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父母若無遠慮,孩子就有近憂> 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2024-10-11 06:49:43 作者: 霍慶苓

  前段時間,我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則新聞:

  有一個人在南京創辦了一家「吃苦公司」,旨在專門培養孩子吃苦的能力。當記者詢問他的創立初衷時,他告訴記者,在他打工期間,發現很多年輕人因為缺乏吃苦的能力,導致工作和生活頻頻受困。於是,他就想到了創辦這樣一個公司來為那些缺乏吃苦的孩子提供「吃苦平台」。

  公司創辦後不久,就有一些父母帶著從小嬌生慣養的孩子找上門來,要求他幫助孩子鍛鍊吃苦能力。甚至還有一些不能吃苦的成年人也主動找上門來,要求參加他的「吃苦訓練」。就這樣,他的「吃苦公司」慢慢火了,成了很多孩子和成年人鍛鍊自己的基地。

  看完這則新聞後,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吃苦公司」的火爆說明了一個問題——現在的人越來越認識到能吃苦的重要性。這對於眾多孩子的父母也是一個有益的啟示——不能吃苦的孩子會在未來的社會生活中面臨重重困難和阻礙,父母一定要有意識地從小培養孩子的吃苦能力。

  說到這裡,很多父母可能會問我:「如今的生活條件好了,我們為何還要培養孩子的吃苦能力呢?」

  本章節來源於𝓫𝓪𝓷𝔁𝓲𝓪𝓫𝓪.𝓬𝓸𝓶

  那是因為吃苦可以磨鍊孩子的堅強意志,沒有吃過苦的孩子很難去面對人生的風雨,就像始終生長在溫室中的花朵,搬到室外就會枯萎一樣。所以,我們要努力去培養孩子的吃苦能力,這是他們成長中的重要一課。

  在這裡,我把我培養兒子吃苦的方法告訴大家,希望大家可以從中有所頓悟。

  第一,通過做家務培養孩子吃苦的精神。

  我們可以讓孩子通過做家務活來鍛鍊他的吃苦能力。農村的很多孩子之所以比城市的孩子更能吃苦,主要是因為農村的孩子從小就習慣於做家務和農活,而很多城市的孩子卻缺少這種鍛鍊的機會。

  在兒子很小的時候,我就要求他在學習之餘要力所能及地幫助我做一些家務,如打掃房間、洗碗等,以培養他吃苦耐勞的精神。在他放暑假時,我還會特意把他帶到鄉下的親戚家裡,讓他親身體會農村生活的艱辛和不易。

  在兒子7歲時,有一次,我得了很嚴重的感冒,身體虛弱得難以下床。而丈夫在外出差,無奈之下,我只能要求從未做過飯的兒子給我和他自己做一頓飯,並把如何做飯的流程詳細地給他講了一遍。兒子走進廚房後,按照步驟洗菜、擇菜、切菜,煮粥,他每一步都做得很認真。但因為當時兒子才7歲,個頭小、力氣也小,又缺乏經驗,雖然他花了很長時間才把飯菜做好,但最後做出來的飯菜味道還是很差強人意。為了鼓勵他,我還是吃完了整整兩碗粥。飯後,我向兒子提出了我的建議,如炒青菜時用量勺控制放鹽的量,以及煮粥時多加一些水等。兒子也非常虛心地聽取了我的意見。慢慢地,他做的飯越來越可口,不斷地受到我和丈夫的稱讚。

  除了做飯,兒子也會學著去做家裡其他的家務活。只要是他能做的,我都會放手讓他去嘗試。因為我對兒子的吃苦教育,致使他養成了吃苦耐勞的優秀品質,成了一個愛學習、愛勞動的好孩子。

  第二,設置「困境」讓孩子去挑戰。

  為了讓兒子養成能吃苦、不事事依賴我和丈夫的性格,我和丈夫會在日常生活中故意設置一些「困境」,讓兒子去面對。比如,我和丈夫從來不開車去學校接送兒子。兒子上小學時,我們為了培養他獨立的意識,便讓他自己上下學。起初的時候,我和丈夫不放心,偷偷跟在兒子後面,後來發現他完全可以自己做這件事,便隨他去了。兒子讀高中以後,因為路程稍遠,我便讓兒子騎自行車去上學。同時,我從來不會像其他家庭一樣給兒子買任何他想要的貴重物品,也從不亂給兒子零花錢。對於他想要買的非必需品,他必須通過自己的勞動去換取報酬後去自行購買。這種做法不僅鍛鍊了孩子吃苦耐勞的精神,還培養了他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各位父母也可以參照我的做法,適當地給孩子設置一些困難,讓他通過自己的努力去挑戰困難、克服困難。

  第三,減少對孩子的保護。

  日常生活中,很多父母會習慣性地給予孩子過多的保護,這對於培養孩子吃苦的能力是非常不利的。

  如果我們什麼困難都替孩子去承擔,什麼委屈都替孩子去承受,總想著把弱小的孩子保護在自己的強大羽翼之下,不讓他去經歷風雨,那麼孩子長大後又怎麼會有面對挫折和失敗的底氣呢?

  很難想像,一個從未寫過字的孩子突然有一天可以寫出非常漂亮的字,一個從未練習過游泳的孩子突然有一天可以游得非常好。同理,一個從未接受過吃苦練習的孩子,他長大後也不知道如何去吃苦,如何去戰勝他面臨的困難。所以,我們千萬不要給予孩子過多的保護,讓他獨立去經歷風雨,這才是對孩子真正的愛。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