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為人師不可取
2024-10-11 05:50:40
作者: 李宏民
「好為人師」也許是人的一種天性,連小孩子都有自我兜售的欲望。「好為人師」是自顯高明的表現,在無形中抬高了自己,貶低了別人,這在社交中很容易引起他人的反感。相反,在人群中,你以別人為師,不但可以滿足對方的優越感及虛榮心,而且也能學到知識,增長見識,可收到一箭雙鵰的奇效。
在社會生活中,「好為人師」顯然不是一件好事。這裡的「好為人師」指的不是「喜歡當老師」,而是指喜歡指點、糾正別人的行為。
有一種人喜歡在工作中指出別人的錯誤,大肆發表自己的意見,也喜歡在言語上指正別人的缺點,例如交友方式、衣服髮型、教育子女的方法等。這種人有的是出於純粹的無意識,對旁人的錯誤無法袖手旁觀;有的則是自以為是,認為別人的觀念有問題,只有他的觀念才是對的,喜好出風頭。
不管基於什麼心態,也不管你的意見是對是錯,是好是壞,一旦你主動提出來,你就犯了社會生活中的忌諱——侵犯了人性里的「自我」!
要知道,每個人都在努力建立一個堅固的自我,以掌握對自己心靈的自主權,並經由外在的行為來檢驗自我強固的程度。你若不了解此點而去揭露他的錯誤,他會明顯地感受到你對他的自我的侵犯,有可能不但不接受你的好意,反而還採取不友善的態度。尤其在工作方面,你的熱心根本就是在否定他的智慧與能力,甚至他還會認為你是在和他搶功勞,總之,他是不大領情的。
所以,有遠見有格局的人都十分清楚「好為人師」是人際關係的障礙。如果非要「為人師」不可,則必須建立在幾個基礎上才行:
1.你基於「義」而提出,而對方又願意領情,情願接受你的意見。但不接受的可能性也相當高,這是人性,沒有什麼道理好說。
2.你在對方心目中夠分量。所謂「人微言輕」,如果他一向敬重你,那麼他有可能接受你的意見,但表面聽從,私下不理的可能性也很高。如果分量不足,那就別自討沒趣。
3.你是他的長輩或上司。基於倫理或利害關係,他有可能接受你的意見,但也不盡然。
總而言之,人都有排他性,也有雖然知道不對也要做下去的比較朦朧的「人本」意識,這是他個人的選擇。因此,與其好為人師地「招惹麻煩」,不如「拜人為師」,求自己成長,引發別人反感的事最好少做或者不做。
耳中常聞逆耳之言,心中常有拂心之事,才是進德修行的砥石。若言言悅耳,事事快心,便把此生埋在鴆毒中矣。
——《菜根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