人生亮麗的風景線,唯有它,才具有吸引人、影響人的巨大魅力。人格高尚者,讓世人敬重,如屈原、孟子、陶淵明、李白、文天祥等,一世英名照汗青;人格卑劣者,讓世人唾棄,如秦檜、嚴嵩、慈禧太后、汪精衛等,遺臭萬年遭唾棄。

  奧斯威辛集中營是20世紀人性被摧殘的最典型象徵,在這座集中營門前的告示牌上寫著「任何人到達本集中營,都必須交出三樣東西:私屬物、尊嚴、人格」。從此,人將不人。

  南宋奸臣秦檜以「莫須有」的罪名害死岳飛,一向為歷代百姓所痛恨。位於杭州的岳王墳前有用鐵鑄成的秦檜夫婦跪像,不斷地被人咒罵、踢打、吐口水。

  關於秦檜夫婦鐵像,有一個傳說。

  

  話說有個姓秦的浙江巡撫,上任後見秦檜夫婦的跪像受辱,感到臉面無光,想將鐵像搬走。為避免激起民憤,他命人在夜間偷偷地把鐵像搬走,扔進西湖。不料,次日湖水忽然發出惡臭。由於岳王墳前的鐵像不翼而飛,百姓紛紛要求官府調查。不久,鐵像竟然從湖底浮起。百姓將鐵像撈起,放回岳王墳前,湖水又清明如初,臭味全沒了。百姓都認為是秦檜弄污了西湖。姓秦的巡撫見此情形,亦無可奈何。

  後來有秦姓人作詩:「人從宋後羞名檜,我到墳前愧姓秦。」秦檜就這樣向罪惡交出了自己的人格,從此遺臭萬年,永被後世人唾棄。

  誰想遺臭萬年?大多數人都想保持清白的良心,無愧於天地地過完一生,以求無憾。還有很多人活出了常人難以企及的人格,為後世所傳頌。

  嵇康,「竹林七賢」之一,他一面崇尚老莊,恬靜寡慾,好服食,求長生;一面卻尚奇任俠,剛腸嫉惡,在現實生活中鋒芒畢露,他對那些傳世久遠、名目堂皇的教條禮法不以為然,更深惡痛絕那烏煙瘴氣、爾虞我詐的官場仕途。他寧願在洛陽城外做一個默默無聞而自由自在的打鐵匠,也不願與壞人同流合污。所以,當他的朋友山濤向朝廷推薦他做官時,他毅然決然地與山濤絕交,並寫了歷史上著名的《與山巨源絕交書》,以明心志。

  不幸的是,嵇康那卓越的才華和不羈的性格,最終為他招來了禍端。他提出的「非湯武而薄周孔」「越名教而任自然」的人生主張,深深刺痛了當政者。於是,在鍾會之流的誹謗和唆使下,公元262年(一說263年),統治者司馬昭下令將嵇康處死。

  在刑場上,有三千太學生向朝廷請願,請求赦免嵇康。此刻嵇康所想的,不是他那神采飛揚的生命即將終止,而是一首美妙絕倫的樂曲將後繼無人。他要來一架琴,在高高的刑台上,面對前來為他送行的人們,錚錚琴聲響起,激越的曲調,鋪天蓋地,飄進每個人心中。彈畢,嵇康從容地引首就戮,那一刻,殘陽如血。從此,《廣陵散》絕。

  那一年,嵇康39歲。

  嵇康鍾情於道家,孟子為儒家,兩人都有著狂放的性格及絕不諛世的情操,真可謂大丈夫。這就是自古高風亮節的代表。也許他們在當時志不能伸,卻留下一世英名。因此,在《正氣歌》中,文天祥詩云:「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下則為河嶽,上則為日星。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蒼冥。皇路當清夷,含和吐明庭。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

  「當今之世,捨我其誰」,中國歷史上能講出這種話的人可謂空前絕後了。像這種大丈夫一定有大人格、大境界、大眼光、大胸襟!做人要做大丈夫,生子當如孫仲謀。

  完美人生來自完美人格,我輩即使不能名垂千古,也要攜一身正氣,如果不能照亮世界,也要照亮自己的人生,這才不枉在人世走一遭。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