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椅前的爾朱榮
2024-10-11 03:01:50
作者: 張程
一
爾朱榮屠戮群臣的本意是立威,要殺死一批老人換上親信,可隨著鮮血越流越多,他的野心也在不斷膨脹。
北魏的中央政府在河陰之變中基本上被全部摧毀了。面對唾手而得的洛陽,爾朱榮心想:為什麼我不自己當皇帝呢?他的部下已經在高呼:「元氏既滅,爾朱氏興!」都督高歡更是公開勸爾朱榮稱帝。
爾朱榮決定為自己鑄銅像,看看天意如何。第一次,沒成功;爾朱榮又鑄了一次,還是沒成功;爾朱榮寄希望於第三次,依然沒成功。爾朱榮還是想當皇帝,就第四次鑄銅像,還是失敗了。「難道天意不讓我當皇帝」,爾朱榮不甘心,又讓平日最信任的陰陽術士占卜吉凶。結果,占辭說:「今時人事未可。」鑄銅像不成,占卜又不吉,爾朱榮灰心喪氣了。部將賀拔岳於是從容勸諫說,天不亡魏,主公登基還為時尚早,不如先尊立元子攸。
在爾朱榮稱帝問題上,以高歡為首的懷朔集團和以賀拔岳為首的武川集團的態度截然不同。他們雖然都棲身爾朱榮麾下,但都想獨霸一方,追逐更大的利益。高歡等人路子野,一直唯恐天下不亂,慫恿爾朱榮登基是想把已經夠亂的局勢攪和得更亂,方便自己渾水摸魚;賀拔岳等人走的是中規中矩的路子,希望爾朱榮能平穩發展壯大,自己隨著爾朱榮的發達而發達,然後再想獨立或者稱霸的事情。這兩人此時就已經暴露出了性格和戰略上的差異,也埋下了矛盾的種子。
爾朱榮在賀拔岳等人的勸說下,決心退回來,繼續當北魏的「忠臣」。賀拔岳趁熱打鐵,馬上指出高歡勸爾朱榮當皇帝,居心叵測,應該殺高歡以謝天下。高歡那一幫夥計和其他將領趕緊替高歡說話:「高歡是個粗人,言語難免不周全。如今四方多事,正是用人的時候,請主公放過高歡這一回,以觀後效。」爾朱榮順水推舟,放過了高歡。
本書首發𝚋𝚊𝚗𝚡𝚒𝚊𝚋𝚊.𝚌𝚘𝚖,提供給你無錯章節,無亂序章節的閱讀體驗
打定主意後,爾朱榮來到元子攸的營帳,「叩首請死」。元子攸自然不會讓他死,相反,他熱淚盈眶地扶起爾朱榮,說了很多安慰的話。爾朱榮就再一次自我批判,說了許多效忠朝廷、死而後已的話。最後,君臣皆大歡喜,約定「起駕回宮」。但是屠殺給元子攸的心理造成了巨大創傷,難以撫平,他和爾朱榮的政治同盟已經終結了。
走到洛陽背面的邙山,爾朱榮看著洛陽城闕,心虛起來。城中家家戶戶幾乎都有人被殺,籠罩在一片愁雲淒雨之中。悲痛的氣氛讓爾朱榮心懷畏懼,不敢上前。投靠的禁衛軍武衛將軍泛禮苦苦相勸,爾朱榮這才答應入城。入城後,爾朱榮及其部隊連進入宮殿都全副武裝、騎馬進出——可見他們緊張到了何種程度。
爾朱榮部隊怕洛陽官民,洛陽百姓更怕湧進來的胡騎。大屠殺消息傳來,人們驚駭萬分。鐵騎入城後更是謠言四起,有的說爾朱榮要遷都晉陽,有的說胡騎要大掠洛陽城,還有的說朝廷要強迫洛陽百姓遷往北方。只有少數百姓閉門不出,多數人選擇離城而逃。僥倖躲過大屠殺的文武官員更是如驚弓之鳥,攜家帶口地逃亡。那個受到爾朱榮尊重的元順,事先得到通知留在洛陽,但聽到大屠殺的消息後還是嚇得離城而逃,在途中被亂軍所殺。「洛中草草,猶自不安,死生相怨,人懷異慮。貴室豪家,並宅競竄。貧夫賤士,襁負爭逃。」洛陽城的人口很快只剩下一二成。
元子攸回宮,發現官衙和宮殿都空空如也。皇帝進宮時,只有值班的散騎常侍山偉一個人跪拜迎接。
河陰之變的消息傳到外地,郢州刺史元顯、汝南王元悅、臨淮王元彧、北青州刺史元世俊、南荊州刺史元志等宗室嚇得魂飛魄散,一溜煙地都向南方的梁朝投降。他們不是攜家帶口逃亡南方,就是割據轄區、率領軍隊集體倒戈。梁武帝蕭衍一下子收穫頗豐,笑得合不攏嘴。而北魏對南朝的防線全線崩潰,已沒有成型的防衛可言。
爾朱榮急需恢復洛陽的秩序、維護國家機器的正常運轉,並鎮壓北方越燃越旺的起義烈火和南方梁軍的侵擾。大屠殺的善後工作千頭萬緒,繁重異常!
二
既然要保存北魏王朝,就要聚集在元子攸的旗幟下,維護朝廷的權威。爾朱榮入洛陽後,在明光殿主動就河陰之變請罪,發誓對朝廷沒有二心。元子攸當然沒有治爾朱榮的罪,拉著他的手說自己從不曾起疑心。
接著,爾朱榮調整了中央官員。江陽王元繼升為太師、司州牧,居百僚之首;爾朱榮的死黨元天穆受封上黨王,實際負責行政。爾朱榮還拉了李延實、楊椿則進入中樞要津,這兩人都是元子攸的親信。此外,北海王元顥之前領兵在河北鎮壓起義,爾朱榮想繼續重用他。不想,元顥已成驚弓之鳥,沒幾天就棄軍南逃,投降蕭衍去了。此後,爾朱榮只好無奈地親自領兵去鎮壓河北起義。將軍長孫稚在南方邊界領軍,爾朱榮就將南方事務繼續委託給他。
骨幹確定後,具體辦事的中下級官員比較難找。大屠殺之後,官員缺額實在太多,而大多數倖存者對爾朱榮政權避猶不及,寧願隱居、出家也不願出來當官。爾朱榮找不到足夠的人選,只好將秀容部落的大批軍官任命為京官,填補河陰屠殺留下的官缺。跟隨他起兵的官兵們,無不加官晉爵。爾朱榮又讓元子攸下詔,讓地方官員訪求人才,凡有在德行、文藝、政事任何一方面有所長者都可推薦為官。推薦三人以上的縣令、太守、刺史可得獎賞,完不成任務的要降官。如此一來,不少行伍士卒和鄉間豪強都被拉上朝堂,得到高位。「起家為公卿牧守者,不可勝數。」正常的人事制度和升遷、先前的門第才學等都被拋棄了,世家大族和門閥清流們更加恥於和爾朱榮等人為伍。
元子攸對狗尾續貂、拉人當官的行為很厭惡。一次,爾朱榮舉薦了一大批武士擔任河南諸州的地方官,元子攸沒有批准,雙方鬧得不太愉快。元天穆勸元子攸說:「大將軍有大功,就是將全天下的官屬都替換一遍,恐怕陛下也無法違抗。如今,大將軍只是推薦數人而已,陛下何必生氣?」元子攸想想也對,誰讓自己是無權無勢的傀儡皇帝呢?
對於河陰的遇害者,爾朱榮大肆追贈,對其家庭進行安撫。爾朱榮上書,將無上王追尊帝號,遇害的諸王、刺史都贈三司,其餘三品以上官員都追贈尚書令或者尚書僕射,五品以上官員都追贈地方刺史,六品及其以下(包括少數遇難的百姓、僕人)都追贈太守。死者無後的,都允許家族過繼,由過繼之人襲封官爵。
經過這番大刀闊斧的整頓,洛陽秩序逐漸恢復正常,北魏的國家機器也慢慢恢復運轉。
洛陽穩定後,爾朱榮返回晉陽,遙控北魏朝政。一方面,他在洛陽還是感到心虛,有危機感;另一方面,河北的葛榮勢力迅速擴張,需要爾朱榮傾注全部心力鎮壓。
一年前(527),葛榮率軍打破信都(今河北冀州),圍攻鄴城。元子攸即位後,葛榮又一次圍攻鄴城。這一次,起義軍號稱百萬,刨除其中不少隨軍移動的流民,有戰鬥力的將士也有十萬人。
爾朱榮能調動的只有侯景等部的七千騎兵,他毅然率領這支小部隊東進救鄴。為了趕速度,爾朱榮下令每人都備副馬,兩匹馬輪著騎,急速向鄴城殺去。葛榮偵察到爾朱榮的兵力後,自認為勝券在握,對部下說:「多帶長繩,等爾朱榮到了把他們綁起來就行了。」他將百萬大軍在鄴城城下列陣數十里,企圖仗著數量上的絕對優勢,將爾朱榮的部隊圍殲。可惜,起義軍人數太多,列陣範圍過大,葛榮事實上並不能指揮全部部隊,只能調動少數親信部隊。而起義軍缺乏訓練,松松垮垮,大敵當前還亂糟糟的。爾朱榮把部隊分成若干股,每股幾百名騎兵,在山谷間到處揚塵鼓譟,產生馬蹄陣陣、塵土飛揚的效果,使起義軍弄不清楚自己到底有多少人、將從何處進攻。在氣勢上,爾朱榮就先勝一籌。他又下令本次作戰不以斬首多少計功,只以最後結果論功。秀容騎兵每人帶一根棒子,見人就打,不准下馬斬敵首級,而是以衝垮敵軍為目的,避免對方發揮出數量優勢來。
決戰開始了,爾朱榮身先士卒,帶頭沖入敵陣。侯景領著數千鐵騎緊隨其後,左衝右突,來往猛擊,竟將幾十萬起義軍衝散。起義軍亂不成形,葛榮緊急聚攏親信部隊,試圖扭轉敗局。可惜,爾朱榮搶先集中所有騎兵,向葛榮圍攻過來。葛榮力不能敵,被侯景生擒。侯景因此嶄露頭角,戰後被封濮陽郡公,出任定州刺史。主帥被擒,起義軍全線崩潰,全部投降。葛榮被押到洛陽,在「獻俘儀式」後被斬首。他的死,標誌著六鎮起義最大的一股烈火被撲滅。元子攸為此改年號為永安。
爾朱榮大勝後,又面臨著如何處理俘虜的問題。投降的起義軍將近一百萬人,而爾朱榮的部隊只有七千人,不可能看守、不可能殺戮,連押送遣散都成問題。弄不好,俘虜們會再次起義。爾朱榮的高明之處就在於他先高調下令將起義軍就地遣散,任由他們攜帶親屬、財物四散回家,去處一概不問。於是,俘虜們大喜,一朝散盡。暗地裡,爾朱榮在百里之外埋伏了官兵,堵住了各條路口。俘虜們絡繹不絕而來,來一群被爾朱榮的官兵截住一群,集中起來安置。爾朱榮挑選其中的精壯,對原來的首領量才錄用,把降兵編入自己軍隊。如此一來,爾朱榮不僅成功地解決了俘虜難題,還幾何倍數地壯大了部隊。
浩浩蕩蕩的降兵隊伍中,就有宇文泰。宇文泰正好二十出頭,身材健壯,屬於優質兵源。爾朱榮將這些降兵帶回根據地晉陽,編入骨幹隊伍。巧合的是,宇文泰被編入了賀拔岳的麾下。宇文、賀拔兩戶武川的舊交,經過幾年的顛沛流離,又奇蹟般地會合到了一起。
北方剛安定了一些,南方又裂開了一個大窟窿。北魏宗室汝南王元悅、北海王元顥、臨淮王元彧和部分大臣投降梁朝後,梁朝決定以敵制敵,扶植這些人回北方「復國」——當然是梁朝的藩屬國。鄴城大戰後的第二個月,梁武帝蕭衍以北海王元顥為魏王,派將軍陳慶之護送他北伐爭奪北方。第二年(529),梁朝軍隊在中原腹地連戰連捷,四月,元顥在睢陽城南稱帝。五月,梁軍攻克洛陽東部重鎮滎陽。元子攸慌忙渡過黃河逃到上黨,洛陽隨即被元顥占領。元顥進入洛陽,改元建武。局勢萬分危急,爾朱榮果斷到上黨勤王,勸說元子攸擺出返回洛陽的姿態。爾朱榮在十幾天時間裡聚集軍隊,在黃河北岸對梁軍構成巨大壓力。黃河決戰,爾朱榮戰勝梁朝軍隊。元顥被迫逃亡,在臨潁(今河南漯河市北)被縣卒江豐斬首。元子攸重新回到洛陽。爾朱榮又立了「再造朝廷」的大功。
關東基本安定後,爾朱榮著眼尚在沸騰的關中。爾朱榮任命侄子爾朱天光為統帥,以賀拔岳為左大都督,侯莫陳悅為右大都督西進討伐万俟丑奴。時任步兵校尉的宇文泰跟隨賀拔岳進入關中。爾朱天光等人很快清剿了万俟丑奴的叛亂。爾朱天光留鎮關中,賀拔岳和侯莫陳悅則分別做了涇州刺史和渭州刺史。宇文泰因為奮勇殺敵軍功不小,升為征西將軍,代理原州事務。
隨著一連串的勝利接踵而來,爾朱榮牢固控制了北魏政權。鎮壓了葛榮起義後,元子攸封爾朱榮為大丞相、太師、太原王,封邑由二萬戶增加到十萬戶。打退梁軍後,元子攸加封他為天柱大將軍,封邑又增至二十萬戶。爾朱榮依舊盤踞在晉陽,不時派人往來洛陽。每次爾朱榮的使節到洛陽,不論身份貴賤,朝廷權貴見之莫不傾靡。爾朱榮的權勢達到頂峰。
爾朱榮再次萌發了篡國稱帝的心思。但北魏內亂不斷,民怨沸騰,限制了爾朱榮野心的實現。爾朱榮在戰場上連戰連捷,在內政和經濟建設上卻罕有建樹。北魏經受多年戰亂,急需休養生息。但爾朱榮一味窮兵黷武,不事生產,弄得是民不聊生,人心惶惶。
他專橫跋扈,任人唯親。其弟爾朱仲遠坐鎮徐州,在東南一帶作惡多端,殺人如麻。為了撈取不義之財,爾朱仲遠常常誣陷達官顯貴和豪門大族謀反,橫加殘害。他抄沒他人府邸,將男子殺害後投入河流,私吞其家產。因此家破人亡的人家,不可勝數。徐州百姓和地方官恨他入骨,將他比作豺狼。爾朱家的其他人也都橫行不法,魚肉百姓,干擾朝政。久經動亂的北方大地,黑暗非但沒有散去,反而更加深重。爾朱榮權勢是穩固了,聲望卻依舊在低位徘徊。
想必爾朱榮自己也明白實情,所以遲遲沒有篡位。