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外婆」與「壞奶奶」
2024-10-11 06:03:39
作者: 金文
林肯曾說過:每個人都希望受到讚美,孩子說話、走路都是在父母的鼓勵下才學會的。學說話時,沒有不說錯話的,學走路時,沒有不摔跤的。沒有一個父母因為孩子說錯話、摔了跤,而不讓他們學說話、學走路的。那麼,我們父母為什麼不能將這種鼓勵和寬容持續下去呢?
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曾說過:人性最深切的渴望就是獲得他人的讚賞,這是人類有別於其他動物的地方。讚揚就是給孩子以積極的期望。做父母的應該而且必須賞識你的孩子,要把賞識當成孩子生命中的一種需要。有了賞識的心態,父母就會把孩子當作天才來看待。
蘇比是個普通的6歲小男孩,他最近越來越不願意去奶奶家,每次都拖延半天,不停地問媽媽:「可不可以去外婆家代替?」
媽媽很是奇怪,她說服蘇比,先去外婆家,然後再去奶奶家。
到了外婆家,外婆一開門就對蘇比讚不絕口:「蘇比這麼好的小孩子真是難得,小小年紀就懂禮貌,還知道吃東西的時候要分一份給外婆!」外婆總是這麼誇他,於是,越夸越好,蘇比在外婆家顯得伶俐懂事,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好孩子。
可到奶奶家卻是另一番景象了。一進門奶奶就開始數落:「像你這麼調皮的孩子真是天下難找,要多搗蛋有多搗蛋,還整天搞惡作劇。」再看看蘇比,帽子歪戴著,鼻涕也不擦,一副毫不在乎的樣子。奶奶老是訓斥他,越罵越糟,在奶奶家,他就是壞孩子。
欣賞引導成功,抱怨導致失敗。這是每一個父母和老師都必須牢牢記住的。
對於孩子來說,由於年齡小,心理還很幼稚,他們心靈最強烈的需求,最本質的渴望就是得到別人的賞識。兒童的年齡越小,越需要外界的鼓勵,特別是父母的鼓勵。一個孩子如果在童年時代缺少賞識,會直接影響到他個性的發展,甚至導致他一生的個性缺陷。
記住全網最快小説站𝖻𝖺𝗇𝗑𝗂𝖺𝖻𝖺.𝖼𝗈𝗆
在管理學理論上有一條「二八定律」,它包含的意思是:促使一個人進步,應該給他20%的壓力和80%的動力。20%的壓力來自批評和懲罰,80%的動力來自讚揚和獎勵。通常情況下,讚揚和獎勵比批評和懲罰更容易使人建立自信心,更容易調動人的積極性。
在我們的傳統觀念中,不少家長認為,只有不斷指出孩子的缺點才是培養他們成材的最有效方式,沒有必要對孩子進行讚揚,對孩子的愛是要放在心裡的;還有些父母認為,由於非常熟悉,孩子對自己可以心領神會,覺得語言是多餘的,當孩子做對某件事情時,家長會覺得理所當然,無須表揚和讚賞;也有的父母虛榮,總覺得自家的孩子比不過別人家的,因為沒能為自己爭光而數落孩子。
可是沒有兒女不盼望得到父母的認可和欣賞的,中國台灣的著名作家三毛寫過一篇散文《一生的戰役》,說:「我一生的悲哀,並不是要賺得全世界,而是要請你欣賞我。」這個「你」,是她的父親。
有一天,父親讀了三毛一篇文章,給她留條:「深為感動,深為有這樣一枝小草而驕傲」。三毛看到後,「眼淚奪眶而出」。對於這件事,三毛寫道:「等你這一句話,等了一生一世,只等你——我的父親,親口說出來,肯定了我在這個家庭里一輩子消除不掉的自卑和心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