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況叔祺及其他

2024-10-11 05:24:18 作者: 吳晗

  梁章鉅《浪跡叢談》記此事引王襄《廣匯》之說,即本《識小錄》所載,所異的是不把識畫人的名字標出,他又以為王忬之致禍是由於一詩一畫:

  王襄《廣匯》:「嚴世蕃常索古畫於王忬,雲值千金,忬有臨幅絕類真者以獻。乃有精於識畫者往來忬家有所求,世貞斥之。其人知忬所獻畫非真跡也,密以語世蕃。會大同有虜警,巡按方輅劾忬失機,世蕃遂告嵩票本論死。」

  又孫之  《二申野錄注》:「後世蕃受刑,弇州兄弟贖得其一體,熟而薦之父靈,大慟,兩人對食,畢而後已。詩畫貽禍,一至於此,又有小人交構其間,釀成尤烈也。」

  按所云詩者謂楊椒山(繼盛)死,弇州以詩吊之,刑部員外郎況叔祺錄以示嵩,所云畫者即《清明上河圖》也。

  

  綜合以上諸說,歸納起來是:

  (1)《金瓶梅》為王世貞作,用意:(甲)譏刺嚴氏;(乙)作對嚴氏復仇的《督亢圖》;(丙)對荊川復仇。

  (2)唐荊川譖殺王忬,忬子世貞作《金瓶梅》,荊川於車中閱之中毒卒。

  (3)世貞先行刺荊川不遂,後荊川向其索書,遂撰《金瓶梅》以毒之。

  (4)唐、王結怨之由是荊川識《清明上河圖》為偽,以致王忬被刑。

  (5)《金瓶梅》為某孝子報父仇作,荊川因以被毒。

  (6)湯裱褙識王忬所獻輞川真跡為偽,唐順之行邊與王忬忤,兩事交攻,王忬以死。

  (7)《清明上河圖》為王鏊家物,世蕃門客湯臣求之不遂,托王忬想法也不成功,王忬只得拿摹本應命,湯裱褙又自發其覆,遂肇大禍。

  (8)嚴世蕃強索《清明上河圖》於王忬,忬以贗本獻,為舊所提攜湯姓者識破。

  (9)世蕃向世貞索小說,世貞撰《金瓶梅》以譏其閨門淫放,而世蕃不知。

  (10)世貞賂修工爛世蕃腳,不能入直,嚴氏因敗。

  (11)王忬獻畫於世蕃,而賄不及湯裱褙,因被指為偽,致陷大辟。

  (12)王忬致禍之由為《清明上河圖》及世貞吊楊繼盛詩觸怒嚴氏。

  以上一些五花八門的故事,看起來似乎很多,其實包含著兩個有聯繫的故事——《清明上河圖》和《金瓶梅》。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