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王氣黯然收

2024-10-11 03:03:04 作者: 張程

  一

  楊堅建立隋朝時,陳朝皇帝陳叔寶對他很感興趣,很想看看這個梟雄的長相。別人都說楊堅「貌異世人」,陳叔寶就更好奇了,安排一個畫家作為出使隋朝的副使去北方,任務是把楊堅畫下來。使團帶回了楊堅的畫像,陳叔寶看後,竟然嚇得面色蒼白,語無倫次起來。他喊道:「我再也不想見到這個人了!」陳叔寶是一個在深宮中被纖纖玉手撫養長大的文人皇帝。他可能是被楊堅那魁梧兇猛的北方大漢形象給嚇到了,也可能是被楊堅身上透露出來的兇悍、幹練的氣質給嚇到了。他隱約感覺到,自己遇到了一個克星。

  如今,陳叔寶在文學領域的名氣比在政治領域要大得多。他最著名的作品是《玉樹後庭花》:「麗宇芳林對高閣,新裝艷質本傾城;映戶凝嬌乍不進,出帷含態笑相迎。妖姬臉似花含露,玉樹流光照後庭;花開花落不長久,落紅滿地歸寂中!」整首詩寫得非常瑰麗,一點兒亂世的背景色調都沒有。陳叔寶還充分發揮自己的想像力,建築了臨春、結綺、望仙三閣,整天和妃嬪、狎客們在其中游宴,賦詩贈答。每次宴會開始的時候,妃嬪、近臣和狎客們交雜而坐,飲酒作樂。陳叔寶是文人,在座的也都是文人,對著美景美酒,當場寫詩作曲。文思遲緩、寫不出來的人和寫得不合陳叔寶心意的人都會被罰酒,寫得好的詩則譜上新曲子,交給聰慧的宮女們學習、演唱、配舞表演。陳叔寶通常安排上千名宮女演唱那些靡靡之音。除了《玉樹後庭花》外,《臨春樂》也是經常表演的曲目。

  陳叔寶最寵愛兩個嬪妃,張貴妃和孔貴嬪。張貴妃名麗華,長得傾國傾城、國色天香,一頭秀髮拖到地面,光彩照人。而且張麗華很聰明,記憶力很好,能記住連陳叔寶都搞不清楚的大小政務。陳叔寶上朝退朝的時候都離不開張麗華,常常是抱著張麗華坐在自己的膝蓋上一起批閱公文。孔貴嬪同樣長得很漂亮,陳叔寶誇獎她賽過西施和王昭君。孔貴嬪也很喜歡對政務指指點點。於是大臣們就透過宦官,勾結張貴妃和孔貴嬪,賣官鬻爵,黨同伐異。

  在眾多的大臣中,陳叔寶最喜歡的是尚書顧總,因為顧總的詩寫得很好,滿紙浮靡之氣,沒有一句有用的實話。因為趣味相投,顧總成了陳叔寶宴會的常客。好事者爭相傳抄顧總的那些滿紙脂粉氣的艷詩,作為混官場的敲門磚。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孔范雖然也寫得一手瑰麗文章,但趕不上顧總的水平,只好另闢蹊徑,和孔貴嬪結為兄妹,結果也成了陳叔寶的座上客。陳叔寶不喜歡聽批評的聲音,孔范就一心給他文過飾非,憑著一套拍馬屁的本領後來居上,做了丞相。

  做文人做久了,陳叔寶也覺得不好玩了,就自己去佛寺賣身為奴,算是去宮外「體驗生活」,還美其名曰「禳壓妖異」。總之,對於陳叔寶來說,作詩度曲才是正業,而管理國家只是副業,有心思的時候料理一下,沒心思的時候就撂到一邊去。孔范曾對陳叔寶說:「外間諸將,起自行伍,統統不過是一介匹夫,不能指望他們有什麼深謀遠慮。」陳叔寶深以為然,對帶兵將帥很不重視。將領們一有小過失,就會被奪去兵權。因此陳朝邊備越來越鬆弛。

  亂世之中,朝廷畢竟離不開軍隊的支撐。陳叔寶時期,陳朝最著名的將領除了任忠,就是蕭摩訶了。蕭摩訶是陳朝草創時期湧現出來的老將軍,對陳叔寶有擁立大功。陳叔寶即位後,和蕭摩訶結為親家,娶蕭家的女兒為皇太子妃。蕭摩訶喪偶,續娶了夫人任氏。這個任氏年少美麗,體態容貌都很出眾,因為和張麗華結為姊妹,經常出入宮廷。任氏羨慕宮中風流自在的生活,陳叔寶則被她的美色所吸引,兩人眉來眼去,勾搭成奸。自此,任氏自由出入宮廷,還時常留宿過夜,和陳叔寶縱情享樂。任氏對蕭摩訶解釋說自己是被張麗華挽留,夜宿宮中。蕭摩訶直腸子,開始還信以為真,後來聽到的風言風語越來越多,這才意識到妻子給自己戴了一頂碩大無比的綠帽子。他很生氣,又無可奈何,嘆道:「我為國家出生入死,功勳卓著,而皇上不顧綱常名分,姦污臣妻,教我有何顏面立於朝廷!」

  隋朝建立後,南北方局勢越來越緊張,不斷有人提醒陳叔寶加強軍備。陳叔寶卻自信地認為:「王氣在建康,他人又能怎麼樣?」孔范附和說:「長江天險,限隔南北。北方的虜軍,怎麼能過飛渡天塹呢?肯定是那些前線的將領要冒領功勞,妄言事態緊急而已。」陳叔寶覺得孔范的話說到自己心裡去了,更加有恃無恐,對日益增多的軍事警告毫不在意。

  本章節來源於𝙗𝙖𝙣𝙭𝙞𝙖𝙗𝙖.𝙘𝙤𝙢

  而長安的楊堅從登基第一天開始,就著手準備伐陳。他向高熲徵求將帥人選,高熲推薦了賀若弼和韓擒虎。韓擒虎,河南東垣(今河南新安東)人,將門出身,當年四十三歲。韓擒虎小的時候很受宇文泰賞識,在北周曆任都督、刺史等職,參加了消滅北齊的戰爭,也有過與陳朝作戰的經驗,屢挫陳師。賀若弼,洛陽人,祖先是漠北部落首領,當時三十七歲。賀若弼文武雙全,年輕時候就小有名氣,被齊王宇文憲招攬為幕僚。他也參加過與陳朝的戰爭,攻占過陳朝數十座城池,還擔任過隋陳邊界上壽州、揚州等地的刺史。楊堅對兩人都很滿意,隨即任命韓擒虎為廬州(治所在今安徽合肥)總管,賀若弼為吳州(治所在今江蘇蘇州)總管,把平陳重任託付給了二人。

  隋朝要吞併陳朝,困難還不小。隋朝建立之初,只是占領黃河流域、江淮地區和四川的割據政權而已。它的南方是並不弱小的陳朝,北方是非常強大的突厥人。突厥騎兵一直盯著富裕的中原地區,時不時闖進長城以南來搶掠一下。開皇元年(581)九月,楊堅曾經倉促發動過一次伐陳大戰,由高熲負責節度諸軍。雖然隋軍攻占了長江以北的地區,但沒有能力突破長江防線南下。而北方的突厥人一看隋朝軍隊主力南征去了,耀武揚威地殺向中原。剛好此時南方的陳宣帝陳頊被嚇死了,陳叔寶即位,求和討饒。高熲有了台階下,就以「禮不伐喪」的理由奏請班師。開皇二年(582)二月,楊堅命令高熲等人撤回,草草結束了伐陳戰役。

  經過這次伐陳戰役,楊堅君臣意識到伐陳是一項巨大的系統工程,需要拔除許多障礙才能順利進行。首先,楊堅進行內部整頓,主要是在軍事上首置軍府,妙選英傑。君臣一心,經過幾年勵精圖治,隋朝的財政收入大為改善,軍力顯著增強。其次,隋朝需要一個有利的伐陳環境。隋朝夾在突厥和陳朝之間,旁邊還有吐谷渾等少數民族騷擾,不能集中精力對付陳叔寶。楊堅琢磨著,強大的北方遊牧民族,比陳叔寶的靡靡之音要難對付得多,因此定下先南後北的策略,對少數民族採取撫慰政策。隋朝加強和吐谷渾的聯繫,不斷派遣友好使團,該誇獎的誇獎,該送禮的送禮,把吐谷渾給穩住了。

  突厥鐵騎比吐谷渾難對付得多。楊堅即位的第二年,突厥汗國大軍就殺入長城作為「賀禮」。開皇三年(583),突厥大軍再次殺入長城以南劫掠。這一次,楊堅針鋒相對地進行反擊。在反擊突厥的戰鬥中,有一名河西的戍卒,名叫史萬歲,毛遂自薦來到轅門前要求參軍去打仗。剛好突厥人派了一名勇士來叫陣挑戰,隋軍將領就叫史萬歲去會會突厥勇士,看看這個史萬歲有沒有真本事。結果,史萬歲上前三兩下就把突厥勇士的腦袋給砍了下來。突厥首領見自己千挑萬選的勇士被隋朝一名普通的戍卒輕易解決了,大驚失色,從此再也不敢猖狂叫陣單挑了。

  史萬歲不是一般的戍卒,他是京兆杜陵(今西安東南)人,父親史靜是北周的大將。史萬歲從小就學習騎射,好讀兵書,少年時代跟隨父親參加了北周伐齊的戰爭,後來又參與平定尉遲迥的反叛。遺憾的是,開皇初年史萬歲被牽連進了一樁謀反案,被發配到敦煌當了一名戍卒。殺突厥勇士的時候,史萬歲已經三十四歲了,因為表現突出,楊堅不僅免了史萬歲的罪,還越級提拔他為車騎將軍。

  這一回,突厥沒有從隋朝掠奪到什麼好處。不想,這一次行動竟成了突厥鐵騎最後的輝煌。撤軍後,突厥陷入了大分裂,「且彼渠帥,其數凡五,昆季爭長,父叔相猜」,爭權奪利,內訌得「不亦樂乎」。楊堅牢牢把握住這次機會,抓緊時間修筑北邊防禦工事,鞏固邊防。從開皇元年(581)到開皇七年(587),七年之間隋朝五次修築長城,在緣邊險要築城,而且越臨近伐陳前夕,築城的時間相隔越近,最頻繁的時候兩年之中隋朝四度築城。由此,突厥不再是隋朝伐陳的障礙了。

  二

  解決了北方問題後,楊堅君臣把目光重新轉向了南方。

  北周被隋朝取代後,作為北周傀儡政權的西梁又向楊堅稱臣。儘管西梁很恭順,但楊堅也不能容忍一個割據政權的存在。開皇七年(587),楊堅徵召西梁皇帝蕭琮入朝。蕭琮不敢違抗,於是率領群臣二百餘人從江陵趕到長安朝見新主子。蕭琮前腳剛走,楊堅後腳就派遣軍隊進駐了江陵城,宣布廢掉西梁政權。蕭琮一到長安,就被封為莒國公。西梁就此滅亡,存國三十三年。

  吞併西梁後,楊堅任命三兒子秦王楊俊為山南道行軍元帥,率領水陸大軍十餘萬進屯漢口,負責長江中游地區的軍事行動。同時提拔嶄露頭角的楊素為信州總管,駐守在永安郡(治所在今湖北新州)。楊素的主要任務是造船,因為突破長江防線需要大量船隻。楊素製造的船艦有能容戰士八百人的「五牙」、每艦能容戰士百人的「黃龍」及規模稍小的「平乘」「舴艋」等,準備在上游順江而下,掃平江南。之前北方王朝吞併南方王朝,即西晉滅東吳時,就是艦隊出三峽,順江而下取得成功的。當然了,在廬州的韓擒虎和駐軍吳州的賀若弼兩支部隊才是隋軍的主力。他們布置在長江下游,直接威脅陳叔寶朝廷的心臟地區。等待他們的是陳朝的主力部隊:蕭摩訶和任忠的部隊。

  部署完畢,隋朝緊鑼密鼓地展開了戰前準備工作。賀若弼向楊堅獻上了取陳十策。楊堅頗為讚賞,賜寶刀一把,讓賀若弼放手去干。

  賀若弼的策略是:欺騙。首先,他在廣陵駐紮隋軍一萬人,過一兩個月時間就派新的部隊將原來的軍隊替代下來。一萬人的軍隊反覆調防,鬧得動靜很大。一開始的時候,江南岸的陳朝軍隊很緊張,做好了戰備,後來看到隋朝每隔一段時間就反覆調軍,是例行的軍隊調動,心想「隋軍真是有病,整天瞎折騰」,也就沒去管它。接著,賀若弼動不動就帶上大隊人馬,到長江邊上打獵,旗幟招搖,人馬喧噪。對岸的陳朝軍隊見賀若弼等人打獵打得很帶勁,也沒有多想,又在心底想「隋朝真是沒人了,讓這麼一個田獵將軍來領兵」,之後任由賀若弼往來江岸各地,也不放在心上。賀若弼不僅打獵,還要和陳朝人做生意。南方缺馬,賀若弼就用老馬和陳朝交換船隻。陳朝人不是笨蛋,就把最舊最破的船隻換給賀若弼。結果賀若弼買了五六十艘破船,停在江北的軍營里。陳朝人以為自己得了大便宜,心想「隋朝人連好船都沒有,把幾條破船當寶貝,捏在手裡」。

  至此,賀若弼完全麻痹了陳朝軍隊的警惕性。陳軍已經對北方的軍隊調動和將領往來熟視無睹了。暗地裡,賀若弼在揚子津集結了大量的戰船,在渡口堆積了大量的蘆葦、枯荻,把戰艦遮蔽好。保險起見,隋軍的所有戰船都塗成和枯荻一樣的黃色。即使是陳朝的間諜細作,也沒有發覺賀若弼的戰備情況。同時賀若弼常常派遣都督來護兒渡江偵察。來護兒是南方人,對長江兩岸瞭若指掌,把敵人的底細摸得一清二楚。

  大臣高熲則向楊堅建議,在經濟上打擊陳朝,來個釜底抽薪。

  江北地寒,作物成熟比南方要晚;江南土熱,自然條件好,水田早熟。江南田地成熟,正要進入農忙收割季節的時候,隋朝突然揚言要發動大軍進攻江南。陳朝趕緊調集軍隊防守,把農田暫時放在一邊。等陳朝大軍雲集的時候,隋朝又偃旗息鼓,沒有動靜了。陳朝人剛要回去料理農田,隋朝大軍又鼓聲大作,陳軍只好再次戰備。這樣一而再,再而三,農時荒廢了,江南一季的收成也錯過了。同時陳朝對隋朝所謂大軍討伐的信息也不再相信,以為又是在逗自己玩兒。此外,南方的物資儲備不是像北方一樣放在地窖里,而是放在竹片和茅草建造的房子裡。高熲便根據這種情況,派出大量間諜縱火,燒毀陳朝的官府儲備和軍事物資。這樣反覆幾年的騷擾,搞得陳朝不堪其擾,身心俱疲財力下降。

  現在,萬事俱備,只等總攻命令下達了。

  開皇八年(588)三月,楊堅高調宣布討伐陳朝,發誓要統一天下。楊堅君臣給陳叔寶羅列了二十條大罪,並抄寫成三十萬份傳單散發江南,下詔說:「天之所覆,無非朕臣,每關聽覽,有懷傷惻。可出師授律,應機誅殄,在斯一舉,永清吳越。」陳叔寶君臣看到傳單,心想:隋朝這次又想忽悠我們,讓我們白忙一場,我們才不會再上當呢?

  十月,楊堅在壽春設置淮南行台省,任命次子晉王楊廣為行台尚書令,總管滅陳事宜。當時楊廣剛滿二十歲,不懂軍事,所謂的主帥只是名義上的,伐陳的具體事務由左僕射高熲負責,「三軍咨稟,皆取斷於熲」。楊堅給前線調集了近五十二萬名士兵,制訂了分進合擊、直指陳朝都城建康的軍事計劃:晉王楊廣由六合出發,秦王楊俊由襄陽順流而下,楊素的水軍從永安東進,韓擒虎由廬江急進,賀若弼從吳州渡江,此外還有荊州刺史劉仁恩、蘄州刺史王世積、青州總管燕榮等人從海陸各地出兵——全軍都以滅亡陳朝為目標。

  隋朝的伐陳戰役是典型的突襲戰。

  589年的正月初一夜,吳州方向的賀若弼率軍趁大霧從廣陵秘密渡過長江。將要渡江的時候,賀若弼酹酒發咒說:「我,賀若弼親承廟略,遠振國威,伐罪弔民,除凶翦暴,上天和長江為我作證。如果上天善惡分明,就讓我大軍得勝歸來;如果出師不利,賀若弼葬身江魚腹中,也死而無恨。」說完,賀若弼率領大軍浩浩蕩蕩地渡江前進,對岸的陳軍竟然沒有發覺。等隋軍安然渡過長江,殺向陳軍各據點後,陳軍才倉皇組織抵抗。正月初六,賀若弼成功占領京口,俘虜了陳朝的南徐州刺史黃恪和五千陳軍。

  京口是陳軍的倉儲重地,賀若弼是輕裝渡江襲擊,沒有帶多少輜重,占領京口後利用陳軍的儲備解決了自身的供應問題。賀若弼下令發給陳軍俘虜口糧和遣散費,讓他們每個人帶上伐陳的傳單,各自回鄉去做隋朝的義務宣傳員。陳朝官兵們撿了條命,都說隋軍的好處,高高興興地拿著傳單散往各地。因為有俘虜的宣傳效應,再加上賀若弼所部軍令嚴明,下令有軍士敢拿民間一物者立斬不赦,全軍與百姓秋毫不犯,所以進展順利。

  廬江方面,韓擒虎嫌大軍進攻速度太慢,便撇下主力,率領五百精騎單刀直入,向江南殺去。韓擒虎這一支騎兵趁著夜色渡過長江,襲擊了江南岸的重要渡口採石。當時陳軍守衛都喝醉了,韓擒虎輕易就占領了重鎮採石,繼續飛速向建康穿插前進。

  隋軍煞費苦心對陳朝的欺騙戰略取得了圓滿成功。陳叔寶君臣依賴的長江天塹就這樣被輕易「飛渡」了。

  三

  各地的軍情急報像暴風雪一樣湧入陳朝宮廷,形勢已經非常緊急了。

  陳叔寶和他的那群文人朋友還是不以為意。僕射袁憲特別著急,奏請陳叔寶發兵抵禦,起碼也要在首都附近組織抵抗。陳叔寶根本聽不進去袁憲的話,對隋軍深入州郡告急的現實熟視無睹,每天依舊奏樂飲酒,賦詩歌唱「美好的生活」。他還笑著問左右近臣說:「南北分治以來,北齊曾經三次進攻南朝,北周也出兵了兩次,都慘敗而去,這是為什麼?」孔范說:「長江天塹,自古以來就隔斷南北。隋軍又怎麼能飛渡成功呢?這肯定又是前線將領們想立功想瘋了,妄言事急,給自己撈好處。我孔范還覺得自己功勞小、官職低微呢,如果北虜真敢渡江,我就能殺敵做個太尉公了。」陳叔寶對孔范的回答相當滿意。當時,有拍馬屁的人謠傳說隋軍的戰馬不習慣江南的水土,一到南岸後就成批死去。孔范搖頭晃腦,嘆息說:「可惜了,那些將來都是我們的馬,為什麼死了啊?」陳叔寶哈哈大笑,跟著孔范一起惋惜起來。建康城的君臣上下從此歌舞縱酒,把前線的告急文書拆都不拆就丟在床底下,繼續生活在「天堂」里。

  卻說賀若弼、韓擒虎兩軍從東西兩個方面快速推進,陳軍各部望風而散,隋兵如入無人之境。賀若弼分兵堵住曲阿(今江蘇丹陽),防止現在長江三角洲及以南地區的陳軍增援,自己率主力進攻建康;韓擒虎則在占領姑孰後,沿著長江逼近建康。不久,建康周邊就出現了隋軍的前鋒部隊。

  陳叔寶這才害怕起來。他膽子本來就小,對軍事一竅不通,慌忙召蕭摩訶、任忠等人來商議軍事。蕭摩訶因為陳叔寶和妻子通姦,根本就沒有為朝廷而戰的意志,一言不發。當時賀若弼的部隊已經占領了鐘山(今南京紫金山),被陳朝看作是心腹大患。陳朝決定調集諸軍在白土岡(今南京東)一帶布陣決戰。

  正月二十日,陳叔寶命令陳軍出戰,去消滅賀若弼。陳軍魯廣達、孔范、蕭摩訶、任忠、田瑞、樊毅等部先後逼近白土岡,南北綿延二十里。賀若弼所部大約有八千甲士,而陳叔寶在建康有十萬大軍。陳軍在數量上占據絕對優勢,但是陳叔寶倉促命令各部進擊,事先沒有完整的進攻計劃。陳軍各部之間缺乏協調,分別發起進攻。田瑞首先率部進攻,被賀若弼軍擊退。魯廣達等部趕到後也投入戰鬥。賀若弼抵擋不住,不得不暫時後退。陳軍取得了勝利。為了避免陳軍追擊,賀若弼下令施放煙幕,掩護隋軍整頓恢復。在緊張的戰鬥間隙,賀若弼保持了冷靜的思考。他觀察到陳軍得勝後出現了驕惰情緒,同時孔范率領的部隊陣列最差、士氣低迷。於是賀若弼激勵將士以必死的決心向孔范所部發起決戰衝鋒。孔范就是一個窩囊廢,在賀若弼的進攻面前一敗塗地,倉皇逃竄。孔范部隊的戰敗導致了陳軍的全線潰退。陳軍各部缺乏調度,爭相逃命,場面失控,有五千多人因為互相擠踏而死。陳朝軍隊的主力就這樣潰散了。賀若弼乘勝追擊,率軍推進到了樂游苑(今南京玄武湖南側)。

  蕭摩訶在亂軍中被俘。賀若弼命令刀斧手將他推出斬首。蕭摩訶畢竟是一代名將,臨刑前神色自若。賀若弼很敬佩,下令免罪鬆綁,以禮相待,蕭摩訶就投降了隋軍。

  西邊的韓擒虎正在進攻姑蘇(今江蘇蘇州),半天就占領了這座名城;第二天則占領新林(今南京市西南)。韓擒虎在江南百姓中威信很高,許多人晝夜不絕前來韓擒虎軍中投降。被賀若弼打敗的東邊的許多陳軍部隊也向韓擒虎投降了,其中包括任忠、田瑞等人。陳叔寶聽說了韓擒虎的大名,緊急派遣將軍蔡征守住朱雀橋(在今南京秦淮河上)。結果派出去的陳軍聽說對手是韓擒虎,竟然一鬨而散。任忠引導著韓擒虎的五百精騎從朱雀門進入了建康城。當時,城內還有部分陳軍負隅頑抗。任忠現身說法,勸降說:「老夫都投降了隋朝,你們還怕什麼呢?」任忠在陳朝軍隊中威望很高,他的喊話渙散了陳軍的鬥志,殘存的陳軍紛紛繳械投降。韓擒虎以區區五百人長驅直入,一舉占領了建康城。

  賀若弼沒能第一個進入建康城,因為他在玄武門南遭到了頑強的抵抗。陳將魯廣達率領殘存的部隊苦戰不降,殺死了數百隋軍。一直打到日薄西山,陳軍越來越少。魯廣達對著陳叔寶的宮闕方向跪地叩首,悲傷慟哭,最後繳械,束手就擒。賀若弼在當天傍晚從北掖門進入建康城。

  隋朝大軍進入建康城的時候,陳朝的宮廷中依然鼓樂聲聲,陳叔寶還在那兒喝酒吟詩。

  隋軍殺入朱雀門的時候,陳朝的大臣早就逃得無影無蹤了。

  陳叔寶見原來在身邊的人都逃跑了,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僕射袁憲在王朝的最後時刻不離不棄,守在陳叔寶身邊。空蕩蕩的宮殿中,只剩下陳叔寶和袁憲兩個人。陳叔寶傷感地說:「朕從來待眾臣不薄,今天眾人皆棄我去,只有你留了下來。不遇歲寒,焉知松柏?我朝就要滅亡了,並不是朕無德,而是江東衣冠道盡啊。」誠然,大臣道德低劣,沒有為國盡忠之心,是陳朝速亡的一大原因。但陳叔寶將王朝湮滅的責任全推到大臣們身上是不公平的,難道他就沒有責任嗎?

  陳叔寶說完,也要找個地方躲藏起來。袁憲勸說道:「皇上是九五之尊,北兵來了,想必也不敢對陛下怎麼樣。事已至此,陛下還能躲到什麼地方去呢?不如整理衣冠,端坐在正殿之上,像當年梁武帝見侯景那樣,去見隋軍。」陳叔寶哪有蕭衍的氣魄,他又一次拒絕了袁憲的勸諫,像無頭蒼蠅一樣,開始在宮廷中找藏身的地方。袁憲還想勸,陳叔寶說:「鋒刃之下,哪有兒戲,朕自有辦法。」陳叔寶跑到後堂景陽殿,發現了一口深井,突然計上心頭。他趕緊去拉來張貴妃、孔貴嬪,三人抱在一起,拉住一根繩子,跳入井中躲藏起來。袁憲一直跟在陳叔寶身邊,見皇帝找了這麼一個藏身之處,悲傷欲絕,跪地痛哭,最後朝著深井叩首後,逃命去了。袁憲被俘後投降了隋朝,做了昌州刺史,很快就死了,終年七十歲。

  韓擒虎的部隊沖入皇宮後,到處搜不到陳叔寶。隋兵就抓了幾個內侍,逼問陳叔寶藏在什麼地方,一個內侍指了指井口。隋朝士兵看井裡漆黑一團,叫幾聲也沒人應答,不相信一個皇帝會藏在裡面。便找人往下扔了塊石頭,這才聽到下面傳來求饒的聲音。眾軍扔下繩子去,喝令陳叔寶拽住繩子上來。大家拉繩子的時候,覺得特別重,有人就打趣說:「別人都說南方人瘦,怎麼陳叔寶這麼胖啊!」拉上來一看,原來是三個人。看著陳叔寶狼狽的樣子,眾軍笑得前仰後翻。

  據說當時張麗華的胭脂蹭在了井口,有人就把這口井叫胭脂井。又有人不齒於陳叔寶禍國自取其辱的行為,把它叫作恥辱井。

  賀若弼的部隊隨後進入皇宮。聽說韓擒虎捉住了陳叔寶,賀若弼傳令將陳叔寶帶來看看。陳叔寶來了後,汗流浹背,雙腿戰慄,向賀若弼求饒不止。賀若弼很實在,安慰說:「你是小國之君,進入我大隋朝後,還能做個歸命侯,不需要恐懼!」陳叔寶再三拜謝,心寬了好多,可還是誠惶誠恐,聲音發抖。

  四

  除了江東戰場外,隋軍在其他各條戰線也都進展順利。

  楊素率領艦隊出三峽,原本計劃進攻兩湖地區。陳軍在三峽橫綴了大鐵索,阻礙楊素戰艦東下。後來楊素髮動夜襲,一舉打敗陳軍的守衛部隊,然後率水軍東下,一路上艦船遍布江面,旌甲耀日。隋軍以破竹之勢先後打敗各處陳軍。一路上,楊素端坐船上,容貌雄偉,兩岸的陳國百姓看到他,仿佛看到了江神,心生畏懼。楊素打到巴陵的時候,陳朝的地方政權已經土崩瓦解。最後楊素與秦王楊俊勝利會師。

  陳朝南部廣袤的嶺南地區,處於半自治的狀態。隋滅陳的時候,嶺南各地奉高涼(今廣東陽江西)的冼夫人為主,保境拒守。這位冼夫人是原來高涼太守馮寶的夫人,已經六十多歲,經過了歷次的政治風雲,威望很高,被嶺南人視為「聖母」。陳叔寶被俘後,按照隋朝的意思給冼夫人寫了一封信,告訴冼夫人陳朝已經滅亡,要求她帶著嶺南各州縣投降隋朝。楊堅還派遣韋洸攜帶著陳叔寶的親筆信和冼夫人先前進獻給陳朝的扶南犀杖,招降冼夫人。冼夫人知道陳朝滅亡的消息後,召集各地和各部落首領數千人集體痛哭了一整天,然後派孫子前去迎接韋洸進入嶺南。嶺南各地也併入了隋朝的版圖,冼夫人因功被封為宋康郡夫人。

  建康淪陷後,江東的部分地區拒不投降。正月底二月初,隋軍把主要精力都花在消滅江東的陳朝殘餘勢力上。隋朝大將宇文述率領三萬人,也參加了伐陳的戰爭。現在,宇文述聯合從海上來的燕榮軍隊,將各地的抵抗勢力一一擊破。

  各地初定,高熲先行進入建康,接收陳朝圖籍資料,封鎖府庫。名義上的主帥楊廣早早就聽說了張麗華的美貌,在高熲出發前私下拜託說:「您進入建康,一定要找到張麗華,不要傷害她啊。」誰想,高熲一點兒面子都沒給楊廣,把張麗華叫來後,說:「此等妖妃,豈可留得?昔日姜太公滅紂,蒙面斬妲己,我也要學他。」說完,高熲就把張麗華的腦袋給砍了下來。

  除了求色不成外,楊廣的其他作為還是可圈可點的。他「封存府庫,金銀資材一無所取」,嚴令軍隊「秋毫無所犯,稱為清白」,因此天下都稱讚他的賢德。楊堅對二兒子也很滿意,任命楊廣為江南總管,留在南方鎮撫各地。楊廣奏請宇文述為壽州總管,協助自己統治江南。此後,楊廣治理江南十年,期間南方經濟迅速復甦,社會安定,百姓安居。

  五

  四百年的分裂局面就此結束,中國開始邁向大一統的盛世。

  隋朝重新統一天下,固然離不開楊堅、高熲等人的貢獻,更是當時社會發展的要求。俗話說「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還是有一定道理的。南北方的長期戰亂,主要原因是南北方的民族紛爭。而在長期的民族爭戰中,各民族差異逐漸消失而相互融和,產生了文化認同。

  南朝名將陳慶之從黃河敗回後感嘆:「自晉、宋以來,號洛陽為荒土,此中謂長江以北,儘是夷狄。昨至洛陽,始知衣冠士族,並在中原。禮儀富盛,人物殷阜,目所不識,口不能傳。」可見在南方人的心目中,北魏也不再是割據的蠻夷政權了。隋朝初年,大文人薛道衡作為聘陳內史出使陳朝,正月里看到鴻雁從南方返回北方,寫下了《人日思歸》:「入春才七日,離家已二年。人歸落雁後,思發在花前。」這樣的文字,一點兒都不比南方繼承漢族正統學識的文人們差。

  可為什麼是由北方的隋朝統一天下,而不是陳朝消滅隋朝呢?

  北方王朝統一天下的必然性在於北方一直是中國的政治、軍事中心,實力強於南方。楊堅即位後,隋朝國勢蒸蒸日上,而當時陳朝門閥把持政治,土地兼併嚴重,正處於衰弱時期。北方出了一個隋文帝,南方卻是陳後主當政,僅看這兩人的表現,我們也能知道應該是誰消滅誰。

  南北統一後,高熲帶著陳朝的俘虜北歸大興。陳叔寶得到了楊堅的禮遇,生活得相當不錯。隋朝每次舉辦宴會的時候,楊堅怕陳叔寶傷心,規定不能奏吳音。陳叔寶經常參加隋朝達官顯貴們的聚會,時間久了,他就奏請楊堅說:「我沒有官爵職位,每次參加朝集,都感到有點兒尷尬,希望能獲得一個官號。」楊堅聽說陳叔寶主動要求當隋朝的官,感嘆說:「陳叔寶這個人沒心沒肺。」陳叔寶在大興,依然每天醉酒吟詩,很少有清醒的時候。楊堅就向監護陳叔寶的人問他每次飲酒多少。官員回答說:「陳叔寶與其子弟每日飲酒一石。」楊堅大吃一驚,繼而感嘆道:「隨他去吧,否則叫他如何過日?」

  楊堅曾對陳叔寶有過一個評價:「如果陳叔寶能把作詩和喝酒的心思用來治國,又怎會有今天呢?」楊堅要感謝歷史賜予他的機遇,僅憑統一天下的功績,楊堅就能夠名垂青史。何況隋唐盛世的大門即將打開,還有更大的機遇等待著他呢!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