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兒童教育心理學> 家庭環境: 直接影響兒童心理的發展

家庭環境: 直接影響兒童心理的發展

2024-10-11 06:13:56 作者: (奧)阿爾弗雷德·阿德勒

  個體心理學在心理和教育方面涵蓋範圍廣,外在環境的影響當然也在其中。過去所推崇的那種內省型心理學太過狹隘,為彌補這種心理學所遺漏的東西,德國心理學家威廉·馮特(1)認為有必要創建一種新的科學——社會心理學。但個體心理學卻不這樣認為,因為個體心理學在研究個體心理的同時,也不會忽略社會心理的影響因素。它既不會只專注於個體心理,而忽視影響心理的環境因素,也不會只注意環境的影響而不考慮個體心理的獨特性。

  本書首發ʙᴀɴxɪᴀʙᴀ.ᴄᴏᴍ,提供給你無錯章節,無亂序章節的閱讀體驗

  負有教育責任的人或教師不應認為兒童僅僅從他那裡獲得教育。外部環境也會對兒童的心理產生衝擊,直接或間接地影響他。換句話說,外部環境對兒童的影響是通過他們父母及其心理狀態來實現的。外在影響是不可避免的,個體心理學必須將其考慮在內。

  首先,所有教育者必須考慮經濟因素對兒童心理造成的影響。例如,我們要知道,有些家庭世世代代都很貧困,總是生活悲苦,艱難度日。這種家庭終日生活在壓抑悽苦的環境中,他們的心靈飽受生活的壓抑,總是受到經濟問題的困擾,因此不可能形成一種健康和樂於合作的態度。

  另外,我們也要知道,如果長期處於半飢餓狀態,或者生活在惡劣環境的話,父母和兒童在生理上都會受到不利影響,而生理影響又會轉而影響其心理。這種影響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歐洲出生的兒童身上表現得十分明顯。他們和上一輩人相比,出生和成長的環境更加艱難。除了經濟環境會對孩子產生影響,由於父母缺乏生理衛生知識而給兒童帶來的影響也不可忽視。父母的無知與膽小和溺愛相伴而生。父母溺愛兒童,擔心他們吃苦受罪,但是父母有時候卻又粗心大意,例如,他們想當然地認為兒童彎曲的脊柱會隨著長大逐漸恢復正常,而沒讓孩子及時就醫。這當然是錯的,尤其是生活在並不缺乏醫療服務設施的大城市中的父母。身體狀況不好如不及時治療,可能會導致嚴重和危險的疾病隱患,給孩子留下心理創傷。從個體心理學角度來看,每種疾病都是一個「難關」,所以要儘可能避免觸碰。

  如果這些「難關」難以避免,那麼,我們可以通過培養兒童的勇氣和社會情感讓其危險性降到最低。事實上,只有當一個兒童社會感情不強時,才可能會在心理上受到生理疾病的影響。如果這個孩子感覺到自己已然融入周圍環境中,那他在心理上就不會像患有同樣疾病而且被溺愛的孩子那樣深受摧殘。

  兒童的個案顯示,通常那些得過百日咳、腦炎等疾病的孩子,都會產生心理方面的問題。人們認為這些問題是由疾病造成的,但事實上,疾病只是這些孩子潛在性格缺陷的誘發因素。在患病期間,孩子會覺得自己仿佛獲得了某種力量,因為他能夠以患病為理由來控制、左右家人。他看到父母臉上的擔憂和恐懼,知道這都是因為他。痊癒後,他想繼續得到大家的關注,他為了達到這一目的,會提出各種要求來控制父母。當然,只有那些缺乏社會情感訓練的孩子才出現這種情況,因為這種孩子會抓住任何機會去表現自我。

  但是有意思的是,疾病有時候卻能改善兒童的性格。我們通過一個案例加以說明。一名教師很為這個孩子擔憂,卻又束手無策。這個孩子有時會離家出走,是班裡最差的學生。就在父親要把他送到改造所的當天,卻發現他患上了憂鬱型肺結核。這種病需要父母的長期悉心照料。痊癒後,他竟變成了家裡最乖的孩子。他最渴望的就是父母的特別關心,而在患病期間他得到了這種關心。他以前不聽話是因為他有一個非常優秀的哥哥,他感覺自己生活在哥哥的陰影之中。因為他不能像哥哥那樣得到家人的讚揚,所以就一直用叛逆的行為來抗爭。但通過這一場病,他知道自己也能像哥哥那樣受到家人的喜愛,也因此學會了通過好好表現來獲取父母的關注。

  在此,我們需要注意的是,疾病會給兒童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象。孩子們通常會對威脅生命的疾病和死亡感到震驚。疾病留在他們心靈上的印記,會在之後的生活中顯現出來。我們發現許多人對疾病和死亡產生了興趣,他們當中的一部分人能好好利用這一興趣幫自己走得更好,成了醫生或者護士;但更多的人卻從此擔驚受怕,無法走出疾病的陰霾,嚴重地妨礙他們從事有意義的工作。通過調查上百名女孩的經歷,我們發現,有近50%的女孩承認她們人生中最大的恐懼就是對疾病和死亡的想像。

  因此,父母要保護好自己的孩子,儘量避免他們過多地受疾病影響。父母應該讓孩子了解關於疾病的知識,好讓他們有足夠的心理準備,儘可能避免其受到突如其來的疾病的打擊。應該讓孩子有這樣的認識:人的生命是有限的,重要的是要活得有意義。

  兒童生活的另一個「難關」是跟陌生人或跟家裡的親戚朋友接觸。兒童跟這些人接觸可能會讓其犯錯誤,因為這些人對孩子並不是真正感興趣。他們喜歡逗兒童玩,或在最短的時間內做那些讓孩子印象深刻的事情。他們誇張地稱讚孩子,導致孩子的自信心膨脹,變得自負起來。他們在與孩子的短暫相處中,會盡力寵愛和縱容他們,這樣做會不利於對孩子的正常教育。所以,我們應當儘量避免此類情況發生,不應讓陌生人干擾父母對兒童的正常教育。另外,陌生人通常會搞錯兒童的性別,把小男孩說成是「漂亮的女孩子」,或者把小女孩說成是「漂亮的男孩子」。這同樣需要避免,我們將在孩子的「青春期和性教育」一章里進行詳細討論。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