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高效對話> 反駁有妙招

反駁有妙招

2024-10-11 07:00:25 作者: 郭津宏

  反駁別人的觀點或者是錯誤的言論,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借敵力為我所用,最終引導對方意識到自己的荒謬。這種方式叫作先順後逆法,即先順承對方的意思,對對方所說的話加以肯定,然後急轉直下,說出相反或不同的觀念。

  要想正確地運用先順後逆法,就要把握時機,讓其發揮「四兩撥千斤」的效果。尤其是面對那些喜歡語出狂言的人,只要附和他、捧著他,就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抓住對方的弱點,然後成功「逆襲」,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下面我們來歸納幾種常用的方法:

  ——附加條件法

  即先順承對方的意思,讓對方以為你妥協了,然後再附加一個條件,這個條件既可以跟之前對方提出的條件相順承,也可以毫無關係,但是無論哪一種,這個附加條件都是對方沒有辦法做到的。

  帕格尼尼為了準時趕到劇院參加演出,出門之後看到一輛馬車,沒有來得及問價錢就上了車。在去劇院的路上,他一邊催車夫儘量快一點,一邊問車夫價錢。

  

  巧的是,這個車夫認識帕格尼尼,知道他是著名的音樂家,於是打算敲詐他一筆:「先生,從您上車的地方到劇院需要10法郎。」

  「你確定自己沒有開玩笑嗎,先生?」帕格尼尼問道。

  「當然沒有,我尊敬的先生,據我所知,人們去聽您用一根琴弦拉琴的演奏會可是需要10法郎。所以我這個價錢不算高。」車夫回答。

  「哦,那好吧,我會付給你10法郎,不過為了公平起見,你就用一個輪子將我送到劇院吧!」帕格尼尼微笑著答道。

  一般情況下,我們遇到敲詐的事情可能都會很惱火,甚至會毫不猶豫地拒絕,於是事情最終以爭吵結束。可是帕格尼尼卻一反常態,先答應對方的無理要求,然後提出一個讓車夫沒有辦法做到的要求:用一個輪子把他送到劇院。他用這種方式表達自己對勒索的拒絕態度。

  ——補充說明法

  肯定對方的觀點或者是順著對方的觀點說下去,然後再補充說明,使之符合邏輯。

  某一年的愚人節,一家報社為了增加銷量,應景地刊登了一則關於馬克·吐溫去世的消息。即便知道當天是愚人節,可是人們還是沒有辦法相信報紙會拿這麼重要的事情愚弄大眾,於是紛紛到馬克·吐溫家弔唁。

  當馬克·吐溫知道事情的緣由後,並沒有發火,也沒有找報社的麻煩,而是微笑著對來弔唁的人說:「這則報導是真實的,不過日期卻提前了一些。」

  馬克·吐溫先是肯定了報導的真實性,然後用「日期提前了一些」加以補充,避免了邏輯上的漏洞,幽默風趣地將這件事揭了過去。

  ——推託法

  即先答應對方的要求,讓對方誤以為達到了目的,然後再加以推託。

  宋代的陳正敏在《遁齋閒覽》中記載了這麼一個故事:

  在當時的社會,那些權貴之家都會從新科進士中挑選女婿,迫於權勢的壓力,很多人即使不樂意也會答應。

  科考出榜後,權貴之家爭先恐後地派人尋覓那些有才華相貌又好的進士。某權貴相中了一名年輕進士,怕被拒絕,於是便派10名家丁去強行相邀。沒想到年輕進士沒有推辭,跟隨而來。於是引了很多人圍觀。

  到了府上之後,權貴開門見山地對進士說:「我膝下只有一女,相貌倒也不俗,願許配給郎君,不知意下如何?」

  進士鞠躬答道:「我出身貧寒,能娶到您的千金是幾輩子修來的福氣。不過,這件事要等我回家與妻子商量之後才能答覆,您看如何?」

  權貴一聽,知道進士已經成親,於是滿面羞慚。

  在那個時代,權力即一切,一個小小的進士怎麼敢得罪權貴呢?如果直接推辭,即使不被強迫,肯定也會影響之後的仕途,這名新科進士很聰明地沒有直接拒絕,而是恭敬地應允,然後藉口說要與妻子商量,表明了自己已有妻室的事實,而且言語中表達了對糟糠之妻的尊重,讓權貴無可奈何。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