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情感訴求: 兒童都需要與他人建立的一種聯繫
2024-10-11 06:12:14
作者: (奧)阿爾弗雷德·阿德勒
我們在前幾章里討論了兒童追求優越感的例子,與這些例子形成對比,許多兒童和成年人都有一種把自己和他人聯繫起來的願望——在與他人的合作中完成自己的任務,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這種現象可以用社會感情這一術語來概括。那麼,社會感情的根源是什麼呢?這個問題存在著很大爭議。但根據本書作者至今為止的發現,社會感情和人的概念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
我們或許會問,比起人對優越感的追求,社會感情在某種意義上是否更接近人類的天性?這個問題的答案是,這二者歸根到底都有著相同的內核,個體對優越感和社會感情的渴望都建立在人性的基礎上。二者都是人們渴望獲得肯定和認可的根本表現,但這兩種表現形式不同,因為它們涉及對人性的兩種不同假設。個人追求優越感涉及的人性假設是個體可以不依賴於團體,但社會感情所根據的卻是另外一個人性假設——個體在一定程度上依賴群體和社會。從人的本性來看,社會感情無疑是優於個人追求優越感的。前者代表了一種更合理、在邏輯上更為根本的觀點,而後者則是一種膚淺的看法,雖然作為一種心理現象它更常見於個人生活中。
如果想知道社會感情在何種意義上合乎真理和邏輯,那我們只需對人類的歷史做一個考察,就會發現人類總是過著群居生活。這一事實有著合理的解釋,因為單個不能保護自己的動物都會抱團取暖,以求自保。如果我們把人和獅子做個比較,就可以認識到:人類的生存很不安全。很多體型和人類相仿的動物比人類更加強壯,大自然賜予它們更好的身體武器,用來攻擊和防禦面對的威脅。達爾文觀察到那些防禦能力不夠強大的動物都是成群結隊地出沒。例如,身體力量驚人的猩猩一般和伴侶單獨生活,但同是猿類家族中力量較弱的成員則總是集體生活在一起。正如達爾文指出的那樣,因為大自然沒有賦予某些動物諸如尖爪、利齒、翅膀等身體武器,這些動物才組成團體一起生活以彌補不足。
團體的形成不僅彌補了單個動物作為個體所欠缺的東西,還讓它們發現了自我保護的新方法,改善它們的處境。例如,有些猴群懂得派出猴子在前路偵察,查看是否有敵人。它們通過這種方式集結個體的力量,以彌補團體中單一個體的能力欠缺。我們也會發現,牛群習慣集結成圓形的防禦圈以抵禦那些兇猛強大的單個敵人進攻。
研究這類問題的動物學家還指出,在這些動物群體裡,我們經常會發現類似於法律的制度化安排。比如,派出去偵察的動物必須得按照一定的規則生活,每次差錯或者違規都會受到整個群體的懲罰。
在這一方面,許多歷史學家認為人類最古老的法律與部落的守護者有關。如果真的是這樣,那麼我們就能更直接地認識這一點:動物由於不能保護自己而形成了群體。從某種意義上說,社會感情都反映了個體身體力量的不足,並與其有著密切的聯繫。因此,就人類而言,一個人的嬰幼兒和兒童時期是培養和促進社會感情的最好時期,因為他在這個階段最需要保護。
我們發現,在整個動物王國中,沒有任何動物像人類一樣在剛出生時那樣無助。正如我們知道的那樣,人類的孩子達到成熟需要的時間最長,這並不是因為孩子在長大成人前必須學會很多的事情,而是由人的成長方式決定的。孩子需要得到父母保護的時間更長,這是他們身體組織發育的需求。如果孩子沒有這種保護,人類就會滅絕。我們可以把兒童身體上的脆弱期視為把教育和社會感情兩者聯繫起來的最佳時期。由於兒童的身體不成熟,教育對於兒童就是必不可少的。而要克服孩子的不成熟,只能依靠社會群體的力量。這一事實為教育提供了方向,教育的目的必然是社會性的。
在教育孩子過程中,我們所有的規則和方法,都不能忽視對群體生活和社會的適應。不管我們是否意識到,那些對社會有益的行為總會讓我們產生好感,而對社會普遍不利或者有害的行為都會給我們留下不好的印象。這恰恰說明了社會群體思想在我們教育過程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