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門天子」
2024-10-11 03:02:25
作者: 張程
一
當北方血雨腥風、動盪不寧的時候,南方保持著驚人的平靜。和北方皇帝走馬燈般地更換不同,南方近半個世紀來一直處於同一個皇帝的統治之下:梁武帝蕭衍。
蕭衍在位四十八年,超過整個南朝歷史的四分之一,不僅是南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就是放在整個中國歷史上也是少見的。他的皇位是從同姓的南齊手中篡奪而來的。蕭衍的前半生壓根沒想到自己能當皇帝,所以當紛擾初定、天下傳到他手中後,蕭衍一點兒心理準備都沒有。受禪當日,蕭衍坐上皇帝的輦車,便對陪乘的老夥計侍中范雲說了一句語重心長的話:「朕之今日,所謂懍乎若朽索之馭六馬。」意思是我恐懼的心情就好比是用壞掉的繩索來駕馭六匹馬。范雲反應極快,當下回道:「願陛下日慎一日。」皇帝已經當上了,辭職是不行了,只能加倍小心,邊走邊看了。所以,蕭衍登基之後,保持了清醒的頭腦,勤於政務。他不分冬夏春秋,堅持五更天起床,批改公文奏章。南方的冬天有時極冷,蕭衍的手指都凍裂了,還手不釋卷,認真履行皇帝職責。
蕭衍為政,有兩大特點。一是寬。南梁改革刑律,強調「明慎用刑」,逐步將一些古老的肉刑,如劓鼻、刺字等廢除,並改革各項濫刑和苛捐雜稅。南梁的刑法相比各朝而言,很寬恤。這對老百姓有好處,可也產生了各種弊端,主要是官僚貴族們犯罪後懲罰過輕,在某種程度上是一種縱容。二是儉。蕭衍是中國古代出了名的節儉皇帝。他一頂帽子戴三年,一床被蓋兩年,不講究吃,不講究穿,每天常常只吃一頓飯,有時候乾脆就喝點兒粥充飢。南梁社會風氣在蕭衍的帶動下有了很大的改善。
蕭衍最初的宰輔大臣是老夥計范雲和沈約。他們三人早年都是南齊竟陵王蕭子良的座上賓,是竟陵八友中的三位。范雲和沈約非常恪守朋友之義,盡心輔助蕭衍。蕭衍納東昏侯蕭寶卷的一個妃子為內室,寵愛有加,一度妨礙政務的處理。范雲就進諫說:「當年漢高祖是個貪財好色之徒,滅秦後入關中卻能做到不取秋毫、不幸婦女。如今明公剛平定天下,海內正對您翹首以待,您怎麼可以被女色所拖累呢?」范雲竟然自作主張,假傳聖旨,將那名妃子賜給了將軍王茂。事後,蕭衍默許了范雲的做法。
另一個老夥計沈約在南齊末年積極參與了蕭衍的篡位活動,即位詔書就出自他的手。但蕭衍對他並不完全信任。一次,蕭衍因事嚴厲斥責了沈約,罵他:「你說說,你是忠臣嗎?」這句話勾起了沈約埋藏很深的不安。回到家裡,沈約大病一場。他經常夢見被蕭衍殺死的齊和帝蕭寶融來找他算帳。齊和帝揮舞著寶劍要割沈約的舌頭,責備沈約這些文人誤國誤民。沈約求助於巫師,問:「作祟的是何方鬼怪?」巫師說:「大人的夢是真的!並非鬼怪作祟。」沈約慌忙辦起法場,親自給玉皇大帝寫奏章。奏章大意說:禪代之事,沈約身不由己,請上天放過我!但最後,沈約還是憂懼而卒,為後人留下一部納入二十四史的《宋書》。
范雲和沈約兩位老人死後,繼起輔政的是徐勉和周舍二人。周舍是汝南安成(今河南汝南東南)人,生活儉約,執掌機要部門,二十多年從未有過半點疏漏。徐勉是東海郯(今山東郯城北)人,公正無私,能力超群。他擔任吏部尚書時,一邊手不停筆地處理案上堆積的文書,一邊接待滿堂的賓客,應對如流。皇帝勤儉,再加上用人得當,蕭衍統治的前半期(502—520),政治還是比較清明的。
周、徐二人死後,繼起執掌機要部門的是中領軍朱異。
朱異也很能幹,處理起政務來像流水一般,從不讓公文積壓。不論政務多麼繁重,朱異都能迅速做出判斷,在短時間內解決一切問題。但是朱異有兩大缺陷。第一,他是個大貪官。朱異建造了規模宏偉的宅邸,台池園囿應有盡有,供家人和賓客遊覽。這些顯然超出了他正常收入所能承受的範疇。朱異家裡堆滿了四方饋贈的財貨,每個月要倒掉十幾車吃不完的美味佳肴。朱異的第二個缺點更嚴重,就是阿諛奉承,以獻媚得寵。歷朝歷代,阿諛奉承的小人不少。這種事,「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有人獻媚,上面還得有人「安心消受」。恰好,蕭衍因為二十年天下無事,經濟又相對繁榮,對現實很滿足,自我感覺良好,開始志得意滿起來。朱異及時抓住了蕭衍的心理,對南梁的國政來說,這可不是好事。
二
梁武帝蕭衍在歷史上最大的名聲是「佞佛」。
蕭衍以佛教為國教,在南方大力推行佛教化運動。南方有佛寺近三千座,僧尼近百萬人。天監十八年(519),他在華林園受戒,親自帶髮修行,法名冠達。幾年之前,蕭衍就已經一天只吃一頓飯,不吃魚和肉,只吃豆類的湯菜和糙米飯,並且在五十歲(514)後斷絕房事,再也沒有親近過任何一個女子。
後人應該相信,蕭衍是真正的佛教信徒。早年,他就加入了以信佛著稱的竟陵王蕭子良的圈子,與無神論做堅決鬥爭。登基後,蕭衍以國家之力大造佛寺,所謂「南朝四百八十寺」就是他的傑作,這個數字大大低估了實際的寺廟數量。
蕭衍還是佛教活動的慷慨贊助者,多次舉行四部無遮法會。所謂「四部」,即僧、尼、男女居士,無遮就是沒有障礙,允許任何人自由參加。蕭衍親自上台講《涅槃經》和《三慧經》,面對數以萬計的百姓滔滔不絕。可見,蕭衍對佛經是有一定研究的。針對當時熱門的佛教、道教與儒家三者的關係問題,蕭衍發展出了自己的一套理論「三教同源說」,認為佛、儒、道三教本源是相同的。蕭衍的「金口玉律」緩和了人們的思想衝突,對佛教的推廣大有幫助。從這點來說,蕭衍算得上是中國早期佛教史的重要理論家。
此外,蕭衍還為佛教制定了很多戒律,其中影響最深遠的就是吃素。蕭衍身體力行,不沾一絲葷腥,而且還規定和尚和信徒也必須吃素,下令祭祀不能使用牛羊。後來,有官民反映,認為祭祀不用牛羊,對祖先和神靈不敬。蕭衍就改為用麵粉捏成的牛羊,作為替代品用於祭祀。
一個皇帝,如此不遺餘力地推廣佛教,自然有個人信仰之外的深層意思。南方地區之前屢經動亂,人心不安,蕭衍登基後面臨著如何安定國家的問題。蕭衍認為,安定國家就要禁絕殺戮、收拾人心,用共同的思想改造官民觀念、統一上下。恰好剛剛在中國興起的佛教,能滿足這一系列要求。於是蕭衍決心「以佛化治國」。
蕭衍的考慮不可謂不好,執行得也不可謂不真誠。但是他很快就做過了頭,讓一樁本可利國利民的好事變成了禍國殃民的壞事。大規模地建造寺廟和舉辦法會,都由國家買單,逐漸掏空了國庫。大批人口出家或者託庇在佛教勢力之下,又削弱了國家的稅賦能力。蕭衍不僅不反省和補救,還一條道走到黑,上演了多場皇帝出家的鬧劇。出家的地點,都是皇宮附近的同泰寺。第一次是普通八年(527)三月八日,蕭衍捨身出家,三日後返回;第二次是大通三年(529)九月十五日,蕭衍在同泰寺參加法會,興之所至,脫下龍袍換上僧衣,出家了。二十五日,群臣捐錢一億,向佛祖禱告,請求贖回皇帝,兩天後蕭衍還俗。第三次是大同十二年(546)四月十日。這回,群臣花了兩億錢將其贖回。第四次是太清元年(547)三月三日,蕭衍在同泰寺住了三十七天,四月十日朝廷出資一億錢贖回。這些巨款讓本就枯竭的國庫雪上加霜。而同泰寺則資金雄厚,樓閣台殿富麗堂皇,九級浮屠聳入雲表,更有多座黃金築造的大佛。可惜,花費了南梁無數錢財的寺廟,並沒有保佑南梁國運長久。而所謂堂皇的佛寺最後也隨著南梁覆滅,在幾十年後成了一片廢墟。
三
蕭衍佞佛至此,每次批准為犯人所定的重罪後都要為之愁眉不展一整天,在內政外交上更是變得柔弱異常。如此一來又如何能抵抗北方強大敵人的侵擾呢?
蕭衍對付北方的方針是:少打仗,多招降。
打仗殺人不符合南梁佛教治國的基本國策。況且蕭衍對佛光閃耀下南梁的軟實力非常自信,相信北方的蠻夷之輩終將被佛法吸引,擺脫黑暗投奔佛光普照的南方。果然,不斷有北魏的官民投奔南梁而來,而且級別越來越高,最後連宗室親王和藩鎮大將都歸降來了——只不過,他們不是被佛法所吸引,而純粹是因為北魏大亂,到南梁逃命來了。蕭衍對南逃的北魏官民,以禮相待,優遇有加。對於其中的有用之人,蕭衍量材錄用,利用他們反攻北方,試圖讓降將叛兵們替他開疆拓土,做無本的買賣。
普通六年(525)正月,北魏徐州刺史元法僧以彭城降梁。同時,南梁大將裴邃攻克河南新蔡、鄭城等城,河南百姓紛紛響應。而北魏發生了胡太后誅殺元叉的政變,一時無暇應對。蕭衍大喜,派次子豫章王蕭綜去接收彭城,督率前線各軍,希望能夠有所收穫。
蕭衍的計劃沒有問題,他的兒子蕭綜卻有大問題。蕭綜的母親吳淑媛原是南齊東昏侯蕭寶卷的後宮,被蕭衍接收後七個月就生下了蕭綜,所以蕭綜的父親極可能是蕭寶卷。宮中一直傳說蕭綜的身世疑雲,可蕭衍並不介意,依然封蕭綜為豫章王。蕭綜長大後,知道自己的身世傳言後,極為震驚!
蕭綜開始計劃復仇,為此勤習武藝,在庭院中鋪滿沙粒,整天赤足在上面奔跑,練得腳下生風,據說能日行三百里。想伺機刺殺蕭衍,但始終沒有下手的機會。他還寫信給逃往北魏的南齊宗室蕭寶夤,稱他為「叔父」——這可是他唯一的「親人」了。蕭綜多次請求梁武帝准許他帶兵鎮守邊關,以便起兵造反,但一直沒得到允許。
如今,蕭綜終於得到了統率軍隊的機會。他到彭城不久,就派密使向北魏接洽投降事宜。北魏方面對這塊天上掉下來的餡餅非常懷疑,遲遲不做回復。六月初七,蕭綜等不及了,帶上兩個親隨連夜跑出彭城,徒步投奔敵營。魏軍這才相信。第二天,梁軍官兵找不到主帥,上下驚慌。對面魏軍高喊:「豫章王已經歸降我軍,你們還待在那裡幹什麼?」梁軍群龍無首,自行潰散。魏軍兵不血刃地收復彭城,還追擊到宿預方才收兵。
蕭綜投降後,北魏任命他為侍中、太尉、丹陽王,將壽陽公主嫁給他。蕭綜為「父親」東昏侯蕭寶卷舉哀發喪,儀式相當隆重。南邊的蕭衍起初以為兒子是畏戰投敵,聽到喪禮消息後才知道兒子不認他這個爹了。他大發雷霆,剝奪蕭綜的封爵,將吳淑媛毒死。蕭綜在北魏也得不到重用,加上妻子壽陽公主後來被爾朱世隆所害,他頗有看破紅塵的意思,棄官出家當了和尚——這點倒是得到了蕭衍的「遺傳」。蕭衍聽說蕭綜在北方混得不好,就派人給他送去小時候穿的衣服,招引他南逃。但蕭綜不願意回來。
528年,蕭寶夤割據長安造反,在北方恢復了南齊的旗號。蕭綜聞訊,從洛陽逃往關中,想和「叔父」共圖復國大業,結果在黃河渡口被北魏官吏抓捕,遇害。蕭衍知道後,又動了惻隱之心,不僅恢復了蕭綜的封爵,還派人把他的靈柩偷回南方,以禮安葬。
回到蕭衍對北方的戰略上來,他還真取得了一些成績。比如普通七年(526)七月,浮山堰舊址發洪水,壽陽城被淹。蕭衍趁機派兵進攻壽陽。壽陽北魏守將投降,南梁成功收復淮河流域五十多座城池,邊界形勢大為改觀。又比如河陰之變後,大批北魏宗室王爺歸降南梁。蕭衍立元顥為傀儡,派陳慶之護送他回洛陽。此舉一度讓陳慶之收復河南地區。但總體而言,蕭衍的收穫不大。6世紀的20至40年代,北魏屢次大亂,繼而分裂,南梁對北方優勢明顯。如果遇到雄才大略的君主,措施得當,南方極可能大有作為,甚至滅亡北魏都不一定。可惜,蕭衍白白葬送了歷史良機。
四
蕭衍的為政寬鬆和佞佛成性,導致南梁朝廷對官僚貴族非常寬容。蕭衍對統治階層收起了大棒,一味餵胡蘿蔔,對他們誤國害民的惡行包庇放縱。
蕭衍的六弟臨川王蕭宏棄軍而逃,導致北伐失敗,數以萬計的將士無謂犧牲。蕭衍卻對他不加罪責。後來有人舉報蕭宏在府邸後院的大房子裡私藏軍械,蕭衍卻非去調查不可。他藉故到臨川王府歡宴,赴宴後又要拉著蕭宏去後院走走。後院有一百多間大庫房,蕭宏遮遮掩掩,不讓蕭衍打開看。蕭衍見此,更是堅持打開查看,結果發現裡面全部是金銀財寶,光是銅錢就裝了三十多間,共有三億餘錢。蕭衍見不是軍械,放心了,拍著蕭宏的肩膀說:「阿六,你很會生活啊!」他壓根就不問蕭宏的錢是怎麼來的。蕭宏在皇兄的縱容下,越來越荒唐。他竟然和親侄女,即蕭衍的長女永興公主亂倫。兩人怕醜事泄露,竟然計劃弒君自立。事情敗露後,永興公主羞愧自殺。蕭衍竟然還不追究蕭宏的罪過。蕭宏於普通七年(526)正常死亡。蕭衍追贈他為大將軍,諡為靖惠王,安排厚葬。
蕭衍早年長期無子,過繼了蕭宏的兒子蕭正德為嗣子。結果,蕭衍在三十七歲時生下了長子蕭統,之後一發不可收拾,生下了蕭綜、蕭綱、蕭績、蕭續、蕭綸、蕭繹、蕭紀等。至此,蕭衍就沒有必要過繼蕭正德了,他立長子蕭統為太子,將蕭正德返回蕭宏名下。蕭正德心生怨恨,叛逃北魏,以南梁前太子自居。無奈,北魏對這樣的政治花瓶不感興趣,蕭正德不受重視,又逃回江南。蕭衍竟然不懲辦蕭正德的「叛國」,只是把他罵了一頓,而且一邊罵一邊抱著蕭正德痛哭,果真是「菩薩心腸」。
蕭正德繼續當他的王爺,還被派到富庶的吳郡當太守。他招攬亡命之徒,公然搶劫,最後發展到在光天化日之下行兇殺人,結果依舊安然無恙。如此目無法紀卻照樣享受富貴,其他王公貴族看在眼裡喜在心裡,哪裡還會把國家法紀當真?
蕭衍的八個兒子都擅長文學,可惜多數都教育不當,品德堪憂。這和蕭衍這個父親的縱容有關。太子蕭統是兄弟中才學最出眾、人品也最好的,可惜早死;次子蕭綜叛逃北魏;四子蕭績和五子蕭續也都死在蕭衍的前面。因此,蕭衍晚年事實上只剩四個兒子:三子蕭綱、六子蕭綸、七子蕭繹、八子蕭紀。他立三子蕭綱為新太子。
六子蕭綸曾經擔任徐州刺史、揚州刺史等要職,始終為非作歹,搜刮民脂民膏。下屬向蕭衍揭發蕭綸的斑斑劣跡,被蕭綸買兇殺死。蕭衍只是處死了殺人的直接兇手,多次對蕭綸網開一面。蕭綸貪慕皇位,最後謀劃弒父。一次,他在父親蕭衍外出的路上埋伏兵士,準備發動政變,因計劃泄露而失敗;又一次,蕭綸給蕭衍獻上毒酒,結果蕭衍把酒轉賜給了他人,其他人被毒死了,蕭衍又逃過一劫。蕭綸這兩次弒君行為,都罪證確鑿,蕭衍依然不處罰。蕭綸官照當,逍遙日子照過。
七子蕭繹擔任荊州刺史的要職,和五子蕭續關係緊張。聽說蕭續的死訊後,蕭繹高興得手舞足蹈,把鞋子都給磕破了,一點兒都不念手足之情。蕭衍分封諸子侄到各地掌權,是想自己有難的時候,子侄們能夠出兵援助。但是看蕭綸、蕭繹和蕭正德這些人的樣子,像是忠君愛國的人嗎?
蕭衍一心佞佛,導致南梁國庫空虛,縱容犯罪又導致南梁官員腐化墮落、為所欲為。蕭衍統治後期,政治黑暗,國家迅速衰落。百姓負擔繁重,生活無以為繼;官府中政務堆積,冤案累累。真正為國著想、認真處理政務的官員少之又少。大同十一年(545),散騎常侍賀琛上奏,指出了一些時弊:一是官員大肆榨取,民不堪命,只得逃亡,國家控制的戶口越來越少;二是風俗由儉入奢,官員貪污腐敗嚴重;三是官吏魚肉百姓,作威作福;四是國家連年浪費人力物力,財政拮据。賀琛指出的問題,都是事實,而且言語並不激烈。
但是蕭衍已經容忍不了正常的上奏了,在他看來,自己是有道明君,國家在自己治理下盡善盡美,大好局面不容否定。於是蕭衍立即頒下聖旨,痛罵賀琛。他先是列舉自己的種種壯舉,比如已有三十多年不近女色,平生不飲酒,不聽音樂,起居不用雕飾之物等。又自述勤勉政務,每天五更天就起來工作,到日落西山的時候才吃東西,且一天只吃一餐。這都是為了什麼?還不是為了天下黎民嗎?蕭衍言下之意,自己是千古難找的聖君。至於賀琛指出的政治黑暗,蕭衍要求他指出具體是哪個官員貪腐、具體是哪件事情做得不好。如果賀琛不能一一指出來,就是欺君枉上!
賀琛接到詔書,驚出一身冷汗,趕緊上奏「深刻反省」「認真檢討」,請求蕭衍原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